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8100000022

第22章 用人术——任贤使能之道(2)

曾国藩大喜称善,把他当上客看待,一时也没有好好觉察他,就任命他监督造驳船。没过多长时间,这个人忽然挟着千金逃跑了。司职们告诉了曾国藩,并请他发急令追捕这个人,曾国藩沉默了很久,说:“不用追捕他,他大概有事去了。”仍持着自己的胡须说:“人不忍欺?人不忍欺?”左右的官员听到了都偷偷地发笑而不敢抬头看他。由此可见知人的不容易。

韩非子认为,官职是锻炼和考验人才的场所,看他办事的能力,即可分辨优劣,那么没有本领、德才不好的人就原形毕露了。韩非子讲了一个滥竽充数的故事: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有三百个人来同时演奏。南郭处士请求替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伙食待遇和那几百号吃官粮的同等标准。宣王死,湣王立。湣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他们吹竽,南郭处士便逃跑了。韩非子用这个故事说明:君主用人要进行实际考察,无能之辈就会无法藏身。

【智慧金言】

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就是用人和决策。用人选任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明代张居正也说过:“严明考核督察的制度,审验官员的名声和实绩是否相称,用人必须考察他的全部历史,授人职位一定要求能力与职位相适应。”所以,用人之先在鉴人。是否可造之材,是否可大用、重用以及用在什么位置,都基于对人的了解与把握。

用人的前提在善于识人。芸芸众生,良莠不齐,所以首先要对形形色色的人群有个基本的分类,何为小人君子,何为英雄豪杰。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用人就是一句空话。

“三顾”精神,求贤若渴

【经典语录】

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见。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

——《韩非子·难一》

【释义】

韩非子讲:“齐桓公之时,有一位隐士名叫小臣稷,桓公三次去拜访,但都没有见到。桓公说:‘我听说布衣之士如果不看轻官爵俸禄,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傲视万乘之主;万乘之主如果不好仁义,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征服布衣之士。’于是去了五次才见到这位隐士。”解读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对于领导者来说,要得到一个合适的人才确实不易。

【活学活用】

刘备通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这在管理界也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案例,诸葛亮是盖世英才,但生在乱世不愿出山,而刘备要匡扶汉室,则需要不一般的人才与其共谋大计,于是这就演出了一则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有一次,他摸摸自己的大腿,心里有了感触,流下了眼泪。刘表发现了,就问他遇到什么不快活的事。刘备说:“没什么!以前我经常打仗,每天不离开马鞍,大腿上的肉很结实。现在在这儿过着清闲生活,大腿的肉又长肥了。看看日子像流水般地过去,人都快老了,还干不了什么大事业,想起来就感到难过。”

刘表安慰了他一阵。但是刘备心里总在考虑着长远的打算。为了这个,他想寻找个好助手。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问他的来意。

刘备说:“不瞒先生说,我是专诚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

司马徽听了,呵呵大笑起来,说:“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势。要谈天下大势,得靠有才能的俊杰。”

刘备央求他指点说:“往哪里去找这样的俊杰呢?”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刘备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风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向司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一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从徐庶那里知道了诸葛亮的情况。原来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他少年的时候,父亲死了。他叔父诸葛玄跟刘表是朋友,就带着他到荆州来。不久,他叔父也死了,他就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定居下来,搭个茅屋,一面耕地种庄稼,一面读书。那时,他年纪只有27岁,但是学问渊博,见识丰富,朋友们都很钦佩他,他也常常把自己比做古时候的管仲、乐毅。但是他看到天下乱纷纷,当地的刘表也不是。能用人才的人,所以他宁愿隐居在隆中,过着他恬淡的生活。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拜访他,故意躲开。刘备到了那里,扑了个空。

跟刘备—起去的关羽、张飞都感到不耐烦。但是刘备却记住徐庶的话,耐着性子去请,一次见不到,第二次再去,两次不见,第三次又去请他。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外面,自己跟着诸葛亮进了屋子。趁屋里没有人的时候,刘备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地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着听着,不禁打心眼里钦佩眼前这个青年人,说:“先生的话真是开了我的窍。我一定照您的意见干。现在就请您一起下山吧。”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热情诚恳,也就高高兴兴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打那以后,刘备把诸葛亮当老师对待,诸葛亮也把刘备当作自己的主人。两人越来越亲密。

关羽和张飞看在眼里,心里很不高兴,背后直嘀咕。他们认为诸葛亮年纪轻轻,未必有多大能耐,怪刘备把他看得太高了。

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如鱼得水,以后可不许你们随便议论。”关羽、张飞听了才没有话说。

【智慧金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有时甚至是你死我亡的殊死搏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所在。可以说,竞争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而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竞争者与合作者作为竞争与合作的主体及对象与竞争合作相伴而生相伴而灭。

取人之长,避人之短

【经典语录】

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韩非子·扬权》

【释义】

事物有它适宜的用处,才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得其所,所以上下无为而治。让公鸡报晓,让猫来捕捉老鼠,如果都像这样各展其才,君主就能够无为而治了。解读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人的时候要尽其所长,避其所短。韩非子说:如果让公鸡去抓老鼠,让狸猫去报晓,就会一片混乱。了解所用人的优劣,并能据此而合理使用,才有利于国家的顺利运转,臣子才能真正成为君主的左膀右臂。

坚持用人所长,则人人可用,各得其所。韩非子在《定法》中生动的举例说,让因勇敢有力气而立战功的人,去担任需要智谋和领导才能的官职,就无异于让善于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或者工匠,房屋建不好,病人也治不好。这就提醒我们,某一方面有擅长的人,不一定其他方面就优秀;某一方面不足的人,未必其他方面没有可取之处。

【活学活用】

韩非子强调,选拔任用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贵在取其所长。韩非子举例说: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我听说夔仅一足,可信吗?孔子说:夔是人,怎么会仅有一只脚呢?他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别,唯独能精通音律。尧说:这种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于是派他做主管音乐的官,所以君子说:夔有一个就足够了,并不是只有一只脚。

作为领导者,既要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点,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不足。明其所长,指其所短,设法扬其长,设法补其短,使长者更长,短者渐不短,管理如此下属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组织才井然有序,展现蓬勃生机。

例如光武帝刘秀用人的一个特点是善于扬长避短。他手下猛将如云,并且各具特点,但是他总能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用得当。平定三辅地区的时候,大司徒邓禹能力不够,无法平定。刘秀考虑到冯异的特点,认为他善于统驭军队,注意纪律,不像其他将军喜欢略地屠城,能够让百姓诚服,从而能顺利地平定该地区,适合担当这项任务。于是刘秀派他前往征讨,并且赏赐了一把宝剑,使他便于行事。在经过几次挫折之后,冯异接连指挥了崤底之战、宜阳之战,最终平定了关中。战争结束以后,刘秀立即下诏慰劳冯异。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每个人总是有长处的,高明的管理者善于从每个普通的员工身上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引导和开发。企业管理者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人,只做生意;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家,拥有一份实业;第三个层次是组织者,是运筹帷幄的人。而组织者的最主要才能是善于把每个人安排到适当岗位上去。

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个人的长处,把每个人的长处作为共同绩效的建筑材料来建成组织的大厦。试想一下,哪个单位的绩效不是各个成员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做出来的?因此,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要首先把着眼点放在人的长处上,弄清这个人有什么长处,如何用他的长处。

然而,许多管理者却首先盯住了人的短处,这个不能让他做,那个不能让他做,甚至思来想去,这个人什么也不能做,成了“废”人。一个管理者如果不能发掘员工的长处并设法使长处发挥作用,那么他就只能受其短处的影响,被短处的阴影所笼罩。从人之短处来用人,那是误人前程,甚至可以说是“虐待”人。至于短处,那是人人都有的,领导、管理者当然也要看到下属的短处,也要设法帮助克服,设法不让短处对集体和他人发生影响,避免损害组织的绩效。但必须是在发挥长处的前提下来克服短处,不能本末倒置。

有一个实际的例子。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拿着自己在报纸上发表的小稿,毛遂自荐到安徽合肥荣事达电气有限公司求职。但这个人历史上曾由于某种原因误坐过大牢。此人能录用吗?议论不一。公司领导班子发现这个人有善于交际的长处,又有文字工作能力,经过共同商量,力排众议,委任他为公司办公室主任。几年来,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又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稿件100多篇,为宣传公司的形象立了功。

【智慧金言】

事实证明,人的长处得到发挥了,他也就乐于接受批评,克服短处。这样,在择人、用人时就要十分重视有特长的人。特长越突出,越能作出贡献。

择人任势,唯才是举

【经典语录】

明主之道,取于任,贤于官。

——《韩非子·八经》

【释义】

高明的领导者的用人之道,应该是录用有才能的人,让有德有才的人去担任各种管理职务。解读用人大师们都深谙“择人任势”之道。巴菲特和韦尔奇等传奇人物都善于选择恰当的人上场挥棒,而同时其敏锐的神经,和广博的视野,使其更能把握企业运作的情势,把球棒交给最优秀的棒球手,因而就更能为企业卓越运营所必需。

【活学活用】

春秋晋平公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管理成功的秘诀在于是否能够选择适当的人去做事,而不仅仅是你自己能做多少。关于这一点,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也有着相同的理论,他喜欢简朴的处世之道,尽量规避复杂,对那些内在逻辑合理的事物存有深深的敬意。在2003年3月公布的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他用很直白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管理哲学:“自己怎样挥舞球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场上有人能将球棒挥动得恰到好处。”

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的业绩卓著,公司净资产增加6l亿美元,投资回报率为10%,整整比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高出32.1%。在这样一份例行公事的信息披露公告中,巴菲特用了很大篇幅讲述自己的管理团队。72岁的巴菲特,深奥冷峻的智慧与乡巴佬的幽默完美组合,并没有忘了先自豪一把:“教小狗学会老狗的本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巴菲特写道,“伯克希尔的总裁们是管理艺术的天才,而且他们像经营自己的产业一样用心经营伯克希尔。我的工作是别挡着他们的路,别妨碍他们的工作,然后就等着去分配他们所挣回来的收入。这是一件愉快的事。”

同类推荐
  • 自己可以定义人生的输赢

    自己可以定义人生的输赢

    很多人才在职场上失利,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优秀,而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心态,即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此部分指导读者处理职场中、生活中具体常见的问题,拥有高年龄级别的情绪,从而在职场上无往不利和掌握生活的秘诀。
  • 岁月繁花

    岁月繁花

    岁月繁花是一部女人的经历与心灵杰作,女人它们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一个女人的手就是一个故事,手与手连在一起,就等于与女人的人生、家庭、品质和生命的质量连在了一起。
  • 读《西游记》学生活

    读《西游记》学生活

    这里要说的是,孙悟空与唐三藏并不是典型的、完美的“仁者”形象,他们各自展现的,是“仁者”的内涵之一,即:从孙悟空身上,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他的“对己的责任感”,也就是无限向上之心。而唐三藏向我们展示的则是更为典型的“对人的责任感”,即对人无私的爱。孙悟空一路向西保护唐僧取经,一路降妖捉怪,一路成就了自己的“斗战胜佛”;唐僧一路艰难跋涉,一路愈行信念愈坚,一路顶礼膜拜佛祖,终于求取到了普济众生的三藏真经,成就了自己的旃檀功德佛。
  •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记忆术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已经认定,在人类的大脑共有140亿个脑细胞,而其中人们真正使用到的只有百分之几而已。通常当你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时,大部分的脑细胞仍处于睡眠的状态。如果经过锻炼之后,能够再多增加活用1%脑细胞的话,相信记忆力或思考力都能有所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可是,这的确是可以办到的!
热门推荐
  • 寻天记

    寻天记

    身陷黑洞,本道是就此长眠,却有幸坠落于一方仙侠大陆。这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步步杀机。但苏阳却如风雨飘摇里的逆流行舟,目视苍穹:“问苍生仙人风姿,不如我来修之!”“问万仙道在何方,不如我来踏之!”“问六道天为何物,不如我来寻之!”
  • 小文员的出路

    小文员的出路

    打工,她遭遇降薪!“被离职”!不服气申请劳动仲裁,却遭恐吓威胁!遇上白马王子一见钟情,被逼分开!开药店,不但被砸而且名誉受损!开公司,遭绑架险丢性命!老天垂怜,终于与心上人结为连理了,命运却再一次捉弄了她……她一个小文员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越来越像隔着玻璃乱飞乱撞的蜻蜓,前途一片光明,却总找不到出路?
  • 雷皇

    雷皇

    一场突变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走上修真的道路。艺成下山,携神剑雷羽,御天罚奇兽走过白山黑水,游遍云峦仙境。他不再是寒烟渡那个懵懂的少年,而是正道中的天纵奇资。天地浩劫,魔乱大地,一条坎坷的修真之路,但到最后结果会是什么呢?佛法道决,邪道妖人,法宝凶兽都难脱雷煌天罚。到底孰对孰错,到底谁正谁邪。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回首时误天下苍生,救天下苍生……
  • 《当橘子遇上包子》

    《当橘子遇上包子》

    “你叫包子?”小橘子含着指头,模糊不清地发问。“嗯,”小包子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秀气的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松开,嘴角上扬,道“他们以前叫我馒头,不过我嫌不好听,就改成了包子。”“可是,包子和馒头区别很大呀,包子是有馅的,而馒头没有。”小橘子侧着头想了想,认真地说。“对哦,”小包子摸了摸略显圆润的下巴,一脸严肃地回答“那我得回去再问问他们。”
  • 术武太虚

    术武太虚

    不是哥不能称霸天下,而是,那么累干啥?!
  • 薄情王爷下堂妻

    薄情王爷下堂妻

    “贱人,如果然儿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不测,我就用你的野种陪葬!”他腥红着双眸,只是护着怀中女人,而她是他的妻,却不及那女人半分。她以为忍让,可以换的一方平安,只是当他亲手以一碗堕胎药打掉了她的孩儿时,她才知道,原来他所做的一切,要的不止是她的孩子,还有,她的命!
  • 尼亚

    尼亚

    嘿,我是尼亚,愿意听听我的故事吗。这是个你不知道的世界。
  • 我妹与超电磁炮

    我妹与超电磁炮

    我叫高板京介,是个十八岁的普通大学生。在我的高中时期发生了许多许多难忘的事情。我本来以为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回归我平常的生活了。但是我的大学突然转到了一个叫学园都市的地方。可恶……还让不让人好好享受人生呐!!!
  • 重生之升级之路

    重生之升级之路

    一个宅男因出去超市买东西不料却遭遇车祸,但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身在异世,获得神秘传承,获得龙族密宝,踏上修真之路!
  • 总裁大人非我不可

    总裁大人非我不可

    不小心被舅舅一家算计,她被送到某个“老男人”那里给表妹当替罪羔羊。却没想到传说中的“老男人”年轻有为,颜高腿长,身材倍棒,还是个世界首富!最重要的是,他宠她入骨,为了她不顾一切。某男:今天的行程全部取消,我要去陪女人。某女:墨西玦,你居然背着我找别的女人!某男:我的女人,只有你个。1V1,身心干净,深宠,专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