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500000009

第9章 天下第一楼(3)

毛泽东站在黄鹤楼上,眺望四周,觉得自己正站在中国跳动的心脏之上。京汉铁路穿越南北,滚滚长江流贯东西,两根纵横的长线在此构成一个巨大的坐标,而黄鹤楼,不正是这一坐标的中心点吗?

天旷地远,黄鹤杳然,烟雨茫茫……面对无限江山的毛泽东,一时间肯定想了很多很多。我们且看他当时慨然写下的一首《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虽然中国的革命运动正处于低潮阶段,但他的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沛然莫能之御的澎湃激情。此刻,尽管他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位英明领袖与革命舵手,但对未来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那种“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斗争激情和“人定胜天”、藐视一切、战胜一切的磅礴气势,终其一生,他从来就没有丧失过。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有最有气势的诗人只有两位,一位是李白,另一位就是毛泽东了。他那种囊括宇宙的浪漫诗情令我折服,他的每一首诗词我都可以倒背如流,并从中获得了一份独特而难得的文学滋养。

然而,写诗是一回事,从事革命与建设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以一种狂放不羁的浪漫诗情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没有限制地挥洒,恐怕就会留下一些令后人难以理解的举止了。

当时毛泽东所登的黄鹤楼应有两座,一为护理湖广总督端方建于1904年的西洋黄鹤楼:平顶、钢筋结构、水泥抹面、圆拱形玻璃窗外带钟楼;一为湖广总督陈夔龙于1907年建在钟楼东北隅、近似黄鹤楼的“奥略楼”。清朝同治年间耗费巨资修造的那座黄鹤楼,已于五十多年前的光绪十年毁于一场大火。站在这强加于黄鹄矶头不伦不类的洋式、近似黄鹤楼上,了望对岸汉口被洋人占据的沿江大片租界,面对即将与之进行殊死搏斗的北洋军阀;而他所要发动的革命运动,其依靠对象却是中国大地上土得不能再土了的农民。洋与土,形成了触目惊心的鲜明对照。那种对“洋”的本能反感,此时恐怕已在毛泽东心中开始凸显。如果我们从发生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日后所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与此次的登临黄鹤楼,应有着一种相当重要的关联……

岁月如梭,二十九年的光阴眨眼间就从人世间溜走了。1956年5月,毛泽东又来到武汉。此时,不管是西洋式黄鹤楼,还是近似传统黄鹤楼的“奥略楼”,都已不复存在。因修建长江大桥时,选定黄鹄矶为武昌桥头,上面的建筑已全部拆除了。无楼可登,毛泽东就畅游长江,并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游泳》。

今非昔比,毛泽东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已然发胖。更为重要的是,他已奉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其心境,已没有当年的焦虑、迷茫与促迫,而是“胜似闲庭信步”,但仍葆有气吞山河的浪漫与激昂。遥想1927年站在黄鹤楼这一坐标点时,心中总感到缺少了一点什么。少了什么呢?原来是一个“桥”字。只有建造一座大桥跨越长江天堑,京广线才没有停顿与间断,南北一线的气韵才得以通畅。另外,黄鹄矶上不伦不类的洋楼与不甚起眼的“奥略楼”,哪里还有昔日半点黄鹤楼的影子?典型的名不符实!应该耸立起一座真正的、高大的、传统的黄鹤楼取而代之才是!而现在,大桥桥墩已浮出水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动人图景,马上就要变成现实。那么,应该着手考虑两个新的计划了,一是重建一座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新型黄鹤楼;二是将长江拦腰截断,建造一座后无来者的三峡大坝。于是,他的眼前浮出了更新更美的远景:“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巫山神女见状,将会对我们作何观感呢?毛泽东以一个天才诗人的奇特想象继续写道:“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是啊,世界变化得太大太快了,就连神仙都跟不上趟了,不得不大为惊叹了,遑论渺小如蚂蚁的人类?

毛泽东想到做到,于是,在横渡万里长江之后,即向有关方面提出了重建黄鹤楼的设想。

1957年,毛泽东再次南下武汉,正式表态,并拨出专款,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黄鹤楼重建委员会。

得到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的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亲自拍板,黄鹤楼享受到了亘古未有的殊荣。

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治动乱等因由,重建黄鹤楼的计划曾两度搁浅。直到1975年,其设计方案才正式推出。

黄鹤楼的重建方案原有二十多个,其中为专家所推许、首肯的是宋式黄鹤楼方案。

若论中国古代建筑之峰巅,当数宋朝。宋代建筑,既保留了汉唐遗风,又没有明清的浮华与委琐。按宋式黄鹤楼方案,新楼因地制宜,依山造形,平面展开,尽得道家之风韵,与周围环境贴切地融为一体,透出一股难得的道风仙骨。

黄鹤楼之黄鹤,本来就是与道家中的神与仙紧密连在一起的。

中国的事情之所以复杂糟糕,其症结往往就在于长官的意志代表一切。在具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官本位阴影笼罩下,专家们算得了什么?专家的意见再好再科学,手中无权,也只得撒手兴叹。

于是,现在所建新黄鹤楼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并采用了现代建筑材料与工艺。

旧址黄鹄矶已成桥头,新黄鹤楼建在哪里为好呢?

即使按照黄鹤楼越修越高的发展规律来看,临水且低矮的黄鹄矶也不太适合了。于是,就建在了后面高耸的蛇山之上。

新黄鹤楼于1981年破土动工,1985年主体工程峻工后开始对外开放。

新建成的黄鹤楼共有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金色琉璃瓦覆盖。它高达五十一米四,宽为三十二米,不仅地势高于以往,就其本身,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座旧楼。主楼修成后,工程并未停止,此后又按公园的规划与模式开始建造系列附属建筑群,有配亭、轩廊、牌坊、浮雕等,如胜象宝塔、涌月台、太白堂、搁笔亭、南楼、北榭、石镜亭、抱膝亭、留云阁、辛氏酒店、江城别墅……这些园林建筑群直到一九九零年才大体完工,粗略一算,约有景点一百多处。与之相配的,还有楼堂亭阁内陈列着的壁画、楹联、匾额、书法等艺术作品以及山石、盆景、花卉等装饰之物。

自有史记载的早期三国黄鹤楼以来,经过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雨兴衰,从一条约三里长的围城所圈着的一座高观枕流的军事岗楼,到今日以黄鹤楼为中心而形成的占地约十七公顷、圈得严严实实的黄鹤楼公园,黄鹤楼似乎在证实着马克思的一条重要思想辩证法:历史往往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但它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螺旋式的向前发展。

今日黄鹤楼,离故址黄鹄矶数百米之远,它那高大的气势足可俯视、君临一切,似乎在与对岸曾有亚洲第一高塔之称的龟山电视塔一比高低。民谣曰:“武昌有个黄鹤楼,半头插在云里头。”可谓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矣。

今日之黄鹤楼,虽然舍弃了宋式黄鹤楼方式,但自有其难得的特点与优势。无论其高度体积、地势方位、构制形式、建筑工艺,还是名胜古迹、园林布局、陈列展览、绿化配置,均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座旧楼。它容纳百川、博采众长,集古今之大成,实为一座具有较高品位的文化名楼。

于是,今日之黄鹤楼,受了不少中外人士的赞誉。甚至有人将其比之于“黄山归来不看岳”而言为“黄鹤归来不登楼”。是的,即使与同有“江南三大名楼”之称的岳阳楼、滕王阁相比,其建制、规模与气势也远远超出其上。称它为“天下第一楼”,半点也不为过。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黄鹤楼,作为一座沉淀了深厚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千古名楼,对社会心理的作用与影响也是悠久、深远而多面的。

除正面的浸润而外,对其负面影响也不应忽略。

我记得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那就是“黄鹤楼上看翻船”。只要稍作分析,一种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的变态心理不是溢于言表么?在黄鹤楼上看见江中船只的倾覆,若想下去救助,一时恐怕也来不及。即便如此,我们不能怀点同情之心么?不是可以想想此后免于翻船的法子么?可在一些人阴暗的心里,却延续着邪恶的因子,“看戏不怕台高”,恨不得能为江中翻船一饱眼福而庆幸欢呼才是;若是没有翻船,他们恐怕还得为自己白白地爬了一趟高楼而深感遗憾吧?

再看新建的黄鹤楼,从主楼到配亭、轩廊、牌坊等附属建筑,都是一片耀眼的黄色。为何全取黄色?这恐怕与黄鹤楼的“黄”字不无关联。可是,自然界自古以来本无黄鹤,干嘛非要弄上清一色的黄不可呢?再则,如果黄鹤楼只能是黄的,那么,白马寺就得全是白的,紫光塔全是紫的,金刚塔全是金的了……如此推来,其思维模式、建筑设计不是太简单,太“小儿科”了吗?即使如此,主楼用用黄色即可,那些附属建筑群为何也要追求这种唯一的色彩呢?

这,既是“文革”单一的思维模式的结果,也受了黄色是皇权、高贵的象征等封建专制的潜意识影响。新黄鹤楼虽建于“文革”之后,但其设计方案却诞生在“文革”“轰轰烈烈”之时,且经过主席的点头恩准。打上“文革”时代的烙印,自是在所难免了。

说到底,巍峨高耸、整体庞大、色调单一的黄鹤楼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值得忧虑的是,不知它所形成的文化因子要影响到什么时候,也不知其潜在的作用深刻到什么程度。

我们无法苛求历史苛求前人,但应该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残缺,正视千百年来积累至今的沉淀淀的现实。指出黄鹤楼存在的负面因素,是抱了一种对未来负责的忧患与严肃,其意旨就是为了让此后登临、观赏黄鹤楼的人们保有一种清醒的认识。

好在真正的文化人士并不太着意于黄鹤楼的外在形式,我在前面曾写过,他们心中有着一种强烈的“黄鹤情结”,他们所看着的,是黄鹤楼的内在底蕴——心灵的、精神的黄鹤楼。黄鹤楼是一个特殊的符号,心中无物为有物,心中有物为无物,“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物质的、外观的黄鹤楼之有无与形式,于他们来说,并非那么重要。

其实,今日黄鹤楼再高再大,只要站在楼顶,也就可以对它来一番整体超越了。让我们暂时忘却身下的黄鹤楼,作一番放眼远眺吧!但见龟蛇二山,夹江对峙;对岸晴川阁历历可见,晴川饭店遥遥相望;汉水长江,汇为一流;波涛滚滚,一泻千里;百舸争流,往来如梭;昔日翻船之惨,已成历史;大桥飞架,车流如织;五百年前的荒凉芦洲汉口,已是大厦林立,一派繁华……

由此看来,今日高耸的黄鹤楼实在是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系,它使得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于是,思想、胸怀也在这种开阔与迎面吹来的朗朗清风中得到了过滤与净化。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清代萨迎阿状写黄鹤楼的一条名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鹤来鹤去,楼废楼兴,人事更迭,千年如斯。而我们所看重的,却是黄鹤楼千百年来凝成的精神气韵与文化精粹。这潜在而浓厚的“黄鹤情结”,将如长流的江水,如光耀之日月,永远流贯、映照在人们心头。

同类推荐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朱世忠文存(上卷)

    朱世忠文存(上卷)

    世忠走了,世忠的书留下了。世忠的这四十多万字,权且取名《朱世忠文稿》或者《朱世忠文存》吧,因为了没有写完,很多的篇章也没来得及修改,“稿”字含有草稿之意,未完之意,也含有我们对这位出身微寒、韧性奋斗、性格豪放、学养深厚、谦恭随和、才情勃发、利世利史的朋友英年早逝的惋惜与悲悼。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热门推荐
  • 疾风剑神

    疾风剑神

    平民子弟楚越,凭借一口疾风之剑,缔造不朽传奇!
  • 发个红包去天庭

    发个红包去天庭

    一次偶然,大二学生程生无意间进入天庭红包群,从此……财神:程生上仙,这是小仙的一百万人民币,您收好。孙悟空:程生,嘿嘿,俺老孙又想吃辣条了,好好好,抠门,火眼金睛上篇秘籍跟你换,行了吧?太白金星:程生仙家,您仙阶又提升了,可以换取天庭绝世大礼包了。程生:哈哈哈,众仙家,我程生来了。
  • 水窗春呓

    水窗春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夏龙权

    大夏龙权

    这是一个人类失去主导地位,基因变异兽控制了90%领土的未来世界!幸存的8%人类不思进取,为了争夺统治权内战连连,四分五裂!基因武装由击杀变异兽后的素材制造,威力强大,大批超级战士横空出世!更有沉睡的古代英雄受血脉召唤,重生在未来都市,长枪依在,霸王无双!公司小职员林天穿越到未来末世,缺乏知识?没关系,超级系统全程导航!缺乏能力?没关系,特殊能力搭配各种武装能力,享受BUG般的升级速度!当怪物与蛮夷将华夏族逼到绝境的时候,少年挺身而出,捍卫我大夏龙权!
  • 绝品妖孽的清纯小萌妃

    绝品妖孽的清纯小萌妃

    醒来就感觉自己的手不是自己的,自己哪有这般娇小,这么倾国倾城?被帅哥哥送往仙山学艺,师傅看她的眼神一直不对,直到她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乃异世的一缕亡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纯情校花保镖

    纯情校花保镖

    神秘来历几乎无所不能的刘紫云,成为富家千金的保镖,陪同着富家千金,进入到了大学校园,看着身边无数的美女,刘紫云默默的说道:“我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纯洁的不能再纯洁了,不要啊。。。我的初吻啊。”
  • 罪灵之王

    罪灵之王

    面对罪恶,毫不畏惧,手持宝具,所向披靡。向本源之善起誓,以枪之名,伐尽举世之恶。邹迪,一个软弱无能的小男生,在初中毕业后的一次意外,变成了伐罪使者。伐罪使者,通过向本源之善起誓获得力量的一群人。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消灭罪灵。从此,一个伐罪使者新星升起。扫荡罪灵圈,直插原罪界,一统分裂长达百年的中国区,在十五国伐罪使者峰会上号令群雄,在罪灵圈建立起一片伐罪使者的帝国。
  • 此禽可待

    此禽可待

    他们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久别重逢,吴微禹咬牙切齿,“容忆,咱们来日方长。”简而言之,这是两只“禽兽”相爱相杀的纯洁爱情故事。
  • 锦嫁

    锦嫁

    祖居江南的叶家,有个心思异于常人的老人。叶寻是当朝皇帝的的授业恩师,闲赋在家的他,每天都琢磨着如何能有个威武英气的小孙子来玩玩。结果,不但被全家人埋怨,还被发妻拍了一鞋底子!哎哎,他的心愿啊,谁能来完成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那日帮他的北方汉子刚好没有定亲,就把他嫡亲的孙女叶蓁蓁嫁给他!将来有个虎头虎脑的曾外孙玩也是可以的啊。叶蓁蓁:祖父你怎么可以这样啊,人家还很小啊。杨弘信:祖父你太对了,早点成亲你就可以早点抱到曾孙了!叶蓁蓁:你们太过分了!
  • 虚拟世界大冒险

    虚拟世界大冒险

    顾寒,新纪元三流大学大三学生,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联邦旗下新元科技推出了第一款虚拟现实游戏,自觉无出路的顾寒和好基友起了当职业玩家的念头,而顾寒走了狗屎运,预约的头盔刚好是特别版的,全球只有88888个的特别版头盔就这么到手了,且看顾寒得到额外的能力后会有怎样的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