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2600000037

第37章 秋水(3)

“曳尾涂中”反映了庄子超越名利,返归自然的人生态度。魏晋诗人陶渊明就是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先官后隐的田园隐士。

译文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不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

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原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子知之乎?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过之,仰视而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发出一声怒气:‘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鯈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活学活用

接受命运,随遇而安

人从出生开始就受到了自然、社会的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些自然和社会环境是无法抗拒的,必须顺从和适应它,否则就会使人遭到不幸和痛苦。庄子把这些必然到来的东西叫做“命”。面对命运的安排,我们只有顺其自然的生活,报怨的悲哀都是没有用的。

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毕。”

禅师:“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毕。”

禅师:“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说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为人之贵,是尽量培养自己的才智与力量,不断努力;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成败均非一己之力所能定,所以成功与失败,在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都没有什么好挂怀的,应能够宽容宁静甚至愉快地接受。

返归大道,通达权变

外部环境是随时都在变化着的,你不可能要求世界来适应自己。因此,为了不被淘汰,你就必须注意改变自己,要让自己如同水一般,装在任何形状的容器都可以。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一个国王有两个儿子,当他们长大成人时,国王决定把王位交给他们其中的一个。于是国王把两个儿子带到野外,让他们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然后指着离他们等距离的一座山峰说:看,那就是王冠山,你们俩在这里等候,看那个山向谁走来,谁就是国王。大儿子虽然很希望得到王位,但他很听父亲的话,在那里等着王冠山向他走来,而小儿子也是如此,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儿子仍在等候,而小儿子却突然向王冠山跑去,等大儿子也想有所行动时,小儿子到了山顶。国王把他们叫到身边,他问大儿子:你为什么在那里傻等?大儿子说:我在等着王冠山向我走来,如果它是我的就一定会向我走来。而小儿子就回答说:如果山不向我走来,那么我就向山走去。国王微笑着点点头,将王位传给了小儿子。

在我们的一生中,许多成功的机会就像那王冠山一样离我们每个人一样遥远,但很多人都像故事中的大儿子一样在那里等待,认为不是我的就不会属于我,但小儿子说的对:“如果山不向我走来,那么我就向山走去”。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开始,就是改变我们的心态。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经历过种种的尝试。我们曾想改变世界,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为什么不改变自己呢。以世界的博大和纷繁,要去改变它当然是自不量力,但以一己之力去改变自我,却是责无旁贷。以前许多我认为十分出色的人,在奋斗中都失败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但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们找错了努力的方向,他们首先要改变的不是世界,不是他人,而是他们自己。事实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标准去改变自己,那么这个世界也就会真正得到改变了。

万物为一,不要自大

举凡小草和大树,丑陋的东施和美丽的西施,以及一切稀奇古怪、变化莫测的事物和人事现象,从人世间的大道来讲,都可以通融为“一”。也就是说,现象复杂纷繁,看起来多姿多彩,议论起来各个不一,确确实实是不同的,但它们却又遵守造物主统一规律而存在。在社会人生上许多现象、许多是非,它们也归于人生在世必然发生的种种情态。

立身处世,地位尊贵和地位卑下,实际也是同一的。这里尊卑、高下只是一种世俗的、甚至是无知的评价。

人的地位有高低,工作有不同,无论做工务农,或者行商坐贾、做官坐府,都是为了生存。生存既是为了自己衣食住行,也是为了社会存在与发展。所以各种行业、各种营生在生存这一根本问题上是通而为一的。

既然人生没有高下尊卑,所以自食其力的生存手段也无高下荣辱比较的必要。春秋战国时的范蠡,先是帮助越王打败吴国,而最后只身逃走去做生意,成为名扬千古的大富翁“陶朱公”。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无论是成全还是毁坏,尊贵与卑贱都是可以复归于一的。所以智者从不会让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

人自身所站立的角度跟自己的环境、背景、阅历和见解有关,层次越高,站立的角度也就越广阔崇高,看到的范围也就越加广大全面,认识到的事物也就越加准确,把握到的真理也就越加真实。相反,人类只能被囚禁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被自己的自私和欲望、自大和狂妄所毁灭。

为了把观点的观点说清楚,他举例说,河伯的广阔的确超过了千百溪水,可以使他自己志得意满,但是一旦看见了海若的广大而谦虚,就自惭形秽而无地自容了。人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去审视天下万物,不能够把自己当做天地万物中的一个点去反省和观照,所以认识不了真理。正是河伯说的:“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井蛙不可以谈论大海,夏虫不可以谈论冰冻,曲土不可以谈论大道,就因为受到了自己角度的狭隘限制,不可能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海若能够从宇宙天地的角度来反观自己,得到的结论是,自己在天地之中仅仅是大山里的一株小树、一块小石,而中国在海内只是大仓库里的一粒米,人类在万物之中只是马身上的一根毫毛。那么人类所争夺战斗的那些名利权位,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类只有站到自己的身外去看问题,站在宇宙天地的角度去看自己,那么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辱、生与死、大与小、精与粗等等的分别了。真正的人因为无己无人,无物无我,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行为起来有益于人,但却不是为了仁义,虽然他不图利益,但也不轻视那些苦力,他不争夺货物财富,但也不赞美谦让廉洁,他遇事不会借助人力,但也不会事事靠己,也不鄙视贪污,他的行为与人不一样,但却不是故意做的。世界上的名利地位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刑罚耻辱对他来说形同虚设。一句话,他是自在的人,对一切人为的因素都已无动于衷。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大道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没有任何贵贱之分,都是一样的;只是从万物各自的角度看,都认为自己是最宝贵的而他物是最微贱的,然而再从世俗人情的角度看,说贵说贱都是他人的感觉和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决不会自己说贵就贵,说贱就贱的,反过来说,决不会别人说自己贵就贵,说自己贱就贱。所以,人类只有像那大道一样,无贵无贱,才是真正潇洒的生活。

同类推荐
  • 心文化

    心文化

    “心之智”全文19篇。作者像一位心理导师,循循善诱,启迪你的心智,教给你通往理想生活的金钥匙。用“嘀嗒嘀嗒”的钟声,敲醒你珍惜时间,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登上明天理想的客船。用毛泽东的自信与博学,李白的超脱与放达,苏轼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提升你乐观、大气的人格。用社会现实中具体的事例,引导你学会利导思维,在不利的事情中看到有利因素。用质变量变、厚积薄发、善于抓主要矛盾的理论和方法,再一次让人们在哲学的观念中,审视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知识结晶

    知识结晶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性格正能量

    性格正能量

    本书从积极乐观的性格、理智冷静的性格、稳重随和的性格、处事果断的性格、坚韧顽强的性格、永不言败的性格、左右逢源的性格、以始为终的性格等高效能人士必备的八种性格进行展开,通过经典事例与精彩点评,向读者展现了性格与人生的密切关系。通过本书,相信你将可以发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并加以对照改进,从而使自己的性格不断得到完善,为自己以后步入成功者的行列打好坚实的基础。
  • 幸福:365天的心灵鸡汤

    幸福:365天的心灵鸡汤

    本书提炼出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深刻剖析了大量成功案例,以独特见解涵盖了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热门推荐
  • 邪王绝宠:这个王妃有点二

    邪王绝宠:这个王妃有点二

    她是倾国倾城的世界第一杀手迎魂灯,执行任务时果敢狠绝,平时却是一个有点呆萌的二次元少女。一朝穿越,破茧化蝶,将挑衅的人全部击倒!却不知何时惹上了一个邪魅无情的傲娇王爷,将她的桃花一一掐断:“想选别人?先收了我。”老天啊,这是什么定律?虽然他长得很帅,可老娘不是花痴!:“我们不熟。”邪笑......
  • 风雷动

    风雷动

    敢于面对自身才能反思,不断觉悟才能发展壮大。一本书所影响的不是一个人,终日满足沉迷于底层的安乐、随处卖萌、yy的邋遢群体,有何“水准”和前景可言?
  • 佛说末利支提婆花鬘经

    佛说末利支提婆花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限控甲师

    极限控甲师

    什么是极限微操的奥义?什么是机甲本源之意?当一名脆骨症患者被神秘的机械骨甲替代了一身脆骨后,注定会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机甲狂潮!=========================新书已上传,《符仙重生都市》,喜欢的书友可以去点击收藏一下,先给各位拜谢了。=========================
  • 极之力

    极之力

    这是一个被神明操纵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成为最强的欲望,少年诺尔和他的同伴踏上这条路,不料雾宇袭击了诺尔...当诺尔真真正正体会了现实的残酷和世界的用处后,诺尔十分后悔,为时已晚。诺尔要怎样改变。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 重生之宗师传说

    重生之宗师传说

    当第二次睁开眼时,人生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回首过往的一切,终于知道,神马都是浮云,只有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真实,这一世,我绝对不是白白来一场的,要做,就做一个天下无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传说!——谢晓
  • 修罗大地

    修罗大地

    我敢称尊,谁与之争锋!这天不公,我便打破,这地不仁,我便改变这规则!天罗君主、修罗君主和天人君主三人争夺神格,因亲如骨肉徒弟的背叛,天罗君主被两大君主打得只剩一缕元神逃到天罗大地的极东偏远地方。杜羽因一次意外的机会得到了天罗君主的传承,让他走上了强者之路,看他如何与诸天子之娇争夺这天地,报血海深仇,一段崎岖成长之路就此展开。
  • 妖孽学生

    妖孽学生

    纨绔学生杨义得到未来记忆,开始救赎人生,各项能力大大提升,从此情场、商场无往不利美丽的校花、漂亮的老师,黑道的公主,隐士的美女高手,玉女明星一一粉墨登场,同样的人不一样的人生,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 黄陵文典(小说卷)

    黄陵文典(小说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9卷
  • 做事做到位的九大绝学

    做事做到位的九大绝学

    开始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是决心和热诚.而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恒心和毅力。缺乏热诚,事情无法开展,而只有热诚却无恒心和毅力,事情就无法完成。把事情做好、做到位是我们身在职场的人所必须的。本书从明确目标。计划时间,追求卓越等九个方面讲述怎样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做好,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