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500000004

第4章 小镇邮递员(2)

当张满仓发现玲正注意儿子的照片时,他就仰起头,用一脸祥和宁静的表情,陪同着玲打量儿子的照片,估计玲已经很细致地看完了,他才开始赞美儿子,赞美中也不时地夹杂着零星的埋怨。“俺稀罕他的钱?俺还没看到他穿着军官服装是啥样子,写信想让他回来两三天,让他在大街上走一走,也让他们看一看。”他说最后一句话时,扭头冲着窗外撅了撅下颌,玲明白他说的“他们”是指的一些村人。

“让他在大街上走走!”张满仓又以自信的口气重复了一遍。

“我看你身子骨挺结实,大伯。”玲安慰他说。

张满仓连连摇头,摇头时又咳嗽了,好半天才喘上一口气来。玲等他平息下来,忙说要走了,她知道男朋友在外面一定等得不耐烦了。但是张满仓并不想轻易放过她,他正需要一个人听他讲话,尤其说关于儿子的话题,现在话题刚扯开,不痛痛快快说完,今晚的时光怎么熬?因此他拦住了玲,说:“你等等,听俺说句话。”如果是张店村人,此时肯定抽身就走,或许还会说“算了算了,你自己一人对着西墙吹牛吧”,但是玲却站住了,虽然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脸上却依旧挂着浅浅的笑。张满仓说:“俺问你姑娘,你有没有对象?”玲摇摇头,她以最简单的方式答复了张满仓,想尽快脱身。张满仓惊喜地叫了一声,“真的没有?”然后忙去看儿子的照片。玲读懂了他脸上的惊喜,就羞涩地一笑,说“我走了大伯。”张满仓在她急急走动的身子后追赶了几步,忙不迭地说:“闺女,还来、还来呀。”

那天晚上玲没有去男朋友家里,准确地说是她男朋友谢绝了她。当她从张满仓家里匆匆走出后,男朋友愤然地瞅她一眼,说:“这么晚了到我们家干啥?回邮电所吧。”男朋友把玲送回五马镇邮电所之后,屋子也没有进就走了。当时,玲就知道自己和男朋友的一段恋爱已经结束了,而结束的原因与去张满仓家里无关。玲没有太多的伤心,只是叹息了两声,仍旧去翻山越岭地送信了。她就是这种安于现状的人,知道伤心也没用,自己没有门路被分到五马镇,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甩手不干了,逃出这个小镇吧?

玲再遇到张满仓的时候,自然有了一种亲近感。如果她不了解张满仓的病情,不了解他盼望儿子回来的那份心情,或许她也不会把张满仓放在心里。张满仓毕竟是个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跟谁去说说呢?张店村的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坐在他面前听他反复地赞美他的儿子,而他除去赞美儿子,还有什么事情能使他难以忘怀呢?因此,每当张满仓拽她到家里坐一坐时,她也就安静地坐在张满仓对面,陪他打发一些时光。张满仓又给儿子写去一封信,让儿子千万千万要回来两天,就两天,再忙也要回。玲劝慰他说,“大伯你别性急,他不是说国庆后就回吗?”张满仓连连摇头,说自己等不到那么长的日子了,怎么也要在死前给儿子定了婚,去了这份牵挂。“俺相中了个姑娘,长得好,心眼儿也好,就是让他回来看一眼,看一眼俺心里就踏实了。”玲知道他说的姑娘是谁,就羞红着脸笑一笑,说:“部队有纪律,不像咱农村这么自由。”张满仓已经看出玲默认了这件事情,就很牛气地说,“俺知道他有纪律,可俺就让他回来两天,他要不回来,心里就是没有他的这个爹了,你等着看吧,这几天他准回。”

在张满仓的心里,已经把玲划归了自己的儿子,而玲也明白张满仓的那份心情,两个人似乎心照不宣了。但是张满仓心里总藏不住一丝喜悦,很快就把这件事情传播到大街小巷,说儿子这几天就要回来与漂亮的女邮递员相亲了,等等。当然村里的人并不相信,咂着嘴说:“就他家那条件,还想娶女邮递员,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的婆娘还拦住玲问个究竟,玲笑笑说:“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村里人自然又把张满仓的话当成笑料了,在街头见到他时,经常笑嘻嘻地问,“你儿子该回来了吧?你儿子不回来,人家邮递员小玲就要跳井自杀了。”起初,张满仓还认真地说,“就这几天、就这几天。”但是一天天过去了,并不见儿子的影子,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他不回来也该回封信呀。”

张满仓又蹲在通往村子的山路上等信了,他的身体也在苦苦的等待中日渐虚弱消瘦。玲每次在山坡上遇见他,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他总是满怀了希望问一句,“有俺的信吗?”起初玲还责怪他,说:“大伯你怎么又在这儿等呢?”后来她就什么都不说了,很想偷偷地从他身边走过,不去看他那张紧张而迫切的面孔。而张满仓后来也不问了,只看一眼玲的神态,就叹息一声,颤颤地从地上站起来,扭头朝村子走去。这时候,玲的心就一阵紧缩,并恨起那个当兵的人,再忙也该给家里写封信吧?

玲从心里盼望那个当兵的人能够回来一次。

大约距十月一日还有半个月的一天夜里,张满仓怀里抱着儿子的照片死去了。村长给他儿子发了电报,过了三天才收到了他儿子的回电:“执行任务不能返回,请伯伯叔叔们帮助料理父亲后事。”

于是,村长按照乡村的规矩,在张满仓的院子里支了口大锅,蒸馍炖菜,招待料理丧事的人。因为张满仓是军属,所有的开销都由村里支出,来帮忙的村人就特别多,像整个村子大会餐一样热闹,那场面完全不像是料理丧事了。村人们大声说笑着,在院子里架起了一扇门板,把张满仓从屋里抬出来放在门板上,举行一些丧事仪式。最主要的是摔老盆,就是由死者的儿女在死者面前将一个瓷盆举过头顶,然后摔碎在地上,以示继承死者的遗志。本来村长是让张满仓家族的一个小伙子代摔老盆,可是当这个小伙子头缠白布走到张满仓面前时,看热闹的人开始起哄,有的说:“你这个儿子怎么不哭爹呀?”有的说:“你摔了老盆后就和他一样能吹牛啦,快摔呀!”小伙子受不住乱糟糟的哄笑,生气地拽了头上的白布,说:“我不摔了,谁爱摔谁摔!”

村长觉得摔老盆的仪式还是要搞的,就对小伙子说:“别听他们瞎嚷嚷,你摔,给你三十块钱行吧?”

小伙子坚决不干了,说:“谁想要钱谁摔。”

就在这时候,玲走到了前面,谁也没有注意到她是什么时候站到了人群后面的。玲举起了瓷盆,泪流满面地说:“大伯,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女儿吧。”话音刚落,手中的瓷盆已经在地上摔得粉碎,那“啪”的一声脆响,把围观的人吓了一跳。人群立即静下来,静静地看着玲趴在张满仓面前哭泣,哭声里透出无限的悲伤。

很快。一些心软的女人被玲的哭声感染了,也开始抹起眼泪来。男人们停止了说笑,很认真地低头做事。张满仓的丧事在一种沉闷的气氛里了结了。

张店村人对玲的举动感到吃惊,议论猜测是难免的。然而,他们刚刚把这件事情嚼得没有多少味道了的时候,却吃惊地发现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序幕上,那个举着指挥刀行进在国旗护卫队里的指挥员,竟是张满仓的儿子!这个从张店村走出去的小伙子,在万人注目中,步伐铿锵有力。他那坚毅的目光注视着前方,注视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个张店村人。鲜红的国旗在他身后跃动着,向上、向上,蓬勃向上!

玲坐在电视机前哭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消息很快从张店村传到县里,又由县里传到省里。敏感的省电视台记者立即赴京采访了张雷,然后把节目在省电视台播出。张店村的人才知道张雷是国旗护卫中队的队长,从年初就开始带领国旗护卫队的兵训练。当五十周年国庆大典在即,他们的训练进行到关键的演练阶段时,他接到了父亲去世的电报,能赶回来摔老盆吗?于是,村里人都替张满仓叹息,说他死得太不是时候了,并且又把玲的话题扯起来,猜测她和张雷究竟会怎样。有的婆娘干脆拦住到村里送信的玲问:“你们通信了没有?他啥时候回来?”

玲只是笑笑,并不回答。她能说些什么呢?

十月中旬,张雷终于回到了张店村。小轿车从他家的门前一直排到村头外,他的身边围满了省里和县里的领导,还有报社电台的记者们,五马镇的镇长挤了半天也没有凑到张雷面前。张店村的村长却很风光了,当张雷握着村长的手,感谢村长料理父亲丧事的时候,照相机、摄像机一齐对准了村长,弄得村长握住张雷的手半天不敢松。

玲是在张雷从家里走出来,准备去坟地看望父亲的时候。夹杂在人群里瞅了张雷两眼的。当时站在张雷身边的村长发现了玲,就对张雷耳语几句,于是张雷在众人的包围中,仓促地回头看了一眼玲。但是,他没有来得及看第二眼,就被一群人吵吵嚷嚷地簇拥着走了。

在父亲的坟墓前,他一下子跪倒在地,边哭边说:“爹,请原谅儿子的不孝吧,儿子回来看你了--”但是,他只匆忙地哭了两声,又被人群拥簇着上了小轿车,一溜烟奔县城去了。后来他的哭声被电视台播放了,虽然只是哭了两声,但他那无限的伤悲和对父亲的思念,感动得许多人流泪了。

张雷离开家乡一个多月,他回家乡的报道才渐渐地从报纸电视上消失了,而张店村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一天中午,玲去张店村送完了报纸返回时,路过张满仓的坟地,她突然感到很累了,就去张满仓的坟墓前坐下。瞅着坟墓,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孤独感涌上了她的心头。她不知道张满仓是不是已经了却了他的心愿,她很想和躺在坟墓里的张满仓说说话,想告诉张满仓她是如何想念那个当兵的人。

玲似乎没有一丝站起来的力气了,她就长久地坐着。深秋的风从山坡吹过来,在坟地里盘旋着,卷动着坟地里的枯草,发出沙沙的声响。

天已经凉了。

(原载于《解放军文艺》2000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永靖诗情

    永靖诗情

    本书内容包括:八臂观音、八盘峡水电站、吧咪山、白塔川、白塔木匠、白塔寺、伴客同游炳灵寺,归途口占等。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盛宠太子妃

    盛宠太子妃

    作为一个合格的土匪顾菁菁的人生信条是,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负心狗。作为一个欢脱的土匪顾菁菁的人生格言是,以貌劫人,以缺德绑人,看心情撕票。所以她放了肉票世子妃,劫了病秧秧却“抢占”良家妇女的太子爷。从此土匪窝永无宁日。直到后来,一脸无害状的男人望着顾菁菁做娇羞状,美男子与江山你要哪一个?压寨丈夫和太子妃你选哪一个?
  •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一只被“禽兽”看上的小白兔,在婚后不断跟禽兽抗争,却慢慢发现禽兽对自己似乎“别有用心”的故事,沈糖在顾行北的精心设计下不得不嫁到顾家,却对初恋情人恋恋不忘,始终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信誓旦旦说将来一定会娶自己的男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娶了别的女人,顾行北从来不擅长表达自己的任何情感,他对沈糖的付出从来都是默默无闻,但好在只要真心总能被发现,他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总算明白了彼此的心意,从此携手不再孤独!
  • 全能进化系统

    全能进化系统

    汪凡意外吞噬自小佩戴的一颗古代水晶,获得了来自上宇宙科技位面的全能进化系统。当汪凡觉得自己已经一只脚踏入世界巅峰的时候,他这才发现,原来真正的挑战来自他处······
  •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本书以大量的实例和故事,向人们提示应走出思维定式,摆脱惯常思维,以不同的思维去处理事情,才能走出困境,解决矛盾乃至取得成功。
  • 救世主系统

    救世主系统

    王潇洒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衣,叼着根七块五一包的红塔山,站在一栋写字楼门前。忽然,他眼前一亮,不由地吹了口哨。迎面走来一个身穿职业套装,身材堪比模特的大御姐。他喊道:“嘿!美女!你也在我的公司上班啊?”“你的公司?”御姐皱了皱眉。“是啊,我是你们老总啊!但这并不是我的真实身份……”王潇洒十分神秘地说道。“呦,那你倒是说说你是什么身份?”御姐一手掐腰,摆出一个让人直流口水的姿势。“其实……我是救世主!哎哎哎!你别走唉!什么?我精神病?我真是救世主啊!你怎么不信呢?”
  • 傲娇公主:将军别乱来

    傲娇公主:将军别乱来

    年少时的救命之恩,代仙一直都铭记于心可长大成人之后,就什么就变了恩情还没来得及报答呢……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逆圣独尊

    逆圣独尊

    意外陨落的散修,立志寻找前世爱人。执念支撑,尝遍千辛万苦;伊人相伴,凌驾四海八荒。且伴我,傲视寰宇,睥睨琼霄!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天地源君

    天地源君

    天地之初,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由天帝所在的天庭管理,地界亦称冥界由冥帝及冥帝下的十冥王判官管理,人界由皇帝管理但常战乱更替很快。在蛮荒时黄帝轩辕氏,斩蚩尤,夺天下,成仙为圣,入住天庭,称天帝昊天,四夷来朝。上管天庭,下管冥界,左右人间。但他罔顾天道,逆天而行,被天下诸强所推翻。在他执政之时他的三女儿下界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