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0300000037

第37章 醉也无聊(1)

在户口本上,我们的老姐夫叫完占泰,民国4年。也就是1915年生人,祖籍北京,民族汉,文化程度大学,无职业,无党派。明白的读者从中或许已经看出,我的这位完姐夫实际上是个有文化的社会闲人儿。还真让您猜着了,的确如此。大学毕业的老姐夫一度每日靠糊火柴盒生活,清贫自是清贫,他本人却很知足,用老姐夫的话说,他是“云间野鹤”、“世外散仙”,自在得没人能比。您还会说,在中国的《百家姓》里面没有姓“完”的,这您就不知道了,实际上我们的老姐夫应该姓完颜,是金朝贵族后裔,金世宗的二十九世孙。

金朝的统治主要在北方,中国人对这个朝代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说岳全传》和《杨家将》的故事。戏台上有关金人的形象,多是扎着硬靠,脸上画得五抹六道,脖子两边吊两条狐狸尾巴的大花脸,没有戏词,只有“哇呀呀--”别小看这两条毛茸茸的玩意儿,在某种程度上是大汉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别路心态,将番王和神怪划为一类,脖子上弄两条尾巴挂着,看似威武却入不了正册,而岳飞们向来都是用正统的素面须生来代表,威仪严整,不苟言笑,一招一式无不体现着大汉风度,让人无可挑剔。所以,因了岳飞和杨延昭们的出现,金人及其后代在中国历史上竟退居到极其次要的地位。

往上推溯,大概我们之中不少人的祖先都做过金的臣民,金太宗天会四年灭了北宋,就将都城迁到了北京,那时候金的疆域东到日本海,北括蒙古,南至秦岭淮河,地达数百万里,时历百二十年,也称得上泱泱大国了。清入关后,为笼络民心,给先朝皇室子弟封官加爵,包括将宋、辽、金、元、明的皇族后裔均录于八旗之中,一视同仁,给予重用。清廷除了对先朝皇帝崇祯予以皇帝礼仪的厚葬之外,对位于京西大房山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和金世宗完颜雍的兴陵也作了大规模的修葺,并设守陵五十户,春秋两季致祭。为郑重起见,乾隆曾亲至房山谒睿陵,遣大学士阿克敦祭兴陵,足见对金的敬重胜于其他历朝历代。后来,清廷修撰《满洲八旗世族通谱》,乾隆又下特旨,将完颜氏列为第一。我们老姐夫的祖先,以武功著称,明思宗时曾为当朝武官,降清后录入汉八旗的正蓝,完颜家族到了老姐夫祖父时,尚被朝廷封为延恩公,一等爵男,爵位相当显赫。所以后来有公司用老姐夫的名义做广告,说他“生于华门,长于鼎食之家”,并非夸张。

老姐夫完占泰是个比较超脱的人,他不像我们金家的子弟,将家族的荣誉看得那么重要,他极少向人们谈及他的出身,因此外面的人说到金家五姑爷的时候,只知道他是东三省总督幕府秘书长完式谭的公子,而不知什么金世宗。

老姐夫是完式谭的二儿子,人称完二少爷。这位二少爷一直在北平念书,因完、金两家是世交,所以逢有闲暇,他就上我们家来,跟我们家的哥儿们不分彼此,混得很熟。完二少爷觉得在北京比在天津自在,这主要有赖于金家的宽松环境。“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这的确是金家人生活的写照,与他那位惟恐天下不乱的父亲的忙碌生涯有着根本的不同,相比之下,我们家的生活更贴近完二少爷的散淡性情。完二少爷人很随和。嗜美酒却不食荤腥,有学问但不过修边幅,很有名士派作风,这又得到我父亲的赞赏。父亲说我们金家子弟缺的就是完二少这种飘逸、洒脱的作派和空灵、恬淡的性情。说跟完家的二少爷比。我们家的哥儿们全是屎蛋,是一群俗不可耐的吃货。这点,我哥哥们完全赞同,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像完二少爷那样,用一个杏儿就酒,竟喝完一瓶竹叶青。

我母亲说二少爷是孙猴子托生的。猴儿就爱酒避膻。我的哥哥们却持否定态度,他们说完二少哪儿有孙悟空的精明干练,他怕是连自己有几个脚趾头和手指头也数不利落。数不利落脚趾头的完二少爷在清华大学读数学系,看来也是学得甚不投入,据我们家看门的老张说,他不止一次看见完二少爷在大门口用大洋跟我们家的哥儿们换麻钱,以一换十,完二少爷以为从数上占了便宜,其实是让我那些“吃货”哥哥们拿了大头。有皇上的时候,一两银子能换麻钱一千三四百文,到了民国,一块大洋也能换百十来文,完二少爷以一换十,明摆着吃亏吃大了。但这事从厨子老王嘴里说出来就又换了一个角度,老王说完二少爷跟他爸爸一样,是极有心计的人,这样以大洋换麻钱,是在笼络人心,看似憨傻,其实他心里明镜儿似的。完二少爷是什么人?完二少爷是清华大学专门学数字儿的大学问。

精也罢,傻也罢,反正一来二去,完家二少爷变作了我的五姐夫,就住在我们家的偏院里。

按规矩,五格格舜铃出了阁就该随着她的丈夫搬出去住。一开始也是搬了出去的。住在她婆婆家天津卫外国租界地的一座小楼里。住了不到两年,五格格就回娘家来了,请求“政治避难”。五格格舜铃说天津“不是人待的地方”,她喝不惯天津苦涩的河水,听不得她婆婆“吗,吗”的怯话,容不得她公公“呼噜呼噜”的大烟枪,见不得小姑子动辄就噘嘴的小性儿。跟着五格格跑回来的还有她丈夫占泰,他跟她媳妇一样,同样是这容不得,那见不得,两口子妇唱夫随地在我母亲跟前一通儿表演,把我母亲弄得哭笑不得。既然投靠来了就得留下,好在西偏院的房空着,我母亲心疼女儿,就让小两口暂时先住下,日后再慢慢劝他们回去。

在偏院闲散的日子中,老姐夫与我的五哥舜锫不知怎的跟白云观的武老道勾搭在了一起。武老道应该说是我们家的老熟人了,他跟我父亲是朋友,跟我的哥哥们还是朋友。武老道永远不老,武老道永远年轻。据武老道自己说,他已经有一百七十岁了。武老道说起一百七十年前嘉庆时候的事,如同昨日,历历如绘,可惜我们这些一百七十年后的人无从考证罢了。老姐夫和我的五哥舜锫时常住到观里去,说是去读书、诵经,闲了还做些炊事洒扫的杂务。

老姐夫拿出数学系出身的科学精神,在观里干得认真而一丝不苟,很得老道赏识,曾获赐道号“静修”,却没见老姐夫用过。几十年后,我在某公司的宣传画册上看到老姐夫的“金世宗二十九世孙”和“完颜静修”两枚小篆印章时,不知怎的竟感到了一种故弄玄虚的浮躁,想来这做法不是出于老姐夫的本意。

跟老姐夫同去修炼的老五却不然,他在观里很不招人待见,不止一次地因“贪睡不起”被罚跪香。跪香是道观二十三条清规中最轻的一条,以武老道的说法,我们家老五在观里干的那些事,被“焚化示众”的惩罚也够上了。有一回,老姐夫和老五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当众进行修道汇报表演,他们在屋前竖立一杆,说是要“结幡招鹤”。两人先在杆底下诵经会舞地热闹了一番,接下来就是焚香静候,恭候仙鹤降临。这事比我们家的子弟们唱戏还有看头,观众自然不少。但是,一家人在当院站了两个时辰,望得颈酸目眩,也没见白鹤飞来。老五精明,早早脱身溜了,只丢下老姐夫还在那儿傻等……鹤当然没来,不但鹤没来,连家雀儿也没来。事后,老姐夫诚恳地说是他滞情不遣,欲心尚多,还需加紧修炼;而老五的解释是那天银河里正过小鲫鱼,鹤们都赶着吃鱼去了,连个值班的也没留下。父亲对此采取听之任之态度,他认为,他的这些宝贝儿子在家再怎么折腾,也比出去胡闹强。

父亲也介绍老姐夫出去工作过,先在通县私立潞河中学教数学,姐夫嫌远,没教下半学期就打了退堂鼓;后又介绍他去《平民日报》当校对,也因须“日日坐班,拘谨乏味”而辞去职务;之后还在建设局当过科员,也因为不好好上班,被人家“谢退”了;还在市政府秘书处供过事,老姐夫又嫌“血雨腥风太浓”而自动离职……好在完家有钱,供得起两口子在北京的花消,用不着出去操劳受苦,也一样把日子过得很滋润舒服。只是他们不愿意从金家大院里分离出去。

五格格舜铃更是无所事事,一天除了梳妆打扮以外,就是陪着我母亲说话、逛庙、听戏。那时六格格舜镘已经在协和医院做护士长了,她劝舜铃去读护士学校。说协和的护校不是谁都能进的,首先得英文好,其次得高中毕业,一切按照美国纽约州立医院护校的教学方法示教,毕业以后每月薪金七十美元,比眼下当闲散的家庭妇女强百倍。舜铃不去,说挣得再多也是干伺候人的活儿,她堂堂的格格怎么能去当护士!舜镘说你不可能当一辈子格格,总得有一技之长才好安身立命,无论世事怎么变,心里也塌实。母亲也劝舜铃出去工作,说协和是老医院,名声大得很,过去冯玉祥、孙中山、宋美龄、于凤至都在那儿住过,在那儿工作不能说是掉价儿。舜铃还是不去,她说她婆婆家的财产他们两口子吃三辈子也吃不完,她用不着工作。母亲说财产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这事还是要从长计议。舜铃说让她出去工作是假,要把她赶出金家才是真,她在金家又不是白吃白住,一个偌大的家,怎就容不得她呢?母亲听了这话,也再不好说什么,一切就全顺着他们两口子来了。

姐姐舜铃不出去工作,姐夫占泰也不出去工作,两口子悠闲得神仙一般。

姐夫虽然在家,也很忙,他主要忙两件事,喝酒和修道。

先说喝酒。我们的老姐夫在很多时候都呈迷醉状态,前面说过,他能用一个杏儿下一瓶竹叶青,他可以不吃饭,但是他得喝酒,并且每天不少于一坛。他常说他一日不饮酒,便觉形神不复相亲,文王饮酒千种,孔子百觚,与先哲相比,他差得远哩!这话往白里说,就是他一天不喝酒,就丢了魂儿般地难受,人就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儿,细想想这真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只剩下空壳儿的人。叫什么人呢?所以,为了老姐夫的躯壳里有内容,我们都赞成他喝酒,用孔子的话说,“惟酒无量,不及乱”就好。我们的老姐夫的确不及乱,他的醉,醉得很有分寸,我们常见他腿脚不稳,踉踉跄跄地在院里绕圈子,嘴里念念有词,昂首挥臂,俨然豪气如云,却从没见他胡闹乱来过。有时,醉了的姐夫也如蛇一样地绕在墙边的一棵小柳树上,周身竟是一丝不挂的精光,让人看了不可思议,金家的人瞧惯了,见怪不怪,都知道过不了半个时辰他就会下来,一个大活人。能在树上盘多久呢?

看门老张说,完颜姐夫是金朝的龙种,是条醉龙,它时不时地得显形,要不它憋得慌。

做饭老王说,不是显形,是现眼,金家出了位这样的姑爷,也是金家几代修来的“造化”,赤身裸体于光天化日之下,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位,这也是金家一绝。

老姐夫酒醉后再闹,再现眼,也只是在他的偏院里表现。他极明白他的活动范围和他在金家的身份,这怕是他识趣、不招人讨厌的一面。

老姐夫其实不傻。

到了我跟老姐夫接触的时候,民国已近尾声,那时候的老姐夫已经留起了胡子,飘飘逸逸的几绺,垂荡在胸前,很像画上八仙里的曹国舅。依着金家的规矩,当了爷爷的人才能留髯。但老姐夫不在此限制之列,因为从根儿上说,他是外人,金家管得了儿子管不了姑爷。老姐夫长着一嘴胡子,爷爷似的在金家进进出出,谁看着谁别扭。我父亲六十多了,还没有留胡子,这是因为我的几个哥哥哪个也没给他生出孙子来。父亲常常摇头感叹,叹人心不古,世道衰微。其实世道衰微跟他留不成胡子实在没有太大联系,他的儿子们生不了儿子,也跟人心不古没有关系。我想,那时候倘若他知道一切的症结都在我的老姐夫身上,恐怕我们的老姐夫也不会在偏院住得那般安逸了。

除了胡子以外,老姐夫还有披肩的长发,很像今日艺术界的某些精英,颇有后现代的情趣和众醒独醉的意气风范。我最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趁老姐夫打坐的时候,趴在他的后背上。将他那长长的头发编成一根根的辫子。对此,老姐夫从不发脾气,任着我在他的脑袋上折腾,有时打坐起来,还会故作惊讶地说,呀,我跟王母娘娘不过说了一会儿话,九天玄女竟给我梳了一个这样的头。

我就格格地乐,老姐夫也乐。

我还喜欢陪老姐夫喝酒,那简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老姐夫喝酒一般在后园的亭子里,下酒菜多是瓜果梨桃。顶不济也有一碟腌酱瓜。姐夫喝的酒是他自酿的米酒,那酒又甜又香,实则是小孩子最好的饮料。姐夫的院里有十个包着棉絮的青花大缸,那是他的米酒制造工厂。他常常对我说,童儿,去听听,听哪个缸里在闹螃蟹?我就趴在一个个缸肚子上听,--哪个里面有喳喳喳的声响,哪缸的酒就酿好了。

起酒是件很有意思的工作,熟后的酒,渣液混合,有米在酒中浮泛,饮时需用布滤过。“倾醅漉酒”,这是个很文明的词儿,且不说这词儿,仅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件雅得不能再雅的事情了。明朝画家丁云鹏有幅《漉酒图》的画,画上男子神清目秀,长髯飘逸,在柳树下和他的小童儿扯着布滤酒,他们周围黄菊盛开,湖石罗列,石桌酒壶,鲜果美馔,那情景就跟我与老姐夫滤酒一样,不知是明朝人照着我们画的,还是我们跟画上学的。老姐夫酿的酒,搁现在看,很像是自由市场上卖的醪糟,两块钱,连汤带米买一斤,拿回家对水烧着喝,这也是近几年市场搞活了才有的吃食。可是在40年代的北平,别说大街上没有卖这种酒的,就是北平地道的淮扬菜馆森隆和江苏馆子老正兴,也只卖黄酒,不卖米酒。我至今不知老姐夫当年酿酒用的是什么曲子,那酒的浓郁甘醇远在今日市场出售的醪糟以上。老姐夫的酒缸一揭盖,那酒香就能飘出半条胡同去。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一点儿不假,不管是对卖酒的还是对酿酒的来说。

我喝老姐夫酿的酒必得对水,否则只两口就会醉倒。有一回和老姐夫同醉凉亭,我们俩趴在石桌上直直睡了大半天,女仆刘妈才在后园找到我们。据刘妈说,当时我们俩睡得像死狗一样,打都打不醒。刘妈说,趴在石桌上的我们,身上爬满了蚂蚁,密密的一层,这是因为那酒太甜太香了,蚂蚁也喜欢喝酒。后来,老七舜铨把我们的行径画了一幅《醉酒图》,老七是画家,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画上我和老姐夫拥着酒坛醉卧在草亭之中,连我们家那只大黄猫也醉在其中,各具醉态,惟妙惟肖。我父亲还在画上题了“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的字样。后来这幅画被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予成买去了,李在解放前夕去了台湾。我想,要是没有意外,这幅画现在应该还在台湾的李家珍藏着,半个世纪过去,差不多已经该成文物了。

同类推荐
  • 达达失踪

    达达失踪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父与子

    父与子

    本书是屠格涅夫最伟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创作生涯的最高峰。这部小说反映的主题是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巴扎罗夫代表的是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的是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两代人之间就如何对待贵族文化遗产、艺术与科学,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社会与教育,个人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各抒己见,他们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 我从不柔软,直到你来到我身边

    我从不柔软,直到你来到我身边

    仲寅帛:我和很多人说过再见,最舍不得的就是你。为何偏偏是你?岑德珍:你是不是觉得我没那么喜欢你?不是这样的……有些人吃东西习惯先挑最好的吃掉,有些人总把最好的留在最后,你不能因为我把你留到后面,就以为我不喜欢你……你有没有遇见过那么一个人,为了爱他,放下你所有娇矜。你有没有遇见过那么一个人,为了离开他,耗尽你一生勇气。他们太相似,又太不相似。他精明而慎戒,却总拿他那慑人的眼神端详她,审视她。她曾放言永远不会喜欢他,却在此后离奇的因缘际会中淡忘了誓言,被他吻,被他牵手……靠近,抗拒,逃离,放任,臣服,妥协。人在爱念中,如同孤海泅渡。谁可将谁解救?
  • 同福客栈

    同福客栈

    被恶鬼缠身的公司女白领为解除邪恶诅咒,踏上追求真相的前世今生之旅。经历了“人皮鼓—无脸女怪物—祭奠—医院闹鬼事件—三根竹简—探古墓—虐童案—咬尸鬼—死亡留声机—上官诚之“死”—绝地救援—种魂—鬼地木马等”案件,并在同福客栈众人的帮助下,梦境的真相渐渐水落石出,同时,如锦惊愕的发现,梦中的恶鬼竟已与她合二为一,想要霸占她的身子替代她!故事是以先知为技,开阴阳眼,破悬案,在鬼怪丛生的诡辩案件中,突破重围,惩恶扬善,最终收获真爱,追查出诅咒源头的悬疑大戏。
  • 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收入这本《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的14个中短篇都是契诃夫 小说的代表作,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契诃夫创作 思想发展的脉络,越到后来越深刻。
热门推荐
  • 小镗锣(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

    小镗锣(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

    和尚们救了欲跳崖自杀的张雁,岂料张雁却要一死再死。原来张雁由于误会他把娘子白玉楼扫地出门,现在追悔莫及,却无力回天。于是和尚们答应帮他找回娘子。不料,白玉楼被张大户强占,并要求白玉楼为其传宗接代。空空费尽心思救出白玉楼,可是张雁又陷入命案……空空略施妙计,终究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小镗锣》空空发现县令王占魁把上门认亲的父亲和弟弟赶出家门,很是困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王占魁的妻子阎桂花一手操控了这件事情。空空设计,让县令夫妇甘愿认亲, 并一举戳穿阎桂花的阴谋。
  • 何处无晨光

    何处无晨光

    云乔永远记得那个清晨,一个洋娃娃般精致的女孩出现在他生命里。那个女孩,惊艳了他的岁月,温柔了他的时光。多年后,他再次见到她,才知道,他不是对女人没兴趣,只是他这满腔的爱都给了一个叫沐瑶光的女孩。瑶光瑶光,我亲爱的晨光……
  • 我的失忆未婚妻

    我的失忆未婚妻

    一场车祸,夺走了梦语所有的记忆,十二岁以前的事情全部遗忘,当然也包括那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这可不行,霸道的他怎能就这样让自己从小喜欢到大的未婚妻就这样忘了他。且看霸道且冷酷的莫大少爷如何再次俘获模糊小未婚妻的心。情景一:“喂,你在干嘛”梦语无语的看着挡在自己前面的莫景辰“我告诉过你,我不叫喂,我叫莫景辰,你可以叫我景辰也可以叫我辰,或者是。。。。但是不许连名带姓的叫我,还有你的目光只能停留在我的身上,其他的任何男人都不行”莫景辰霸道的说道。“莫景辰,你有完没完啊,那是我哥,我看我哥也不行吗?”梦语偏偏不让他得逞。“你又忘了我教你的,要不要我再教你一遍呢?”说着就把头慢慢的偏向梦语,“好了,景辰,不要闹了,哥要生气了,我先和哥说几句话”梦语只能乖乖的求饶。“这才乖嘛”莫景辰满意的说道。“哼,霸道”梦语赏给莫景辰一记白眼。“我就是霸道”莫景辰搂着梦语的肩膀满意的说道。
  • 异时空------重组

    异时空------重组

    一个其丑无比的中学生因失恋而自杀,结果被外星人救起,经过改造后又被稀里糊涂地传送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一个有着万人迷英俊外表的武道大师就此诞生。
  • 画地为牢:我的老公是无赖

    画地为牢:我的老公是无赖

    一纸婚约把他们绑在一起,他年少气盛,厌恶被人安排,冷落她三年,最后变成了折磨她。他想,就这样互相折磨到永远吧。七年后……一张尿布摔在他的脸上,他欲哭无泪。“霍霖云,还不快去洗尿片!”她大声地吼着,他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妻子大于天啊,她得意地笑着,谁叫你当初那样虐我,就让宝宝虐死你!是谁说的,就这样被你征服,不对不对,就这样折磨他到永远。
  • “猎户星座”行动

    “猎户星座”行动

    毫无疑问,这《“猎户星座”行动》将使阅读产生一种力量,如同白昼使工作、高山使远瞩、游走使风景产生越来越远的期待一样。无论是写战地风采,还是绘边塞风情,还是叙京风民俗,邓友梅作品中涌动的都是那份中国文人的传统道德。生活故事、人生体验,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向读者诉说着多彩的人生,读之启人心智,催人奋进。
  • 极恶天道

    极恶天道

    他是一个屌丝!他身材肥胖,相貌普通,神态猥琐,毫无一技之长!这样一个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唾弃,没有美女青睐,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角。但请看他,如何走上逆袭之路。一切精彩,尽在极恶天道!!!
  • 易烊千玺的冰山公主

    易烊千玺的冰山公主

    故事纯属虚构,不喜勿喷。当冰山千玺的家里迎来一个比冰山还冰山的女孩,两座冰山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