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300000003

第3章 离歌少年狂(2)

惊喜,是的,惊喜万分。即使知道这是梦,苏轼也感到十分满足,他要赶在梦醒之前,牢牢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跟妻子倾诉衷肠。他要好好问一问,这十年她过得怎样。他要仔细看一看她的模样。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即使是梦,也要梦个圆满。

可是,那么多话,从何说起呢?或者,既然相见了,又有什么话非说不可呢?要表达什么,千行泪不够,但一个眼神足矣。

苏轼明白,梦醒后,他便要回到寂寞的生活里,把思念深埋。埋在哪儿呢?明月夜,短松冈。

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一是潘岳,一是元稹。

潘岳在丧妻之后“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他看到的是:“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不管物是人非,还是人物皆非,都在他心中勾起忧伤。潘岳感慨道:“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元稹则写下了那两句传唱千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比这句人人皆知的誓言更催泪的,是他与妻子生前共同经历的回忆: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苏轼与王弗同样是“贫贱夫妻”,但他们的生活倒也算欢乐。不过王弗不是才女,于是苏轼夫妇之间,便少了与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情趣。但形式交流的缺憾并不能消解内心的默契,心心相印的两个人,不需要留下可供传诵的佳话作见证。如果需要,东坡的这个梦就是佳话。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南歌子·感旧(寸恨谁云短)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终一拍、待君来。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朝廷使者来到湖州“捉拿要犯”的时候,苏轼全家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虽然前几天已经收到苏辙送来的消息,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一代名士转瞬间沦为阶下囚的变故。使者的蛮横态度加深了全家的不安,目击者云:“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

面对哭泣不已的夫人和孩子,逐渐平静下来的苏轼笑着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宋真宗在位时,想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的大儒。有人向宋真宗推荐隐居在郑州的杨朴。宋真宗于是下诏,让杨朴出来做官。

杨朴实在不情愿出仕,但皇宫侍卫非要他到京城亲自向皇帝说明。于是杨朴就在侍卫的陪伴下启程前往京师。

在皇宫里,宋真宗问杨朴:“我听说你会作诗?”

杨朴想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是抵死不愿做官的,于是他回答道:“臣不会。”

宋真宗又问:“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

杨朴回答道:“没有。只有拙荆(妻子)写了一首。”

宋真宗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

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妻子作的诗念了出来: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听完这个故事,苏夫人破涕为笑。这位夫人即苏轼的继配,是原配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在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嫁给苏轼。王闰之并非名门闺秀,但和王弗一样贤惠柔顺。结婚之后,她陪伴苏轼“天涯流落”,宦游各地,从来没有怨言。直到这回苏轼得罪朝廷,不知将会受何等处罚,王闰之才忍不住跟孩子一起大哭起来。

苏轼讲的故事本身并不能消除妻子心中的恐惧,但苏轼的镇静和泰然是一粒难得的定心丸。寒冷中的人,不得不互相取暖。妻子需要苏轼的宽慰,对妻子的思念也是苏轼在御史台和黄州最难熬的日子中,仅存的心灵慰藉。

开篇这首《南歌子》是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刚到黄州时写的。

自去年七月被捕,与妻子分别,年底获释,到今岁正月谪来黄州。这半年多来,爱妻闰之想来日日眉心紧蹙,未曾开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是热恋,只因牵挂。半年,长似一生。寸心生恨,谁敢云短?绵绵无穷,岂易剪裁?明月清风是否能猜到她的心思呢?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自己已度过命悬一线的极寒,如春雨消冰冻,人间迎来二月的春景,冰天雪地中涤荡出一片生机。

到黄州之后,东坡的政治抱负几乎丧失殆尽。他已经四十有三,力主“新法”的神宗年方三十三岁,正当壮年。已被贴上“旧党”、“攻讦新法”标签的东坡,看上去终生无出头之日。但苏轼之可爱与可贵就在于,穷途末路,他亦能打起精神,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更可奇的是,对待厄运,他不是漠视而是正视。如果说漠视厄运需要一份自欺欺人式的坚强,那么正视厄运并从厄运中发掘乐趣,则需要一颗火热跳动的心脏。

在这首词里,东坡就展露了他“苦中寻乐”的独特本领。面对将要来黄州与自己相聚的妻子,他没有华堂广厦,也备不起美酒佳肴,他拥有的只是戴罪之身。可他的接风礼一点都不寒碜,反是情趣无限,尽显一代才子的风流雅致:尊前之曲留一拍,且待君来,与君同奏。

三个月后,东坡的家眷才由苏辙伴送来到黄州,至此,夫妻重聚,眉绿当开,尊前之曲也该续上最后一拍了。

大难来临,仿佛天崩地裂,自己成为天地间孤零零一只等待命运判决的蚍蜉。大难过后的家庭重聚,简直就像上苍的额外眷顾。美满的家庭本就是上苍的恩赐,只是平时太习以为常。不经历寒冷,怎懂得温暖?

这年七夕节,与爱妻重逢不足两月的东坡又写了两首《菩萨蛮》:

其一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1]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其二

风回仙驭[2]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对这对患难夫妻来说,湖州一别犹如隔世。狱中狱外就像两个世界,一头生死难测,要应对纷繁的指控,忐忑不安地等待判决,担心被连累的亲友,也担心家人;另一头茶饭难进,却只能眼巴巴望着、等着,无能为力。两头都考虑过最坏的结果,却又都不敢认真想下去。

所以重逢之后才会更珍惜,七夕节本来就不是月圆夜,东坡却“先忧缺”起来。受过惊吓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他们看每种景物都像马上就会无缘无故消失似的。月亮缺了,他们怕再也不会圆。花儿谢了,他们怕再也不会开。

王闰之不甚通文采,但东坡觉得她“不求新巧”的言语却是世间最好听的声音。浪漫不须吟诗作对,只要情挚意切,日常的问候远胜海誓山盟。默默地握手,那熟悉的温度是最深的幸福。

[1]天孙:星名,织女星。《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帝孙也。”唐朝唐彦谦《七夕》诗:“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兖衣。”

[2]风回仙驭:风把太阳神坐的车吹得又倒转回来,借喻天快亮了。

乐而不淫,是为才子——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郑庄好客[1]。容我尊前先堕帻[2]。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3]。良夜清风月满湖。

乍一看,这词无甚奇特,其实它的秘密在每句的首字,连起来读:郑容落籍,高莹从良。郑容、高莹者谁?与苏轼素昧平生之歌伎也。落籍,除去伎女名籍,恢复自由民身份。从良,伎女出籍嫁人。苏轼作词是为两位幸运的伎女庆贺么?不然。

东坡这自黄州移汝州途中,经过润州。润州太守许遵为他设宴接风。官伎郑容、高莹陪侍,甚得东坡之心。两人想要从良久矣,于是请东坡向太守说情。东坡点头答应了,但他在席上却一直没提这茬。二女心急如焚,临别时赶到东坡的船上再次恳请。这时,东坡拿出这首《减字木兰花》交给她们,说:“你们拿我这首词去见太守,太守一见,便知其意。”果然,太守览词,莞尔一笑,便遂了两人落籍从良的愿望。

从东坡与歌伎交往之一斑,可见歌伎为何都爱东坡。

一个人对苏轼词的了解若仅限于“豪放”,那么他翻阅苏轼词全集时定然大失所望。为什么这里总共也没几首“大江东去”,反而大把大把的儿女情长、春秋闺怨?

没错,这才是苏词的真相。在三百多篇《东坡乐府》中,直接题咏和间接涉及歌伎的词,多达一百八十多首。这当然遮盖不住苏轼开创豪放词的功劳,但暴露了苏轼生活的真实环境,让我们了解到苏轼一生并非一味慷慨激昂。我们也理应相信,只懂陈辩、斗争、分析的人生并非痛快滋润的人生。风花雪月中,有真谛和自由。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文心雕龙

    中华国学经典: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本书分上下两编,每编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本书的文学思想是传统观念与时代思潮的集合。本书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反对南朝“浮诡”、“论监”的文风。同时,也有意于纠正文论“各照隅隙,鲜观衢路”的严重缺点。
  •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赋和乐府诗就像古老的情书,至美、深邃、感伤;汉赋和乐府诗就像一个王朝的情感库藏,她的美不可言说,情至酣处,浓烈得让人不忍回眸。提笔吟咏,细品个中滋味,诗赋里的帝王情、酒仙乐便溢满胸口,几番言辞足裁成一尺华美,三寸忧伤,织成那年夜未央。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原野散文:羽毛落水的声音

    原野散文:羽毛落水的声音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父亲》、《风》、《何其荣贵》、《我等过你》、《一行字》、《乡下女人》、《行走的风景》等六十余篇散文。
  • 音乐短章

    音乐短章

    音乐好似诗歌绘画,表达人的不同状态,描绘心中的掠影,阐述灵性的幻象,把意念中巡游的东西铸制成形,对肉体最美好的愿望加以说明。
热门推荐
  •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成功,就会与成功更近。将成功的企业以及企业家的智慧与大家分享,让众多的总经理在打理公司的过程中走得更轻松、更踏实。本书深刻地剖析了总经理打理公司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素养和管理金律,给总经理们提供了最具代表性、最具说服力、最具实战性的200条经验锦囊妙计。融深刻的哲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于一体,总经理们可以在畅快淋漓地饱览公司发展经典实例的同时,学会让公司精于竞争的提升之道,掌握令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顽强能力。
  • 清宫冷妃:臣妾做不到啊

    清宫冷妃:臣妾做不到啊

    我吃了我爱的人,连皮带骨。我吃了爱我的人,贪婪咀嚼。背叛我的爱人呀,我饿了,挖出你的心肝来填充我饥饿的灵魂吧。和尚啊,你满口慈悲,不若舍身喂我?这是一个被心上人害死的姑娘复仇的故事,因为只剩下一堆骨头,所以用人皮伪装自己。美艳无双的画皮呀,你的灵魂可在叫喧着饥饿?这是一个‘吃货’的倾国传奇。
  • 可不可以不再爱

    可不可以不再爱

    她想着能与他携手到白头,所以将爱挥霍一空。谁知,那些以为不变的誓言,那些以为永不会提及的再见,还有那些以为纯真无暇的爱恋……统统变成天边的浮云一片。为爱,他们不顾一切。为情,他们如履薄冰。一个转身,也许再不能相见。年少时最爱的那个人,也往往抵不过岁月长河。而在初夏时刻,遇见,然后在一起,就是最美的倾城曰光。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亦如是。我们以为初始时爱得很深、很深,来日岁月,会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最深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如果再遇心动,那就爱吧。
  • 十二生肖与运程(古代文化集粹)

    十二生肖与运程(古代文化集粹)

    “生肖”是指一个人所生那一年的属相,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属相,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它不仅是一种形象生动的纪年、纪月方法,而且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民间文化,它与周易、五行、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学问融为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人的心中。被赋予了种种神奇的色彩。本书从每个人的事业、财运、情感、婚姻、健康等方面为读者详尽阐释一生的运程。使读者能够客观、正确地对待人生。
  • 丹尊系统

    丹尊系统

    于志强前世是个都市小屌丝,却步入了其他人梦寐以求的穿越大流,并且出生那天被所谓的神眷顾,得到了丹尊系统,由一个前世的小屌丝摇身一变成为了今生的修炼天才。且看他如何搅乱这世界....
  • 快穿之将前任进行到底

    快穿之将前任进行到底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女性叫做前任,让男人在现任面前瞬间变成忠犬的神奇生物。地狱营销总监认为这种神奇生物是带领地狱走向国际化的好东西,利用了七七四十九年在魂魄身上提炼出了对抗这种物质特性的神药,称之神奇水,只要在喝孟婆汤之前喝下这种神奇水,便会在下一世扭转乾坤,得到爱人。可惜人界也因此出现了某些漏洞,原本配对的情侣是上天注定,被地狱这么一搞,都成了前任,阎王心生一计,大脚一甩把白彼岸踢去人间,历经千百次快穿。白彼岸身份:前任。白彼岸任务:夺渣男,弥补神奇水造成的漏洞,让前任幸福。
  • 第一凤妃倾天下

    第一凤妃倾天下

    她原是21世纪的美女总裁,一朝穿越变为傻子,看其如何绽放光芒?蓝子凝!你给我听着,你生,我和你一起生,你死,我陪你下黄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月大宋

    风月大宋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内忧外患,群魔乱舞,穿越到了这么个时代,将何去何从?似是而非的历史,后世的记载不再可靠,江南的方腊真的只是平民造反?靖康之难究竟因何而生?南宋为什么始终没有北进而最终落幕?模糊不清的历史,孰真孰假,难以分辨,且看萧都头一步步揭开真相,乘风揽月,在这迷离的时空睥睨纵横。
  • 三校花

    三校花

    风流不羁的青年导演安无为被朋友邀请参加一接风派对,本以为和以往纸醉金迷的大趴没什么区别,却因此结识了令他终生魂牵梦绕的孟天人,后来的北电校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读生王玉珏是广院两位校花之一,以清纯邻家、氧气知性闻名。玉珏与双胞胎兄弟安有为和安无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玉珏暗恋弟弟安无为,有为不知不觉中爱上了玉珏却在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为为自己的话剧《兰木花》选女一号,试镜的女生都不满意。他在中戏的校园闲逛邂逅了他的灵感女神,后得知这是中戏校花毕玺,而毕玺却是天人父亲、安有为老板孟博涛的情人。天人经历误认双胞胎兄弟的Bug,死心塌地爱着安有为,三女二男的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笑泪交织……
  • 唐钟馗全传

    唐钟馗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