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4500000067

第67章 丰安新世界

时间是开成元年四月末,丰州城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绣。

在城东南角的一片空地上,数百军卒手持利斧、铁镐、铁锨,劈倒杂树,斩断荆棘,平整土地,在军士们身后不远处,丰安州县的大小官吏们正手持铁锨奋力铲草。荣军院的一群残疾老军们则在贴着招募告示的竹棚前维持秩序。

丰安城的百姓用一种新奇、复杂的眼光打量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受着这位新任刺史大人带给丰安人的震撼。这片正在平整的土地上,不久将建成一座名叫“毛毯厂”的新作坊。新作坊里,几百名织工将不分男女老幼集中在一起开工,这是何等气势?当然,让人惊讶并不仅仅是新作坊的规模宏大,而是它内部的管理和工序流程与老作坊截然不同。

这里的学徒统称为工人,没有男女老幼的限制,只要能通过测试谁都可以在这里凭手艺赚一份养家糊口的工钱。工人们分三班进厂劳作,每人每天劳作时间不超过五个时辰,且每劳作一个时辰就给半柱香的时间喝茶、吃点心。

新作坊里设有宿舍、食堂,城外家远的工人可以申请住宿在新作坊里。所有工人劳作两个时辰后都免费管顿饭,不敢说吃的有多好,但绝对管饱管够。新作坊按月结算工钱,工钱比一般作坊里的师傅略低,比学徒则高。

与老作坊里一个师傅只带一两个徒弟不同,新作坊里的师傅一个人要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徒弟,徒弟多师傅少,不可能手把手地去教,但也不用担心跟着师傅学不到本事。这里的每个师傅只传授徒弟一样本事,簇绒的师傅教徒弟们簇绒、缝编的师傅就教缝编、提花的师傅则只教提花,因为术有专攻,徒弟们学的快,学的精。工作时,每个人只需要完成自己手头上的一份活,剩下的交由下面的工友完成。

因为每个人都能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工序上,因此新作坊的效率明显要比老作坊高很多,而且质量也不比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差多少。这一点从先前在刺史府后巷里试办的“小工厂”里已经得到证实。

“工厂”是刺史杨大人起的名字,意识是工匠们在一起工作的场所,之所以在前面加个“小”字,是因为将来还要建一座比这更大的“工厂”。这座在刺史府后巷一座破旧小院里创办的工厂,起初只有五名师傅和十二个新手。创办之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仅仅一个月后,“小工厂”里的毛毯产量就超过同等规模作坊的三倍,而成本却减少了三成。

一些脑筋活络的作坊主开始观察和模仿“小工厂”的做法,但他们的尝试很快都以失败而告终,小工厂里的那套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异常困难。这个时候刺史府的官员却主动找上门来,提议大伙集资入股创办一家规模比小工厂大十几倍的新工厂。新工厂采取官商合办,由刺史府提供厂房、土地和主要销售渠道,商户提供资金和分销渠道,作坊主们提供设备、人力和技术支持。

在刺史府官员不懈的游说下,丰安城中几乎所有经营毛毯生意的商户、作坊都成为新工厂的股东。十八家有实力的商户募集股本七千三百两白银,作坊主则提供了数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刺史府不但提供厂房土地还承担了全部基建。而那些没有入股的散户,也大多跟新工厂签订协作协议,新工厂会将部分工序外包给他们。资金不足的散户还可以向工厂申请一笔周转资金。

当然,就像所有的新事物出现时都要面临的赞美、惊奇、怀疑、敌视和非难一样,新工厂的出现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仇恨,当面辱骂者有之,背后咀咒者有之,煽阴风的、点鬼火的也不在少数。

有人说刺史大人权大势大财力更大,根本无须理睬这些阴风暗火;也有人说丰安城里卧虎藏龙,刺史大人是条强龙不假,但古话不是说嘛,强龙难压地头蛇,刺史大人想断人生路,与民争利必然不会有好下场。孰是孰非,谁也说不清,是真是假,外人也无从窥测,其中冷暖,也只有当事人杨昊自己心里知道了。

笑也好,骂也好,誉之也好,诽之也罢,杨昊到底是顶住了。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毛毯厂已经由图纸和设想而呼之欲出了。杨昊抚摸着手上的两个血泡,望着不断拔高的屋墙,总算松了口气。他回过头来看了看城外荒地上耸立起的砖瓦厂烟囱,心里暗暗祈祷:“上天保佑,给我杨昊三年时间,我将还大唐一个全新的丰安城。”

杨昊放下铁镐到工人招募处转了一圈。与前几天人山人海的火爆景象相比,此时招工棚里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个人。丰安司库万民安正耐心地给应征者解释新工厂与老作坊的不同之处。万民安是丰安官场老人,干练正直,缺点是脾气燥、架子大,张口一个刁民,闭口一个群氓,一副与百姓势不两立的架势。

招募工人的事是杨昊亲自交办的。万民安领受任务时心中甚为不满,他认为是杨昊在找借口整自己,但几天下来,万民心中怨气没了,坐在招工棚里固然说的唇干舌燥,吵得脑子疼,但比那些被杨昊赶去铲草、平土的官吏实在是体面多了。

官员们一个个累的腰酸背痛两手血泡。却谁也不敢叫苦叫累,没办法,刺史大人也一样手持铁镐在刨树根,人家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新工厂要招募四百名工人,让谁进不让谁进,全凭万民安一句话。万民安脾气暴,做起事来却一丝不苟、尽忠职守。为甄别良莠,他只得耐着性子跟自己厌恶、痛恨的“刁民”面对面交谈。一个人,两个人……等他跟第一百个人交谈的时候,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原来“刁民们”竟是如此可敬、可爱,自己先前对他们确实有太多的偏见。

万民安不再称百姓为“刁民”,说话时的腔调和神情也丰富了许多,他开始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应征者称兄道弟,和年轻的少男少女开玩笑。作为回应,自己也从百姓们嘴里冷冰冰的“司库大人”变成了大叔、老哥、万大爷……以前在公署里小坐片刻便腰酸背痛,双膝发冷,现在在竹棚里呆上一天丝毫不觉得困倦。

万民安看到杨昊身着便装走进竹棚,忙丢下手中的竹签迎了上来。应征的百姓有认识杨昊的,按规矩,百姓见父母官要行叩拜礼,众人正要下跪。杨昊却以未穿官府为由婉拒了。

杨昊翻看了新募人员簿册,特意嘱咐万民安:“除了论德看才,也要适当照顾家贫孤苦之人。”万民安听了这话转身对应征百姓说道:“各位听到没有,咱们丰安有这样的好官,岂不是阖城百姓之福气。”乱世遇清官,怎么能不拜一拜?这一回杨昊没能躲开众人的叩拜。杨昊一面激动的热泪盈眶,一面又觉得惶恐不安,更添了一种重担在肩无可避使命感。

出了招工棚,杨昊飞马赶回刺史府。身为一州刺史,杨昊不仅要宣诏令,厚风俗,劝农桑,平狱讼,兴学校,理财赋,实户口。还要兼领丰安城的防务。丰安一州两县数百官员、数千士卒的衣食俸禄更是全着落在他一人身上。

杨昊并不贪权,也没自信到一人独断乾纲,他的理想是所有官吏都能奉公自守、廉洁为民。但事实是丰安的官场早已从面子烂到了底。不是没有廉洁的官吏,也不是所有的官吏不想廉洁,实在是大势所逼,积重难返。

杨昊知道自己纵然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造出一个全新的丰安,他现在要做的是让阖州官吏明白自己革除弊政的决心,和治理地方的新理念。不奢求他们能立即领会,但求他们能照葫芦画瓢执行下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搅动一潭死水的丰安官场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建功的?

改革腐烂的丰安官场已经让杨昊费尽心力,驾驭城里城外数千将士更让他感到心力交瘁。虽然有凌彤和李通两位老将全力辅助,但杨昊却并没有感到一丝轻松。数千人的吃喝拉撒已经让人头疼,城外强敌环伺更是让人心绪难安,而白水狐叛逃一事更给杨昊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韩遂被害,白水狐赚城不成反被凌彤射伤。受伤逃遁的白水狐没有还回九娘关,而是带着几百名亲信投奔室韦人去了。白水狐的身上有一半室韦人的血统。二十多年前,他母亲居住的村落被室韦人攻破,他的母亲被室韦人当做战利品带到草原。一年后,当他的母亲被唐军解救回来时,已经怀有身孕,这个肚子里的婴儿就是白水狐。

白水狐北逃后的第二天,李通奉令率五百人去接管九娘关。却被九娘关守军拒之不纳。留守士卒推选校尉庄云清为将军,并派人将推举庄云清的万民书送进刺史府。杨昊心里清楚,驻守九娘关的三千守军已经被韩遂改造为自己的私家军。韩遂虽死,但他的影响在九娘关并没有消失,这个庄云清与白水狐一样也是韩遂的亲信心腹。

李通将守军的行为定性为哗变,要求杨昊下令征讨庄云清。凌彤也主张对九娘关守军断粮,迫使其接受丰安军令。此时,谣言四起,有人说已经投靠室韦人的白水狐暗中派人送信给庄云清,相约起兵攻占丰安,事成后,丰安城归庄云清,城中百姓财货两人五五对分。

也有传言说王谦派使者夜入九娘关与庄云清密谈,王谦答应只要庄云清出兵袭占丰安城,则丰安刺史一职便由庄云清出任。杨昊对这两个传言,都置之一笑。他没有采纳凌彤和李通的主张,而是准备答应众军所请,正式任命庄云清为九娘关守将,此外他还要送庄云清一个新的头衔:天德右军副统军将军。这样,庄云清便与凌彤、李通并驾齐驱,成为丰安军职最高的领军将领。

而作为回应,庄云清必须用实际行动划清与白水狐和王谦的界限。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庄云清很快就接受了杨昊的任命。他正式宣布白水狐离军出走为叛乱,并象征性地率军向北追了百余里。其后他派部将夜渡黄河攻破了王谦的两座营寨,斩首三十余级,将首级送丰安城报捷请功。以此证明自己与王谦势同水火而非坊间传言的勾搭不清。

同类推荐
  • 至尊状元郎

    至尊状元郎

    林科荣被穿越了,因为在另一个时空中有一个也叫林科荣的家伙吃了有起死回生功效的千年蟾蜍,结果就把现代的林科荣的灵魂给召唤了!还好穿越后的林科荣还有一个状元头衔,结果不久,林科荣就发现自己真是倒霉,因为前任林科荣给他留下了一大摊子破事,状元的功名被剥夺,被迫从军,一切从头开始……
  • 北宋说书匠

    北宋说书匠

    赵天奇是一个扑街的网络写手,因为第十三本书再次扑街,与朋友喝了一点闷酒,竟然穿越到了北宋!在这个同品级武官见到文官要行礼,并且各地钱粮都由文官掌握并且直接监督武将的重文轻武的时代,赵天奇无奈的操起了老本行:说书。本来他只是想好好说个书,在这个大时代里娶个媳妇生个娃,喝喝小酒种种菜,可是一说书就引起了各行各业人的关注。李清照:“赵哥哥,那猴子好生奇怪,竟然还能背着棒子打妖怪呢!”高太尉:“咳咳,老夫听闻这里讲着一些《水浒传》的玩意儿,特来听一下,在书中我与宋江的友谊。”宋徽宗:“昨日朕仔细研究了刘备和诸葛亮,觉得三顾茅庐还是有所虚假,与朕同是龙体,怎么可屈身前往?”
  • 三国之霸王盖世

    三国之霸王盖世

    魂穿千年,霸王只手盖九州……重生在乱世,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去……
  •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靖康之祸,宋金之战,中原战火燃烧。赵家皇室全部被俘,信王赵榛苏醒而来,灵魂却是千年后的特种兵赵榛。苏醒的特种兵成为信王赵榛,他在被俘中逃脱,要报仇!要抗金!要恢复河山!信王赵榛是在五马山重演历史失败?还是在烈火中崛起?且看他如何在纷乱的战火中抗金复土。解救家族!
  • 乱世求生记

    乱世求生记

    一个穿越的普通人。一段似是而非的混乱历史......
热门推荐
  • 医品宗师

    医品宗师

    他是武林中最年轻的武学宗师,拥有神秘的绝对手感,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学的大一新生,本想低调的学学医,看看病,恋恋爱,可在一次中秋晚会被迫表演中震惊了全场,注定闪耀的美好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
  • 忍古楼诗话

    忍古楼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能之纨绔子弟

    异能之纨绔子弟

    刘明云不可一世的贵公子,不爱江山爱异能。强行注射基因药剂,获取逆天异能---破除了黑暗组织的阴谋成为英雄原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可却异能被夺、挚爱惨死、公司易人、母亲失踪、大哥含恨而死,最终沦为一介乞丐自杀而死。带着从绝望中获得的超然觉悟“重生回归”只想平平凡凡度过今生,却依然无法逃脱“上一世”的噩梦。只好开始逆天改命,身边也开始出现了成熟诱人的靓丽老师、性感火爆的警花、高傲冷艳的千金大小姐总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绝色美女。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
  • 封魂图

    封魂图

    封印万千灵魂为我所用,笑傲天下,无人能敌!
  • 步步锦绣

    步步锦绣

    从被乱棍打出侯府的通房,到一品诰命的太尉夫人,卫嫤跟在晏衡身后,经历各种惊心动魄,从飞沙扬砾的凉州,到锦绣繁华的京城,步步高升、一路荣华。
  • 囧囧穿越路之卿本佳人

    囧囧穿越路之卿本佳人

    这年头遇到穿越并不稀奇,穿了就穿了吧!可最让安然接受不了的是——她竟然穿成了男人。天啊!不带这么欺负人的。纠结啊!她是该娶个娘子,还是该嫁个相公?她无语凝噎,谁来救救她吧!他,轩辕锦,冷面战神。红尘情事,本是俗不可耐,为何却被那个臭小子吸引了心神。刚刚从纠结中明白过来,却天人两隔。不知为何,却捡了小狐狸回来。咦?怎么他似乎能看懂那个小狐狸的眼神呢?这是个什么状况?命运的锁链紧紧缠绕,一生纠缠,几世情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和他的故事精彩上演。
  • 惜今有你一生不悔

    惜今有你一生不悔

    她十五岁时随他征战,为他打这天下,甚至是为了他的天下不惜嫁给那个她不爱的皇上——萧锦之。只是,大婚之夜,皇上竟不碰她,而是在她的床上呆了一夜,她和皇上之间竟隔了一个枕头……;她一步一步都按照他说的做,最终皇上还是发现了她是他的人……;那日大雪,她在黑暗的大牢里苦苦等待他来救她,最终,等来的却是萧锦之……;萧锦之带她出去,没有质问她,依旧如从前般宠爱她……最后的最后,萧锦之终于因为她丢了帝位,他终于坐上了皇位……而她等来的却是焚骨之刑,那日,萧锦之再次救她,舍身为她挡了一箭。萧锦之那刻才说自己是爱她的,爱了好久了……她拿着匕首在手腕上一划,血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只是这却不是她和他的结局。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是东方禅意中的超然状态。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 千金

    千金

    那个男人,践踏了她的姻缘,斩杀了她的父母,连那未出世的孩子也被他亲手扼杀……因为他不爱她;因为父母长辈的隔年旧恨;因为,那个孩子是他心心念念女子嫉妒的根源……葬身火海之时,杜青墨忿恨:苍嶙山,你毁了我的一生!再一次睁眼,杜青墨回到了新婚的第一日。这一世,她要让苍嶙山也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