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2600000004

第4章 齐物论(2)

原文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几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不用利口

汉文帝一日游幸上林苑,看到虎圈就询问虎的情况,上林苑管簿的官员答不上来,但是有个管虎圈的啬夫却把老虎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文帝因此很喜欢啬夫,想要重用他。文帝侍臣说:“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今以啬夫口辨而超迂之,恐天下随风雨靡,争为口辨而无实也。”文帝因此没有重用啬夫。正如庄子所说“大道不称,大言不辨”。“不辨”才是辨论的最高境界。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赚,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译文现在姑且在这里发表些议论,不知道这些议论与其他人的议论是同类呢?还是不同类呢?同类也好,不同类也好,既然都是议论,那也就是同类了,那也就与其他人的议论没有什么差别了。

即或如此,还是请你允许我说清楚。宇宙有它的开始,有它的未曾开始的开始,更有它的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有它的有,有它的无,更有它的未曾有无的无,更有它的未曾有无未曾有无的无。顷刻间产生了有和无,然而却不知道这个有无果真是有,果真是无。现在我发表了这些议论,然而却不知道果真说了这些话呢,还是果真没说过这些话呢?

天下没有比兔毛尖端更大的东西,而泰山是小的;没有比未成年死去的人更长寿的,而活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早亡者。天地万物都和我们同生于无,都与我同为一体。既然已经说过合为一体了,还能再说什么呢?既然已经说了与万物一体了,又怎能说没有说什么呢?万物一体的存在加上我所说的言论就成为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三,从此往下推算,最高明的数学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何况一般的人呢?所以从无到有,以至于推出三来,何况从有到有的推演呢?不要再往下推演了,还是因任自然算了。

大道从来是没有界限的,言论从来是没有定准的,因为有了从无到有,才有了差别的界限,请允许我谈一谈它的区别界限,有左,有右,有伦序,有合宜,有分粗,有辨细,有竞弱,有争强,这是界限的八种表现。

宇宙以外的事情,圣人只观察而不考核其类属,宇宙以内的事情,圣人只是论说而不加以评议。《春秋》是记载治理社会的编年史,是先王治事的记录。圣人只评议而不争辩。所以说,有有分别的,就有不分别的;有可以争辩的,就有不可以争辩的。这种说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圣人把“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争”的观点藏在心中不让别人知道,百家争鸣的众人却争辩不休而相互夸耀以自胜。所以说这样的辩者只能是各执一词,具有只见己之是,不见己之非的片面性。

大道是用不着声扬的,善辩的人是不用言说的,最仁的人是不能偏爱的,最廉洁的人是不去表示谦逊的,最勇敢的人是不伤害人的。道如显示彰明就不是道,言如争辩就有所达不到的,仁有常爱而不周,廉到极清白就不信实,勇到害人逆物就不会取得成功。这五者虽有残缺而接近道的一隅了。

貂蝉

貂蝉,四大美女之一。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可是我们不是鱼和鸟,怎么能够知道鱼沉雁落是因为觉得她们美好呢?这就是庄子辩证思想的可爱之处。

所以,明智的人止于他所不知的境地,就是极点了。谁能知道不用语言的辩论,不用声扬的道呢?如果有谁能知道这一点,这就称得上是大自然的仓库了。这种府库,注入多少东西都不会盈满,取出多少东西也不会枯竭,而且不知道它的源流来自何处,这就叫做隐藏起来的光明。

原文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⑤,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汝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奚?”

“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惠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黮暗,吾谁使正之?”

“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

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译文古代,尧问舜说:“我想在讨伐宗、脍、胥敖三国,在临朝的时候却觉得很不高兴。这是什么原因呢?”

舜说:“那三位君主还在草莽之中,你却很不愉快,这是为什么呢?在古代,十个太阳同时出现,万物都被它们的光照耀着。何况那德业超过太阳的人呢?”

同类推荐
  •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本书从十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人的习惯、情绪、欲望、情感、爱好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进而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学会控制,行为适度,才能控制、掌握自己的命运。
  • 读《孟子》学生活

    读《孟子》学生活

    “梁惠王”在这里是作为《孟子》七篇第一篇的篇名。《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是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字眼来命名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章句”两个字,是汉代经学家、训诂家所常用的字眼,作为训解古书的题名。《孟子》一书共七篇,后汉赵岐著《孟子章句》,他把每篇分为上下两卷,所以这里题为“章句上”。
  • 把人生折叠51次

    把人生折叠51次

    人生需要折叠,不仅只是需要折叠而已,还需要踏踏实实地把它折叠51次,成功的人生来自每一天的踏实工作。本书讲述了获得成功的人生哲学。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12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12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不可否认,在人格修养、商业道德、管理模式、决策定位、合作共赢等许多方面,中国企业家都还很不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些“硬伤”并非不可挽救的。一方面,西方久已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成功企业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国化”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一书,正是荟萃了这些方面的精华,为迷茫失措中的中国创业者准备了对症下药的良方。
热门推荐
  • 修仙之黄金血脉

    修仙之黄金血脉

    某宅女加班至深夜回家,家中出现自称是她姨姥姥的小萝莉。对方强大的武力值让她不得不相信自家有着黄金血脉,从此踏上修仙之路。能穿越空间的异兽,浩瀚无边的宇宙文明,神秘的两极空间。她的冒险刚刚开始。
  • 穿越之萌萝莉小妖妃

    穿越之萌萝莉小妖妃

    她是杀手届的霸主,号称“阎罗判官”,却只想求一份宁静,隐居在竹林中,远离人世,却她被朋友背叛,当她架空重生回到13岁,既让老天让我重生,我定不会浪费,看她如何玩转异世......
  • 碎仙道

    碎仙道

    道自天地初开便存于世间,修者逆天夺命。一时间,修道成为人们最热衷的话题。一个打小在不起眼的小镇中生活的少年,灵脉低下,却悟性极高。被命运的丝线牵引,向着寻仙问道而前进。黑蛋之中出生的小兽,到头来竟是来头惊人。想要逆天改命,必先洗去铅华,取其精髓。
  • 啊,桑梓

    啊,桑梓

    郑通和编著的《啊桑梓》为散文集,分两部分:前部分《桑梓的年轮》为主,是系列散文,写作者家乡龙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史迹。后部分写家乡的人事物。《啊桑梓》从内容到语言,都具乡土色彩、地方个性。反映桑梓的风物及其艰难的历程,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又注意散文的真实性、形象性。都是作者亲身察访、查考,并经历的。
  • 三教九流传奇

    三教九流传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看我中华,自古至今;三教九流,地显位分;道佛儒家,三教封存;小成九流,细细祥真;流传故事,说谈曰云……传道,教化古今,三教者是……红尘万缕,乃化成九流……九流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且看不入流的仁心,如何贯通三教……如何创下天下第一大帮——丐帮,转变上、中、下九流……留下何等传奇………………机遇巧合,得到“九转如意”之中藏有《九转如意道佛圣诀》,深奥无比……乃天地至法,三教合真之诀……看仁心如何去修……如何去战邪门歪道……战败佛道圣魔…………
  • 古剑同人之百里屠苏追妻路

    古剑同人之百里屠苏追妻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必将追到欧阳少恭为妻。“少恭,我喜欢你”百里屠苏木讷着一张脸,有些害羞的看着面前长得一脸妖孽的男人。“哦?”少恭微微伸展柔韧有余的腰身,挑眉的看着自己面前这个木讷至极的少年,瘪瘪唇角,“想要娶我?何不问问他们?”眼神示意,屠苏转头看着门口的众人,顿时觉得头大如牛。陵越、陵端、尹千觞、方兰生、襄玲、雷炎、巽芳公主,屠苏瞬间有种想要泪奔的冲动,看着少恭,脸上的神情更加木讷了。“你们,挡我者死……”拔出焚寂,认真的看着门口的人。“欧阳少恭是我老婆,不服的,来战便是……”
  • 青铜之武道不孤

    青铜之武道不孤

    武功!是什么?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强身健体之技!还有人说,是一种争强斗狠的杀人之术!更有人说,是一种升华于生命本质的奇妙之物!还有...........武功练到极致,真的能够长生不老么......
  • 专制:傲娇神医不治病

    专制:傲娇神医不治病

    “你是谁?”“我是谁,我怎么知道。”“……”“好好一神医,天天就只知道玩,眼里就只有美男,我真的怀疑你师父的眼光!乐笙你敢不敢再坑爹一点啊,你认真的治病会死吗?!!”“唔,确实不会死,可是我确实会更坑爹一点,万一把爹坑死就不好了,为了他的生命安全,我从来都不治病,你这样说,是想借我害我爹咩?”“……懒就直说,不要找那么多的借口!”
  • 沥川往事(高以翔、焦俊艳主演)

    沥川往事(高以翔、焦俊艳主演)

    已改编为电视剧《遇见王沥川》,由高以翔、焦俊艳主演。讲述了来自瑞士的华裔建筑师王沥川与来自云南小镇的大学生谢小秋从相爱、分离到重聚,一次次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谢小秋在咖啡馆打工之时,邂逅归国建筑设计师王沥川,志同道合的两人迅速确立了恋人关系。正当两人热恋之时,沥川突然不辞而别,此后小秋一直做着爱的囚徒。沥川弃小秋而去之谜,啃噬着小秋的心。她不明白浓烈的爱情怎会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她等待着沥川归来给她一个答案。六年后,两人再一次邂逅,而一路坚守着这份爱情的小秋却开始在进退之间犹豫。北京,云南,苏黎世……与沥川和小秋共同走过一段飙泪旅程,亲历一场与生命博弈的爱情拉锯战。
  • Openings in the Old Trail

    Openings in the Old Tra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