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400000010

第10章 ◆ 宵禁和夜宵

北京有着800多年建都的历史,它的大大小小的社会习俗,都能显示出古老都市在历史前进中演变的痕迹。宵禁和夜宵两种不同的习俗,一种早已消失,另一种延续至今,记录了老北京人夜生活的变迁。

早年京城实行宵禁,就是禁止夜里行人走路,只有元宵节放灯的时候,才开放宵禁三五天。到了清代,夜里只要钟楼敲了定更(晚上7时)以后,“手打梆子或摇着铃”的打更人就出来了,九门提督衙门的巡更人也出来巡街,宵禁就算开始了。那时前门外大街有几条重要街巷,如“珠宝市”、“大栅栏”在这时候关闭了栅栏,开始由自己的“商团”团丁巡更,把守栅栏。1924年9月,九门提督衙门巡更取消,1935年,珠宝市、大栅栏的关闭栅栏、巡更等宵禁活动也逐渐取消。随后北京城实行了临时宵禁,每天晚上7点准时关城门,遇有战事还提前关城或不开城门。那时北京的夜冷冷清清,是凄凉寂寞的夜。

解放初期,首先拆除了城门,在原有城门之间开了许多豁口,城区和郊外打成了一片。“大栅栏”没有了栅栏,大栅栏街里“庆乐戏院”和“前门小剧场”,每晚都在上演京剧和曲剧,大观楼电影院每夜一场接一场放映电影,直到电影散了场,戏院散了戏,游客到自己熟悉的摊位吃夜宵。

说到北京的夜宵,1957年,已故金受申老先生在《旅行家》杂志撰写的《北京的夜》里有详细的记录:当时北京的夜宵并不仅限于大栅栏一处,王府井大街、西单牌楼、鲜鱼口、隆福寺街等都是灯火辉煌。人们来到夜市逛商店、看电影、戏剧,听曲艺,还有重要的一项是吃夜宵。北京的夜宵也叫北京小吃,品种是多种多样,除了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不同风味的小吃外,其余都是有北京特殊风味的小吃。卖夜宵的大部分是街头摊商,有一小部分座商,也有担着担子叫卖的。北京风味夜宵以荤食为主。傍晚开始布置摊子,街灯和摊头电灯一亮,就开始营业。营业时间很长,最早也要过零时,晚的能到后半夜两三点钟。

北京风味的夜宵,最多的是馄饨,馄饨锅里煮着肥肥的肉汤,玻璃阁子里摆着各种佐料,卖馄饨的是现包现煮,两三分钟就可以煮熟一锅,七八位顾客同时吃也能应付。为了营业的旺盛,大都扎堆设摊。比如有卖火烧的,因火烧可以夹肉,旁边就有熏猪头肉的摊子、五香驴肉摊子、酱羊头肉摊子、白羊头肉摊子,顾客可以凭自己的意思随便搭着吃。还有卖卤煮丸子、炸豆腐的、卤煮小肠的。火烧除一般的烧饼、牛舌饼、叉子火烧、油酥火烧外,还有北京特产“褡裢火烧”(俗称肉火烧),卖夜宵的都琢磨透了吃夜宵的顾客心理,都是工作一天的人,所以多半预备了白干酒,供顾客小饮几杯消寒;1956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北京剧场对面的馄饨、肉火烧摊子添加了冰镇鲜啤酒,北京爆羊肚也挨着夜宵摊子摆出来,小锅里的水总是沸腾着,一锅一锅现爆现吃,西四牌楼一家爆肚摊子总要卖到后半夜。为了配合人们的夜饮,沿街卖肥卤鸡、扒鸡的常把篮子放在夜宵摊子旁边,等候买吃夜宵的人。到了初春季节,元宵也是夜宵的一种,摊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吆喝着:“浸透来,滑透来,桂花元宵!”直卖到将近天明。

同类推荐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一书挖掘整理了从上古到当代的兰州历史文化,较全面地展示了兰州历史文化的沿革与传承。该书从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文化现象中梳理出了兰州概述、峥嵘历史、文化渊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生态园林、民俗风情、地方名品、科教文化、人物春秋等10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兰州历史文化的繁衍,引经据典、有史有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来说,可以极大地增进凝聚力;对外地的游客来说,则会极大地促进“认同感”。本书涵盖了兰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让“兰州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等赞誉都有了系统的文字根据。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接续第一部,四字一讲,共分17讲,介绍了《百家姓》第81-148个姓的来源、迁徙路线、名人典故等内容。原汁原味,更突出钱氏风格;注重口语化,便于轻松阅读;历史典故更具故事性,幽默风趣。本书内容比讲座更为丰富,补全了节目中因时间限制而剪掉的众多片段。随书独家赠送《百家讲坛》同名讲座精华选编光盘。
热门推荐
  • 且泣而歌

    且泣而歌

    随手一些经历过的和听说过的故事放在一起,就这样了
  • 心悦君兮

    心悦君兮

    魏晋乱世,却也人物风流。乱世孤女,却与名士为友。人生无常,你最初爱上的人未必是你相伴一生的良人,能够爱上你的人却未必有勇气和你在一起。我不过是一个乱世孤女,却结交了这世上最杰出的几位男子,不得不说是三生有幸。然而我想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还是遇见了你……(本文纯属YY,不符历史,不要较真,不喜勿入)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此生离殇;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谁,携我之心,纵横万载无双;
  • tfboys之背影

    tfboys之背影

    简介就不写了,只想说明一下这完全是原著,没有任何照抄。
  • 恶魔王子远离我

    恶魔王子远离我

    因为一个人变得沉默寡言,值得吗?他问当然不值得啊,所以她懂了,以后不会再为他而改变。可是不要忘了,我们两个永远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说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巅峰召唤师

    巅峰召唤师

    磨灭了前尘,沉淀了旧痛,他在她的生命中,从来不是轻描谈写的一笔。人都说,浮生易过,谁知当她睁开眼,还停留在原地。她以为,绝望之后,她会释然。她以为,告别之后,她会放下。她以为,不爱了,她就会从此自由。孰知,纵然是音尘隔绝,不复相见,她依然不能将他忘却。来不及挽回,来不及告别,遗恨扎入了灵魂深处。
  • 南明雄主

    南明雄主

    1645年五月,扬州失守,屠戮十日,南京沦陷,弘光皇帝在芜湖被俘,至此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宣告灭亡。南京改为江宁,寓意江南宁静了。眼看满清骑射马上就要席卷天下,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狰狞可怖的面容,富庶的江南直面残酷的腥风血雨。在剃发易服的民族存亡之际,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一个被撤藩很多年的宁王后裔的公子哥身上,带着一个怕死的管家和一个傻子家丁,究竟能不能改变南明各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带领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好河山?
  • A字街区:御神学院

    A字街区:御神学院

    没有人知道人生的下一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果你是一个奋斗的普通女孩,如果你是一个即将考大学的女孩,如果某一天你发现你的入学通知书很不正常,你会发现你会因为那张入怪异的入学通知书而改变了你日后的生活。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 死神白她之神代罂

    死神白她之神代罂

    离开时,人道她是畏罪潜逃的杀人凶手;回来时,人道她是诡计多端的畸形异类;征战时,人道她是不守贞洁的败柳残花;她不辩解,他亦不语。她想守他一世安康,他却当她是扰乱秩序的异端。彼年豆蔻,今朝弱冠,若能片刻相拥,倾尽天下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