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300000015

第15章 青山留不住(2)

[10]耦耕:两人并耜(古农具名,形似锹)而耕。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1],顾瞻南阜[2],爱曾城[3]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4]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苏轼以“东坡”名后世。东坡是苏轼在黄州的躬耕之地,其由来与闲情雅致无干,而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一块为填饱肚子而开辟出来的荒地,经苏轼的垦殖,最后竟成了最负盛名的诗意栖居之所。

苏轼是元丰三年二月来到黄州的,最初住在定惠院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倒也简便。五月,苏辙护送家眷到来,日子便困窘起来。虽有太守的照顾,全家得以在临皋亭借住,但衣食之忧随后而来。黄州团练副使虽然也是官,但苏轼已领不到俸禄。再加上向来不善经营,苏轼的所有积蓄仅够一年之用。在给门生秦少游的信中,苏轼讲述了他的“节财小窍门”:

“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初一)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他颇会宽慰自己:“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但一年之后积蓄耗尽,该做什么“经画”呢?苏轼没有交代。我们只知道,趁这一年无忧,苏轼时常布衣芒鞋而出,与渔樵为伍。有时候拿弹弓击打江水为乐;有时候泛舟江上,游得兴起,甚至过了郡界,数日不返,让负责监视他的地方官十分头疼。

逍遥的日子如箭飞逝,到了第二年,苏轼不得不面对囊中羞涩的困境了。

在这时,长期追随他的穷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得一块数十亩的旧营地。地在黄州城东的山坡上,故名东坡。东坡不是肥美的沃野,而是荒芜已久的“茨棘瓦砾之场”。这年恰逢大旱,垦辟之劳让苏轼筋力殆尽。但对来年丰收的期望,使所有劳作之苦都有了意义。

把东坡的荒地垦辟成良田之后,苏轼又在坡上营造了一座房屋。这年冬天黄州大雪数尺,十二月二日微雪,至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新居是在大雪中建成的,之后苏轼又展丹青妙手在房屋四壁上绘满雪景,故名此堂为雪堂。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初春,苏轼躬耕于东坡,居住于雪堂。地是自辟,堂是自建,又逢春雨下足、丰收有望,苏轼站在堂前怡然四望。南瞰有超拔挺立的四望亭,西望有潺潺流淌的微泉。出神之际,苏轼仿佛置身陶渊明斜川之游的队伍里。

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陶渊明与二三邻里同游斜川,作诗《游斜川》。

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语),平白如话:

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年岁之不留。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否!中觞纵遥情[5],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陶渊明诗中几乎篇篇有酒,人们知其爱酒,但未必懂得他的酒趣。陶渊明自言:“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世人常在互相应酬中彼此灌醉,陶渊明却在与影子对酌时把自己浇醉。这情况,苏轼用一句“醉中了了梦中醒”得其真味。

东坡和陶渊明一样,饮酒不为消愁、不为逃避,而是在微醺中反而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东坡在后来作的《和陶饮酒诗二十首》序云:“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他们在醉中或梦中都是清醒的,甚至比不醉不梦时更清醒。

陶渊明“心远地自偏”而苏轼这次是“地偏心更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主动辞官归田,结庐于庐山脚下。苏轼有过“致君尧舜”之志,有过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却遭小人陷害,贬谪黄州,衣食无着之际,被迫躬耕于东坡,可以说是“为五斗米折腰”。

两人的人生经历可谓“异曲同耕”。

陶渊明的斜川、曾城、菊、篱、南山、飞鸟,和苏轼的东坡、春雨、雪堂、乌鹊,本非奇境,但一经诗人点出却诗意十足。可见一个人心中有什么,眼中便有什么。昭明太子萧统说,读陶渊明之文有以下“功效”: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怯,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苏轼之慕渊明,大意亦在此,而不只摹效躬耕、排遣寂寞。

[1]临流班坐:面对河流,依次而坐。

[2]南阜:南山,指庐山。

[3]曾城:又名层城,传说中昆仑山的最高级,系太帝之居。这里指庐山北面的鄣山。

[4]元丰壬戌: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5]中觞:饮酒中间。

觉今是而昨非——哨遍(为米折腰)

陶渊明赋《归去来辞》,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栝,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山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原梓州路转运副使董毅夫得罪罢官,在返回家乡江西鄱阳途中,路过黄州。经鄂守朱寿昌介绍,董毅夫结识了在东坡躬耕的苏轼。董毅夫见到简陋的雪堂,十分喜欢,甚至有意与东坡做邻。东坡为报知己,把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改编成词,令家僮歌之以为乐。

是苏东坡重新发现了陶渊明的魅力。东坡读陶诗,就像小孩子吃心爱的糖果,每逢心中不爽,就把陶渊明的诗集取出来,但每次只读一篇,因为他唯恐把陶渊明所有的诗都读完,就再也读不到新的了。当你读到挚爱的书时就会有这样的心理:由于喜欢,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想到如此好书仅此一本,又不舍得读得太快,就这样纠结并快乐着。

后来他还照着陶集一一追和,陶渊明有《咏三良》,东坡就有《和咏三良》,陶渊明有《读山海经十三首》,东坡就有《和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有《杂诗十一首》,东坡就有《和杂诗十一首》……像小孩子做游戏一样,乐此不疲。直到所有的陶诗,他都“和”了一遍。

陶渊明所有的诗里,东坡最爱的又是《归去来辞》。他的喜爱甚至到了痴狂的程度,不仅将其栝成这首词《哨遍》,而且写了和诗,还不过瘾,于是从中取材,生生作了十首集字诗。东坡手书的《归去来辞》更是成为价值连城的书法名卷。以致后世推崇东坡的评论家王若虚都看不过去了,无奈地说:“陶文信美,亦何必尔。”东坡只管自己过瘾,哪顾得了后人的闲话。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在彭泽通往浔阳的路上,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年人迎面走来。乍暖还寒时节,寒风不断地钻进不算厚实的衣服,但他像一位刚从沙场载誉而归的将军,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这位怡然自得、健步如飞的中年人就是陶渊明。

他的满足来自前几天做的一次选择。这次应该是彻底了断了。那天郡里派来一个督邮到彭泽县,小小的督邮耍起了威风,要求县令陶渊明穿戴整齐去拜见。陶渊明不堪受辱,撂下一句话,便解下印绶,挂职而去。他的那句话后来成为读书人气节的象征: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这并不仅仅是意气用事,在短短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任上,陶渊明不断感到自我本性与官场氛围的冲突,这种冲突甚至比以往更强烈了。他并非不知道辞官的后果,以前的几次辞官归隐,每次都让他的家庭陷入生活困境。耕种所获不足以自给,孩子满堂,但“瓶无储粟”。让孩子幼而饥寒,对一位父亲来讲是很大的精神压力。但他刚正忤俗的个性实在无法与潜规则横行的官场相容。在富足的奴役和穷苦的自由之间,他选择了自由。五斗米虽可贵,但自由是他更不可缺的空气,离开须臾便会窒息而死。

辞官之后,陶渊明即赋《归去来辞》。这是一篇拥抱田园生活的宣言书,其欢欣之情、自足之乐穿透纸背,亘古弥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吟着这篇宣言书,陶渊明踏上了归园田居的行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其实他担忧田园荒芜,更担忧心灵荒芜,田园荒芜犹可锄,心灵荒芜不可挽。“觉今是而昨非”,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所幸迷途知返,犹未晚也。

陶渊明的归隐与东坡的归隐,一是主动迎接清寒,一是被动顺势而为。苏轼吟唱《归去来辞》时,应该会钦佩陶渊明的义无反顾。但两人的相同点,在于懂得山水田园的真义所在,那便是自由。

苏轼极力推崇陶渊明的诗与人,是因为陶渊明做到了他没能做到的事。苏轼和陶渊明都是在退居江湖之远时现出了生命的灵光。但陶渊明的闲居是“觉今是而昨非”之后的毅然选择,“草盛豆苗稀”的南山田垄是他悠然自在的舞台;苏轼的闲居却是被政敌迫害之后的唯一退路,黄州东坡虽也让他逍遥自乐,但终究只是他命途中的一座驿站。

自由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承担。所以被解放的奴隶才会怀念做奴隶时的稳定工作。许多人甘愿接受奴役,不是不知道自由的快乐,而是不愿承担自由的代价。多少人白天为田园唱着赞歌,夜里却做着“一日踏尽长安花”的美梦。真正选择回到田野、亲力亲食的,陶渊明是极珍贵的特例。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但天上不下粮食雨,总要有人来谋食。陶渊明认为谋道与谋食并不对立。陶渊明知道躬耕之苦,但更知道必须要有人来受这份苦:“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纯以稼穑为食的陶渊明,在晚年贫困交加,甚至到了“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的地步。即使如此,江州刺史檀道济前来探望,要送他米和肉时,陶渊明还是断然拒绝。他没有丝毫悔意,“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陶渊明看到世俗世界的颓败已不可挽救,于是退居一隅,独善其身。苏轼胸中那团想要救世的心火,却总是无法熄灭。他在仕途上虽也沉浮不定,但他不会一走了之。即使身处田园,他也留了一只脚在他热爱的人间。苏轼在内心又渴望自由,所以他在个人世界与普罗大众的世界之间挣扎。因而他盛赞陶渊明“忘我”、“忘世”、“知天命”。

同类推荐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散文之道

    散文之道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热门推荐
  • 凶灵人

    凶灵人

    一次诡异的灭门惨案,让白俊遭到了红衣怨魂的诅咒。为了解开诅咒,他经历了一系列离奇怪异的事件。山村怪尸,枯井冤魂。小鬼抬轿,红蜡缚灵。医院里的索命死婴,殡仪馆里的无头女人,无尽的怨灵鬼魅在黑暗中等待着他。无限恐怖,死亡循环。(警告:书中真正存在厉鬼凶灵和民间禁忌,胆小慎入。)
  • 灿影涵情

    灿影涵情

    那一天晚上,影涵出来找不见的世勋,但是回应她的却是一句告白。“影涵,我...我喜欢你...”“世勋,对不起...我对你,只是...妹妹对哥哥的感情...”那一夜,他精心准备的告白却被影涵一句“世勋,对不起”点下了句号。他知道影涵喜欢灿烈,但是,他连一丝的机会都没有吗?比起长达10年青梅竹马关系的两人,最终还是,比不上她和灿烈哥短短几个月的感情吗?早知道...就不应该让她来当练习生...这样她也不会认识灿烈哥...被青梅竹马推荐而来到了SM公司做练习生,紧接着,一场唯美恋爱浮出水面......“一生一世,唯你不爱。”这是灿烈对影涵许下的诺言。是的,一生一世,唯你不爱。
  • 青少年全脑速读速记法

    青少年全脑速读速记法

    发掘青少年的认识潜能,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潜能,挖掘青少年的学习潜能,激活青少年的思维潜能,拓展青少年的探索潜能,发现青少年的领域潜能。人脑是挖掘不完的宝库,那么如何训练才能挖掘大脑的潜在资源,让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呢?
  •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她带着倔强和痛苦,“从遇见你就是一场错误,再次相遇只是将错误加注成了灾难。”他看着她,扔下“如你所愿”四字,消失在夜幕里。他依旧是那个气质清寒的神秘公子,万花丛中片叶不沾。她荡漾在边口,等待他的救赎。“你身边到底有多少女人?”他苦笑“能有多少,不就你一个。”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射手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射手座

    2012年对射手来说,心情真是百味杂陈,上半年还是那么充满希望,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能够向上攀爬,所以用了更多的心力、信用、资产去拼搏,但是一进入下半年,射手就被“黑暗、郁闷”等各种状况笼罩,究竟是要硬撑到关卡过去,还是认输退出?都在考验着射手的智慧。2013年上半年,被压力笼罩的苦闷感仍持续,直到3月才会有“看清事实”的感觉,不妨趁此时拿出自信,掌握“可以独立”的契机。
  • 新飓风战魂

    新飓风战魂

    此书模仿了动画《飓风战魂》,同样是陀螺,不同的人物,而她有着神秘的身份、背负着重要的使命,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 梦里梦到醒不来的痛

    梦里梦到醒不来的痛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现实的抗争史,这是一部爱情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小闹剧。你可以读过,但绝对不能错过!陆柯和秦大帅,这个城市中最普通的小人物,他们一没钱,二没权,没做过老板椅,没开过宝马车,没使过支票夹,没泡过香艳妞现实能够相容吗?
  •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籍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籍

    本书是一本聪明女人的61条安全“闺”则,对于单身女同胞来说,在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隐藏着许多已知的或未知的危险,女子是这个世界中易受侵犯的群体,如何避免外界的伤害,除了依赖亲人、朋友之外,更需要学会自我保护。
  •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余无言医案及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休闲修神路

    休闲修神路

    无意中得到一本神奇的空白书籍。从此,他眼前的世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然而,本想平静过日子的他却被卷入各种鬼怪灵异的事件当中。直到某次机缘,在探秘某处神秘未知地区后,他的眼界便不再局限于地球了。道士联盟、百鬼夜行、修真历史、宇宙游历、仙界传说、远古传说,这些谜题的答案将会被逐一解开。~~~~~~~~~~~~~~~~~~~~~~看本书的读者,请不要吝啬那几秒钟,点一下封面下方加入书架,支持越多,更新就越有动力,求各种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