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1600000040

第40章

陶羊子去向山镇的熟人告别。继新说:“老师要走了,再和我下一盘让两子棋吧。”

师生要分别了,这一盘棋,继新下得很不连贯,但这孩子还是稳住了,居然最后抓住一个机会,反败为胜了。陶羊子知道他是一个棋才,只是这战争年月中,棋有什么意义?还有谁来关心下棋的人?

继新说:“老师,你要走了。我告诉你一句话。将来我会杀败所有的棋手,闻名于世的。”

他说得很自信。这个孩子走棋曲,说话直。作为一个孩子,也许说得过于狂妄了。人生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对手,求胜心过强,自然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形成更多的痛苦。在这棋风盛行的山镇中,这个道理也许说了上千年,但先前出了袁青,现在又出了继新。各人有各人的愿望,不会听凭别人的道理而生活。最简单的道理,不亲身经历过往往也是难以理解的。陶羊子抚抚继新的头,知道他说的是心里话,而自己又能对他说什么呢?说得方便也须行得方便。

陶羊子一家,踏上了往西南的行程。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一行便是三年的时间。他们一路步行,偶尔搭一段短途顺路的马车、渡船。在路费还没用完时,找山边的县镇落脚。阿姗伐竹子编竹器,陶羊子拿到县镇去卖。江西贵州这一路山区相对江浙地区贫困多了,有时竹器卖不出去,他们只有就地挖山菜打野物生活。再就是沿途打一些短工。陶羊子做过水码头的搬运工,也做过瓷器店的售货员……他们走走停停,干活挣了钱,再继续往前行。

在一个小山城,陶羊子给人家送完货,回到临时借的房子,看到饭菜都做好了,阿姗正与竹生在下棋。棋盘上放着十几颗围棋子,居然摆得格格正正,棋型很对。

陶羊子有点吃惊,孩子怎么就会下棋了?显然是他母亲教的。阿姗什么时候会下棋的?他下棋的时候,她总不在身边的。

阿姗告诉陶羊子,她生长在烂柯山下,村上的人都喜欢下围棋,她从小就看着别人下棋。她小时候也下过。只是根本没有用心。

阿姗说:“孩子的父亲下得这么好,孩子不会下棋那怎么行?”

这副棋是临走时阿姗买回放在包袱里的。看起来母子俩下过很多次了,竹生特别喜欢下。

陶羊子开始教孩子下棋。虽然一天做活累了,教孩子棋时他还是很认真的。有时候他觉得儿子太不懂棋了,就会乱走。转念一想,儿子才是个不到四岁的孩子呢,下棋下着玩,真正是没有任何胜负心的棋。

然而很快竹生就有了对棋的想法,陶羊子教他走一步很平常的棋,他便会问一声:“为什么?”开始问时,让陶羊子觉得好笑。自从经历生死以后,他下棋有时不想动脑子,只是顺势而行。孩子问为什么,他便要说出理来,往往觉得有些理是累赘的,根本说不清。后来孩子问多了,有时候陶羊子落子时也会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他原先认为有的开局的棋型是个定式,必须那么走的,多问了几个为什么,陶羊子就发现定式有时也可以变化的,不由顺着思路想下去,想得越来越宽。

想了一会,陶羊子抬眼看到竹生黑亮的眼眸正盯着他看,孩子在等他回答。陶羊子也就想着怎么来回答孩子的“为什么”,发现“为什么”是永远无法说透的。

“你下棋就是啦,老问为什么为什么!”

陶羊子发了火,看着孩子眨巴眨巴的眼,又放缓了口气说:“棋要靠下的,现在说给你听,你还不懂。下多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有时,陶羊子不想教孩子下棋,觉得时间这么流过去,不是人生的必要。他不希望孩子将来与自己一样迷在棋里。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无用的是棋手。

走到贵州的境内,那里人烟稀少,有些少数民族的住地,人们生活艰难,但淳朴热情,没什么吃的,采来野果野菜招待他们。

陶羊子怜惜儿子,刚满周岁就伏在父母脊背上,一路爬山涉水,没有什么好吃的,也没有什么好穿的。可是孩子却一次也没有问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走?走到什么时候为止?孩子似乎已经习惯了流浪般的生活。他认为这是他们必须过的生活。

走了这么长的路,竹生的口音还带着出生地的浙西方言。

孩子学棋学得快,进入云南地带时,四岁多的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许多定式,能够被授九子下胜父亲了。陶羊子一边讲解棋,一边把棋上的术语,写出来教他认字。

偶尔阿姗做完了家务,也坐下来看父子俩下棋,有时指点孩子走一着。陶羊子摇头说了一句:臭棋。她就呵呵笑。

自从跟了陶羊子,虽然一直是在流浪,阿姗却是笑脸多了。陶羊子只是看不惯她很随便对待她自己的穿着与吃喝,粗粗拉拉的,破衣服照穿,馊泡饭照吃。她对他们父子什么都很细心,而她自己什么都是可以马虎的。只要抱着儿子,只要靠着丈夫,她穿旧带脏都可以,根本不顾别人的眼光。

她似乎什么都可以将就,对陶羊子也没有一点要求。陶羊子也似乎没有想过,她是不是合着自己需要的妻子。

终于走进昆城了。这座高原之城似乎天穹很低,蓝天白云仿佛伸手可触。陶羊子站在一条路口,向人打听去寺庙的路。突然响起了尖厉的防空警报,随后就听到飞机轰鸣声,跟着很大的爆炸声响起来。陶羊子拉着阿姗背着竹生,跑出了城。他们这一路,就是为避日本枪炮来到这里,但在这里第一天就遇上了炸弹,看来战争的国家没有安静的地方。

他们在十多里外的一个镇上停下来,发现包袱在逃跑中丢掉了。阿姗说,这怎么好,丢了衣被用具,怎么住下来?陶羊子却觉得只要竹生抱在手上就行,儿子和他是一根心脉的,有着儿子,什么都无所谓了。

阿姗从身上拿出一点钱来,她现在很知道钱的用处了。他们在古镇的一个小旅店住下来。古镇上人还不少,多是各地城市来的人。陶羊子遇上一个江浙口音的男人,聊了聊。知道滇缅公路上战斗不断,昆城并不太平。许多外地来的团体机构,都落脚在城外。

他们的钱只够住三、四天旅店的,陶羊子与阿姗商量,让她与孩子在旅店住着,他一个人去昆城看老岳父后,再做打算。他说什么也不让阿姗与竹生进城去。阿姗有点不情愿他离开,城里投炸弹,她不放心。

陶羊子独自进了城,往昆寺来。解除了轰炸警报以后,街上就有人照常出来买东西,再轰再炸,生活还得继续。人们把炸弹和城市的一切都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

他要去师父那里做什么?他发现他不需要再问师父什么,一路而来,他看尽了人生。他只是想看看岳父,把任秋为他做的鞋子交给他。

这是一个古寺,座落在古木葱茏的山上。陶羊子没想到在城中的山林里还有这样的一个清静所在。就在寺庙的门前有一棵树被炸弹炸去了一半,树的另一半残留树干上却长出了春天的绿枝。陶羊子进得庙来,庙里静静的,但看得出香火不弱。乱世多信人。进庙烧香,求着一份平安。

陶羊子见一个小和尚,便向他打听任守一。小和尚说不知道这个俗名是哪位法师,小和尚把陶羊子带到了监院面前。

监院老和尚低头坐在蒲团上,眼观鼻鼻观心,说:无一法师啊,他云游去了。

问:云游去了哪里?

答:不知去了哪里。

问:多长时间回来?

答:不知多长时间回来。

陶羊子回镇上去。心里想,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没有一个熟悉的人,城市是比乡村更难生活的地方。过去他独自进城,并不在乎会遇上什么,可现在不同了,他携妻带儿,又丢了必用物品,到底该怎么生活?他有责任不让妻儿受更多的人生之苦。他们这一路来,是求一个平静,原以为这里是一块净土。可一到此处,便遇上了大轰炸。战争之国,又会有何处是净土呢?这里似乎比一路行来的地方还要不平安。

走到小旅店的客房,发现房间里没有人,想阿姗可能带着孩子去买东西了。陶羊子坐了一会,突然想到,他们没有钱,又能买什么呢?阿姗是不习惯逛街的,她应该是在附近找事做。陶羊子赶紧出门去寻。

古镇面积不小,长长的青石板路两边,分叉伸展出几条曲里拐弯的横巷。街两边的店铺与民宅建得颇有特色,都是用青灰色的扁平山石垒叠而建,屋顶无砖瓦,而是用青灰色片石铺盖着的。整个镇子显出一种自然古朴的美,又明显不同于江南古镇的风格。

陶羊子根本无心看古镇景致。此时下起了一阵雨,陶羊子顾不得躲雨,沿街找去,走到镇子另一头的时候,在一家店铺屋檐下,他看到阿姗牵着竹生正与一位高个子的老人说着话。那老人有点仙风道骨的模样。

阿姗看到陶羊子就叫他,对他说:“我们遇到老神仙啦,他能帮我找工作呢。他算准我们在这里不会受苦的。”

老人一见陶羊子,露出平和的笑来,点头说:“神仙不敢,只略通算路。只看这一位,就知不是一般人,总有贵人相助。”

陶羊子看着老人,觉得有点面熟。此人高个子,瘦长脸,浓浓的眉毛往下弯着,两眉之间挤成一条如悬针般的深纹。听他的口音,杂着南腔北调,比自己的口音还不纯,但还是听得出他的口音中,有着江浙一带的软糯。

陶羊子便说:“不知老先生给内人介绍怎样的工作?”

老人又认真地看了陶羊子说:“看来兄台也是个有学问的人,一般事是不该做的。人生安命,五行生克,兄台乃水相,且交驿马,多有流动,眼下会稳定一段时间……我黄士天识人久了,看得准的。”

同类推荐
  •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

    《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收录了加斯通·勒鲁最负盛名的小说《剧院魅影》。《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故事以19世纪时法国巴黎的加尼叶歌剧院作为舞台,讲述一个躲藏在歌剧院地底的戴面具的怪人对年轻貌美的芭蕾舞女绝望、偏执的爱情。《剧院魅影》曾被改编成无数的舞台剧、电影或其他更少见的表演型式,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杰作。
  • 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

    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

    这是一部充满诗意、内容丰厚、主题深远、文字干净、构思巧妙别致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母爱的深情与伟大,乡村里那一颗颗泥土般质朴的心灵的隐忍与善良,青春年少时爱在心灵间绽放的羞涩、美丽的火花。爱,是作者心中永恒的主题,我们活着,是因为生活里有爱存在,我们活过,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留下了爱……当然,作者的笔触还深入社会的大干世界、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一个个小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在《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人心的温暖与炎凉,人性的龌龊与尊贵……
  •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这本书集中了张记书的各种短篇小说集。
  •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宋金时代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西厢记》就是在这些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 空城

    空城

    苏明,年轻富商,李马华情妇,郑云生女友。李马华,市园林局处长。郑云生,市宗教局处长。谢芹,茶室女招待。曾宪,市教育局处长。尹老三,茶室老板。毕慧,系室女招待。张云楚,画家。玉禅子,道人。尖嘴子,曲艺家……似一本读书笔记上的众干人等,组成一部成都的大书!
热门推荐
  • 飘邈尊者之旅

    飘邈尊者之旅

    倚塔天波观飘渺,苍音掀涛洗星辰。万丈名动孤自外,百世经纬一樽中。
  • 马云的经商哲学

    马云的经商哲学

    本书阐释了马云的其他经商哲学,如战略创新、团队建设、生存选择、品牌建设、客户维护、资本管理等,将马云艰苦创业积聚的睿智与哲学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供读者更好地借鉴。
  • 皇帝薄情之皇后跑了

    皇帝薄情之皇后跑了

    时间让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却无法相守。阮绥觉得越来越淡的感情让她无力适从,而殷荀却觉得江山给了她,心也给了她,她总得回报些什么。于是,他便要了她的余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庸仙

    庸仙

    奇迹穿越,一本国学精粹《中庸》开启少年修行大道。诸国争霸,不入我道,给我休!妖魔乱舞,不入我道,给我停!灭世大劫,不入我道,给我止!任由世间毁誉,任由苍生爱恨,我自道心不移。任你不可一世,任你天才绝顶,阻我道者,终将饮恨。这是一个自甘中庸的少年纵横天下、舞动乾坤,成就庸仙之位的崛起征程。
  •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用脍炙人口的智慧小故事来教育青少年,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效果可喜。通过此书希望让孩子们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本书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里让你甩掉丝丝烦恼,拨开困惑茫然的迷雾,在为人处世上都技高一筹,收获茫茫人生的各种智慧。
  • 蒲海望前世之前世篇

    蒲海望前世之前世篇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场刻苦铭心的世纪大战穿越时空的绝世爱恋阴谋的织网渐渐掀开两张同样的脸究竟带着怎样的谜团?穿越时空的少女能否找回自己的爱情?--------------------------------------“龙尘毅,你我终究无缘,不管你今生爱我与否,我们来世再见吧........”历经种种磨难的两人眼见就要有情人终成眷属了,谁知,世事难料,最后的结局却是她倒在他的怀里做最后的道别。爱一个人不是说着耳鬓厮磨的情话,而是将对方镶入自己的骨髓中,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当爱如藤蔓般在体内疯长,直至无法自拔.......
  • 平行地界录

    平行地界录

    这是一个平行世界的地球,也就是说。实在现世界的背景下的故事。其中的故事涉及了我所有感兴趣的话题,也包含了我所有的青春幻想。龙人,剑客,吸血鬼,道士,奇奇怪怪的异能人...古墓,城堡,原始森林到隐匿城市...和我想去探索的百慕大...*有些热血,也有些无脑。*高中生,不定期更新。(其实还是懒..)*可以提意见哦,会改的。
  • 拜师八戒

    拜师八戒

    重生到西游世界的高老庄,成功拜猪八戒为师,主角成了猪八戒的徒弟,孙悟空的师侄。看主角如何畅游西游世界。(新书一剑惊雷拜求收藏、推荐和点击。)
  • 黑暗猎杀者

    黑暗猎杀者

    —————————————————————————黑暗至,历史变,丧尸生,骷髅活,亡灵起。洪荒万族归来,神魔复苏。虫群涌动,异形出没。魔法荡漾,飞剑穿行。心灵觉醒,源力爆发,黑盾激活,猎人来袭入侵无限世界,殴打轮回小队。补全“Zhttty”一切,只在,界:黑暗猎杀者。—————————————————————————本书努力打造出美国大片的效果。即将开启一个新的小说时代。区别于老小说的新风格描写。强烈的画面感,动态感,声效感。谢绝无脑模仿借鉴,版权归骜毅,轩辕子律所有。盗版必究。
  • 办公室里的小动作大健康

    办公室里的小动作大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瘦身养颜篇、调节病理篇、预防疾病篇、保健养生篇、科学健身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