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0300000022

第22章 红烧肉从哪儿来

宝良平生最佩服的人是他爹,因为他爹是医生,上埝镇上名气最响的人物,乡下人干脆拿他爹当神敬,宝良对此极自豪。也因此,他爹放一个屁,宝良都能当圣旨接着。

薛先生曾经分析说,杰克的病之所以难痊愈,有两个原因。第一杰克是美国人,洋人,洋人来到中国,得了中国病,看的是中国医生,喝的是中国药,他的体质自然不适应。“合不上辙。”他说。第二呢,可怜杰克拣回一条小命后,一直在飨堂里藏着掖着,晒个太阳都不敢光天化日地坐下来,再加上弄不到好吃的,营养跟不上,体内的阴气就一直排不出去。

结论就是,大家都来操操心,多想办法给杰克改善伙食。

爹的“圣旨”一下,宝良昼夜不宁。

有一天他用一只鞋子兜来了四只蛋,白色的,蛋壳薄得半透明,每一只不过青枣那么大。他兴冲冲地说,这是他家养了好几年的老乌龟生的蛋。

“可有营养了!大补!想想看,乌龟这东西长生不老呢。”

思玉用两个指头捏起一枚蛋,送到鼻子下面闻一闻,眉头就皱起来,指责宝良:“你怎么可以弄只臭鞋子盛乌龟蛋呢?蛋熏臭了,怎么吃?”

“不会不会。”宝良像求着思玉一样。“有壳,熏不着。你可不知道刚才我多着急,老龟自己想把蛋吃了,不是我眼疾手快,哪儿还抢得下来?”

思玉将信将疑:“老龟会吃自己下的蛋?”

宝良赌咒发誓:“真的!骗你不是人。”

思玉敲开蛋壳,一只一只打到小碗里,确信没有异味后,放了盐,撒上葱花,给杰克搅了一碗蛋花汤。

过两天,宝良又来了,拎来一只血糊拉塌的黄鼠狼,说是他家的老鼠夹子打到的。那东西瘦得没有三两重,不算那条毛乎乎的大尾巴,也就是老鼠大小。

这回是娘惊叫了:“哎哟宝良,这东西还能够吃啊?”

宝良说:“怎么不能?我听说广东人还吃老鼠肉呢。”

娘拒绝:“不行,黄鼠狼骚得很,没见人吃过它的肉。”

“煮出来试试?”宝良不甘心。

娘捏住鼻子,连连摇手:“快扔出去,这股味儿!”

宝良的好意没有被接受,心里是一百个不服气。

这天他又来了,手里拎着一个瓦罐,进门就把克俭拉到一边去。

“你尝尝!”他手也没有洗,从瓦罐里捏了一撮什么东西,不由分说地塞进克俭的嘴巴里。“嚼!使劲嚼!香不香?”他眼巴巴地盯住克俭的嘴,喉节跟着一动一动。

克俭嚼了一会儿。“真香。是什么?”

宝良眉毛一挑:“狗肉松。”又补充:“放心,我家养的狗,没病。”

克俭咽下嘴里的肉松,很不忍心地告诉宝良:“夹克不吃狗肉。”

前几天沈沉好心送来一包喷香喷香的卤狗肉,杰克吃了两片,觉得味道不寻常,问克俭是什么肉?克俭笑嘻嘻地学了一声狗叫:“汪汪!”哪知道杰克就愣住了,之后抠着自己的喉咙,吐了个翻肠倒肚。吐完了他愤怒地对克俭说:“不好!狗是人类的朋友!”

宝良急切解释说,他也听说了杰克不吃狗肉,所以他特地换了花样,求他的娘把狗肉做成了肉松。“肉松好吧?你吃不出来吧?别告诉他是狗肉就行。”

“他要是问呢?”

宝良眼珠一转:“就说是驴肉。”说着把两手的食指和中指竖起来,支愣到耳朵上,扯着脖子“哦啊!哦啊!”两声叫。

克俭笑得肚子都疼。笑完了,想想还是不好。杰克既然不愿意吃狗肉,故意欺骗他,这事情不道德。再说,宝良养的那条狗,克俭还是认识的呢,他想到那条狗亲热地跑过来舔他手指的模样,心里怎么都不好受。

宝良这回真的生了气。不管怎么说,狗已经被打死了,做成肉松了,吃不吃的都变不回来了。宝良抱着那只盛肉松的瓦罐,又伤心又气恼,头一回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克俭看着宝良哭,心里不忍,在旁边陪着淌眼泪。他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万分万分地对不起好朋友。可是反过来,为了好朋友高兴去欺骗杰克,他更是做不到。

还好,宝良不是一个记仇的人,生了两天气,自己就想通了,跑来对克俭说,干脆别再想那些歪心思,找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杰克吃,要吃就请他吃最好的,红烧肉。克俭问他说,哪儿有?宝良眨眨眼睛说,挣钱去啊,挣了钱到石庄镇上买肉,让你娘做啊。

这样,有一天两个人偷偷出了门,从上埝镇往东走十里路,到海边的盐田里做小工。

时令是仲秋。如果在青阳县的南乡北乡西乡,这个时候,棉花还没有吐白,稻穗儿还没有转黄,玉米黄豆和山芋都长得正欢势,田野里应该是一望无际的绿,蓬勃的和旺盛的绿。然而在东乡,在他们脚下走的这条路两边,土地泛出一层灰白的盐碱,半人高的红草东一丛西一簇地茂密着,草窝子里不时地现出一棵披头散发的皂角树,被旷野的海风吹得舞手弄脚,仿佛随时都可能拔根而起,翻卷到天边。克俭和宝良从来没有到过海边的盐碱滩,一路走着,看什么都稀罕,碰到什么都好玩。

再往前,进到制盐区,几乎无路可走,满地尽是柴草,盐包,撒落的盐粒,牛车轧出来的坑坑洼洼的车辙。那些一摇一晃的牛车上,装载着从海边运来的饱浸海水的草木灰,牛车吱吱呀呀慢腾腾地挪着,海水一路沥沥拉拉地滴着,浓烈的咸腥味熏得克俭忍不住连打几个大喷嚏。克俭问宝良,拉这些草木灰过来干什么用?宝良说他也不知道,总是跟熬盐有关吧。

盐场很大,各家盐户都有自己用芦苇圈出来的地。每家每户的地块上,都排列着熬盐的锅灶和盛盐卤的砖池。锅大得吓人,克俭见过觉慧寺里和尚们做饭用的大锅,眼前的这些锅却比寺庙里的更大。有些锅里正熬着盐,灶下火光直冒,锅里热气腾腾。有些锅里盐出去了,暂时歇了工,黑乎乎的锅灶敞着大口,远看像盐场上一只一只瞪着的眼睛。

两个孩子稀里糊涂摸到盐场来,心里想着做小工挣工钱,却根本不知道能够做什么,怎么做,谁肯要他们做。宝良大一点,也机灵一点,使个眼色,拉克俭跟着其中一辆牛车走,且看赶车人接下来干什么。

牛车吱呀吱呀地晃到一排铁锅前,早有两个粗壮的汉子坐在灶台上等着卸车。他们吆喝着老牛转身,把车屁股调过来对准盐卤池,抽去车厢后面的一块活动板,人爬到车上站稳,两把铁锹舞得风快,眨眼功夫一车湿漉漉的草木灰已经卸在了卤池边。车卸完,人咚地跳下来,车老板牵着老牛再沿来路走回去,往海边装运下一车。

卸车的两个人,一苍老,一年轻,模样很相像,看起来是父子。两个人都是黑红脸膛,头发被海风吹成了乱茅草,腰间扎一根稻草绳,张嘴说话时,牙齿亮晃晃地白。

一车草木灰堆在卤池边,灰中的盐卤缓慢地渗出来,汇成一股股细流,汩汩地流进卤池。围着卤池一溜排开四口大锅,熊熊火光呼呼地舔着锅沿,锅中盐卤咕嘟咕嘟起劲地翻腾着,遇上一阵啸叫的海风,热气贴着锅边低低地漫开,站在下风口的人就闻到呛人的盐卤味,闻不习惯的人会流眼泪,呛咳,呕吐。

那模样相像的父子俩用的是轮流作业法,轮番着跳上前,叉着大捆的干红草,往灶膛里面塞。草捆扎得紧,看起来沉甸甸的,一捆少说也有三五十斤。叉草的铁叉也特别,连柄带叉头有两个人那么高,中间扎一根铁绳索,吊在一根粗木桩上,借了杠杆的原理叉草、送草进灶膛。这样一来,俩父子只需操纵叉柄,不必把几十斤重的草捆提在手中,活儿就轻省了许多。

克俭和宝良站在旁边看他们奋力干活,心里有惊心动魄之感,两个人都伸着头,张着嘴,只管瞪大眼睛瞧热闹,倒忘了自己跑到盐场上是为了干什么。

四个锅里的盐卤,慢慢地开始收干,先剩下半锅卤水,又浅下来变成小半锅。因为盐分越来越浓,锅中咕嘟咕嘟的翻滚声也小了,稠稠的卤水翻不动了一样。年轻的盐工开始撤火。年老的那个拿个蒲包兜了一包东西撒进盐锅中。奇迹马上出现:盐卤开始结晶成盐了!起先见到大锅里有一处地方发白,跟着泛白的面积越来越大,就像墨汁在绵纸上渲染开来的速度那么快,刚刚还是半锅沸腾的卤,眨眼间凝成了雪白的盐。

克俭好奇地问那个年轻盐工:“你们往锅里放了什么?”

年轻盐工往远处一呶嘴:“皂角粉嘛!一路过来没看见那些树吗?皂角晒干磨成粉,就是熬盐的料。”

克俭实在太惊奇了,盐碱地上长皂角树,原来不是为了结皂角洗衣服洗澡的,是磨粉熬盐的!天下的东西,真是一物有一物的用场啊。

宝良想起他们来盐场的目的,吭吭吃吃地问:“你们……那个……要不要人做小工?”

年老的盐工瞄他们一眼,眼睛转过去,不屑作答。年轻的那个爱说话,笑嘻嘻地逗宝良:“小鸡鸡才长了枣核大,你说你能做什么工?”

宝良指指吊在木桩上的草叉:“我帮你们烧火。”

“那行啊,”年轻盐工朝他招招手,“你过来,使一回叉子我看看。”

宝良刚刚看盐工操纵草叉,以为轻巧得很,等自己过去,抬手抓住叉柄,才发现这东西晃晃荡荡并不听招呼。他把叉柄奋力往东边掰,要想叉起草堆上的一捆草,草没叉住,叉柄却忽然像长了眼睛一样地回过来,啪地一声响,不偏不倚地打在宝良肩头上,把他打得站不稳,踉跄着退几步,一屁股坐倒在地。

年轻盐工哈哈大笑。年老的那个本来还绷着个脸,此时憋不住,跟着也呲牙笑了笑。

克俭赶紧跑过去,把宝良扶起来,拖他到路边。宝良捂着肩膀头,丝丝地直吸气。

“小孩儿,回家吃上几年萝卜干饭再来吧。”年轻盐工乐呵呵地说。

烧火都不行,赶牛车、扒草灰那些活儿就更是不用想了。两个人又往四处转了转,发现没有一样事情能让他们插得上手。克俭提议回家,怕天晚了家里人要着急。

宝良沮丧地说:“真可惜,到手的红烧肉飞掉了。”

克俭好笑地想,怎么就“到手了”呢?根本还没有沾上边呢,离得远着呢。

可是他没有把这话说出来,怕宝良更加不高兴。

同类推荐
  • 勿忘草

    勿忘草

    《勿忘草》是日本近代著名画家竹久梦二书写儿童的代表作。精选童话随笔近40篇,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日本大正时期城镇乡村里的儿童及青少年,他们的生活故事与情绪情怀。无忧的岁月,洁净的心灵。献给向善向美的你。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 森林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森林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诗经》,更直观、真切地感受《诗经》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热门推荐
  •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职场中有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员工,当外界的环境不如自己的意时,就想着另外寻觅一个地方安身;却从来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频繁地更换外界条件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本书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通过想法把事情做好,做一个不瞎忙不乱忙的高能效职场精英!
  • 淡定王爷傲娇妃

    淡定王爷傲娇妃

    一个反复纠缠着她的梦;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前世:他为了心爱的女人而死;她许下千年也要找到他再续前缘的宏愿;今生:他一次一次的在梦里深情的呼唤;而她转世为人,却忘记了这段欠下的情债;一场车祸,她穿越到了一个被架空的年代,变成了大将军的女儿,更是未来的八王妃。而她的夫君竟是她梦中的男子!!!话说,许下的承诺,欠下的债,他们能否再续千年情缘?且看俏皮王妃如何降服冷酷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之翼

    异界之翼

    她因为一块水晶,一个意外来到了这里。“天啊!放过我吧!”古老的语言,水晶球里布满咒文,旋转着,告知着人们:曾经的,终究还是会回来。人族二王子,嗜血族皇族继承者,神族大王子,魔族殿下,圣林护使。这么多男主是要闹哪样啊?五个孩子一定要挑一个嫁掉,不选就要被咔嚓,分分钟要gameover的节奏。必须要选一个嫁掉,找齐五块水晶,得到所有守护者承认。丫丫的,什么破事都她来干,回个家有那么麻烦吗?你丫的魂淡作者,姐姐不干了!
  • 重生之猛士

    重生之猛士

    猛士,不在乎路上有多少坎坷,不在乎一路的风雨血飘,更不在乎对手多么强大!正真的猛士只会一往无前!上一世的华猛只是个小人物。这一世华猛带有10年记忆回到了这个末世。华猛该如何选择??????
  • 文艺探谜

    文艺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我爱你,但是从明天起,你就是敌国京城第一头牌。”他眸底竟是冰冷而凉薄。她冷笑,“我不配让你这样尊贵的人爱!”他残忍地笑了。皇上,想爱我可以,拿出诚意来,想卖我,你就滚开!【女主从弱变强文】
  • 佛祖统纪说

    佛祖统纪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第一本物理探索发现全纪录

    我的第一本物理探索发现全纪录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分为物理学萌芽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三个阶段。主要的物理学科有经典力学、理论力学、电磁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相对论、时空物理、量子力学、核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物理学的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序、对称性和对称破缺、守恒律或不变性。
  • 步生莲之卿本佳人

    步生莲之卿本佳人

    栖桐山上的惊鸿一瞥,让她对南瑾倾了心,失了魂……她宋迤莲此生可曾求过谁?却为了他甘愿跪倒在死敌的脚下,双手奉上她整个天下!但那人,却在她为他付出了一切以后,携着另一个女人款款走过她的身边,轻描淡写的说道:“与我何干?”“宋迤莲,你没想到吧?让你一败涂地,一直心心念念,为之倾覆天下的,正是那兮月公子,南瑾!”可叹自己一向有着看穿人心的本领,却终究败在了他的手上!最终也是在那栖桐山上,“南瑾,你我最初是在这里开始的,如今便也在这里结束吧!如有来生,我只愿从没有遇见过你!”说完便纵身坠入山崖,徒留那男子呆呆的站在山顶,万念俱灰!
  • 汉武故事

    汉武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