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0500000014

第14章 大地书(2)

“故乡”这一梦想的词语,仿佛只是为那些奔波、愁苦、求索的离乡者设定的,供他们在异乡的漫漫长夜咀嚼,直到嚼出三月桃花雨,田埂路上父辈的脚印淸晰地展现,芦苇青了,高梁红了。

回到故乡,也思念他乡。

他乡是别人的故乡,故乡即他乡。

故乡是别人的他乡,他乡即故乡。

家园的范畴其实只是:故乡与他乡。

这是大地的美意:人居住在大地村落中,共享着蓝天、阳光、海洋与山川,万类万物分布其中。故乡与他乡,在大地的完整集合中,区别着也联结着,有陌生的吸引,有新奇的敬慕,搭一座桥,修一条路,便可以互相走动,为什么一定要炮声隆隆、大动干戈呢?

把思念中的他乡带回故乡。

巴黎近郊丁香城,那个高举着“M”字样的地铁入口处,卖花女还在?塞纳河畔一处经常没有客人的咖啡馆老板的微笑,还是那样迷人?还有枫丹白露,徐志摩是怎样把这四个字组合成这梦幻词语的呢?连同翡冷翠一起,这是大地之上闪烁着东方诗埦的西方的地名,东方和西方,故乡与他乡,一个行吟的诗人以诗的方式,让它们亲密地碰撞了。塞纳河畔深秋的凉意会使人想起波德莱尔。飘落的梧桐树叶静静地在一个角落里沉思默想,紧挨着梧桐树叶的是一片红枫,燃烧在这深夜,那是为了温暖那些夜行的漂泊者吗?但,星空是黑的,黑色的底片月光如冰,起风了,那一片燃烧的红枫舞步飞旋,沿着如冰的月亮弧线,像牡丹,冰上走烈焰。

“苷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大地的背景上,诗和杨柳、雨雪的相融相洽在时光的变更中缠绵悱恻。诗,或者说艺术与大地成为共同体,诗的声音将从金字塔和古希腊的神庙之上,触及太空直达天宇,所谓天籁之声也莫过于此了。

诗和艺术对终极的探幽察微,在英国诗人丁尼生笔下是这样叙述的:

这长在墙缝中的花朵我从缝隙里将你摘取连根带叶全在我手中你很小,但如果我能连根带叶理解你的一切,那么我将知道何为上帝,何为人大地上一切显露的、蛰伏的美,无不显示着神性:野草是怎样出土的?夏夜鸣唱的小虫怎样过冬?那流水的韵律又是谁赋予的?各种各样的山峦在大地创造之初,是按照什么样的图形设计的?天上有候鸟,江河有信水,庄稼按时令而长,草木依节气枯萎,这样的智慧从何而来?诗人一那些把大地视为至高无上的诗人,从不以真理的发现者自居,而只是在敬畏中渺小自己,在今天的拯救之路上,祈祷大地的平安,和蚂蚁、毘虫、草叶、树木以及流水一起,为了被残害的大地与世界争执,并精心地保存着已经缺损的大地之美,偶有所感,发而为声,人问:这样的诗和诗人在哪里?

大地尚存,诗还在。也许是昨夜酒醉,我们的诗人暂时还没有醒来?

大地之美不仅是大地的特征更是大地的本色。

大地以食物供养人的肉体,大地以美陶冶人的精神,每一根从土地中、沙漠里、荒芜的岩缝间悄然生出的山花野草,无不带着生命内在汹涌的默示。它们身上的那种野性也可以视之为神性照耀的美,是自然之美,与大地同根同源。更何况日出日落、晨光夕照呢?更何况星空梦乡、月色匝地呢?更何况沧海桑田、潮涨潮落呢?

我们不妨看看托尔斯泰喜欢走什么样的路。他不爱走平坦大道,专爱走小道,穿过田野的小道,穿过森林的小道,穿过池塘的小道,或者在已经收割的庄稼地里独自漫步。谁能去追问托尔斯泰?后来者只能猜想了:他其实也就是想使自己的双脚踏在没有隔断的土地上,让地气从脚底从身上的每一个毛孔中沁入心脾,他离自然之物愈近,他就愈能使自己走向普通、高尚,心灵也随之在与大地的拥抱中、平淡宽阔……

人类最初是大地的模仿者,在模仿者中诗人和画家因为更加专注倾心,而接近了光荣和梦想。人类在坦承自己是模仿者,并以模仿大地为神圣的年代里,人是真正艰辛劳作、诗意居住的,人有点儿像万物之灵。

东方的诗与西方的诗,西方的画与东方的画,诗人与画者,谁不是因着大地的启迪而又诗又画?那些后来出现的高大到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术馆、文学馆等等,都不过是一间间小小的储藏室,其功能与储存土豆和大白菜的储藏室相仿。

惟大地才是艺术的殿堂。

遥想古代华夏,诗与画的与大地相融也走过了漫漫之路。先秦有“风”、“骚”之盛,绘画则只用作章饰典制。西汉时,绘画一时兴盛,因为独尊儒家,诗画成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俳优小技。到魏晋六朝,儒教式微,玄学兴盛,佛学东渡后迅即传播,诗风大变,画坛活跃,绘画所求的形肖逼真之风极一时之盛。到晋、宋之际,山水题材的开拓使艺术真正成为美的、大的。找到了艺术之源的诗人和画家,对大地美的钟淸到了“流连信宿,不觉忘返《宜都记》的程度,遂有山水画、山水诗、诗中画、画中诗,流传至今。这诗、这画,倘不是从大地之上的山山水水中脱颖而出,哪得灵光闪现呢?

谢灵运时代的山水诗至今不朽,而山水画已经荡然无存,可见一斑的是斯时画家对画的议论。王微在《叙画》中告诉我们山水画的历程其开始是“案城域,辨方川,标城埠,划浸流”;然后是“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方能“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此所谓融山川于胸怀,掷心神于浩茫也,为美之大者。山水有形,心灵无痕,无痕心灵借有形山水而能寻,有形山水凭无痕心灵而可读,艺术的生存于此可见一斑。

中国的传统文化视人和大地自然为和谐的整体,敬天惜地。天人合一中的烂漫感悟是文化艺术之源。诗、画、哲学均从大地走来,这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7程灏语,或者说“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周易》的神秘及符号形式,老庄哲学的高远空灵,愈是近现代,愈加让人向往,而《坤》卦实际鱿是一首诗,很可能是我们古代最早见之于文字的秋日旷野之诗,卜辞只18字:

履霜,直方。

含章,括囊,黄裳。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行人踏霜而走,可以看到苍茫大地的远方。旷野上声音与色彩纷繁重鲞,教人心醉,万物与大地同时披上了金黄色的衣裳。有蛇在田野上厮斗,流出的血鲜红。

这是何等简约、生动的大地之诗!大地有废墟和荒漠,它们以颓废荒凉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正是大地的美意:它要保存一些什么,它要保护一些什么,也许是废墟故事,也许是荒漠珍宝。大地是保存者、保护者。

中国有殷墟,这是3000年前的废墟,商朝自盘庚时迁都至殷,即今河南安阳西北郊。周武王灭商,一时繁荣的殷都由沉寂而荒芜,后来湮没,是为殷墟--殷都废墟也。那废墟中埋藏了什么?曾经灵动过吗?还有几丝余温吗?谁曾想到殷墟之中的15万片甲骨,是一部怎样的大书?

甲骨文的发现极为偶然。1899年秋,在北京做国子监的王懿荣得了疟疾,诊脉开方后家人取回中药,王懿荣亲审处方时对一味名叫龙骨的中药忽然生出了兴趣,并加以审视,发现龙骨上刻有弯弯曲曲的线条:此龙骨绝非普通!对金石古文字素有修养的王懿荣凭直觉意识到,它很可能是一种极为古老而当时人所不知的文字,便派人到药店把有字的龙骨统统买了回来。

对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另有一说:1898年,河南安阳时有文物及龙骨出土,山东人范维卿购得龙骨后到北京,转手高价卖给王懿荣。王如获至宝,认为是殷墟古物,从而废墟龙骨得以正名成为殷墟甲骨。

殷墟的首次科学发掘为1928年10月。

古文字专家康殷说:“甲骨文是3000年前画得最简单的画,它们太美了,许多甲骨文推绘的事物形状都很准确。”我曾见过一种记载四方风神名的甲骨文拓片。在商朝,天帝是神,司风雨,风是天帝的使者,云游四方,以传达天帝的号令。卜辞中除有四方风神东、南、西、北风外,还将风分为大风、小风、大骤风等。3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在观风察云并记录在骨了。

从甲骨文到后来的汉字,没有天地万物哪会有文字?都说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但这个载体如果不是以大地为母体,岂非缘木求鱼?我们早就应该这样说了:太阳、月亮、山、水、草、木,不就是最初的字与诗及画吗?

大地包罗万象,大地神圣深邃。

真、蕃、美的恒久的存在,只存在于大地之上的自然世界,而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倘不以大地为楷模,与真、蕃、美渐行渐远却是大势所趋了。

我们的生存是迷惘而虚伪的。

我们已经不再去大地上寻寻觅觅了,更不用说在星空下沉思默想了。我们在等待什么呢?等待更多的物质、更大的奢侈、更多的享受?或者竟是等待灾难?报章上有消息称:消费王国的美国人在9月劫难之后,重新开始喜欢读诗歌了,并且认为不在惊慌状态之下的平常生活,便是美好生活。

大地为万有,大地从不以有为有。

大地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风卷云舒,春去秋来,日出日落,雪花堆砌,江河常流……

托尔斯泰感叹道:“在这可爱的自然界中,人的内心里能够容纳仇恨、报复和消灭自己同类的那种感情吗?”不幸的是,这样的感情是如此坚硬而难于化解。纽约最高的大楼倒下了,阿富汗冬日的白雪成了红雪……

在《査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尼采以大地的口吻说:

对我,大地,保持忠诚,我的弟兄们,以你们美德的力量!你们赋予的爱和你们的知识当效力于大地的意义!我为此而恳求你们,别让它从地上飞走,并以翅膀碰攮永恒的墙!啊,曾经有过众多飞走的美德--还有上千条走过的路,还有上千种健康和生命中隐而未现的岛屿,人和人的大地始终为取之不尽和未被发现者。

尼采并且呼吁道:“确实,大地当成为康复之处!”大地似歌。

大地如道。

大地是书……

2002年9月于北京通州一苇斋。

同类推荐
  •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国家经委党组对大庆精神的概括,即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热门推荐
  • 盗墓礼记

    盗墓礼记

    “宁无百夫长,愿做一书生”。一介普通的书生,竟然有这样的背景,居然早在十岁时就已经经历过那样的事情,竟然亲眼目睹了那样奇异的一场大梦,扑朔迷离的背后疑团,祖上没有光荣的青史,却有......三代人的传奇,两代人的秘密,一代人来揭晓。
  • 网王你是我哥哥

    网王你是我哥哥

    “芸萱,乖,别哭了,哥哥给你买糖,好不好?”“芸萱,对不起,我请你吃蛋糕,好不好?”“芸萱,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好不好”“芸萱,你怎么了,不要吓我啊!”幸村芸萱,一个萌妹纸,各路王子纷纷向她涌来,她的选择是什么
  • 零点魅影

    零点魅影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谁的丧钟?暗夜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杀戮,嗜血,是怨女的仇恨;奄奄一息的少女午夜要嫁往哪里?鬼来鬼往的旅店谁会深陷泥沼,阴森的眼神触碰谁谁就会命丧黄泉……左手主生右手主死,暗夜惊魂,她来自何方,她要去往何处?
  • 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没有哪位父母敢说自己的孩子从没犯过错,因为那是不现实的。没犯过错的孩子,根本谈不上成长。可是,孩子犯错了就能成长进步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帮助孩子以犯错为契机,增进对犯错的认识和了解,努力汲取经验,认真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犯错成为孩子进步的推动力。
  •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朱门新妇日常

    朱门新妇日常

    身为处在奔三末流的单身狗女白领,对于穿越后捡了个便宜夫君的看法就是没看法,反正人都已经嫁了,先处处看呗。我做了一道丝瓜蛋汤,问苏墨味道如何。苏墨点点头,说:“不错。”我问:“怎么个不错法?”苏墨睨我一眼,说:“丝瓜是丝瓜的味道,蛋是蛋的味道。”我又问:“那汤呢?”苏墨薄薄的嘴角牵起好看的弧度,喝了一口汤,说:“自然是白开水的味道。”“……”穿越女的福利就是遇到个把帅哥那都不是事儿,这不,有个仙气飘飘的神医在诶。我捂着自己的心口,苍白的容颜上缓缓绽开一抹凄绝的笑意:“寒子誉,你不是号称妙手圣医吗,敢不敢,医一下这颗将死之心呢?”柳香雪表示本来只想好好过个日子,却非要牵扯进这么多是非,所以世上总有你想也想不到的事。
  • 秀逗青年异世录

    秀逗青年异世录

    假如你穿越到了古代,你的现代智商能够在古代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是纠结于过去和现在,还是立志成为一位万万人之上的强者?在穿越满街是,强者遍地走的当今时代,一位胖子兀然穿越到了一个错位的空间,他一直在蛋疼着如下几个问题:一、回去好还是现在好?二、怎样才能存活下来?三、如何才能活得更好?四、自己的性质是什么?现实太残酷,那就来一次思想的穿越,压力太大,那就体验一番不同世界的规则,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格老子都穿越到异界大陆了,怎么感觉和读一卷书没有区别呢?
  • 少年狂之君临天下

    少年狂之君临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一手遮天叱咤风云的杀手,倾城之姿,傲视风华,果断决绝,她是上帝最完美的作品。她,苍穹大陆君家大废材软弱无能的嫡子,天生痴傻,本性花痴,懦弱可欺,她是人人都唾弃的对象,再睁眼,她变为她,眼底流光乍现锋芒毕露。君临天,君家的嫡女,本应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却是废材之体,遭人唾弃,给家族蒙羞。弃我一身素衣长裙,自此锦衣玉袍,男装行天下,云动天地,风起苍穹。契神兽,炼宝器。神魔利器在手,不服?来战!他们,伴她出生入死,共踏黄泉之地,共闯刀山火海。携手共赴,万里山河。站在苍穹之巅,睥睨天下苍生,回眸一看,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他从未说过我爱你,却无时不在表达我爱你。始于初见,止于终老。
  • 醉时歌

    醉时歌

    故事不过是从两个少年的一面之缘开始,却未曾料到在那云雾缥缈的莲花山中的君子之交,会牵系着此生此世的喜怒哀乐。有些一个故事一旦开始,就没人知道结局。书三卷,以一言蔽之,曰:“神转折!”
  • 深爱如心

    深爱如心

    几个年轻的爱情,地位和的差异并不能阻碍爱情的发展,小雨和强尼、谢小萌和国栋、乐天和我,大家一直很好的朋友,外表看着憨憨的男人其实心都很细,女人和女人之间的话题永远是男人,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话题不一定是女人。几年后我、谢小萌和子敬的家离的很近了,四个孩子的出现增加了乐趣,一直以为不喜欢婚礼的乐天最后了我一个盛大的婚礼,儿子花童,小家伙的出现也增加这个婚礼的乐趣性,不再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