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6700000022

第22章 书生情色(3)

韩石山说电脑是赚钱的机器,他是指打字稿可以一稿多投。名作家一稿多投没人敢生气,因为你非要人家的稿子装门面。但一般作者就有些心虚,怕惹怒了编辑断了发表的门路。我等也心虚,因为编辑大多是哥们,一稿多投有些对不起人。也想多发几处,便提前向编辑哥们声明,如果他不介意,方可多投它处。真有些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味道。所以,电脑在方便人类的同时,也提出了难以界定,很棘手的道德问题。应该建立一门“电脑道德学”。

6.故乡诠

故乡的黄瓜是一种孤寂的果实。

或在玉米地里间作,或在沟坡崖畔闭植;玉米秆便是它的架,崖石紫荆亦是它藤之所依。农人撒下籽种之后,便把它们相忘;待炊问菜蔬稀疏之时,才有不经意的问寻。只要问寻,果然有累累的果实,无言地等在藤间。请你摘去吧,果实的梦,才终于得圆。

故乡的黄瓜是一种农家品种。所谓农家品种,已非植物学的概念,系租上的一种遗产。时光使其与故乡的人、故乡的地有了一种命脉关系,只有在故乡的土地上,才可以结出果实,在他乡肥厚的土壤上,却只长藤蔓。

它的果实,短而圆,只有青白两种。青是山青,白是月白,无中间杂色。它的皮很厚,汁液亦不丰沛;但耐得住咀嚼,且嚼出满口清香,可以爽沁污浊的肺腑。

那天,它出现在城市的市场之上,摊边蹲着一个乡下的姐姐。它特有的外形和特有的颜色很撩人眼日。但摊边极冷清。姐姐说,城里人不认,说它皮厚。

我感到很不公平,说:“与其受人冷落,不如留下自己吃。”

“不,每天总有几个老主顾,他们都是从乡下进城的。”

我明白了她的心思:她与其是在做买卖,不如是在照顾乡情。因此,她永远也发不了大财;却亦不会没日子可过,那几个老主顾总会光顾她的摊位。对他们来说,她的摊位不是市场的一隅,而是故乡的一块土。故乡的颜色,故乡的滋味,滋润着他们业已枯涩起来的生活。

父亲是个很仁厚的人。

父亲当村支部书记那年,一个村民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被处罚,便对父亲耿耿于怀。父亲领人出工,晚上收工时,顺便从山上打了一捆木柴;但那个村民就是不让父亲背上肩去,父亲搁在肩上,他给扒下来,反复有三。旁人为父亲叫不平,鼓励父亲把他捆起来。父亲没有吱声,索性把柴捆扔在山上--你不让背,我干脆不背,你还要如何?那个人哈哈大笑,很得意,似乎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村支部一班人很不理解,认为父亲助长恶人气焰。父亲却很平和:“这个事应区别来看,他超生超育,违反公家政策,处罚他,我绝不手软;背不背一捆柴禾,是我私人的事,私人的事,可以放他一马,他终究还是咱的一个乡亲。”

父亲虽是支书,却不挟隙报复,树个人威严,可见其仁厚之处。

仁厚的人,并非没有自尊,而是有极端的自尊。

1994年,父亲得了绝症。他要我把他接到县城中我的家,说离大医院近一些,好接受治疗。我理解他,他是怕癌症晚期塌了架的身形惹亲朋好伤心;也怕乡亲们来看望他,怎么也要花儿个,但乡亲们还不富裕,他于心不忍。

临终时,他把我叫到身边:“我在县城里死了,你可以放心把我烧了,不会落埋怨。”我恍然大悟:按国家对山区的殡葬政策,他可以入棺土葬;但他考虑到自己是支部书记,不遗后患给儿女,给村人,他至死不是想到权力,而是想到自已的尊严,不愿污损了身后的声名。

他攥着我的手,轻轻地叹一声:“可惜啊,到底是身死异乡了。”这一声叹,像一副重锤锤得我身心俱痛,我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他虽然是山里的一名领头人,但首先还是一介山民啊!山里人的传统观念,还是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最后的一丝不安。

故乡的夏日,有瓜棚豆架;它搭在每家的庭院里,或叫天井,或叫天亭。

叫天亭,更贴近瓜棚豆架下的情趣:或围坐啖夜饭,或斜倚对家常;鸡拥猫簇,人声物声,杂丝相谐,是个有生气的地方。

男人在瓜棚豆架下喝酒,即便是酷夏,喝的也是白酒;女人在架下,纳鞋底,脸相再俊俏,也敢胸乳裸裎--无非是熟人过熟日子,即要过,便要过得爽快些。

先富起的人,花钱打了有合金骨架的遮阳凉棚,但在瓜棚豆架的绿海之中,显得花哨逊色,不待人说,自己便悄悄地撤下去了。自然的生活自然地消蚀着人工雅饰的成色。

依然清贫的人,从瓜棚上剪下一颗嫩瓜,也可以烹出一碟熨贴的话题--没有焦虑,哪得心忧。不懂得安贫乐道,只讲求心神安泰。妻还是那妻,子还是那个子;无所失,便是有所得。该说的话儿,再拙的嘴,亦说得令人动情;不该说的话,再巧的舌,亦恓惶打结。是你的鸡,长着翅膀,也不会飞远;不是你的金,揣在深怀着,亦会掉在人眼前。没有人给瓜棚豆架下的人讲哲学,但他们却过得很有哲学。

所谓天道人心,是不是就这般情状?

瓜棚豆架下的人不骂官,官离他们远,便只有敬畏。

至于一个升了,一个降了,他们认为都差不多。但瓜棚豆架下的人,义愤填膺地恨骂小偷小摸,小奸小诈。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恶行,虽小亦大:小隙可以败大节,小恶可以污大善……他们不能容忍,骂之,恶之,痛之,恨之。

在故乡,一个被亲朋好友所唾弃的人,往往亦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只不过在某一方面,小节有亏也。

故乡人放在城市的话语里,会给他们四个字的评判,便是:小题大作。

小题大作,几乎就是故乡人生活处世的基本准则。用小题大作造个句子,便是:故乡人小题大作的生活,结出了一颗很美丽的果实--乡风淳朴。

7.胎记

那日,陪南方友人游完十渡,友人说:陪我们去看看北方的土炕吧。

土炕?土炕也是可供观赏的风景么?我惊奇地问。

是,是稀有的民俗风景。友人说。并说,土炕是北方特产,南方人感到稀罕;但随世事变迁,即便在北方,土炕也是很难以得见了,我们是颇作了一番寻觅的,但均无所得。

友人所说,我是理解的,因为北方的平原多已被城市化了,土炕被驱赶到偏僻的乡下和幽闭的山区了。而南方人都是从城市的天空和沿着铁路线北上的,工业文明的猎猎幡帷,把人本来就短视的目光给整个地遮蔽了。

事实上,土炕不仅依然存在着,而且铺天盖地地存在着;土炕远远未被雅化为民俗风景,而是北方农民无从选择的受用。

十渡正处于京西的腹地,耶条著名的河流--拒马河,正是被巍巍群山环绕着,而那山民的居所里,土炕就如照明的灯盏,很日用地“盘”在那里。

于是,很快就给友人找到了一爿土炕。

友人们的兴味便浓得像进情场:或问询,或抚摸,或勾画,或摄影……因为我本身就是一颗被土炕煨熟了的果实,是土豆,红薯,花生,大豆,黑小豆,鬼子姜,地萝卜,抑或是,玉米,高粱,黄黍,荞麦……总之是与土炕息息相关的那一类果实。所以,友人的兴味,勾起了我对土炕的回忆与沉思--母亲是在土炕上生我的。她的产床,是身下垫的一层厚厚的绵绵土。母亲说,虽然我是她的头生子,却没感到疼痛:因为土炕被烧热了,那奔窜的热力因身下绵绵土均匀而持久的传播,让她感到了彻骨的温暖,她把自己全部展开了;同时,绵绵土电把恣肆而出的血无声地吸收了,没让她看到骇人的血光,所以,其心也静。诗人牛汉为绵绵土专门写了一篇大文,说他一见到乡下的绵绵土,便会情不自禁地拘起来抚在脸上,然后再情不自禁地流些感恩的泪水--绵绵土是乡人的根脉啊!所以,我虽然一直未曾见过牛汉先生,但我对他的感情是近的,以为他是早年离乡的我的一个异姓的大伯。他锁定了乡人的“典型情感”,使后人无话可说。

母亲又给我生了两个弟弟,使本已贫穷的日子更加清寒:弟兄三个合盖一床棉被,至于褥子铺垫之类更无从说起,身下只铺着光光的一领篾席。但却未曾受过一次夜寒。这缘于土炕的温暖。北方的土炕,炕体里有一个网状的火道,与炕畔的地炉子紧紧地连在一起。无论是烧柴,还是燃煤,均能在提高室温的同时,把土炕烘热了。而绵密的土层具有极强的保温件,室内的温度已经降下去了,土炕上却仍然如火如荼。三个少年赤条条地躺在土炕上,或拥,或嬉,温暖着,也快乐着。早起,见同被的两个弟弟身上印满了席花,绵密而规整,好看得让人大笑不止。

正笑得忘情,弟弟们同声说,哥,你还笑我们呢,你的更多呢,你的后脊梁大啊。这时贪睡的父母也被吵得坐起身来,哥仨就笑成了一团--父母的光脊梁更大呢,席花印得不仅阔大,且饱满而肥为什么北方人特别重情义重孝道呢?一条大炕睡的。

为什么传统的部落和民族特别垂青刺青和文身艺术呢?土炕式的天启使然。这种感叹,或许有些武断,但仔细想一想,还是有几分道理的雪花飘飞的季节,断了农人的活计,人们不得不蹲在家里“猫冬”。便是偎在火炕上,喝烧酒。炕热攻心,酒热也攻心,不久就喝得浑身通泰了,便吼出一些不酸不咸的调子,感到自己虽贫贱,却比神仙还自在。父亲是读过几年书的,每喝到心酣耳热的时候,他总是站到旷野里去,面对纷飞的雪花说:这苍茫大地真干净。还说:这老天真是会安排,他用雪把你堵在屋里,让你懒得理直气壮--天暖而劳,天冷而歇,乃自然律也。

就是说,大自然给了农人像猫一样偎在土炕卜的道理。

土炕持久而沁人骨肉的温暖,会穿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隔膜。五婶是不愿嫁给五叔的,以至新婚之夜不愿与五叔合房。但后来二人的感情出奇的好,不到三年就生了三个孩子。五婶变得很乐天,有人问她,你不是很不心甘么,为什么还跟他过得这么情愿?她竟说,都是土炕闹的。他们家的土炕烧得楞热,坐在炕上,热气从尾巴骨一直窜到头发梢,骨头都酥了,心性都软了,贱得直想跟他亲热。一次亲热了,还想再亲热,后来就挂了崽,就心甘情愿了。五婶所说也是一种“典型感觉”--农人的婚姻是极少自我选择的,婚姻之初是很难谈到爱情的;但却越来越爱情,便很少离异,大多都从一而终。为什么呢?情感总是和温暖相伴而生的。所以,有人说农村的情感状态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使然,便显得过于理性,非当境之说。

也有当境之说。比如刘恒说土炕使农人的孩子性早熟之类。刘恒是我的老乡,老家只隔了一座山,便是著名的百花山。他在山之北,我在山之南,山顶的一棵古柏的根须,一半牵着他,一半连着我。所以体味是相通的。家人三代同着一条土炕,夜晚的棉被下,大人的睡相也是赤裸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土炕之热容不得半丝衣缕;二是“穷长虱子,富长疥”,穷人的棉裤只有一条,经冬而穿,衣服的皱褶里就住满了一粒一粒异常饱满的虱子。它们是不请自来的房客。于是,农人的父母是很容易给自己的子女上人体课的。而于炕上的温暖,使年轻的父母几乎夜夜缠绵,即便是十二分地周到,也终有消息外泄的时候。于是北方农人的孩子大都婚育得早,对情色有异常敏锐的感觉。为什么刘恒能写出《伏羲伏羲》那样的作品,他是从土炕里爬出来的。

同样,十二岁的我就也有无眠之夜了。躺在滚烫的土炕上,血液里竞游走着一种蠢蠢的欲望。这种欲望,折磨得我多愁善感,莫名地就患在纸上表达些什么。便在炕头上放下一张小饭桌,点起油灯,胡乱地书写。即便父母激烈地反对,甚至恶语加以拳脚,仍阻挡不住少年的激情。

那年学校流行“反潮流”,我就是在这爿土炕上,在油灯的噼啪声中写下了颇为成熟的句子:

反潮流,意义深,大家都要来关心;阶级斗争年年有,路线斗争也长存;你不反他他反你,和平观念最害人,最害人!

所以,土炕之于友人,是“旁观者”的风景;之于我,则是出身的胎记,记载着我的来路。

因为这样的来路,我深深理解我的同路人--北方人虽然豪爽忠义,却也谦卑驯顺;因为,土炕的温暖虽然煨热了情义,却也惰化了血性。“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对温暖的厮守,软化了飞翔的翅膀,只要不被逼得背井离乡,北方人是不会主动出走的,他们很少作愤然抗争的,更缺少在得失面前的义无反顾。

所以,北方人虽然高大,却大多是一些保守忠厚的汉子,而小体格的南方人,竟敢于造反,竟多出豪杰、领袖和枭雄,或许就缘于此。

因此,北方弟兄习惯于欣赏细腻的世情喜剧,却惊惧于壮烈的人间悲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和“不以得失论英雄”这样的句子在他们这里律往会没有感觉。

他们感到项羽的不肯过江东,真是迂腐不堪,所以,他们一般乐意做江中摆渡英雄的那条船,却不愿做同首长啸的那匹义马。

同样,土炕的稳定性存在,使北方的青年虽有坚韧的毅力,却无变通的机巧--他们适合听差,却不便经商;可以做厚重的长篇小说,却做不来灵动的抒情文;可以进入时问深处很沧桑很古典,却不能站立潮头很现代很时尚;他们笃信吃亏是福,却不知勇于竞争才能获得最大人生效益。举一个生活小节,南方人有了钱,大多是用于投资;而北方人若有了多余的收益,一定会在银行存起来。因为土炕的温暖,正是持久积蓄着的--氤氲着,也封闭着。

所以,看到同乡人的尴尬与败像,我并不报以嘲讽和指责,而是充满了悲悯与祝愿;看到他们的得意与成功,我也并不报以盛赞与夸炫,而是保持清醒与自警。因为我知道他们的来路,也知道他们的未来将面临着什么。我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我已成了局外人,而恰恰是我永远是他们中的一个。

所以,土炕之于我和友人其意义不同:之于我,是生命的烙印,即胎记;之于友人,是愉悦眼眸的异像,即风景。一个是牛命之重,一个是生命之轻。

即便现代文明的席梦思真的把土炕送到民俗博物馆里去了,土炕在我的心中也是个永恒的存在,正如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胎记是除不掉的。

8.被骗的滋味

我是个善良的人,总以善的视角待人待物。我在评述汪曾祺的一篇文章中,曾鲜明地阐述了这样做的内心依据: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

我要求自己以妩媚和温暖的心境看待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由普通人组成的,普通人最需要的两样东西,无非妩媚与温暖;能够自觉地给予世间这两样东西,会感受到幸福,会感受到高尚,感到自己是一个不错的人。

然而,你善待别人的时候,却未必得到善的回报;你真诚地帮助别人的时候,落人的却往往是预谋好了的圈套……这一切,在我们的周围屡屡发生,我们已见怪不怪。

当一个行善者受到恶的伤害后,我们也会感叹,也会安慰被伤害者说:“不要悲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的都是让受害者爱听的漂亮话。但这都是没有切肤之痛者才能说出来的漂亮话。当你本身就是一个受害者的时候,那种难以述说的痛苦的滋味,只能使你陷入尴尬与无言。

同类推荐
  • 实斋笔记

    实斋笔记

    本书包括:历史寻踪、师友杂记、海外学记、域外寻史、辛亥期刊等内容。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收录了作者1983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词作,共计59首。主要以其经历的四个工作阶段为背景,以词为表现形式,刻画了真实生活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作者的志情感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追求和良好心态。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其中,《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武警。
热门推荐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逆血:苍狼录

    逆血:苍狼录

    所谓王,就是要踩着战死者的白骨,伴着妇孺的哀嚎,在众生的血河中逆流而上。
  •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万蛊独仙

    万蛊独仙

    罗云是一个普通人,一生注定过得平平淡淡,一次夜巡过后,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世界里的另一个罗云身上重生了,原因是一个精通蛊术并且的老魔头施展了禁法让他重生,而且这个罗云尽然还是一个国家的亲王世子。大魔头的召唤,贵为亲王的爹,听起来罗云就是要逆天了,但事实是:老魔头施展禁法,是因为自己深受重伤,只能夺舍罗云,但是出了岔子,导致罗云灵魂重生。亲王的爹儿孙满堂,只有一个儿子是白痴,那就是重生前的罗云。老魔头不过是用了一些法术和丹药向罗云的亲爹要了个白痴儿子夺舍罢了..........
  •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卡耐基传奇的励志生涯让无数读者从困顿走向了成功。本书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从人性的优点集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遵循书中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会获得成功。
  • 首席特工,夫人威武

    首席特工,夫人威武

    她是组织里的首席特工,完美强悍,冷漠无双。她是皇宫里的十三公主,胆小懦弱,怕人怕事。一朝穿越,低微的灵魂绽放出风华,丑陋的容颜蜕变成绝世,天下硝烟起,江山烽火乱,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当一个从现代世界穿越而来的特工,成为了这个拥有着世上所有卑微的公主。当那狠辣睿智的灵魂到来,一场计划之中的假死,巧妙地偷龙换柱后,整个皇朝,将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假侦探

    假侦探

    小说以一个华裔教授在美国患病之后的悲惨经历为线索,融合了悬疑、推理、感情等调动读者兴趣的要素,深入描写了一个人处在极度绝望的环境下的所作所想,揭示了在美国许多人依然对华人抱有偏见的现实。小说是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的结合,语言文字富有文学性,饱含哲理,又处处设下悬念,紧抓住读者的心。
  • 红色牧树人

    红色牧树人

    我什么都不要,作为一个大恶魔,我只想本着一颗务实求真的心,敬拜独立意志的本源。我哪都不去,作为一个流浪者,我只想本着勤奋创新的理念,找到回家的路。我什么都不干,作为一个牧树人,我只想本着依法治国的原则,宣传万物归一。更新时间:上午11点半,晚上八点半。
  •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本书把最经典的经营理念和生意心得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青年人的目的。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生意的书,但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的书。相信每一个深谙李嘉诚经商之道的人,都能赚到大钱,赚到开心钱。
  • 鬼手毒妃

    鬼手毒妃

    山野村医丑女,一朝化倾城绝色,精湛的医术,备受皇家倚重,微妙的身份,更让朝野权贵趋之若鹜。然而谁知道,她藏着的一双鬼手,将搅起多少早已沉寂的风云。苍云为旗,长风为歌,花落处,是一片赤子仁心;青鸟为翼,晚霞为裳,梦醒时,有谁人与我相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