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800000060

第60章 (五十九) 包拯包青天

(五十九)包拯包青天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

。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修水)任职。但包

拯认

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

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

,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安徽

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

”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到天长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

时,包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任职端州(今广东肇庆)。端

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

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

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他在天长县任知县期间,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

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

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  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

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

  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

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不用怕犯法。

  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

耕牛。

  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

,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

  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

  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包拯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

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

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年)廿八月,他向仁宗上书《乞不用赃吏》,认为清

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

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年)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

,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查清楚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

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

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

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

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

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

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

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来,

他被

调到京城做谏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后来,宋仁宗想整顿开封的秩序,于是把包拯调

任开封府知府。

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

通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败的风气整顿一下。

  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

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诈勒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

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

手脚也不敢了。

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的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

道阻

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

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

,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

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

,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

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那权贵听了,知道没

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

传着两句歌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是传说里管地狱的神。)

嘉佑元年(1056年)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

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

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

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

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待制”。开封府广

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

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  他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

。包拯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

,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就是说,包拯严厉

要求后代不贪不好,不要欺负百姓,如果有人不如此做,那么,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之后

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这一著名的家训,体现了包拯不牟一家一族之利的高尚情操。

这种情操,并不是包拯故意做出来,以示自己清高,而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早在庐州家

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

了靠山。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这

样,包青天的名声大振,包拯死后,其威名传播四方,有一个官员,是少数民族,归顺了

宋朝。这个官员对宋神宗说,我听说包拯是忠臣,我没有别的要求,请准许我改姓包。宋神

宗同意了,将他改姓名为包顺。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

,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得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

士的官衔)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

。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之情。

同类推荐
  •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我和皮特有个约会

    神秘世界探索系列之三——神秘世界之妖魔世界如果有一天你走在校园中,突然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你会怎么办呢?丁西西,一名普通学生,从她接了一通电话开始,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丁西西被妖怪皮特带到了妖魔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就在她以为自己会回到现实世界中时却被送上了祭坛,即将被处以“万魔焚身”……究竟丁西西能不能逃脱?能不能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她与皮特之间又会发生什么。
  • 残狼灰满

    残狼灰满

    人们大概只知道动物的天性无非是强者为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和异类相残等等,却不大知道动物世界里也有智慧和情感,也有“伦理关系 ”和“道德情操”。这并不是小说家的杜撰。请看这本《残狼灰满》,那只已经断了两条右腿的残狼,如何仍然主宰着一群健狼;那只被猎人发现了老窝的公狐,如何保护自己的家族;那只由红奶羊奶大的狼崽,如何与同类反目;那只为保护后代安全的老狼,如何与金雕在蓝天拼搏…… 《残狼灰满》所收作品中有多篇获得全国奖。
  • 魔杖

    魔杖

    时值大雪纷飞,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几只饥饿的乌鸦在雪幕里盘旋穿梭。房屋、树木、山脊全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鹅毛大雪依然纷纷扬扬地飘落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雪地里猛然戳进一根拐杖,紧跟着拐杖的痕迹,一个穿着毡鞋的老人,留下一行重重的、蹒跚的大脚印……
  • 青少年最喜欢的神话故事

    青少年最喜欢的神话故事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匪夷所思的怪事(奇妙的大千世界)

    匪夷所思的怪事(奇妙的大千世界)

    世界如此广博与深邃,无论今天的科学多么的发达,终会有许多未解的谜团让我们无能为力。就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去探究,也隐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奇妙的大千世界:匪夷所思的怪事》试图从多角度、多方面、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进一步揭开背后层层的面纱。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辣手公主

    穿越之辣手公主

    集身体容貌聪明于一身的二十一世纪黑道小妞楚流光,因为免费的强行拍了一只古色手镯而被人追杀以至当场身亡,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叫做天元大陆的异时空。在费尽了一番口舌,装傻充愣用尽一切无赖招式之后,终于将她第一个见到的男人凌幻空,定为了大金主并入住了凌府。谁知竟是被一个叫潇潇的女人攻于算计的打落山崖,与此同时,她也意外得知自己穿越而来的这个身体的主人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竟是与她同名同姓。在一连番的生死挣扎的调查之下,楚流光的身份渐渐明朗,竟是当今天下最负盛名的流云宫圣女。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倾尽天下:倾城

    倾尽天下:倾城

    早就晚了,也输了。那人为了她,竟轻易地放他们过关,用所有,换她一命。为了她,他倾尽天下。而自己,倾了国,登上了帝位,受万人膜拜。本是为了她才打的天下,到最后,竟是赢了天下,输了她。
  • 唯负天下不负卿

    唯负天下不负卿

    她是一国公主,他是一代帝王。她与他原本不该相见,却因为一场意外而相见。他给她带来的是什么?是伤害还是爱?唯爱版宫斗、甜甜蜜蜜文、带点小忧伤、她是公主,是王朝公认的第一公主、可她却又是权倾天下组织----离殇的幕后老板。精心的掩藏、嗜血的伤痛、无辜的面容下又有怎样的伤痛?他是帝王,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横扫天下。可他终究是伤不了她,他失了心、留了情、亡了国、却得到了她他对她说:”宁负天下不负卿。“
  • 重生之奋斗人生

    重生之奋斗人生

    人生路路迢迢经过半生波折的陈海重生回到了82年兄弟情,美人意陈海开启了他新的一生看他在中国经济刚起飞的年代能否抓住机会,指点江山
  • 乱贼

    乱贼

    前世他是一个快到三十岁的青年男人,碌碌无为,被朋友欺负,被女人蒙骗,谈不上极端善良,仅仅只是一步两步按着自己的足迹慢慢的在各行各业努力攀爬,那一刻的他,只想活着,活得更好,让那群冷眼旁观的亲戚与自以为是的上位者看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道少年穷,但是很不幸的在一场匪夷所思的事故中一命呜呼,等他睁开眼睛时,就已经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而且身为段氏一族的下任继承人,段峰。一个活了三十年的平庸男人侥幸死里逃生之后,穿越到从出生起,就被誉为天才的身躯里,这一刻,他很兴奋,很迷茫,权势与地位唾手可得之后,那是何等的幸运与危机?这里有所有经典小说该有的东西,爱情,友谊,权势,金钱,谋略,值得期待,也值得观赏,且看一代奸雄,仰天高呼,“乱世宁为窃,求生必为贼。”的霸气所在。
  • 散发正能量

    散发正能量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时代的浮躁心态让我们对迎面而来的生活满怀恐惧,不做愤青,来做一个积极的人,散发正能量。
  • 佛说三品弟子经

    佛说三品弟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天神剑录

    御天神剑录

    一次冒险的入山采药,使林浩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弟弟。面对着亲人和朋友的失望,林浩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和自责之中……然而,就在他决心离开之时,一次无情地屠杀却意外降临到了自己所生长的村落。是救,还是不救?林浩看了看手臂上的黑色蛇印,脑中犹豫了片刻,毅然选择了激活魔能,化身成魔……
  • 三眼窥天

    三眼窥天

    一眼窥灵,二眼窥神,三眼窥天!---------------------------------2015,两枪走起,各位看官,见好就收!记得收藏入书架哈~
  • 决胜中考招招灵

    决胜中考招招灵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在初中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孩子能拥有良好的修养、光辉的前程,能立足于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即使中考只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但对家长来说,中考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如今,高考门槛降低了,录取率逐年增高,对于考生年龄又放开了,年纪再大也能考,机会很多。可中考就不一样了,一锤子买卖,考砸了,也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帮孩子把好中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