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00000028

第28章 察人观物 5(2)

第三章 察人观物 5知人与用人 (2)

何,听对方说一番话便知其人品如何。《金云翘》第七回:“入门三相,便知其家;听言三 句,便知其品。越王在流离颠沛之中,不失夫妻君臣之冀,人知其必兴。”

【三年识马性,五年懂人心】 意谓要了解人的思想要经历长久的时间。季康《忧愁河》上六:“三年识马性,五年懂人心……开会白吃白喝,临走还要送上一套衣裳衫裤,这样的事太稀奇了。”

【深山出俊鸟】 比喻荒山僻壤出美女或人才。张孟良《儿女风尘记》第一部二:“真是深山出俊鸟,穷人家居然生下这样的美女!”刘江《太行风云》四十:“怨不得人们常说,深山出俊鸟,就是有人才。”亦作“深山出俊鹞”。明?杨慎《丹铅总录》卷四:“《潜夫论》曰:中堂生负苞,山野生兰芷。负苞,朽木菌也。此言譬人材在朝市山林。谚云深山出俊鹞,十字街头出饿莩。亦此意。”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三国演义》载:蜀汉大将关羽与刘备失散后,被曹

操挽留在军营,虽然受到优厚的礼遇,但却心念蜀汉。比喻人在这里,心动思念别处;或表

面上为一方干事,实际上为另一方着想。雪克《战斗的青春》第八章:“那伪军发誓说:“

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我家里也有妻子老小,我要说瞎话,一家子都不得好死!”亦作“人在

曹营心在汉。”身在曹营心在汉金庸《鹿顶记》:查继佐道:“他们却说,鞑子皇帝圣旨中

都要这样说,难道还有假的?可是韦香主身在曹营心在汉,种种作为也不能跟外人明言。自

来英雄豪杰,均须任劳任怨。韦香主也不必放在心上。”

【识破人情便是仙】 能看破人情世态就是神仙般的人。《冷眼观》第十一回:甚么玲珑心不玲珑心,俗话说得好,‘识破人情便是仙’。我昨晚既不肯认做中立国,

他们今日自然要生出别项法子来待你了。”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比喻到处都有人才。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秦始皇大传》:始皇注视了吴秀一会儿,心想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女孩秀外慧中,敏慧程度和幼公主相近。幼公主既不愿嫁胡亥,胡亥却一直在等她,已经二十一岁了还未娶正室,这个女孩倒可一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我不禁暗暗称寄,不料这荜门圭窦中,有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意谓人分别几天再相见就应用新眼光看待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池莉《太阳出世》: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赵胜天被妻子的侃侃而谈惊得合不拢嘴巴。关仁山《风暴潮》:赵小乐,好你个臭小子,原先是个没嘴葫芦,不会说不会道儿,今儿个也会剌儿人啦!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呐!”

【使功不如使过】 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错的人。意谓有功者容易骄傲,有过者思求立功赎罪。《后汉书?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

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愿以身代太守之命。”

【世俗之见,人皆有之】 谓世俗的偏见,人人都有。《兰花梦奇传》第三十八回:“怎么料不定?世俗之见,人皆有之,他以为我做了几年官,谅我必定骄傲,不能

相安,就先来挫折我,制伏我。”

【事变知人心】 在事情发生不利的变化时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思想。事变知人心《提摩太后书?第十三课》:“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拘留的时候,路加也是在

他身边。俗语说:“患难见真情,事变知人心。”路加的确是保罗的忠实朋友。”

【说话的无心,听话的有意】 谓说话的人没那个意思,而听话的人却发现了问题。柳青《铜墙铁壁》第六章:“他一说,银凤的脸刷地红了。‘说话的无心,听话的有意’,在场的妇女谁都知道二木匠失口把银凤和石得富联系起来了。”

【水浅养不住大鱼】 比喻小地方留不住大人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二十七章:“就怕水浅养不住大鱼。自如今刚打了败仗,人家牛举人未必会留在这里。”亦作“水浅鱼不住”。《歧路灯》第七十回:‘水浅鱼不住,这也无怪其然;老鸦野鹊拣旺处飞,他们自然要展翅哩。”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至:极,最。察:苛察,苛求。河水太

清澈了就存不住鱼,人太苛察了就留不住部下众人。《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

鱼,人至察则无徒’……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三国魏时重臣,处心积虑谋取曹魏政

权。司马昭篡位称帝之心,连行走过路的人都知道。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语本《三国志?

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曹髦)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

中王沈,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姚

雪垠《李自成》第一卷十七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身为大帅军师,岂是糊涂之人

?”亦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俄人的阴谋辣手,司马

昭之心,路人皆见。”

【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 安:怎么。意谓即便是亲生父亲,同胞兄长,又怎么能知道他们不是凶暴如虎,狠毒似狼呢?《史记?韩长孺列传》:“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语曰: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相(xiàng)马:指观察品评马的优劣。意谓评价马的优劣会因马瘦而被忽略,评价一个人品行才能的优劣会因其贫穷而被忽略。《史记?滑稽列传》:“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邪?”

【相马以舆,相士以居】 相(xiàng);观察,鉴别。舆(yú):车子。品评马的优劣让它拉车试一试就可知道,考察一个人品行才能看看他居住的情形就可知道。意谓只有通过实践考察,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俚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废矣。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小水不容大鱼】 比喻条件差,留不住人才。小水不容大鱼《四库全书?集部》:“晋灼曰:小水不容大鱼,而横鱣鲸於污渎,必为蝼蚁所见制。以况小朝主暗,不容受忠迕之言;亦谓谗贼小人所见害也。”

【新来和尚好撞钟】 好:喜好。比喻新来的人做事勤快。《歧路灯》第八回:“果然‘新来和尚好撞钟’,镇日不出园门……自己到书店购了两部课幼时文,课诵起来。”

【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 要知对方心中的想法,只要听听他口中的话

。《醒世恒言》第十三卷:“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却说韩夫人……对天祷告。”亦作

“要知心内事,但听口中言”。《青楼梦》第二十三回:“古人云:要知心内事,但听口中

言。听她这番言语,明知托我探听,她有意露出口风。”

【一正无不正,一邪无不邪】 意谓正派人处处正派,邪恶人处处邪恶。王

少堂《武松》第二回:“我单看这位干娘是正是邪。如其正当人,一正无不正,我家里的事

就全正了;如其干娘是邪,一邪就无不邪了。”

【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谓怀疑这人,就不要使用他,既然任用,就不应怀疑。《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自古道:‘疑人莫用,用人莫疑。’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向,又说得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亦作“疑则勿用,用则勿疑”。《金史,熙宗本纪》:“上曰:‘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谚不云乎,“疑人勿使,使人勿疑”。’”亦作“疑人勿用用勿疑”。《警世通言》第十五卷:“疑人勿用用勿疑,耳畔休听是与非!”

【易长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意谓卑劣的小人反复无常,就像山

溪水时涨时落一样。明?郑之珍《目莲救母?议逐僧道》:“易长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

人心。当初僧道尼姑老身待他甚厚,岂容前日皆出狂言相讥。”亦作“易涨易退山坑水,易

反易复小人心”。王杏元《绿竹村风云》二十二:“真是易涨易退山坑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啊!明明约定一起单干,今天却不声不响走掉了。”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谓使用人就像使用器物一样,要吸取各自的长处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资治通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

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欲知其人,观其所使】 要想了解一个人,看看他所作所为就可知道。唐

?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书》:“今陛下方开中兴之化,建万代之功,天下瞻望,冀见圣政,

此之一使,是陛下为政之大端也。谚曰:‘欲知其人,观其所使。’不可不慎也。”

【正人用则佞人忧】 佞(nìng)人:不正派的人。正派人受到重用,不正

派的人就感到担忧。《新唐书?朱邕传》:“妾闻正人用则佞人忧,邕之祸端,故自此始。

”

【醉是醒时言】 醉酒时讲的话,正是清醒时不便讲的内心话。《水浒传》

的第四十五回:“杨雄看了那妇人,一时蓦上心来,自古道:‘醉是醒时言’。指着那妇人

骂道:“你这贱人,贱妮子,好歹是我结果了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语本宋?欧阳修。《醉翁亭

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十二楼?拂云楼》第三回:“只是一件,

恐怕他醉翁之意终不在酒。要预先娶了梅香,好招致小姐的意思。”

【做贼心虚】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不安,总怕别人觉察,《二十年目睹

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偏偏那天又在公馆里被端甫遇见,做贼心虚,从此就不敢再到端

甫处捣鬼了。”亦作“作贼人心虚”。《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

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亦作“贼人心虚”。《醒世恒

言》第十六卷:“俗语道:‘贼人心虚。’寿儿被太守句句道在心事,不觉面上一回红,一

回白,呐如吃子一般,半个字也说不清洁。”

同类推荐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韩碑

    韩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巫医皇后

    巫医皇后

    纳兰菁菁从出生便被冠上了天煞孤星的命运随之被生父抛弃至广华寺内,五岁时被其师父纳兰穆德带回医馆并交其医术。一次上山采药中认识了自己的师叔并被师叔要求拜做师父以便于交自己通灵之术。谁知回医馆途中掉到了山谷而后灵魂穿越到了另一时空,识得当今太子在另一时空做上了皇后......
  • 老板与孔子的对话

    老板与孔子的对话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也是竞争力。一个企业,一个老板,缺少资金可以借贷,而缺少诚信,别人只会敬而远之。
  • 月下狂想曲

    月下狂想曲

    剑仙、妖魔、骑士、吸血鬼、狼人、魔法师、佣兵、武装组织、杀手
  • EXO之非桐误恋

    EXO之非桐误恋

    “笨蛋,我想你了。”-吴亦凡“知道吗?你不在,我活得好累”-鹿晗“以前是我错了,求求你回来好吗”-吴世勋“你不是说只要一直笑就没有人会离开吗,为什么不遵守诺言的是你啊”-朴灿烈“你说我要怎样忘记你呢”-伯贤……
  • 我跟鬼打交道的那几年

    我跟鬼打交道的那几年

    十七岁之前我以为我一辈子就这么悲剧到底了,谁知道这坑孙子的爷爷突然给我一身的捉鬼本领。上个厕所差点一脚踩空掉进粪坑,睡觉的时候被女鬼戏耍,穿好的衣服在所有人面前一个弯腰裤裆爆了线。我一个大男人我也想有韦小宝的幸福皇帝的权利,大半夜的上个嘘嘘也会碰到一群鬼。一个坑孙子的爷爷一个坑哥们的兄弟,一群坑一个大男人不要脸的女鬼,被女鬼坑了,没事,我认了。可是竟然还会遇到同性的男鬼,咳咳——注孤生了吗我?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此次出版的三部作品,是由我区资深文学编辑、作家组成的重点作品审读委员会对多部长篇作品认真阅读,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经作者反复认真修改后推出的。它们有的以国有企业为背景,反映了两代领导人奋斗精神及感情纠葛;有的撷取了从公元969年至公元1075年这一百零六年间历史,反映了宋、辽、夏这一历史时代发展的轨迹和人生百态;有的通过人类对动物仇视、残杀到和平相处的画卷,呼唤人类善待一切动物的美好愿望,表达了一种大自然和谐平衡的理念。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反映了我区长篇小说创作新的实绩,为“金骆驼”丛书增添新的光彩,是我区文坛的又一收获。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太上遥

    太上遥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是我辈。「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