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1700000035

第35章 多一个心眼,多一次机遇(4)

我在《管好你的嘴》里也曾讲过这个问题。多说一百句话比多做一件实事容易一百倍。中国人很看重精神的弘扬,因此口号喊得比谁都响,话说得比谁都多,但欠缺的正是意志品质,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家”在中国反成“叹之为啧”或“啧之为叹”的“稀物”。而日本人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唱了“反调”。我个人认为,若要解读日本在“战后”经济飞速复苏的主因,只要从日本人身上找找务实的意志品质就够了。有人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性格做了比较,说是中国人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还在呼口号、斗嘴皮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把同样的事做完而且去领工钱了。这种比较虽不免有失偏颇,但毕竟把“嘴皮子”与“实干家”的实际差距彰显得很淋漓。奇怪的是,我们天天都在批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怎么这种人会越批评越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多留个心眼想一想,答案就出来了:口头上无限度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耗掉了我们太多本应该付诸行动的精力!

我们恰恰应该多个心眼想想,在屡屡占尽“嘴上风光”的同时,究竟什么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觉得眼下用于激励我们精神的标语、口号、讲话已经享用不完了,甚至很多人的脑子都装不下了,都该往外“溢水”了。而事实上由惰性所撑扶着的虚伪和他律却被“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的光环长时期地罩住,从而导致了实干与自律的意志品质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提升。正由于中国“光说不练”的“看客”正占据了社会生态的主流,所以易中天先生才会愤怒地痛斥国人就是“一盘散沙”。

所幸的是,多数“一盘散沙”的团队都不会散到底。事实明摆着:“散沙”里往往不乏一些能多出个“你动嘴我动手”的心眼的实干家,因此才给团队带来生机与发展,同时也给他们自己立足于社会与创造伟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敬佩这样的人,也四处在寻找这样的人,可是现实是:真正既有心眼又讲究实干的人才真是千里难觅呀!

没心眼的靠跟风,有心眼的靠自身

都说现在人比过去人更智慧,我看不见得。我倒觉得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的“信息零距离”的同时,也对许多人的头脑思维形成了灾难性的弱化。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向以“活着就是硬道理”的国人身上,这号人做啥事都不爱自己动脑,害怕担风险,因此只会跟在成功者屁股后面跑。我们姑且把这种人统称为“跟风者”。

中国有多少跟风者?我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反正你睁开眼,俯拾皆是:有个人“跟”的,也有集体“跟”的;有跟“土作坊’’风的,也有跟“留洋”风的。反正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至于抓老鼠的过程、形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前面的猫也抓住老鼠了。“跟”者如众,“跟”者成风,“跟”者大行其道,“跟”得整个社会浮沫四起,“跟”得有心眼有创造力的人反成惊弓之鸟,你还有什么可跟的?一旦你“跟”成惯性不“跟”都难又没什么可“跟”了的时候,你的命运又掌握在谁的手里呢?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有多少跟风者多个心眼去关注过,但事实告诉我们,发现当今中国,有三种“跟”已经达到了极致——商界之“跟”,文化之“跟”,留洋之“跟”——诸如此类,再跟下去,恐怕路也快走到尽头了。

先看商界之“跟”。现在一些商人自己并没有做商人的能力,但却学会了跟人跑。比如有人生产VCD挣了钱,大家都一哄而上做VCD;比如有人做手机,大家都一窝蜂跟做手机;比如有人炒房地产发了财,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购房;比如有人做饮水机在市场走俏,大家都在第二时间生产出形态各异的饮水机……总之,只要不犯专利,大家都一窝蜂地把一个人研发的新东西做烂做臭为止,然后再去找下一个可以跟风的目标。

然而市场无情,能跟得紧的尚且能分得一些残羹剩菜,跟得慢的呢?恐怕就是自讨苦吃了。你想,潘石屹在北京搞“现代城”搞出了名堂,后来不是有人跟上,搞出的“后现代城”不是也很风光?但跟了一个“后现代城”就足矣了,如果你傻傻地再跟出什么别的什么“现代”,恐怕你就要倒大霉!

你不能不佩服那些有心眼的商人,他们往往能超越常理,出奇制胜而赚大钱。没心眼的人跟着成功者后面跑,恐怕就难以“路路顺”了。可以想见,别人做成功的生意,你跟着做未必会成功;别人炒股票很赚钱,你去炒也许就会赔钱。所以别看涨得快就“一窝蜂”地盲目跟从,否则到慌时岂不也是要大家慌不择路?

至于文化之“跟”,主要表现在出版与影视圈。

我记得几年前有人开发了几本引进版的励志类图书,在市场上反响特好,结果不出半年,这类图书就在全国各地市场遍地开花,其中多数为造假的引进版,结果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封杀。然而这并没有引起那些“跟风癖”者的警觉,大家好像都感觉励志书好卖了,于是大家都炒起了励志书选题,差不多有两年时间里,市场上的励志书比重远远超过了文学书籍,这正常吗?我看只能说是对市场规律的破坏性开发!

后来呢?绝大多数做励志书的人都赔得直不起腰来,这就是“跟风”跟出来的结果。而当年首先刮起励志书的人在干嘛呢?早就收手啦!

再看影视圈,“一窝蜂”地“跟风”现象一点也不比图书业弱!比如武打片,先是20世纪80年代的影片《少林寺》风靡全国,引起武打片全球走红,不仅中国人爱看,外国人也爱看。按理说,这扩大了中国功夫的影响,是功德无量的事。可是在此之后,武打片一部跟着一部,一部更比一部长,然而都拍的什么?放着语言上嗲声嗲气不说,那武打动作均是一味地做假(比如让一个个事实上弱不禁风的帅哥靓女在影视里飞檐走壁)。现在呢?观众苏醒了,不买账了,收视率降得没治,就这样还有人继续跟,一个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拍了三次,最后某版本让人乍看误以为是《西游记》,还有人说这片子是“准黄片”呢。

是不是影视圈除了跟风就没路走了呢?电视剧《亮剑》告诉你:否!

同样是战争片,但《亮剑》却拍出了自己的个性,也拍出了一代英雄指战员的与众不同却又让人喜欢的个性,因此获得了成功。我真难说不久的将来,《亮剑》是不是也会被“跟”起来?如果会,跟一部两部足矣,跟多了,恐怕又要泛滥成灾!

最后讲一讲“留洋”之“跟”。

先是有人留洋成功了,有MBA之类的功名了,于是国内众多大学毕业生蠢蠢欲动,行的和不行的都想搭上“留洋”班车,然而“留洋”何其难!难不怕,只要能出得去,借了钱也要像狗一样爬出去的“留洋”者也不乏其人,此之下,多少人心中还能存有“我是中国人”的自尊底线呢?

再看“留洋”能得到什么呢?有人说,“留洋”是为了发洋财;有人说,“留洋”就是为了多学点人家先进的东西。有了这些理由,就更非出去不可。那么我就要问这些跟着“留洋”的人,难道不出去你就发不了财了,就学不到先进的东西了?你多个心眼想过没有,别人出去能混得MBA,你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也出去,就保准也能混个MBA?混不成怎么办?最后还不是又要狗似的再爬回来?

当然,我们得承认,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的智慧能力不如人。柳传志没有跟着风留过洋,但他的管理智慧却闪耀着中国传统的人文光芒,与柳传志同一辈的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如任正非、鲁冠球,他们同样也没有留洋,但他们都成了所在行业的“大哥大”,他们的管理能力难道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

我承认,“留洋”是一条成功的路径,但不是所有“留洋”的人都能通过这条路径获得成功。不信,你留意一下,那些留过洋又空手而归者,现在都在干什么?失业呀!由此我提醒那些还在想着“留洋”的国人,请多个心眼想想,“留洋”成功是一面镜子,更多的“留洋”失败者难道还不足以为鉴?

综合以上三种“跟风”现象,可以给“跟风”者得出这样结论:普遍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不长心眼,以为只要跟上成功者的后尘,踩着成功者的脚印走路,就能四平八稳。殊不知现实无情,“跟”得好的或许能混到一些残羹剩菜,但更多的则是连残羹剩菜都混得历尽艰辛,直到如梦方醒时,才发现自己该有的机会丢了,该抓的机遇丧失了,怨时光不能倒流,无奈,只能叹曰:当初真是愧对自己两个肩膀扛着的那个脑袋啊!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提升职场修养的心灵鸡汤,启发工作智慧的点金之石;解读经典,汲取先贤智慧;修炼内涵,铺就成功阶梯。这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否位列世界强手之林,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开疆拓土,关键就在于它有没有无可比拟的员工。
  • 有一种心态叫平衡(MBook随身读)

    有一种心态叫平衡(MBook随身读)

    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是人们永恒的愿望。现代社会带给你无尽的新鲜 与刺激、精彩与快乐,却打破了生活固有的平衡。你要做的就是重新调整 自己的心态,平衡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正确地对待得到与失去、幸运与磨难、孤单与狂欢…… 平衡来自于你的内在心态而不外在的形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衡 法则”,你可以重塑健康、平衡的生活。 《有一种心态叫平衡》以“平衡”为切入点,从人生的各个方面,包 括身心的平衡、人际关系的平衡、家庭亲情的平衡、工作的平衡、时间管 理的平衡来阐述现代人应当具有的生活态度。提出“平衡人生”这一全新 生活理念,给人们指出了一种更容易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更容易获得 幸福的生活道路。
  •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从健康角度来说,饭不宜吃得过饱,八分为最好。其实,我们为人处事从智慧与和谐的角度来说,遵循八分饱的尺度也是最合适的。所谓人生的八分饱智慧,指的是为人处事行止有度,屈伸合拍。八分饱的人生智慧,讲究的是一种和谐、有弹性的生活方式。遵循八分智慧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所提倡的是绝对的真理,他们只是在努力地接近生活的内核,并希望能窥探到八分真相。因此,八分饱的人生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在路上”的智慧。
  •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走进五彩斑谰的故事世界,品味发人启悟的智慧甘泉。凝练千年思想精华的经典智慧书,开启一生成功思路的宝贵箴言录。
  • 20岁女人不能做的78件事

    20岁女人不能做的78件事

    二十几岁的你,一方面不能懒惰地浪费人生;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工作、生活游刃有余的视野。二十几岁不是实现什么梦想的时期,而是为了三十岁以后的成功累积养分的时期。哪怕是能力再出众的人,如果不虚心接受经验教训,终究难以获得成功。
热门推荐
  • 花开娇艳的卷柏迁徙版

    花开娇艳的卷柏迁徙版

    是心身不一的纠结?还是角色变幻的无奈?是错位人生的新奇历程?还是性别倒错的换位思考?不容后悔的决定,身不由己的蜕变,面目全非的他将如何面对全新的人生?*******************************不定期更新,一周两更,如有加更实属例外
  • 枭臣

    枭臣

    穿越至大明孝宗弘治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扬威锦衣卫,一把血刀屠倭寇、斗藩王,开创锦衣霸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看帝王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
  • 沐兰从军记

    沐兰从军记

    出生丧母十八丧父,是不是这叫做“天煞孤星”?身边总围绕喜欢她的男人出现,同时也总被喜欢喜欢她的男人的女人咒骂成“小三”、“狐狸精”,自己真是狐狸精转世?为圆父梦放弃名校投入军校,这片绿色的天空能否庇护一生?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教官投来那一抹幽深的眼神,看在眼里耳边却一直回荡着另一个似梦迷离时刻,那一缕直抵心底的叹息。当四年后一切明了,当再次陷入阴谋陷害中,谁才是命中的那个他?身世的掀开带起一段离奇的往事,一场惊险奇幻的旅程等侍她的开启,这是注定,也是宿命!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片段:“荣睿,我们现在这是做干什么?我怎么觉得好奇怪?”“没事,我觉得很正常,你在做梦呢。”“可是,为什么你没穿衣服还贴我这么近,你要非礼我吗?”“是你烧糊涂了才会发现我没穿衣服,要非礼也是你非礼我吧,你穿着衣服呢。”“我真的是在做梦吗?那么,欢迎你入梦来…”
  • 吃货小毒妃:邪王狠狠追

    吃货小毒妃:邪王狠狠追

    凌若溪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毒医,却不曾想只是看个炼毒的药材却被阴差阳错穿越到异世,还好巧不巧穿越到了异世的摄政王房间,刚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对面的那一幅美男出浴图是怎么回事??喂!不过就是不小心看了你洗澡而已,用得着赔上终身吗?夜九尘笑道:小东西,你可知你看的是谁洗澡?凌若溪: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跑!夜九尘:你动一下试试看……
  • 逆天小狐妃

    逆天小狐妃

    “琉璃,你的练毒技术越来越好了。”男子轻轻捏着杯角。“是吗?我不这么认为,你还不是一眼就知晓了嘛?”月琉璃轻笑一声。
  • 酷酷王爷别样妃

    酷酷王爷别样妃

    意外穿越,来了三天还没等体会到母爱的温暖就要嫁人了?那个冷面王爷传闻那么可恶,谁要嫁他啊,小妾神马的一大堆,进门岂不要被欺?惹了王爷勾了皇上,居然被小妾推下悬崖?不会吧,幸好遇到高人解救还有了一身武功,哈,老娘归来贱人还不退散!
  • 火花录

    火花录

    古老的小镇,神秘的女人,一件又一件诡异的事件正在发生,事情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骇人的真相?!每次帮助都需要一个故事换取的星火占卜屋将在午夜为你一一解开……
  • 赵文子传

    赵文子传

    《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是脍炙人口的,但是传奇终究是传奇,它不是历史的本身。后世人能做的,不是还原历史,只能是接近历史赵武,春秋时期晋国人,赵盾之孙,赵朔之子,于公元前548年到公元前541年任晋国正卿,谥号赵文子。
  • 穿越之真爱无双

    穿越之真爱无双

    我穿越千年为你而来,那曾想到,你如此对我
  • EXO终生情源

    EXO终生情源

    我是一名“普通”的行星饭。身份吗,,,吴亦凡的妹妹?还是黑帮老大?还是鹿晗的爱人?一切都不得而知。注:樱子很久没更了,主要是因为写不出来,再一个是没有时间。请原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