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5100000010

第10章

北方的冬天说到就到,当绿绿的树叶还在树上挣扎着不愿落下时,早晨便呵气成霜了。转眼定邦已回家半年多。半年多来,定邦从来不出家门。尽管黄中耀县长专程来村上叮咛不可以将定邦当敌人待,可时间一长,有人便说:解放了,人人都靠劳动吃饭,他仁定邦凭啥就不劳动,难道还想当地主不成。有人还说:新社会人人平等,他凭什么仍住那么大的房子!更有甚者,竟然指出,新社会都是一夫一妻,他凭什么还是明一个暗一个。如此的纷纷议论中,村上的第一个互助组成立了起来,组长当然是仁黑熊。仁黑熊的下肢虽然瘫了,但他的心气却是丝毫的没减,从县医院回来后,他便在村上散布说他根本没那事,他是看着那一家孤儿寡母可怜想去互助一下,刚进去就被人陷害了。他还特意给自己做了双拐,整天拄着从街东到街西,从街西到街东的转。他多次从定邦家门口过,却从不入内。村支书启和也曾想换了或者撤了他,可风儿刚透出去,黑熊便找到他家混吵混闹说:你不要打击陷害贫下中农。且还坐在他家门口不回家,吓得个启和将那心思立马收了回去。当启和刚向村人传达了成立互助组的政策时,黑熊第一个便成立起来。宣布成立的第二天,黑熊拄着双拐找到定邦家。定邦正坐在门前看一本线装的《三国志》,见他进来,冷板地看他一眼,虽仍自看书,但心中即刻想,这狗日的来想干啥。只见,黑熊架着双拐站在定邦面前说:我并不是来和你闹事的,那种事过去就过去了,我今日来找你,只一件事,你看咱这穷人虽然联合起来搞生产,但周身的肉还不及你老身上一根毛,是这样的,就是分你的那两头牛,我们实在没地方喂,大伙商量,在你前屋这大厅垒个牛槽,先养着,你看咋样?仁定邦一听,不由得心中一惊说:这狗日开始算计我来了,也真做得损呀!遂装做自己没听清楚提高声音问:你说啥。黑熊便直接了当说,要在你家大房里喂牛。其语气强硬得显然有欺人的味。定邦霎时强忍着气愤说:你出去,让启和来和我说!黑熊毫不让步逼上说:这是我们组的事,与他有啥关系!他此话出口,定邦方明白,他的家是划在了黑熊这一组,便轻蔑地说:你是组长,来管我,好你个流氓东西,你给我滚出去。定邦显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黑熊却死皮赖脸地说:滚就滚,后晌人就盘槽来了,你先把地方给清理清理。说着出门去,那一双拐在地上一点一点,似跳舞一般。

这可是我敬奉祖先的地方呀!想着祖上当年为过好日子去小镇卖馍,去北山换油,一亩一亩挣回的田产;想着祖上为盖这房屋进秦岭拉木料,上宗山运石头的艰辛;想着他们一代又一代善待穷人,无论谁家有灾有难,只要找上他家门,他们都会钱粮相助的情形;想着无论雇用的长工短工和家中保姆丫头都和全家人吃一样的饭,有病医病,有难排难的桩桩件件的往事;想着祖上那一年倾力捐钱,为村上修祠堂建庙宇,而建成后全家人差点断了粮的艰辛。他实在想不通,一个黑熊,一个地痞流氓,竟敢如此待他。他欲置之不理,又怕他后晌真来硬做;欲追出去找黑熊,又觉和这种人说话连身份也丢了。便强忍着屈辱去找村支书启和。他对他说这是他家敬祖先的地方,他这一生还从未用过如此的口气求人。他说了大半天,启和只是答应他问一下黑熊,接下来便告诉他,村上有贫雇农说他包庇地主分子呢!这显然是在为前边的话放劲。定邦开始觉出世事变了,人的地位变了,人心也就变了,只得长叹一声回家去。当他回家还没缓过神来时,黑熊已派劳力强行闯进他家门,在前厅垒起牛槽来。一种被蔑视被愚弄使他再也无法控制地发疯般扑过去阻挡,竟被几个小伙子连拖带扶送到里屋。他的儿子儿媳上前与那帮人论理,却被他们一句:再张狂给你们一个戴一个帽子的话堵了回去。全家人便在里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欲哭无泪,欲言无语。

牛槽当天垒成,当晚牛便上了槽。被逼无奈的定邦当晚将老祖容请出,恭恭敬敬点上香,跪拜在地说,祖宗在上,不孝孙定邦虽有一片敬祖之心,但时势有变,恶人得道,儿孙被欺,连敬奉你老人家的地方也被人夺走了,儿孙实实无能呀!说着话便落下泪来。全家人从未有人见他如此流过泪。上前相劝,他则大喝一声,让他们都跪在他身后,以示惭愧。家人便都跪了下去,哭成一片。哭声飘出屋顶,飘荡在泔泉河上空,与门外黑熊琅琅的笑声混合在一起。定邦立马清醒过来,喝令全家人止哭,并将祖容收了起来。

这一晚,睡在床上,听着前厅咣当咣当木棍搅草之声(搅草料一端带叉的木棍),定邦病倒了。

夫人田瑞云专门过屋来,坐在他的床头说,还是个大男人呢!话语中似怒似责又似怜。定邦伸手握住她的手,似孩子见了母亲般,泪水滚出来。瑞云叹了口气,用手绢替他边拭泪边说:时势到了这一步,有啥办法呢,占就让占吧,咱一没偷人,二没抢人,咱走得端行得正,听我一句话,身子是自己的,其它一切都是世上的,心胸放大些,人一辈子能顶个啥呢,一口气上不来,啥都完了,连个柴棍棍都不如的!瑞云越说声越高,定邦只觉似有一股暖流流进心窝。

人就怕短了精神呀!成千亩地都给人家了,成百石粮说送就送了;就那点烂房,咱又不是被赶门在外,你想想,现在是解放了,是人家穷人的天下了,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瑞云连声儿劝他。听着瑞云之言,定邦长吁了一口气,心口似被塞着的那一团棉花慢慢向下移,接着放了个屁,从腿上脚指尖上屁股眼上消散了。

如同粟米样的雪粒从灰蒙蒙的天上掉到冻得如同铁板样的地面上,随着凛冽的风,如烟雾般在土道上跳跳蹦蹦,遇到坑凹处,似停了下来;越过去了,继续跳,倏忽间,路面的低凹处被填满了,突兀处却依然光秃秃的。

夜色还未褪尽,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相互依偎而枕的定邦和尹敏从梦中惊醒。门开处,国荣抱着个大肚子,披着满头雪粒,一头撞进来。

爷,爷唔!国荣哭声儿叫着,花格包巾下青紫的嘴唇颤抖着。

上次之后,国荣全然听了祖父之话,回去安安然然踏踏实实侍奉两位老人。

尹敏以为国荣要临产了,但又一想,临产也不至于到娘屋来,便一咕碌下床,随即拿一条干毛巾边给她打雪边让她坐下慢慢说。

爷,我阿公殁啦!国荣话出口,一身儿痴坐在椅子上,急促地喘着气。

啥!定邦一身子坐起来,光光的上身露在外边。

国荣没回话,一双眼呆呆地看着祖父。把人殁了,把人殁了。定邦边穿衣边自言自语。人咋说殁就殁啦!前天晚上,擦黑还吃的药,人睡静时,把气咽了,当时我和我婆婆不知道该咋办,从家门中叫来几个人,把人抬到床上,给穿上寿衣。天亮后给村上去报告,村长说甭急,还要给县上报呢。到了后晌县上来了两个公安,简单问了情况,拍了照片,只说了一句埋人就走了。公安刚走,村干部上门通知说,人埋了就行了,再别搞啥了。我婆婆也没了主意,只是落泪,家门中人说先入殓再打墓吧,可人入殓半天了,村上没一人来帮忙打墓。家门中几个人说,没人来了咱就自个打吧,有人又说,自个打墓人笑话哩!更何况只有二三个人,打到啥时去呀。见此,我婆婆坐在家里只哭不说话。爷爷,你说咋办呀嘛!国荣气儿喘喘地将真情叙说了一遍。

也真是的,那个出逃的王万清此时还没回来,是死是活杳无音信;家中一个风能吹倒的老妪,一个临生坐月子的女人,村上人肯定是因为他父亲的历史反革命分子的问题,想帮忙也不敢来,葬埋之事咋办呢!定邦着急中替孙女做起难来。

你先回去,照顾好你婆婆,我即刻就来!定邦说此话时,已穿好了衣服。国荣出门后,定邦捎话将孙儿国柱叫回来。国柱已在邻村任教。他向孙儿简单叙说了情况,要他立马过去帮忙打墓。国柱为难地说:我咋去呢嘛!听孙儿的话,看孙儿的面容,定邦心中明白,显然在说,我一个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咋去呢嘛。定邦说:娃,你是说你一个共产党员不能给反革命分子打墓?国柱眼看着他,没回话,他即提高声音说:你在国家是共产党员,可你在家是地主分子的儿子,反革命分子死了,地主分子不去帮,谁去帮!何况他是你姐的公公,总不能把事打住!定邦显然生气了,话音儿越说越高。见此,国柱放低声音嘟嘟囔囔说,那也得让我去学校安排一下!定邦说:你去吧!有你不多,没你不少!听他之言,国柱一溜风出门去。

定邦欲先去孙女儿家看看,觉着看也是白看,倒不如先想想办法,便让尹敏将夫人瑞云叫过来。瑞云稍作思索说:共产党员、贫下中农不愿去,地主富农就不见得了。我想咱总不至于将人都得罪光了!一句话提醒了定邦,立马让瑞云和尹敏分头将本村的几个富裕中农、富农,邻村的地主、富农全请到家。先向他们敬烟、沏茶,再向他们叙说了孙女家的情况。他说人死都三天了墓还没掘,总不能把个死人放在屋里!就说他这人生前有罪,可眼下人都死了,还把他要咋样!定邦说得激动了就满眼泪水,最后他向大伙搭躬作揖说,我仁某人今天求大伙了,权当给我帮忙哩,去给把墓掘一下,让死了的人瞎好有个落脚的地方。大伙全被他感动了,加上仁定邦眼下虽是个地主,有了他那一段镇长的经历,有了他以往在地方上的威信,来的人全都满碟子满碗答应下来,只是为要离开村上必须给村干部请假而犯难。定邦说:让我去给启和说。大伙说:你说了你们仁义村就说不了我们村呀!定邦说这倒也是。最后大伙觉得去说了,说不定还会惹出麻烦来,干脆晚上去干,年轻点的带上自家的老婆,还可带上儿子,争取一个晚上打成,赶天亮就又不声不响返回。如此定下之后,定邦还安排各自回家将工具准备好,待天黑实后,自行出发。做完这一切,定邦反复思索,最后还是专门去找了启和书记,向他叙说了前后的一切。启和说,就按你说的办吧,眼下的情况复杂,其他人我不敢保,但我肯定给你帮这个忙,你放心。定邦说:你是党的干部,不必了。启和说这与党不党无关,是埋人呀!定邦便没再拦他。从启和家出来,定邦觉得心中似轻松了一些,直接去了孙女家,将一切作了转告,给老朋友王承德写了灵牌,设了灵堂,并亲手为其写了一副挽联,上联是:有功无功世人知;下联是:罪轻罪重来者评。横联是:入土为安。

联还未贴上去,族中人都说写得好,又都觉得怕贴上去惹来麻烦。定邦说:在咱家中,贴就贴了吧,有事我担着!族中人便没再挡。安排好这一切,让国荣关起头门,家中只剩下他和孙女儿,还有王承德妻子。定邦肃然站在王承德灵柩前,敬香奠酒说老侄呀!委曲你了。话出口,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天黑了,雪停了,风也停了。隆冬的夜,厚厚的雪地上泛着幽幽的光,清冷得让人呼吸都感到了困难。几盏灯苗在村公墓的坟冢和树荫中如同鬼火在跳动,更增添了夜的恐怖。儿子海涛最先赶到,接着定邦所请之人少说也到了三十多位。启和也特意赶来,他是最后来的,他脱去了平日戴的八角帽,戴上了一个气死风帽,盖得脸上只露出一双眼。显然是他认得别人,别人谁也认不出他。他只在定邦面前悄声对他说,不可以告诉任何人他也来了。定邦从声音中听出是他,连连地点头。使定邦没料到的是,他的最小的儿子海生竟然也被大娘瑞云带来了。他还拿着一把烧火用的小炭锨,全然是一幅要大干的样儿。见此,定邦怨瑞云说,咋把娃也带来了?瑞云说:他哭死哭活要来,还不是你惯的!定邦说:天这么冷,娃能受得了,瑞云说:受不住了再说,已经来了,全当来玩哩。定邦只得任了她,遂一边分配人员,一边安排大家尽量少说话,不要惊动了村上的干部。大伙都按他的安排各执其事。坟地上只有了挖土和喘气的声音。然而,尽管白天家门中人已开了墓口,但由于天过冷,地冻成了个浑浑,如铁板一般,只见镢头挖,不见土动弹。几下挖过,挖得人个个便虎口震裂般相互推让,也便有人在地上唉声叹气,不知了该咋办。烧!用火烧!不知谁个说了一句,大伙如同找到了救星一般立即响应,并立马安排人回家去背来麦秸草,玉米杆。

火焰终于升腾起来,如同一条火龙在空中跳跃。小海生上前要伸手取暖,却是远了不热,近了周身又烤得不行,急得他围着火堆团团转。一阵大火烧过试挖,还没解冻,有人说,这样烧太快,几下烧完了,仍解不了冻。有人说:火太旺,太猛了不行,要慢火烧,大家觉得此话也还有理,便又向火上压几锨土。火焰顷刻小了,火堆上冒出浓浓的烟。

烧一阵,试挖,挖不动,便一忽儿火一忽儿烟的连烧带熏。海生也许烤热了,围着火堆跑圈儿。大娘要抱他回去,他坚决不从,还说要帮父亲干活。大娘无奈,只得将他抱在怀里。鸡叫三更,天将亮时,才掘开了冻层。下边的土,便如同挖到面瓮里一般。大伙争先恐后,轮番加动干。由于地方小人多,只能一班一班倒着干,干的人干,歇的人便围着火堆烤火。你们是从哪儿来的?一高一低两个人,站在对面的土崖上问。

你是干啥的?仁定邦难以自忍地反问,胸中似有一团火无法释放一般。

他是村长,我是民兵连长。瘦子介绍胖子。胖子村长终是透过蒙蒙的晨曦认出了仁定邦,换了口气和脸色说:原来是仁镇长(他虽被免了职还都这般称他),没办法呀!现在形势紧张,老蒋还想反攻大陆,村上一夜间来了这么多人,乡上叫登记一下!胖子似解释又似调侃地说。

人殁了墓总不能不挖,我们挖成了就走还不行嘛!定邦也换了口气与胖子协商。胖子和瘦子从土崖上下来逐人登记了姓名、年龄、出身。当他们得知全是地主富农分子时,便又变了脸色用法官宣判的口气说:没办法呀!上边说了,国民党特务到处都有,地富反坏分子都人还在,心不死。瘦子原本是要说贼心不死的,看着眼前一双双愤怒的目光,到嘴边的贼字又咽了回去。胖子接上说:这样吧,干活归干活,人殁了总不能不埋呀,但不许说话,不许串通,这样再不听,就休怪咱家不给面子了。是的,人殁了总不能不埋的,可就是没人给打墓!人群中开始对胖子的话从侧面反抗。

你这是啥意思,没人打墓你们这都是啥!难道都不是人!胖子有点被激怒了。行啦行啦,好我的村长哩,这些人哪儿是人呢!我们听你的,不说话,不串通总行了吧!定邦怕把事闹大影响了打墓,遂和颜却带讽刺般说。

还是镇长明白。胖子说完这一句话,和瘦子扬长而去。不一会儿便来了四个持枪的民兵,分东西北站在三个高点上,人人目不斜视地盯着干活的人。如此这般,似乎更加激起了大伙的劲头。泔泉河的水似一条银带一般,曲曲弯弯无声地流着,似乎溶进了他们的汗水和哽咽一般。正午时分,墓终于挖成了,启和到定邦身边对上他的耳朵,悄声说,我走呀!定邦点头理会地说,你走吧,他便一跃跳下从泔泉河道窜走了。

这儿葬人原本都是大清早,由村人打锣满村转,意思是告诉大伙起灵了,然后村人再来抬灵,合墓。由于不许办葬宴,不许设灵堂,不许叫吹鼓手,更不许开追悼会,又眼见着国荣的婆婆如同散了架一般连站也站不起来,国荣行走也都不便,如若等到翌日早上安葬,万一村上没人来,这不更麻烦。想着这一切,定邦出面和国荣婆婆商量,不如趁这么多人还在这儿,立马送葬。国荣婆婆却是只哭不回话,无奈,定邦做主说,埋!

王承德就这般的没有孝子,没有哭声,没有哀乐声地被这一帮地主富农分子,也包括一些上中农以及他们的家属,无声无息地送进了坟墓。王承德的妻子已累得病卧床上。国荣身怀有孕不能送灵,眼见,出殡了,纸盆还放在门道里,急得个定邦双手端着个纸盆冲出门,左看右看,一眼看见在一旁站着看的小儿子海生,便一把拽上他,一手提着纸盆,跑着赶到抬灵者前边。此时,灵柩正好来到村街头的丁字路口,他便将纸盆象征性的在海生头上一点,顺势向下一摔,只听咣的一声,纸盆摔得粉碎。接着他指挥抬灵的人收住步,安排海生在摔碎的纸盆前叩了三个头,手便牵着儿子走在最前边,将灵柩送向墓地。

同类推荐
  • 小五义

    小五义

    《小五义》的全称为《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共一百二十四回。书中以襄阳王赵珏因抱恨前仇,招兵买马,阴谋造反,天子旨准钦差颜按院大人奉旨查办为主线,主要讲了各路英豪纷纷效忠为民,弘扬正义的事迹。其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侠义豪情种种,皆在其中。另外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跃然纸上,让人对豪强劣绅憎恨的同时,也对英雄豪杰的行为肃然起敬。此书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幽灵阶梯

    幽灵阶梯

    一桩发生在乡间别墅的命案结束了瑞秋和侄子、侄女的度假讨·划,也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牛活。死神的阴影从他们踏进别墅的那一刻起就未曾褪去。面对命案后侄子的突然失踪,侄女的闪烁言辞,瑞秋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两个年轻人与这桩命案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 水石缘

    水石缘

    本书以朗砖和尚为线索,写水、石两家的姻缘。作者针对文坛上存在的“写才子佳人之欢会,多流于淫荡之私,有伤风人之雅”的创作现象,力图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援笔以写儿女之情。基于这样的创作主旨,所以此书虽是写私情,但不流于淫媟,“传义气直可贯诸金石”。
  • 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

    我的马个高大,在雪地上像冲天而起的火焰,我在马背上能感觉到那种火热,以及悬空朝前的振奋与快感。有几分钟,这样的状况是以慢镜头的速度进行着的,它使我渴望梦境持续不断,渴望时间暂时停顿
  • 神魔记事(下)

    神魔记事(下)

    幻之大陆英雄的化身凝聚成圣灵的法印,具有传说中神奇力量的圣灵法印这一次主动选择了它的继承人。纯真质朴的少年雷斯特在懵懵懂懂中继承了英雄的力量,在聪慧美丽的艾娜的陪伴下,踏入了纷乱的红尘……
热门推荐
  • 妖怪制造者

    妖怪制造者

    这是一个召唤师的世界,魔兽,刀兵,神鬼,甚至神迹,只有想不到,没有召唤不到。不过杜遥并不满足于此,因为他还是一个妖怪制造者。
  • 男神要婚:霸爱小萌妻

    男神要婚:霸爱小萌妻

    吃货莫小晓总算拿到红娘证书,正式上岗。但这位大帅哥是怎么回事?这个女人不好,那个女人不好,那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唉!实在不行就我上了。“你好,我是你的红娘。”“恩。有看到合适的对象了吗?”“没有啊,我爸说我刚毕业,最好是工作几年再考虑。我也觉得有道理。”“嗯。你爸很英明……”等等,好像哪里不对……
  • 末世之神级游戏

    末世之神级游戏

    末日降临,一场宇宙风暴,摧毁了所有生命。死亡,真的代表终结?不!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故事,将在死后的世界呈现。
  • 诛神

    诛神

    得古书,修玄法,君临天下!平凡大学生云飞扬遭遇女友的背叛和身体上的重创,万念俱灰之下来到长江之畔,得古书,修玄法,抱着“君临天下”的信念开始了坎坷仙路,从此以后他命运发生了改变,他挑战王者,诛杀天下,一步一步走向巅峰。九重境界养生伐毛真气罡气小宇宙神变无极寂灭重生共九重天。且看一个少年怎么样一步一步走向巅峰?东西修道界之间的明争暗斗,人间的爱恨情仇,长生之谜,仙域的飘渺,神域的传说尽在其中……
  • 魔咒

    魔咒

    她是上古咒师家族的遗弃女婴,被当世四大家族之一的凤氏家族里最受冷落排挤的十四姨太意外拾得,成为最受嘲讽的七少爷,名唤凤莫言。殊不知,一场憾世之争即将拉开帷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的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在亚瑟·本森的著述中俯拾皆是。立足精华读本,本书精选了亚瑟·本森优秀作品中的精彩著述编译成集,在书中,亚瑟·本森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性的思维和生花妙笔,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穿越古今的经典话语,能激励浮躁世界中的我们静心思考人生并反思内心。
  • 九天剑雪录

    九天剑雪录

    乱世烽烟江湖乱,九天之圣战尘寰,武林由来英雄义,剑雪一出天下寒!武林动荡,暗潮汹涌,消失已久的祸世双妖再现,武林再度掀起血雨腥风,面对动荡的江湖,面对一心复仇的强敌,中原武林又将何去何存?
  • 日爆九重天

    日爆九重天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 中华上下五千年(4)

    中华上下五千年(4)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