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300000019

第19章 花雨入梦来(1)

逞才斗巧是他的特长也是爱好。他写雪、柳絮、石榴花、橘树、大雁、雨,无不惟妙惟肖,情、理、趣兼备。托物言志固然是咏物作品的传统,「但“纯用赋体,描写确肖」也能做出好活计。

好的咏物词,需要一支妙笔,更需要一颗诗心。

水晶盐,为谁甜——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1]。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2]。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朱康叔名寿昌,康叔是他的字。东坡在黄州躬耕时,朱康叔任鄂州太守,两人书信往还甚密,渐成至交。

雪是思念的引子,也是怀友的信物。

昨日黄昏时,天上飘洒的还是纤纤细雨,次日清晨醒来打开窗帘,却发现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齐平了。江阔天低,漫漫白雪把江边酒馆的酒旗都盖住了。

看到大雪,东坡肯定是兴奋的,说不定还出门饱看了一圈。但这首词想传达给朱康叔的既非雪景的壮观,也非东坡看到雪景的兴奋,而是潜藏的幽怨和责备。

孤坐,已露可怜之意,还冻吟。东坡就是要康叔知道自己的苦寒,甚至“揩病目,捻衰髯”的细节也要一丝不落地说给康叔听。东坡说知道自己怀念使君的时候使君也会怀念自己,但是,朱使君你宴请宾客之时,难道没有觉得座上少了一个应该出现的人吗?而这个人此刻正捧着水晶盐般的新雪,想要与你共品甘甜。看到梅花,朱使君大概会想到东边那位像陶渊明一样的朋友吧。自己像雪花一样晶莹可爱,可故人为何嫌弃,不招去把酒言欢?

东坡的心思用白话转述出来,处处散发着浓浓的闺怨气息。在古代,友人间的诗词酬唱中出现这样的思念甚至怨念,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东坡当然不是真的怪罪朱康叔,怨是假,念是真。东坡和康叔都懂。

用何物比拟雪花最贴切是古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源头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东晋太傅谢安在下雪天召集家族内的年轻人,讨论文章的用字遣词之法。不多久,谢安见雪突然大了起来,便微笑着向晚辈们考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高兴得大笑。

谢安的大笑表明他更欣赏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而觉得谢朗的“撒盐空中”欠佳。后人也通常认为在这场“一句诗比赛”中谢道韫占了上风,其“咏絮之才”便享誉千载。

东坡也无意中卷入了这场旷古的“盐絮之争”。他在《谢人见和雪后书台壁二首》之一中有句:“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这是继承了谢安贬盐扬絮的传统观点。可是在这首《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中,他却自己也用盐来比雪。在另一首《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诗中东坡又说:“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陈言。”这分明是把盐絮都等而下之了。南宋诗人陈善说“柳絮才高不道盐”只是东坡为了与上一句“渔蓑句好应须画”对仗顺手而造的句子,不代表东坡对“盐絮之争”的真实看法。陈善对“撒盐”与“柳絮”孰高孰低有个独特的观点。

“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此鹅毛雪也,然当时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即今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所谓,固未可优劣论也。(陈善《扪虱新话》)

其实雪有两种,一种是鹅毛雪,雪成片状,大而薄,落地无声;一种是米雪,雪如米粒,落在地上窸窣作响。“撒盐空中”比喻的是米雪,“柳絮因风”形容的是鹅毛雪。两个比喻本无高下之分,但有情景之别。若谢氏子弟对雪论文时下的是鹅毛雪,则谢道韫的“柳絮因风”更佳,若下的是米雪,则谢朗的“撒盐空中”更确。

雪是什么味道?掬一捧水晶般灿灿的白雪,俯脸下去,大口张开,咬啮、咀嚼,伴随着咯吱声,雪化成水,顺着舌、喉流入胸膛,冻得牙齿直打战,但此时的身体却比吃任何灵丹妙药都精神万分。甜的不是雪,而是那童趣和天真。

雪,在科学家眼里不过是“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在城市人眼里不过是滑雪场里人工造的道具。可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些眼睛,把雪看成柳絮、水晶盐,看成从天而降的诗句?

有了把雪看成“水晶盐”的眼睛,那飘落无声的雪才不寂寞。水晶盐,为谁甜?当然是书信另一端的友人。但同时,水晶盐为每一个尝雪的“孩子”而甜。

[1]青帘:青布做的招子,指酒旗。

[2]厌厌:指饮酒欢乐、沉醉的样子。《诗经·小雅》: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东坡想起咏杨花的时候,其友人章质夫的杨花词《水龙吟》已是传诵一时的名作,于是东坡和了章质夫的旧韵,隐含赛诗的意味。

且看章质夫《水龙吟·咏杨花》: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林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当年李白来到黄鹤楼,望着巨浪排空、滚滚洪流的长江水,诗兴大发。但突然看见崔颢的题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不禁心生嫉妒,恨崔颢占了先机,于是悻悻地写了首打油诗:“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是同题赋诗,落败的并不一定是后来者,章质夫就是那倒霉的例外。

东坡的杨花词一出,世人即不传章质夫的词,或称“质夫词,手工;坡老词,仙手”,或谓“坡公词潇洒出尘,胜质夫千倍”。次韵压倒原作,章质夫真该后悔与东坡这样的天才人物做朋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肯定东坡此词是“最工”的咏物词,之后还不忘挖苦章质夫:“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山寨压过原创,原创竟成了山寨。人的才华高下真不可勉强。正如欧阳修名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杨花”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但它与杨树无关,而是指柳絮。古人一般称柳树为杨柳,故柳絮也常被称为杨花。柳絮本非花,准确地说,它是柳树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东坡说它“似花还似非花”表达的就是这种疑惑,人们称它为“花”,或许是出于对其“抛家傍路”的悲惨命运的怜惜。

世人常说某某女子水性杨花。杨花便与生性浮薄、用情不专连在一起。可在“常含泪水”的诗人眼里,杨花是飘零离散的象征,生来就是流落人间的命运。它们是那么轻,那么柔,仿佛没有重量,没有筋骨。它不香、也不艳,连世人的怜悯都挣不到。

北魏胡太后作过一首《杨白花》: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零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相传这首词是为她远在南国的情人写的。胡太后本名胡承华,是北魏司徒胡国珍的女儿,被宣武帝召到后宫。她为宣武帝生下一个儿子,此儿三岁时被立为太子。宣武帝驾崩,太子继位,由于皇帝年龄太小,胡太后亲理朝政,一时大权在握。

当时有一个年轻将军叫杨白花,是北魏名将之子,“少有勇力,容貌瑰伟”。胡太后难耐寡居的寂寞,看上了杨白花,屡屡招入后宫示爱。杨白花虽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屈服于太后的威逼利诱。杨白花本是有志之人,私下常以此为耻,加上畏惧大祸来临,小皇帝越来越大,随时都可能发现自己与太后的私情。于是在父亲死后,杨白花“拥部曲,载父尸”投奔了南朝梁国,还把名字改成了杨华。

杨华逃去之后,胡太后日夜思念,但又无法言明,百转愁肠便写了这首《杨白花》。杨白花,是柳絮亦是人名。“春风一夜入闺闼”,女人的柔肠被春风化开,但美好的时光一晃即逝,转眼“杨花飘零落南家”。胡太后心中有怨——拾得杨花泪沾臆,有念——愿衔杨花入窠里。但若胡太后真的解情,她对杨华不应有恨,这样的结果对这段感情而言,或许并不算坏。

遇得春光明媚、暖气袭人的日子,一朵朵杨花汇成一丛丛,大片大片地飞舞着,捉弄路上的行人。可是这欢愉是脆弱的。一场雨浇下来,空中的棉花糖便一朵不剩,遗踪何在?一池萍碎而已。古人误信柳絮落水之后会变成浮萍。可是那杨花却是化不了浮萍,只能混入泥土。《红楼梦》里,大观园里的“盛世闲人”们也填过一组柳絮词,黛玉的那首最为悲戚: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柳絮像人一样,无来由地被抛在无情的人世间,它们互相追逐,想要成对成球,是要寻找寄托和依靠。但漂泊之命难违,再玲珑美好,又有什么风流可言?柳絮仿佛从来没有年轻过,生来就是白头。谁舍谁收?世人有几个会像潇湘妃子一样懂得葬花呢?想葬也难葬,飘来飘去,难舍难收。最后的命运,只能是嫁与东风,随意飘到哪里,到哪里便埋哪里。

从飞离树枝的那刻起,杨花才算有了自己的生命,可它掌握不了自己生命的行程。它可以随风飞扬,却也难逃被雨水浇成“一池萍碎”。所以流落的文人和薄命的红颜,才会在杨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命运。杨花是漂泊无常的象征,是聚散匆匆的见证。东坡此词虽有游戏之意,但若没洒过几次“点点离人泪”,是写不出这样动情的篇章的。

人比橘傲——浣溪沙·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南国多橘,楚地更是橘树的故乡。《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江陵即在黄州附近。东坡到黄州之后,领略到这一胜景,更切身体会到橘树的高贵品格。东坡这首咏橘词,让人惊叹之处并非构思、用词的巧妙,而是入微的观察和盎然的情趣。若无一颗对生活永远保持新鲜感的心,是断不能到达这样的妙处的。

咏物诗词分两种,一种延续《诗经》以来的美刺传统,托物言志,每写一物,即寓一意。这是咏物“正宗”,历来频有佳作,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一声声蝉鸣,其实是一句句心声。

而另一种,是直写物象的纯粹咏物,相比之下,似乎沦为非主流。但实际上,“纯用赋体,描写确肖”,若选材练意得体、酌句谋篇得法,同样可作出精美工致的活计。如东坡咏橘,虽平淡无深意,亦足以令人低回寻味不已。《文心雕龙》中,咏物的最高标准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此词可谓丝毫无愧。

秋来气凉,荷叶已枯黄,菊花也暗淡了,又逢一夜冰霜。可橘子的香甜竟受益于冰霜的击打,如白居易所言:“琼浆气味得霜成”。不惧冰霜,反爱冰霜,橘树与东坡有同样的傲骨。相同的寓意,东坡还写过一首诗《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常人写秋景,大多一味悲秋。西风落叶,本亦可悲,但悲得多了,就只见牙慧不见悲意了。东坡没有悲人之悲,反以橙黄橘绿写出秋天里的勃勃生机,是对朋友品格和操守的夸赞,也可看做对自我的慰勉。

这首词没有沿着傲霜精神写下去,只是点到为止,最妙的是下阕三句,准确地说是三个词:惊半破、怯初尝、手犹香。惊,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谁惊谁怯?吴姬。江南少女手留余香,词的读者心有余味。

对喜欢的事物,东坡从不吝惜笔墨,他还有《食柑》诗:

一双罗帕未分珍,林下先尝愧逐臣。

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

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

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橘树是一种奇特的树种,春秋时期的晏子就注意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它挑选水土,只在楚国大地上才甘愿结出甜美的果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良木择地而生。屈原年少时,曾咏橘明志。在那常含泪水的眼睛里,这份“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执著,是可贵而可傲的。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1]其无求兮。苏世独立[2],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3]。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4],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5]。年岁虽少,可师长[6]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7]兮。

伯夷是商朝的遗民,他弟弟叫叔齐。周武王伐纣时,两个人出来阻拦,直言武王父死不葬是不孝,以臣弑君是不忠。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誓不食周粟”,不吃周朝的粮食,相携去首阳山采薇菜吃。他们并非顽固地维护旧朝,而是以生命为代价来向天下人宣扬非暴力的政治原则,他们唱着《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以暴易暴是一种罪恶,但全天下人都不以为非,反而称赞以臣弑君之人的英勇神武。伯夷、叔齐不从流俗,坚持己见,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有一些骄傲看起来很傻,有一些执著看起来很迂,比如伯夷、叔齐的饿死。更让俗人费解的是,这样的傻和迂,竟总能得到传承。

屈原以橘自比,以伯夷为榜样,并非说说而已。“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屈原,遭小人谗间,被楚王放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屈原之才,本可游仕他国,但他秉持“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橘树之性,宁愿神色憔悴地在祖国的荒野里浪游。

渔夫问屈原,原来的国家大臣,何以沦落至此?

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放逐。

渔夫教导他说,“圣人”就要能与世浮沉,举世混浊,何不随波逐流?众人皆醉,何不与他们一起醉?

渔夫的教导常为后世的犬儒主义者引用,来为他们的“聪明选择”做依据。可总有那么一些人,明明知道聪明路在哪儿,还是继续走傻路。就像爱干净的人容忍不了脏衣服一样,他们容忍不了给心罩上一层尘土,即使这尘土再“肥沃”。与明心蒙尘的侮辱相比,屈原觉得葬身江鱼腹中反而是更好的选择,于是他选择了汨罗江,永远抛弃了抛弃他的庙堂。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太史公这样推许屈原。像橘一样,独立于世,自贵自洁,虽死不屈。

同样被放逐,东坡躬耕于黄州,自牧自耕、自斟自饮、自娱自乐,比屈原多了潇洒自适,少了凄苦怨怼。但橘的高贵与骄傲,是两人共有的精神。在霜风凄紧、众芳凋零时,每一株傲枝都为后来者指引着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1]廓:胸怀开阔。

[2]苏世独立:独立于世,保持清醒。横而不流:横立水中,不随波逐流。

[3]闭心:安静下来。失过:过失。

[4]愿岁并谢:愿意与年岁一起凋谢,意为誓同生死。

[5]淑离:美丽而善良自守,“离”同“丽”。梗:正直。

[6]可师长:可以为师表。

[7]像:榜样。

花前对酒不忍触——贺新郎·夏景(乳燕飞华屋)

同类推荐
  •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本书选取了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各个方面大力纠“左”、批判极左思潮的不懈努力和艰难历程。围绕这一主线,全面地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后期周恩来的主要活动、思想轨迹和历史贡献。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说来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应邀为《中国编辑》杂志开设一个栏目,便想到了“秋禾话书”四个字,写了有一年的样子吧,就无疾而终了,想来是因为有个别人看不下去的缘故了。过的坏日子比好日子要多得多的中华民族先贤,所总结出来的众多社会人类学原理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就叫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有坚持多久,为《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所设的一个栏目也停了,这样陆续陆续发表的篇章,顿时溃不成军,无以整编啦。
  •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学的内涵、特性、意义、方法,儒家“人性论”的现实启示,现实需要老庄,儒道之外说诸家,史学经典导读,传统戏曲的特性,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的影响,传统小说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等等。1、内容上,与常见的国学专著不同。本书一般的资料性、记忆性知识不讲或少讲,增加了一般国学书中没有的古诗读诵吟唱艺术和诗歌、戏曲、小说的特性解读等,更切合中小学教师的兴趣的和教学实际,适合作为教师的国学培训教材。2、写作上,与一般的教材不同。本书采用通俗的文字和师生互动对话的形式,读来比专家学者的国学书更亲切、更鲜活,更易懂,适合广大国学爱好者的阅读。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热门推荐
  • 不灭剑神

    不灭剑神

    这是一个生命如草芥的世界,弱者皆为刍狗,命运只能由他人来掌握,只有达到武道巅峰,才能够唯我独尊,统治一切。且看牧尘如何从一个连未婚妻都看不起的废材一步步走向了成神之路。武道巅峰路漫漫,剑者寂寞奈何寒,万宗林立争雄鸣,剑仗在手撼九州,无尽邪魔终屠尽,剑气浩然凌云歌,恒古流传续神话,剑神之路才始端!
  • 乱世神君

    乱世神君

    乱世将起,谁主浮沉?且看燕家小儿头顶星君图,手持黄泉剑,脚踏八部天龙,率十八星君,灭九州蛮夷、杀四方妖鬼、定三界伦常。
  •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本书以物流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运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实务。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物流运输概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结构、现代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运输、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纠纷及其解决、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等内容。
  • 重活之纨绔杀手

    重活之纨绔杀手

    暗影黄金杀手,所到之处,命如草芥,无不留下冷酷与血腥。当他再次睁眼一切已发生改变。暗影卫,指挥使,那隐藏在幕后的大家族。一切的一切都像计中计,漩涡泥浆之内似乎翻滚出前世剪不断的十年仇恨。而当他再次回到都市又将掀起怎样一股滔天巨浪……孤傲,磨难,还有永不缺的都市暧昧之历……
  • 复仇烈焰:男神饶了我

    复仇烈焰:男神饶了我

    她不过是寄人篱下的孤女,只求一份平淡真挚的感情,在与相恋七年男友订婚的当天,英俊多金的他忽然出现,此后,她的生活陷入一片混乱,他的深情表白,未婚夫的家暴背叛,闺蜜的出卖……就在她以为一切都要花开灿烂的时候,才发现,过去十年的生活,都是他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谋划报复的陷阱,包括她的爱情和友情。
  • 妆钿铲传

    妆钿铲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灵

    都灵

    新纪元时代,面对日益枯竭的地球资源,人类不得不另寻出路。在一个来自未知文明的主脑的带领下,人类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世界,并以精神体的形式在其中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从此,一个新的世界体系悄然开启。
  • 梦回天元

    梦回天元

    当远古众神探索生命的本质,却导致那个时代的消亡;当前人追溯远古众神的轨迹,却烟消云散;当我们延续前人的脚步,未来会是什么?天地之大,星空浩瀚,当我打破这天地牢笼,外面会是什么?
  • 红色蔷薇:复仇七公主

    红色蔷薇:复仇七公主

    她家有六个姐姐,天天欺负她,让她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她将如何面对?请大家尽请期待。
  • 天使的秘密

    天使的秘密

    前世,她是被神选中的下一届天使女王,却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爱上了死神。为了他,她抛下天堂,放弃了女王的身份。却依旧被步步紧逼,最终,她为他而死“别难过,我会回来的。”这是她留下的最后的誓言。这一世十六年后,她夜夜噩梦,不知所措时,终于遇见了他。他暗自发誓“这次,谁也阻止不了我,你终会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