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9900000023

第23章 海尔哲学(2)

张瑞敏:这就是我们争取的一个目标,但并不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说从1998年开始做,做到现在,到今年的9月份就是5年了,如果到2008年,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话,那就比较理想了。从开始提出来,到最后做到,时间是10年。我认为这够快了。我们这样做是希望每个细胞都动起来,每个细胞都有相当活力。比如鹿可以被狮子吃掉,但如果这只鹿年轻力壮,它在鹿群中肯定不会被吃掉,被吃掉的永远是年老体弱的。你说狮子硬朗不硬朗?但是如果狮子老了的话,连牛也可以踢它两脚。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每个细胞都老化了,所以关键取决于每个细胞。企业不是看外表多么大,多么有力量,关键是看它的细胞有没有活力。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论“国际化”,海尔国际化的思路和做法曾经一度受到质疑。2002年底,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我反向思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都说我们走出国门有风险,但是,有谁能够告诉我不走出国门又有多少风险?海尔的国际化是以建立海尔的国际化品牌为目标的,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品牌,现实的赢利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理解为负债。

“中国造”新论

《经济观察报》:我还是想听你谈一谈海尔国际化的问题。海尔也是中国比较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海尔当初提国际化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理解,但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国际化,学者们经常提醒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在市场营销、理财、经营战略、人才、信息、物流等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对国内企业而言,首先要了解世界一流企业的水平,然后找出差距,再研究消除差距的途径,这是中国企业生存的前提。在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这么长的时间里,海尔真正的经验和体会到底怎样?您能给中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建议呢?

张瑞敏:对中国企业来讲,首先必须放到国际的大环境中去。在国内排第一、排第二,那都是没用的,现在必须摆在全球的范围内,所以现在一定是奥运会,而不是全运会,这是前提。如果海尔摆在国内的话,很好;摆在国际上,不行。所以说这就是差距。现在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你不要封闭起来。我认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是,你怎么在短时间里赶上并解决这个差距。有人一提到这个问题,就说人家是100多年老公司了,人家资本比我们大,人才比我们多,光研究人员就几千名,博士多少名,而我们有多少?现在我认为呢,你就是这么大的差距,你想今天改变这个现状也做不到,但你必须要赶上它。那么,所要做到的就有两条,第一是创新,第二是速度。你不可能按照它原来走过的道路去走,你如果去走,永远追不上。所以你就要创新,通过新的途径,它100年走过的路,你10走过、20年走过。另外就是冲刺,每天跑一大块,要不然你怎么能赶上?

《经济观察报》:很多企业现在都在热谈这样的一个话题,就是“全球产品中国造”。反正我们跟别人也比不了,我们干脆就成为全世界的制造基地,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要求自己,或确立自己的战略。但是海尔的扩张战略反而有一些反其道而行之,海尔过去在国内实施了一系列并购,一共有18家国内的企业被海尔纳入麾下,但现在呢,反而没有在国内去并购一些制造企业,而在国外不断地去并购,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瑞敏:有的人就像你说的这样,认为中国要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中心。但我认为,这忽略了一点,不是“全球产品中国造”,而是“全球名牌到中国制造”。世界上很多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但有几个是中国自己的品牌?其实,它是打着外国的牌子出去的,我认为这非常危险。比如说日本的产品,我不在日本造,我到中国制造,它制造完之后,出口的时候是打着日本的牌子,打着美国的品牌,打着韩国的品牌。我是到你中国来制造产品,我今天来造,我明天就可以不来造。现在就有人认为在越南比在中国更划算,它随便哪个地方都可以去。

现在我认为所有的资产都应是负债,只有品牌,才是真正的资产。你说你现在的厂房、固定资产、生产线都是世界一流的,但你没有品牌,你今天给人家贴牌,明天人家找到更便宜的,你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负债。所以有人说,信息化时代,软件就是一切,硬件什么都不是,听起来非常奇怪,现在看还真是这么回事。

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的话,就你刚才提的那个问题,我认为就很清楚了。我们现在建了10个工业园,可能将来的方向是一年我们卖出去一个。但现在不建不行,为什么呢?没有人给你来做,因为你还没有创出这个名牌来,必须我自己也要生产,建工业园。我到国外去建工厂,也不是为了工厂,而是为了能够在国外创建一个本土化的名牌。

《经济观察报》:国内确实有曾经显赫一时的工业基地,拿不到订单后,企业维持不下去,流水线一作价卖得非常便宜。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你前面提到要用速度来实现竞争优势,但是一个大企业要保持它的高速发展状况是非常困难的。依我的认识,这个速度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就是它现在所处的行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它的空间很大;第二就是它的管理,管理保证它企业的正常发展;第三就是他的企业能不能在业务上实现拓展。以你对海尔企业的了解,你认为对海尔来说,现实的机遇和产业机会在哪里?

张瑞敏:我们从自己走过的这些道路来看,当初我们在进入这些行业的时候,应该说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从1985年开始进入冰箱行业,到1987年、1988年,那时根本就买不到冰箱,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空调是1991年进入,也是一样,到了1996年、1997年,空调也脱销了,都赶上了大发展时机。很多企业也和我们一样都赶上这个时期,但为什么其中有的企业现在反而找不到了呢?因为他们赚了钱后,就想找一个更高速发展的行业。当初大体上一般会找房地产,会找股市,而我们用这些钱,把我们自身的行业做好。因为我们始终有一个理念,就是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行业。

回答你刚才提出的那个问题,要在合适的时机进入,不断地在行业中集中自己的优势,提高产品的质量。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给你一个亿,让你去找一个现在最好的行业,肯定找不到。哪个行业会有高速增长?哪个行业都这样,总会有一些企业在进去之后破产、亏损,但也有人成功、发展。

海尔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地在国内外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给人以“盛世海尔”的印象。几年前,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话在企业界广为流传。也许正是这种危机意识造就了今天的海尔。

企业四季论

《经济观察报》:我们来谈一个跟我们经济观察报社有关的问题。《经济观察报》与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组织了两次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评选,去年,海尔无论是在民意调查还是专家评选里,都是第一。今年我们的专家评选还没出来,但第一轮民意调查,海尔仍是排名第一。几个星期以前,英国的《金融时报》评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海尔也是在中国的企业里排名第一。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结果的?

张瑞敏:一个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的荣誉,就如同在沙滩上的脚印,无论多么清晰,一涨潮就什么都没了。以前在中国有多少很有名的企业,现在连名字都很难叫起,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就要不断地向前看。今年,《财富》评的最受尊敬企业,GE已经落到第五去了,第一是沃尔玛,这对GE来讲是不是个打击?连续多少年都是第一,瞬间就下去了,再想达到第一,我想就很难。

《经济观察报》:海尔在18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抓管理,所以,海尔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规范的、有序的组织;而很多企业的决策和市场行为显得随意性很强,随意性强的结果是昙花一现。与大多数家电企业相比,海尔是在春天,我想你的忧患意识还是很浓的,如果请你来写一篇文章,题目是《海尔的春天》,你将如何来做?

张瑞敏:从来不会有事物能从混沌直接到有序,只能是从有序到混沌,再到一个新的有序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整个组织结构中提出来,一定要建立一个有序的非平衡结构。你首先要认为它永远是非平衡的,就像走钢丝一样,只有在动态当中保持平衡,走到终点。这就要求我们其实应该把每天都看成是冬天,这是一种挑战。不一定说从冬天一定会到春天,怎么会一定是这样的呢?就算自然界也是这样,一年四季老是周而复始。即使冬天来了,你能寻找到你要的东西就可以了。大雪封路,别人都没有猎物了,都没有吃的了,你寻找到了,你就找到了春天。

前几年还有人提出来,我们企业的钱可以够每个人吃半年或者几年,那怎么可能呢?像小地主一样,我存的粮可以够我吃三年了,不发展有什么用呢?

我们的干部深有体会。我们好比老是在沙漠里跑,前面有一个绿洲,刚到绿洲就要跑,前面还有更大的沙漠,原来这个绿洲其实就是给我们加加油的。现实就是这个样子,用户永远不满意,永远抱怨。所以我们有句话是:用户的抱怨是你最好的礼物。每天都有用户的抱怨,不论企业的冬天和春天。企业要有春天和冬天的话,也和自然界一样,最多也是四季,周而复始,而对企业来讲,可能还复始不了。你现在到了春天了,突然一下又到了冬天了,你要再想到春天,还可能到不了。

《经济观察报》:海尔从当初一个破旧的小厂,发展到了今天,长达18年了,海尔一直不断地往前跑,你能不能描述一下你自己,你在什么时候有过情绪低落?怎样来调整自己?那么,低落是因为什么原因?或者低落到什么程度?

张瑞敏:人都有喜怒哀乐,这个避免不了。我现在认为应该做到三条,第一就是克制,第二就是谦虚,第三就是执著。这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个学者提出的,而且他把这三者打了一个比方,好比一辆车一样,克制和谦虚是汽车的刹车系统,那执著呢,就是汽车的油门,如果说只有克制和谦虚,那这个车就跑不快了,但是只有执著,这个车就会失控。

对我们来讲,这么多年过来,也是这样,就是我们所有的克制和谦虚都是为了执著。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是绝对不变的,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克制。这不是假装的,不是虚伪的。比如说:有一些竞争对手,给你说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我如果纠缠于这个执著的方向,就没法去实现,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就必须克制。从另一个角度说:你必须和企业融为一体,你的喜怒哀乐关系到一个企业。如果我非常生气,为了这个企业,我就要克制。不是有一个统计嘛,全世界寿命最长的是画家,最短的是商业人员。就像我们这样,一定要想你要达到什么目标,随时比较你和目标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如果你和国际大企业一比,还有什么可骄傲的?“事非经过不知难”,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当时是怎么走过来的,真是非常难。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保持持续的激情?

张瑞敏:我看就是“两创”,一是创业,二是创新。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天天创业,每天从零开始,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如果没有了这种精神,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

2月份举办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讨论的主题就是“变革时代的领导力”,特别强调企业家的精神和企业家的作用。经济学家张维迎对“企业家”的定义是“创造游戏规则的人”,张瑞敏的“创新”思想正好契合了这个学术上的定义。

中西医论

《经济观察报》:很多人都在谈一个企业家的精神素养,你认为在中国做一个企业家有什么特殊性?

张瑞敏:要我说在中国做企业家,干企业不顾“家”就成企业家了。

《经济观察报》:是以牺牲家庭为代价?

张瑞敏:至少在我所看到的中国企业家中,没有哪个企业家,能够两全其美。

《经济观察报》:联想柳传志现在有一个“1+2”的模式,海尔将来会不会有“1+4”?

张瑞敏:我们就是3万个SBU,不存在你所说的1+2、+3、+4的模式。在海尔,每一个人都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主体。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待自己在海尔的作用?或者我们具体化一点,你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张瑞敏:要是稍微有一点时间的话,我一定要到现场去。只要到了现场,就会有一种鲜活的感觉,也会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想像不到的问题。比如说:推行市场链,你做了很多要求,到下边一看,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如果员工积极性不高,你再推进的话,那肯定不行。

其实有点像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中医就是望闻问切,有时候不一定会有非常准确的量化,比如血压到底是120还是80?真正的中医可能说不出具体数字来,但往往能通过看看舌头、摸摸脉呀,就知道病因是什么。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都用量化来定。怎么说呢,就是一种感觉。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挑战》里有句话:“对经理人来说,到头来只有一个方式去取得信息,那就是:御驾亲征。”你必须清楚,光在电脑前看数据,数据告诉你好,你不知道为什么好,告诉你不好,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好。

现在有的企业认为和客户搞好关系就是陪客户喝喝酒、打打高尔夫。我们和客户搞好关系,很简单,就是帮客户赚钱,你光和他喝酒,他说要你的订单了,有什么用?你必须和他一块找到用户是谁,找不到,就算他和你的关系好,要你的货了,这些货不好卖,有什么作用?

就我而言,我愿意称自己为中医。

(原载《经济观察报》)

同类推荐
  • 谈判力:非常说服与赢取的智慧

    谈判力:非常说服与赢取的智慧

    由文成蹊编著的本书用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介绍了谈判力的重要作用、原理以及怎样获得谈判力等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来讲解提升谈判力的技巧,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谈判力。本书帮助读者在人生每一场谈判中都能有效说服他人,实现自己的愿景,成为真正的赢家。
  • 别做不懂用人的傻瓜

    别做不懂用人的傻瓜

    首先我要声明,这不是一本关于“厚黑学”的书,也不是一本关于“成功学”的书,书中探讨的是企业的用人方法和用人风险。虽然书名有些雷人,语言有点调侃,但我认为还算是一本比较严肃的书。几年前我就想写一本关于人和生意之间关系的书,专业点讲就是谈一下人力资源战略,但是一直都没有动笔,因为这玩意儿实在太难写。如果写得太晦涩,即便有人叫好也没有太多实际用途;如果过于媚俗,就算成了畅销书也不合我意。再加上管理一个从事招聘、软件和培训工作的知识性产业公司,劳心劳力,因此,写书这事似乎渐渐成为空中楼阁,几乎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
  • 从不竞争

    从不竞争

    本书是一本讲述经济型连锁酒店7天的书,也是一本讲如何做一家快公司的书。7天是一家与速度赛跑的企业:自2005年3月开出第一家直营店以来,每年保持400%的增长,即便是遭遇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这家公司的增长速度也超过100%,并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短短4年,7天已成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第一阵营品牌。所有这些,标榜自己“从不竞争”的7天是如何做到的?它有着什么样的独特管理方式?它的“从不竞争”理念到底是什么?它有着一支什么样的团队?一切的答案本书为您揭晓!
  •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

    中国式控制力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于历史上无数先人在控制问题上的探索,中国式控制力是中国数千年制度文化和权力斗争的智慧,促进着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就有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相对较为先进的制度设计。法国现在在所使用的文官考试制度即参照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的宰相制度和监察制度更是让国外无数学者为之所拜服,这些夹杂于制度和权力斗争中的控制力智慧在过去曾被我们全盘否定过,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所借鉴。
  • 推销与商务谈判

    推销与商务谈判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教育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特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力图在推销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高职高专学生易于掌握、易于实践。
热门推荐
  • 栖乌白骨案

    栖乌白骨案

    扇面画家米庆兵回到已离别15年的家乡海涂小镇栖乌,期盼能与初恋情人西月重逢。15年前,西月留其在家过夜,米尚未谙男女之事,在床上不得其门而入,令西月失望不解。次日米因事奔赴T城,待返回,听到西月跟卡车司机陶亮好上了的传闻。油菜花开时节,米因连夜失眠,终于在一个晴热的午后迷失于油菜花地里。苏醒后,黯然离开栖乌,投奔T城,却从此一直被一背着重物爬楼梯的噩梦所缠绕。米此次入住陶亮旧情人杨筱丹的旅馆里,杨夫梅子青与同性情人租居西月家已空置多年的旧宅,在四楼阁楼上发现了一具白骨,死者正是已失踪15年的陶亮。米在回T城的卧铺车里又做了那个噩梦。在梦里,他看清了,自己是在背着一个个子比自己高的男人上楼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穿越之守护甜心世界

    穿越之守护甜心世界

    她,有许多特殊身份,到了人间执行任务,拥有强大的守护甜心,进入圣夜学习,她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呢?
  • 变成昆虫的日子

    变成昆虫的日子

    天昊小学六(6)班的五个孩子,在去学校后的小树林中捕捉昆虫标本时,被一个精灵法师变成了五只昆虫——蚂蚁、螳螂、蝴蝶、蜘蛛、蜻蜓,精灵法师告诉他们,要想回到学校,就必须穿越茂密的丛林,去挑战自我和命运。他们在变成昆虫后的日子里,遇到了哪些前所未见的危机,经历了哪些前所未想的曲折?
  • 御宝天师

    御宝天师

    古玩店的小伙计竟然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超级高手,但他不仅仅拥有令人震惊的实力,跟拥有令人仰望的超级天赋,如此耀眼的一个人,想低调点都不行。玩转古玩界,震惊风水界,叹服武术界,羞煞万千天才,同时还混迹各色极品美女中……美好的生活就此展开,成就一个只能仰望的存在。
  •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他叫陈二狗,通俗易懂。相对于另外那个大名叫陈浮生,小名叫陈二狗的人来说,他这名字一点都没有深意。很简单,他有个哥哥,叫陈大狗,所以,顺其自然,他老爹就给他起名叫陈二狗。#########且看陈二狗,如何风骚人生吧!!!
  • 武破九层天

    武破九层天

    古老的天龙大陆,沉睡的圣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人冷眼,我命由我不由天!登天路,踏骨行,武破九层天!
  • 盗圣境

    盗圣境

    他有着最上乘的身法。他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未入圣境,却被人们称作盗圣三年前他从此消失不再偷盗三年后,他再次就业重操,这次他的目标是“天下”只为她一句:待你山河袖中藏,金銮殿上为君舞
  • 我自称雄

    我自称雄

    看苍茫大陆,谁主沉浮!傲天下英豪,我自称雄!至于内容,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嘿嘿!……PS:这是爵士第十一本VIP,品质保证,绝对全本,敬请支持!
  • 邪王逆天妃:草包四小姐

    邪王逆天妃:草包四小姐

    传说在一片遥远的大陆,有一奇女子,拥有多种稀有属性,具有史上最高的金阶品质,管你是上古神兽还是极品精灵,谁都不准逃票,通通收入她的百宝箱里,但是,在千千万万的古辈中,未曾有一人能有如此多的神兽,这样的传说,谁也不知是真是假……男友出轨,闺蜜背叛,使她不知是该嘲笑自己的纯情,还是该感叹人情的险恶。神奇穿越,来的另一片以武为尊的大陆。穿越到了一位四小姐身上,这四小姐的没爹没娘,对她好的人都离奇死亡,到底是有人在搞鬼,还是她本命如此?拿出她的智慧,让这群无知的地球人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存在于牛A和牛C之间的银!【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见鬼!第一次写书,亲们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