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秋瞧了她两眼,便问:“你哪里受伤了?”
对方一身黑乎乎的衣裤,加上树荫光线不明,实在看不出她手上的血来自哪个部位。
那女子倒是吃惊不小,上上下下反复的看冷知秋,半晌才道:“你别管,如果方便的话,就帮我联络一个姓木的大夫,他的医馆在十里长街尽头,门前有一口石井,**晖堂。”
冷知秋想了想,挺无奈的回道:“不知十里长街距离西城榕树街有多远?我对苏州城不太熟。”
“……你不是苏州人氏?”
冷知秋默不作声,不知对方来历,她没必要透露太多,省得麻烦。
女子又狐疑的端详冷知秋,略沉吟,道:“不是很远,你……你雇个轿子,抬过去约莫小半个时辰便能寻到。”
可见她心细如发,看冷知秋的模样,便猜出冷知秋必定会雇轿子去找。
冷知秋问:“是谁打伤了你?”
女子不答。
冷知秋淡淡道:“你不说,我就不去请木大夫,省得平白倒赔轿夫的脚钱。”
说着她便举步要离开。
女子“咦”了一声,苦笑道:“看不出小妹妹你心这么冷,见死不救。”
不仅面善心冷,还出奇的淡定。一个明明没有半点武功的弱女子,双眼澄澈天真,分明未见过风浪,偏偏如此性格,着实叫人称奇。
冷知秋也苦笑一下,目光诚恳:“我也不知姐姐你是好人歹人,瞧着你就害怕,恨不得躲远些,在此实言相告,你愿不愿意回答我,悉听尊便。”
女子愕然无语,想了想,才点头。
“既然你非要打听,我便告诉你,我在追踪一个……一个坏人,但是不幸被那个人发觉,所以被他伤了。我只说这么多,别的你不要再问。”
冷知秋心里一揪,对方叫她别问,她却还是不由得追问:“那个坏人呢?跑了吗?”
“不知道,这回我是真不知道。我昏过去了,这才刚醒过来。”女子咬牙道。
“他没有趁机杀死你,也不算太坏的人。”冷知秋幽幽说完这句,便离开了。
留下那女子兀自错愕不已。
祭扫完祖坟,项家人便回苏州城,先去了祠堂供奉行礼,再往家走。
冷知秋对项沈氏道:“姆妈,我要去一趟十里长街。”
“去那里做什么?”
项沈氏惊讶儿媳妇今天居然主动提出要上街,这孩子不是一向讨厌热闹、喜欢呆在小院子里不走动的吗?
冷知秋思忖那受伤的黑衣女子也不知和项宝贵有没有关系,说出来未必是件好事。还是先去会会那个春晖堂的木大夫,看看有没有什么端倪可察。
“知秋来苏州三四个月了,却未尝有一日尽兴游玩,今日的十里长街想必有些新鲜玩意,因此想去那里走一遭看看。就让三爷爷陪我去看看吧?”
项宝贝道:“十里长街有什么好玩的,那里的衣裳布匹都贵得要死,来来往往的不是横行霸道的武人,就是富家子弟,这些人使银子就跟乱扔石头一样,说话走路都是横着来的,那地方不是咱们这样没权没势小户人家该去的。”
冷知秋愕然。
项沈氏补充道:“宝贝说的没错儿,那个知秋你去随便看看就回来吧,不用和那些人一样攀比花银子,咱们要好好过安生日子。”
“知秋身上没带一文钱,自然不会去花银子。”
说着话就到了项宅,冷知秋让三爷爷去雇轿子,一家人进屋稍憩。
此时已经过了辛时,项沈氏看冷知秋换了身轻便的装束,平和普通,还用绢帕包起秀发,完全是个寻常小媳妇模样了,暗暗点头,儿媳妇懂得出门韬光养晦不招人眼,可惜那张脸、那身段实在掩饰不去,不过有三爷爷陪着,她也不是很担心。
“儿媳妇早点回来,还有两个时辰就差不多该晚饭了。”
“是。”
冷知秋应了,便出门上轿,往十里长街抬。
轿子是普通的二人抬小轿,三爷爷就跟在一旁陪着。
“叔叔们走慢一些,我这有老人家跟着,你们照顾一下他的腿脚。”冷知秋吩咐。
三爷爷打了个晃,猛一阵咳嗽。
两个轿夫爽快的答应。“好唻,娘子!”
今天这趟活跑得这两个轿夫很开心,能抬全城闻名的项家小媳妇,回头可以吹好几天的牛了。项家小媳妇名不虚传,出来打眼一瞧,虽然布裙轻衫,头上只包了块手帕,但那小模样还是俊得让人忘记身在何处。
放着别的生意不做,抬慢点就慢点吧,这是种享受。
走了好一会儿,冷知秋突然心生感触。
她想起枫桥运河码头那时的凄风苦雨、冰雪连天,那天也坐了顶小轿,外面陪着个姓木的武官;不知是巧合,还是怎么的,今天又坐小轿,却是去找一个姓木的大夫。
这阵子心里七上八下,都有些找不着自己,突然想起木永安,她觉得有些恍惚隔离,遥远虚无。
掀开帘子一角往外瞅了瞅,果然如项宝贝所言,来往都是马车大轿,行人锦衣纨袴,街两旁的商铺门面也是高大豪华,让一般人望而却步。
小轿子不敢和那些高头大马的富贵抢道,弯弯绕绕的避让着,十分缓慢的在长街上移动。
蓦的,一个声音叫道:“哎,那不是项家的老奴吗?”
听声音竟然是胡一图的夫人,胡杨氏。
冷知秋不由得蹙眉。
三爷爷显然耳背,完全没听到胡杨氏的话,面无表情、呆呆愣愣的随着小轿走,与胡杨氏擦肩而过。
胡杨氏恼怒的青了面皮,骂道:“奴才耳朵背,主子也是聋子吗?”
跟在她身旁的两个丫鬟见状,立马赶上去扯住三爷爷,叫停了小轿。
冷知秋吐了口气,小小知府的夫人,却在这里作威作福惯了,好端端就拦轿发脾气。怎么办?只能下去见这地头蛇。
她下了轿子,迎着众多飞来的目光,给胡杨氏行礼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