登陆注册
3398900000005

第5章 人生断裂层: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4)

八十年代中期,有关负责同志建议光南和晓光合作,写首新的共青团团歌。

“团歌不好随便重写吧?”光南说,“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和少先队队歌都是斗争实践中诞生的。团歌也是如此,已在群众中长久传唱,被肯定的,被承认的……”

1984年夏天,准备迎接中日青年联欢节时,有关负责同志请光南和晓光创作了一首联欢节的歌曲《友谊之歌飞向21世纪》:

都是黑眼睛,都是黑头发。

你来我往,门对门。

我们是近邻……

人是年轻的人,心是年轻的心。

友谊之歌飞向21世纪。

那是我们年轻的声音。

有关负责同志对其中的几句歌词有些不同看法,希望他们能作修改。可光南和晓光认为对方的意见没有什么道理。他们婉拒了。他俩找了个借口,离开北京,以免造成什么矛盾。

不久后,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耀邦同志过问中日青年联欢节事宜,接见了有关人员。

“你们还有什么好歌呀?”胡总书记问。

“我们还有一支歌。”光南回答。

光南拿出录音带。胡总书记一边听录音,一边看歌词。

“黑眼睛,黑头发……”胡总书记说,“这个歌词很好嘛。我们的这个歌,比日本的写得好!”

光南深深感到欣慰。总书记理解他的心!

“鉴定一首歌的好坏,不要几个人圈定。要拿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唱,让群众听,让群众鉴定……”胡总书记说,“一个歌曲能否流行久远,流行广泛,决定于群众是否喜爱!注意,标准是,一个广泛,一个久远……歌曲流行有什么不好呀?”

胡总书记对这首歌肯定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五分钟内,晓光就接到了两次电话,给他传达了耀邦同志的话。同时,光南又骑着自行车跑到中国音协办公室,把晓光叫了出去。两人在东四北大街八条胡同口,居然畅谈了两个小时之久!

“不过,我认为我们的这首歌绝不会因为总书记的肯定表扬而生辉;也绝不会因为某几个人说不好,便失色!”光南激动地说,“我赞成耀邦同志的意见,拿到群众中去鉴定。当然,我们绝不要到处传达总书记的话,绝不要拉虎皮扯大旗!”

“当然。”晓光说。

“另外,耀邦同志没分清‘流行的歌曲’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概念。”光南坦率地说,“我要找机会向耀邦同志讲解清楚。”

后来,通过在部队工作的以前老同学向耀邦同志传达了光南的意见。

光南家中只有一架钢琴和一台音响是值钱的。但这两样东西均不是他用稿酬买来的。他父亲虽是当过部长,可只给儿子留下来一架钢琴,还有一只大办公桌;另外,光南穿的不少衣服也是父亲留下的“遗产”。

多少年来,光南一直使用着一台陈旧的“砖头式”录音机。八十年代后期,妻子如丁有机会被派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才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笔钱,购买带回来一台组合音响,为丈夫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有人认为光南太清高。其实不然,只是他有他的追求。他1.80米的个头,长相朴质,憨厚,为人耿直,有时甚至单纯天真得可爱。他个性内在,在生人面前不善于言谈;还有,他的眼睛高度近视……有时,晓光就开玩笑说:“要是摘掉眼镜,一米以外,光南便分不清男女……”

在事业上的追求方面,光南的确极为固执己见。在一生中,他的第一需要就是音乐。音乐就是他的生命!

在他的艺术与人生走向成熟之际,组织上曾经计划要培养他承担较为重要的职务。有一回,中组部负责同志找他谈话,征求他的意见,希望他担任某个领导职务。可他谢绝了。

“要我当官?”他觉得不可思议,“那我的创作呢?我的音乐不就完了?不不,我不能没有音乐……”

当时,社会上也开始传说道:光南要升官了。

“这下可好了。”夫人如丁只从简单角度去想问题,“至少有急事要用个小车,也方便了……”

“妇道之见!”光南既认真又逗趣地批评道,接着,他又恳切实在地摆出了几句心里话,“的确,我也该知足了。起码,音协还让我当个副主席;另外,还有个青联副主席哩!在我的同辈人中,给我的荣誉不少了……我觉得在官场方面,不是咱们发挥的地方;咱的舞台是音乐方面……”

早些年,他要求调到中央乐团时,天津市有关领导一再挽留他。

“你还是留下来吧。我们一定想办法给你安排一个重要职位……”

“金官,银官,我都不要。”光南回答道,“我到中央乐团去,不是为了升官,是为了寻找更有利我的音乐创作的环境,更大地发挥我的才干……”

光南每时每刻都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连吃饭时也会突然哼哼唧唧起来。而睡觉之中,猛地爬起来写段乐曲,更是常事。还有,每天早上上厕所的时间,他也不放过,抓紧地在那里琢磨曲子……

尤其是外出办事的路上,他认为更是他构想乐思,揣摩曲调的好机会。由此,他闹出了许多笑话;而家人也为此十分担心他因走神会出事故。

“光南啊,你千万不要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想曲谱呀,那实在太危险啦!”妻子如丁三天两头地提醒他。

“是,是。”他答应了。

可他永远改不了这个习惯。

一天,光南回家进门时,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怎么啦?”如丁问。

“车被扣了。”光南老实地回答。

“为什么?”

“闯红灯啦。”

“我说嘛!叫你别在骑车时想曲子!你不听。这不。闯祸啦!要是钻到汽车底下去,可怎么得了呀!”

光南哑口无言。

“你就不会对民警同志道个歉,说你是施光南,是中央乐团的……”

“没想到说这个……”

光南就是那么死心眼儿!民警扣他的车时,他二话没说,老实巴交地把车留下,便回家了,一句话也没解释、争辩……压根儿没想到要求情。

“你这个死脑筋,就不会变通变通法子呀……”

如丁只好主动去为他疏通。她和他到交通队去领车时,人家知道他是作曲家施光南便客气起来……可光南却不会客气两句,什么的……后来,人家提出要求,希望他帮助写支交通民警的曲子……他才笑笑,点点头……

一回,春节前夕,如丁让他去买米。他高高兴兴地骑着自行车去了。买好50斤大米,把一袋米夹在车后架上。在回来的路上照样是哼哼着曲子……不料,到了他家楼下停下车时,才发现一袋大米不见了。一袋50斤重的大米从车后架落在地上,该会是什么样的声响?什么样的情况?那是可想而知的。可我们的音乐家却毫无反应!可见他在生活方面的一些事情上,神经灵敏度该是何等地迟钝呀!

他无精打彩地上楼回家。

“大米买了吗?”妻子下班后问道。

“丢了。”他如同孩子般毫无主意地照实“招供”。

“丢了?50斤米那么大一口袋会丢了?”如丁又好气又好笑,“又走神了吧?还不快去找!”

如丁陪着他回到原路上找一趟,无踪无影,只好怏怏不乐地回家。

过了几天。如丁在上班路上看到电线杆上贴着一张“失物招领启示”检到一袋大米,丢失者请来领取。

如丁和光南一起去领大米。

“你们丢的大米有多重?”对方问。

“50斤。”光南回答。

“什么时候丢的?上午?下午?”

“下午丢的。”

“可我们是上午检的。”

“那--那就不是我们的。”光南老实地说。

“你再好好想一想,到底是上午去买米的?还是下午去的?”如丁提醒道,她担心这个老先生做什么事总是那样糊里糊涂的。

“我是下午去买的米。没错。”光南脸上一副认真的表情,“上午我在家里写曲子哩。”

“你既然是下午丢的,那就不是你们的。”检到米的同志表情神秘地说。

“是,是。”光南回头对妻子说,“那我们回去吧。”

如丁没辙,只好跟着丈夫往门外走去。

“回来。”对方把他们叫住了,“我们是有意试探试探你们的。大米是你们的。我们的确是下午检的。”

“那真感谢啦。”如丁赶快向人家道谢。

光南扛着大米在前面走。如丁跟在身后。

“你看,还不是做老实人对吧?”光南颇有些“自鸣得意”的样子。

“瞧你!”如丁真想捶他一拳,“丢了米,还逞英雄啦?”

还有一次,家里要包饺子。如丁让光南去买斤肉馅。

他倒是动作不慢,没有多少时候就回到家里来了。

“肉买回来了。”他把东西往桌上一撂,又钻进他的曲谱堆里,去琢磨他的旋律了。.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他上班去了。

“你看到我的自行车了吗?”没一会儿,他又匆匆折回家中,问道。

“你的自行车我又没有用,怎么会知道呢?”如丁说。

“车不见了。”

“你昨天干吗去啦?”

“没有呀。”除了写曲子,这个音乐家常常会把做过的事全忘记了。

“你不是去买肉啦。”

“糟啦!”经妻子这一提醒,他猛然想起来了,“把自行车撂在肉店门口了。”

他飞快赶到肉店里。还好,昨天人家见下班天黑了,门口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扔在那,没有人来取。估计是顾客忘了丢下的,便把它推进屋里保管起来。

这位“没记性又不通晓待人接物学问”的音乐家,把自行车领出来,一句道谢的话都忘了说,骑上车便转回身走了,把人家都弄得好生莫名其妙!人家那知道他的脑瓜子又在琢磨他的旋律了……

生活家务上的事,光南显得那样地笨拙无能,几乎到了叫人不可想象不可相信的地步。有一回,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不响了,检查下来,发现线路断了。

“怎么办?”光南问妻子。

“接上不就得了。”妻子说“还是不响呀?”光南把线路接上了。

“怎么会呢?”如丁奇怪地走过来一看,哭笑不得,“瞧你!怎么会是这样接线路的呀?”

原来光南如同接绳子那样,把两根电线拉在一起打了一个结子,就得。

“你在中学学过物理没有?”如丁只好示范一下,让他看。

“忘记了……”

这个音乐家除了音乐旋律他富有极好的记忆力外,生活上的事有时他实在是“无能”到了极点。要是没有人为他做饭的话,他什么菜也不会做,只会炒鸡蛋和焖米饭,而且还常常炒糊了,焖糊了,因为他手上虽然在干着,可心儿早就飞到旋律中去,嘴上还哼个不停,眼睛直发直,对他做的饭菜压根儿就是“视而不见”!

好在如丁是学理工的。家中凡是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杂活儿,她都能对付。扮演“家中男主角”的角色儿,当电工、当修理工,在她来说不在话下……

有一阵子,家中换了一位新来的保姆。

“等你们先生出差回家后,最好在洗手间里砌个水池儿,洗洗拖把也方便些。”保姆对如丁说。

“叫他砌水池子?”如丁笑着说,“还不如我来砌哩。”

“唔……”保姆似懂非懂。

过了些时候,保姆终于明白了,先生是一位只晓得弹他的琴,写他的歌的人……(四)音乐家的感情世界施光南继承了中华民族良好的传统道德品质,是个典型的孝子,每天清晨,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对过房间里去向母亲请安:

“妈,早上好!夜里睡得好吗?”

光南与如丁都有早锻炼的习惯。他们两人常在起床收拾停当后下楼去跑跑步,活动活动身子;光南的妈妈有时也会下楼去走走。这时,光南便会赶过来陪妈妈散步,聊天……

他们家的早餐很简单。通常每人喝一碗稀粥或玉米粥,再用些干粮。老妈妈受到特别照顾,喝杯牛奶,加只鸡蛋。

午饭和晚餐时,在饭桌上,光南总是先为妈妈挑这样菜,拣那样菜,生怕妈妈没吃好……

而他自己的食谱却很简单,基本吃素。他一生基本上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天24小时的时间,除睡觉休息外,全都倾注在他的音乐里。他不抽烟,不喝酒。他不爱吃肉,只喜欢吃鱼。他口重得很,咸的吃多了,易造成高血压。这一点;他与家人们大约都不懂得这个知识,没警觉与给予重视,因而,酿成了一个失误……

妈妈在光南心目中的位置是那样的重要。问寒问暖,关注妈妈的健康,是光南每天必做的事。一发现妈妈有什么不舒服,他就急着要去请医生,或要送她上医院看病。为了年高多病的妈妈请医生看病方便些,他把亲戚送他的一辆小摩托车卖掉了,花钱在家里按了个电话。当然,这样也便于他在创作和工作中与外界的联系…。

有这辆小摩托车,可以代替自行车,自然给光南带来些方便,但也有不少麻烦和闹了些笑话。

有一回,他带着钢盔“全副武装”骑着小摩托车去拜访一位着名文学评论家时,把人家吓了一跳。

“瞧你这副装束!我还以为是外星人哩!”老朋友开玩笑道。这位朋友陪光南夫妻下楼来。光南发动摩托车,可怎么也发动不起来。

“瞧你,那么笨!”妻子说。

“我笨?你有能耐?你来。”丈夫说。

如丁勇敢地上来踩了好几脚,也没发动起来。

“你也不怎么样!”

“……”

夫妻俩象一对天真的孩子在“吵架”,你一句,我一句,互不让步……文学评论家也评判不出他们两个的“高、低”……他诡诘风趣地说道:“这可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车的质量问题……你们就别争啦……”

光南几乎天天都要抽点时间为妈妈捶背按摩。一般人想象不到,这样的大音乐家,又那样忙,可为了妈妈身体健康,他竟也学会了一套相当象样的按摩手艺……有时,女儿蕾蕾与妻子如丁也会主动协助光南,为老奶奶捶背按摩的。

光南的妈妈喜欢养花种草。在他们家的大阳台上,老人家亲手种植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花卉树木。例如,枸杞子、文竹、万年青和菊花什么的。每年春天、夏天和秋天时节,阳台上红红绿绿的,五光十色,四处飘香,象个小花园。儿媳如丁赞赏道:“我们公司种的花还不如妈妈种得好!”

老人家种的枸杞子已有二十多年了。当时是甘肃的一位老朋友送来的种子。现在每年秋天,阳台上的两大丛枸杞子树密密扎扎的枝条上,到处结满了红艳艳的枸杞子果实……光南在世时,于创作弹琴之余,也常会信步踱到阳台上,与妈妈一起浇花,一起欣赏这美景,一起收获丰硕的果实与喜悦……

这时,母子俩的心境,同妈妈时常坐在沙发上,独自静静地看着儿子弹琴、创作,欣赏着儿子在音乐上的丰收的情景,是完全一个样的……

光南的妈妈钟复光,是四川江津县人。据说,她出生的日子阴历4月8日(阳历5月4日),正是佛祖释加牟尼的成佛日。因此起名叫佛光。她参加革命后,把“佛”字改为同音的“复”字,即改名为复光。她是黄埔军校的第一代女兵。1927年,她任过军校女生队的教导员。抗日英雄赵一曼就是她的一位优秀学生。抗日战争后,钟复光随丈夫施复亮到重庆筹办南方印书馆,任过总务主任。她的丈夫任印书馆总编辑。之后,她主要在革命队伍里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她着重于钻研经济学,一直是北京经济学院的教授……

钟老人家长年以来一直与她在革命年代的老战友及学生们保持着深厚友情。在她八十七周年大寿之际,原黄埔军校的老朋友特地为她送来了一首祝寿的赞诗:

少年胆气凌云,

投笔革命超群;

踏过秦陇雪山,

延水岸边耕耘;

育成天下桃李,

园丁半生辛勤;

仆仆七十尘世,

国事历尽苦心;

黄埔女中之瑞,

巾帼英雄闪辉;

黄埔军校北京市同学会

1990年5月4日

光南的父亲施复亮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原名施存统,一度化名为方国昌,又曾用过光亮、伏量等笔名。他少年时代便萌生了民主革命思想。他追随过陈独秀、陈望道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参加过共产党的筹建工作,为党立过功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着名的政治活动家,任过团中央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因为客观原因,他脱离了党组织,但仍然一直在党外积极地做革命工作。在上海大学任教授时,他与学生钟复光结为伴侣。听从妻子的建议。

同类推荐
  • 我自己走过的路

    我自己走过的路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则为冰心研究以至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新课题。散失已久的美文,初次面世的佳作,记录冰心走过的路……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 多位诗人的200 余首诗歌。这80 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 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 晚潮

    晚潮

    《晚潮》作者周应英先生,生于一九三六年,湖南岳阳人。世居汨罗楚塘,与屈子祠为邻,幼年就读于该祠湖南汨罗中学,后经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屈子祠中学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调岳阳师范即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任高级讲师。因而他的为人、教学、诗词无不受到爱国诗人屈
  •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热门推荐
  • 千变邪少

    千变邪少

    肖千动突然有了光眼,可以透视,不想美人没看到,却被个性大小姐千里追杀,阴差阳错,反把大小姐给……,又巧获密码得十二吨黄金,校花学姐青眼有加,美女主播柔情似水,前女友追悔莫及:“我想回你的宝马里哭。”金钱、美女、权势,接踵而来,让他野心狂燃。“我要吞了这天下。”他仰天狂叫:“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守护甜心之冰见梦

    守护甜心之冰见梦

    守护甜心,几梦党加油↖(^ω^)↗!!!
  • 逆天药尊

    逆天药尊

    世上绝强炼药师,丹帝申天狼,于天武界陨落,重生回少年时代,无数天才被其光芒所遮盖,自此张狂肆意,敢与天道争锋。
  • 剑临次元

    剑临次元

    “你学剑?”“你想学剑?”月光如水人依旧求剑之心不死这只是一个剑客行走在二次元的故事。目前:刀剑神域SAO→境界的彼方X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
  • 轮回太虚

    轮回太虚

    向阳,一个天赋异禀的弃婴,天生金魂,天启大陆最尊贵武者圣魂师的资质,愤怒之下,还能变身为紫荆神猿。这是一个命运之子的成长史!强大的亡魂傀儡,奇异的七行圣果,超强的炼器手法,心跳的赌晶,一切尽在《轮回太虚》!《七重变》姊妹篇,书的后半部会有《七重变》未尽的交代。本作者号是人猿马甲,恳请新老书迷捧场!
  • 青鸾寄:凤倾天下

    青鸾寄:凤倾天下

    她是敌国皇帝的私生女,却活在黑暗里不见天日;他是尊贵的亲王殿下,却背负着至亲的生命活的沉重。面对相同的仇人,两个人在阴谋权利的斗争中相遇相知,当有一日云开见月明,他为她许下整个天下。
  • 破解的天书(上)

    破解的天书(上)

    宇宙太广大了,以至于宇宙中的地球小得如同一粒尘埃。宇宙太神秘了,以至于地球人绞尽了脑汁、穷尽了假设,仍无法窥测其中的全貌和究竟。虽然如此,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地球上的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对宇宙天书的破解。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地球及其所有的生命皆属于宇宙。
  • 龙飞凤武

    龙飞凤武

    一个曾经站立在天地巅峰存在,为了挽救万古苍生,不惜以身灭魔,踏入十世轮回。当他踏入第十世轮回时,却被世人当做绝世魔头,一场腥风血雨就此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卡耐基人性优弱点

    卡耐基人性优弱点

    本书是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而进行的论叙 。它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叙述了所有人类共同的“忧虑”及其克服法 。 “忧虑”是可怕的,但又是能够克服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不 会为“忧虑”所苦恼。本书还详细地展示了人类正反两面的心理活动,通 过对人类心灵的探索,可以帮助人们辨别人世间的真诚与虚伪。本书对人 类的优弱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可以帮助人 们看穿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从而提高你的处世艺术,是男人们和女人们 ,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 最美最美的新童话(第一辑)

    最美最美的新童话(第一辑)

    201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得主窦晶的最新童话集。书中包括《不想冬眠的青蛙》、《风魔王和七个小风精》《大怪物,你出来吧》、《涓涓、澎澎去旅行》、《遥遥和小小贪吃鬼》、《叽里咕噜搬运魔法》这六个原创童话,这些关于友爱、勇气、智慧和成长的故事,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上真善美的种子。作者的笔下有可爱的小动物、善良可爱的小精灵,天真顽皮的孩子,他们经历着冒险的旅程、奇幻的魔法、成长的烦恼,互相支持和信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