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800000009

第9章 (八) 孔子与中国文化

(八)孔子与中国文化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

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

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

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侯”,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

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

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

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卒,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

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

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

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

(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但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

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生性正直,与人为善。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

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

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

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

危险。孔子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

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仕途坎坷,他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

统治者对于他始终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

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

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

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他虽被鲁国迎回,但

鲁终不用孔子。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的,都收为学生。如曾点、子路

、伯牛、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

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

,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

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他提倡勤奋学习,讲求学习方法。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他强调学与求的重要性,称自己

是“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要求弟子“发奋忘食”,

“学

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一再赞扬好学的颜回,称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同时他又批评白天睡觉的宰予,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公冶长》)。他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他说:“多闻,择其

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他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

学则殆。”(《为政》)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学习探求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求

把学到、听到和见到的东西加以分析研究,变成自己的知识,丰富提高自己。他还强调学

与行结合。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认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的教育实践与

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子路,熟悉古

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崇敬,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

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

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

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

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

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

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

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

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

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经孔子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

指导思想逾两千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

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

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

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

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

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

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在中国5 000年的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

孔子了。

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

,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

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孔子不失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

巨擘。他早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尊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及后来形

成研究他们的孔学、儒学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中心地位,源远流长,影响面之

广阔举世无双,确实占据了2 500年来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在“五四”

新文化运动中受到冲击,开始动摇。但其中的优秀成分还在发挥着积极

的影响,对发展社会主义中华文明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可以明确地说,没有古代孔子、

儒家和后来历代孔学、儒学的发展,就不会有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随着时代

的发展,孔子的思想产生出了不同的时代内含和特殊形态,其中的优秀传统对我们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世界新文化的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我的第一本生物探索发现全纪录

    我的第一本生物探索发现全纪录

    这些故事能使我们在阅读中也可以说是在休闲中增长知识和增加见闻,既能对生物领域的科学家们有所认识,将自己与成功的科学家作比较,学习他们求实勤奋的精神和探索科学的毅力、勇气;也能对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重大科学发现有所了解,丰富和积累自己有关科学的知识,成为一个比较博学、视野广阔的学生;还可以对未来的生物科学发展有所展望,走在科学的前沿,跟上时代的脚步。
  • 魔草

    魔草

    《魔草》讲述的是一个好心的猎人在帮助一名老婆子后,得到了两件宝贝——如意斗篷和一颗有魔法的鸟心,坏心眼的巫婆知道后,指使自己漂亮的女儿骗走了宝贝,猎人没有放弃,他发现了具有魔力的莴苣,于是通过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女巫,最终和漂亮的姑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自信的树立(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自信的树立(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千鸟谷追踪(大自然在召唤)

    千鸟谷追踪(大自然在召唤)

    本书描写几位小探险家,在护林员的带领下,追踪相思鸟,历尽艰险,神游鸟类世界的故事。本书充满了鸟类世界的奇趣。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细胞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细胞

    本书从细胞的原始概念入手,主要阐述了细胞的种类、结构、特征、组成以及生理周期,细胞分裂等基础知识。
热门推荐
  • 薪商:就业的革命

    薪商:就业的革命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日趋恶劣的就业环境,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或者希望跳槽的职场新人,怎样才能实现找到高薪职位的梦想?著名职业咨询指导曹左先生告诉大家,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求职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突出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使自我价值得到最大体现。即使在就业压力重重的今天,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要求,毕竟工作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夜红尘

    夜红尘

    那年我跟着朱叔叔逃离了我爸去找我妈,朱叔叔给我吃穿,让一个美丽的姐姐教我跳舞,还让我和他儿子一起上学。我以为一切都在慢慢变好,直到我在一张小卡片上看到了我妈妈……
  • 怎能不靠近你

    怎能不靠近你

    网络上——触角上的爱情:时轩,我们来谈谈配音。时轩:不!要!现实中——安橙:为毛你在二次元中辣么龟毛话唠,在三次元中却如此高冷?药别停!时轩:橙子小姐,何弃疗?这是一男神随意转化成男神经的犯二史,这是一多功能一体的女神死缠烂打抱得男神归的欢脱爱情故事。
  •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打破以往对于元曲的赏析形式,试图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元曲的大致风貌,呈现每一首元曲的来龙去脉,并从中介绍一些元代名士的奇闻轶事。元曲不如唐诗那么蕴藉、含蓄,令人一唱三叹、吟咏不已,也不及宋诗的精炼。就风格而言,其类似宋词的长调,写的铺排,感情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少用冷僻典故,更贴近现实生活,易于流传。
  • 陌上花开:两生浮华

    陌上花开:两生浮华

    前世被任何人欺凌,唯他百般庇护,原认为是情愫后知道只不过是利用与玩物罢了。再睁开眼,回到了还未尘埃落定的时光,这一刻她要逆转,你要我死,我偏生,这世只能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亦不要天下人负我!”
  • 想著你抱著她愛著誰

    想著你抱著她愛著誰

    這是一本略帶傷感的故事……讲述一段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爱情前的诱惑;爱情中的恐惧;爱情后的失落……。让读者在言情小说里,流着自己的眼泪,这才是言情小说创作的成功标准。还有人这么经典地写道:“言情小说对于未恋爱的人来说是向往;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是经书;对于失恋的人来说是痛苦的回忆;对于幸福的人来说是消遣;对于作者来说它只是为了赚人眼泪。
  • 我的神秘男友

    我的神秘男友

    那一年,我自甘堕落混迹酒吧讨要生活,他是高冷耍帅却分外神秘的地痞无赖。我们的故事从那个让我毕生难忘的夜晚开始,却结束在他要结婚的前夕。再遇时,他已摇身变成炙手可热的单身青年才俊,而我从湛江辗转至东莞,撞入浮华,在无数男人身上寻求生机。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原来爱情里面最背道而驰的是:他给的我不想要,我要的他不能给。
  • 抗联故事之网游篇

    抗联故事之网游篇

    童超是一个有为青年,在一场车祸中受了重伤,朋友家辉为了让他轻松养伤,建议他进入一款拟真游戏《幻境》中做职业玩家。初入游戏,他就与当时游戏中最大的两个帮派产生了一系列的恩怨,并迅速成长为一名高手,参加组建了自己所在的势力并渐渐成为领袖。正在他顺利发展时,游戏中各大势力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一个神秘组织的偷袭。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就此开始……
  • 医尘不染

    医尘不染

    前男友出现在她的科室,他居然需要看男科,难道他有隐疾?“你不行了?”尤染染问的淡定从容。“我行不行,你不知道?”沈逸尘黑瞳一闪。“沈总,好汉不提当年勇。你还这么年轻,有病得赶紧治。”沈逸尘欺身上前,“除了你我对其他女人都不举,你必须对我负责。”“沈逸尘我又没让你为我守身如玉。”尤染染嘴角直抽搐负责个屁。沈逸尘:丢丢宝贝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爸比你爸比去哪儿了?尤丢丢:妈咪说爸比狼心狗肺,桃花不断英年早逝了。尤染染:女人是男人身上的肋骨做成的,我这根肋骨一直在等待我的主人。沈逸尘:我纵使再强,也有一根永远的软肋,而你就是上帝从我身上抽出的那根软肋。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如若分离,有的只是撕心裂肺的痛。
  • 淼视一切:融化冰冷的心

    淼视一切:融化冰冷的心

    明明才十几岁的年纪,她却冷漠无情,甚至可以说是无心,不对任何人任何事动摇,只因她是被世界所抛弃的。既然全世界抛弃了她,那么她就抛弃全世界,渺视全世界,将心封锁,对所有人都带着戒备;他也同样高傲得不可一世,无人知晓他的过去;而昔日只能眼看着她被欺负的他,终究是长大了,可以为她遮风挡雨了,却因为她一句“你不配”而推得远远的。最后的最后,这颗冰冷的心,又会为谁而融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