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4500000019

第19章 祸根

宫女和太监们见到手提血刃的禁卫们,都停下手中的活计,垂手站立。

宫女们都有白发了,看不清脸,身材不算好,但没有水桶腰。

菜地的尽头还有几块稻田,稻子已经收割掉,留下半尺高的稻茬。旁边的几块麦田里,冬麦已经冒出青翠的禾苗,绿油油的一片。

含凉殿终于到了,十几个监门卒守护在大殿前。见到杨昊过来,一个校尉上前说道:“郭勤已被末将拿下,请将军发落。”杨昊“嗯”了一声,整了整袍带随校尉走进大殿。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含凉殿名不虚传。

一个太监盘膝迎门而坐,抱手在丹田前,闭目养神。

“你就是郭勤?”杨昊问道。

太监点了点头,没有吭声,也没有睁眼。

传旨太监汪春围着郭勤转了一圈,向杨昊递了个肯定的眼色。他除了宣旨,实际上也担负着辨明真身的责任。

“跟我走吧。”杨昊喝道。

“且慢,将军。”监门校尉拦道,“娘娘有话问将军。”

“娘,娘娘,哪位娘娘?”杨昊心里生疑,却没有问。现在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反正什么都不知道,索性什么都不问了,免得讨人嫌。

“是杨妃,陛下最宠爱的娘娘。”汪春小声地提醒道。这让杨昊对他又多了一层好感。

含凉殿里面有一座唐明皇专门为宠爱的杨贵妃修建的白玉浴池。浴池长宽数十丈,用白玉石砌成,四周装饰着金箔、翠玉,整个浴池看起来既显富贵,又绝不奢华。浴池里用的水都是从骊山温泉里运来的,妃嫔们入浴时宫女们在浴池里撒上鲜嫩芳香的花瓣,此时阳光从殿顶的明瓦透进来,照的整座浴池活色生香,明媚、浪漫又舒适。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杨昊想起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这两句诗,可惜佳人已逝,空留后人嗟叹。

此时,白玉池里没有一滴水,岸边伫立一位妙龄宫装女子,她背对着杨昊,身材窈窕柔软,杨昊的心禁不住怦怦跳起来:似这样的美妙佳人,真是世所罕见。

“臣杨昊参见杨妃娘娘。”

“杨将军平身。”

“谢娘娘。”

杨昊起身时,偷偷地看了一眼杨妃,可巧她也在看自己,两下目光一对,杨妃嫣然一笑,杨昊却慌忙低下了头,心里却在想看她的样子像是刚刚画过妆,什么意思?女为悦己者容,她莫不是为我而梳妆?

杨昊想到这禁不住自鸣得意起来。杨妃确实是刚刚梳妆打扮过,当然她不是为了杨昊,她原先的妆容全让安王李溶给毁了,想到安王李溶,杨妃的心里又是一阵绞痛,她极力地掩饰着自己内心的苦痛,硬是挤出了一丝笑容。

“杨将军祖籍何方?”

“回娘娘,臣祖籍京兆扶风县。”

“是吗?”杨妃显得十分惊喜,“哀家也是扶风人!咱们是同乡呢。”

“臣早听说了,家乡那里都传颂着娘娘的旧事呢。”杨昊奉承了一句,其实他连扶风在长安那个方向还没弄清楚呢。

“哦,是吗?”杨妃笑道,随即微微叹了一声,“哀家自幼随父亲在外漂泊,从来没过回家乡,难得他们还记着我。”

杨昊惊出了一身冷汗:杨妃不动声色地戳破了自己的谎言,却又适可而止,保存了自己的颜面。

“陛下对郭勤有何旨意?”杨妃忽然问道,语气显得有些急切。

“陛下命臣将郭勤缉拿归案,并无其他旨意。”

“这么说,陛下还是要放他一马。”杨妃显得有些失望,她微微地叹息了一声,“劳烦将军带他去吧。”

“是。”杨昊答道,他忍不住又看了杨妃一眼,忽然说道:“娘娘心情似乎有些苦闷。”“啊,”杨妃吓了一跳,赶忙摸了摸脸,“哦,可能是刚才拿郭勤时受了些惊吓。谢谢将军关心。”

杨昊点了点头,又说道:“天凉了,含凉殿这边娘娘还是少来。”说完他转身出去了。杨妃默默地看着杨昊离去的背影,眼中噙满了泪水。

杨昊走出内堂时见汪春正蹲在地上和郭勤说话,声音压的极低。杨昊轻轻咳了一声,汪春见杨昊出来,慌忙起身迎过来,说道:“奴才有话跟将军说。”

“公公有话直说便是。”

“奴才有几句话想单独跟郭勤说。”

“公公刚才还没说完吗?”杨昊冷笑道,“那就请继续说吧。”

杨昊大步走出含凉殿,不知怎么的,眼前全是杨妃的影子,她的一颦一笑,栩栩如生就像在眼前一样。

龙骑卫和金刀卫也退到殿外,殿门轻轻地合上了,只留下窄窄的一条缝。便于侍卫们盯着郭勤和汪春,事关生死谁也不敢有半点闪失。

杨昊一抬头,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湖中有三座小岛,岛上建有亭台,湖的四周,垂柳如烟,亭台如画,美不胜收。

杨昊只觉得自己突然悬在半空中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是哪?难道是传说中瑶池仙境?”

他闭上了眼睛,够了,如此良辰只应天上有,凡人看一眼也就够了,免得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将军,奴才话说完了。”汪春轻声唤道,“请将军到紫宸殿交旨吧。”

“紫宸殿?怎么又改紫宸殿了?”杨昊从未听过紫宸殿这个名字。

————————————

紫宸殿是大明宫前朝三大殿之一,因为靠近内庭,又被称为“内朝”。朝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是为官者的一种极高的荣誉。

文宗皇帝从含光殿回到大明宫后,没有按原计划去宣政殿召集朝臣宣布擢升王守澄为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和十二卫领军,原因是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李训突然向他密报,右神策军统军将军以下三十余名将领密谋推举中护军鱼弘志代替王守澄为护军中尉。

“岂有此理,朕忙来一圈,难道是为他鱼弘志忙的吗?”文宗的情绪有些失控,鱼弘志也是王守澄的亲信。

“陛下息怒,臣以为不妨先答应他们,以安抚人心。”

“哼,朕不答应他们,他们难道敢造反不成?”

“臣以为目下王守澄一案悬而未决,不宜再另生枝节。鱼弘志在军中威望远不及王守澄,据臣所知,右军中服他的人并不多,即便他坐上护军中尉的位子,一时也成不了气候,等办了王守澄,再拿他不迟。请陛下三思。”

文宗叹了一口气,“朕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有些气愤罢了。好了,就依爱卿所奏吧。”

李训看出文宗心中有些怏怏不快,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他挪步到文宗面前,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爱卿有话直说嘛。”文宗剥开一个洞庭金橘,掰开一半递给李训,李训受宠若惊,忙跪地双手接过来。他托在掌心却不急着吃。

“吃,吃,边吃边说。”文宗又剥开了一个。

“臣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说吧,啊,吃,吃。”

李训掰下一瓣,放在嘴里轻轻地嚼着,“不知今后的事还要不要知会颍王知道。”

文宗闻言一愕,“爱卿听到了什么吗?”

“那倒没有,只是臣觉得颍王已经有了两镇,若是再……”李训的话没说完,被文宗挥手打断了。

“你的思虑,朕不是没有想过,可是一来这么大的事瞒不过他,二来朕还有倚重他的地方。”

李训知道出手擒拿王守澄的两个马球手段玉明、祁墨,“催命判官”孟博昌都是颍王李炎的亲信,没有这两队马球手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事情的结果还不知是什么样子。

“臣招募了一批忠勇之士,危急时刻,足可凭借。”

文宗默然不答,李训的话让他左右为难。这次能顺利拿下王守澄逼他交出兵权,一是郑注与李训判断精准、用计得当,二是颍王李炎有勇有谋,临危不乱,处置得当。为了转移王守澄的视线,确保马球场倒王计策成功,李炎甚至不惜千里跑到回纥曲泽部去冒险玩了场失踪。

李炎的能力、实力和忠心都给文宗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轻易抛弃这样一个得力干将,他确实有些不忍心。但凡事都有两面,正因为李炎表现的太好,文宗皇帝心里又不得不生出防范之心。

他想到了另起炉灶,但心里实在没底。他也知道李训在外面招募了不少豪侠勇士,并且拉拢了朝中一些对阉宦不满的大臣,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禁军将领,只是这些人要紧时刻能靠得住吗?

文宗心里很清楚:阉宦就像跟在身边的恶狗,要想除掉他们,只有一棍子打死,一击不中,他们立即就会扑上来咬断你的喉咙。

“陛下……”李训催问道,他看出了文宗内心的犹豫,他太了解眼前的皇帝了,心怀大志,却又犹疑寡断。

文宗重重地叹了口气,问道:“郑注所议真的不妥当吗?”

“陛下!”李训突然加重了语气,他看出皇帝的内心已经动摇了,现在要做的是坚定他的信心,不能给他任何退路,“郑大人所议看似有理,实则大谬。假借王守澄葬礼将群阉引至京外伏兵一举铲除。看似合情合理,实则不然。阉宦耳目遍布内外,此计耗时太久,难免泄密,到那时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愿陛下三思。”

“可是……”文宗有些为难,“朕已经答应了郑注,难道要朕出尔反尔不成?”

“陛下勿忧,郑大人所献之计可一同施行,以为疑兵之计。”

“疑兵之计……”文宗眼前一亮。

半个月前,郑注向自己献了“除阉三策”,第一步,擢升仇士良,用其牵制王守澄,第二步,策划宫变拿下王守澄,逼其交出兵权,赐死。第三步,假借王守澄葬礼,将群阉引至京外,设伏兵一体诛杀。

自己按计施行,竟是大获成功,眼看王守澄束手,大功即将告成,李训却突然密告说,最近京中阉宦密探活动频繁,郑注所献第三策已不能施行,他举出大和四年宋申锡②谋除宦官失败的教训,建议自己尽早动手以霹雳手段除掉群阉。

文宗皇帝思虑再三,以手击案道:“就依卿言行事,此事不必告诉郑注!也……不必告诉颍王了。”

“陛下英明神武,除阉必成,大唐中兴有望。”李训伏地叩拜。

文宗心情明朗起来,他的眼神穿透幽深的殿堂,看到了一个明媚的晴天。

同类推荐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世界上下五千年7

    世界上下五千年7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史记(第四卷)

    史记(第四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山河图鉴

    山河图鉴

    一个超级倒霉催的小人物刘三在人生的最低谷荒诞离奇地经历了一次穿越,来到了战国末期的齐地,在这片战火纷飞、大秦将建的中国大地,展开了一段平凡而又神奇的人生轨迹......
  • 征战天下

    征战天下

    穿越到大秦时代的段业,凭借对历史的了如指掌,发明高级军用器械,建立无敌铁军收取良才名将挥兵天下,大败各路诸侯于沙场之上,全盘战局操于手掌之中,成就宏图霸业!
热门推荐
  • 客官您要的美男到货了

    客官您要的美男到货了

    一朝穿越,上有爹疼,下有人宠,衣食无忧,乐得自在,谁知这只是短暂的温暖,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焚烧掉她的一切。无家可归?立丐帮,为帮主,带领众小弟闯出一番新天地。无衣无食?运计谋,晒实力,培养众小弟分分钟断胳膊断腿求包养。路还是要走,饭还是要吃,真相必定要寻,仇不得不报。入青盟,再回归,真相之旅艰苦难行,不过,她只是进了个青楼,被人传扬了一下艺名,怎么地就有那么多人来争着抢着要她?国师预言?预言毛线是乌鸦嘴吧。世界末日?都末日了赶快都把钱用了,回家躺床上等死吧。拯救世界?怎么你还想让她单枪匹马,双手劈出一条生死路是。虽然真相难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这贴上来的美男,又是飞吻又是露肩,勾引不成就下药,下药不成就装死,还真是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又好笑。成,你装死,她装傻,当装逼者遇上装逼者,强强联手其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 那个女孩的计划

    那个女孩的计划

    女主角官沫曦,5岁的她,智商超高,帮助自己父亲管理公司,近乎于完美的她有先天性心脏病,看我们女主角被赶出家后的境遇吧
  • 千糖百变

    千糖百变

    《千糖百变》,本文稿是魅丽优品人气畅销作者巧乐吱的新作,是一部以新奇古怪的魔力糖果元素为亮点的轻魔幻校园小说。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热衷制作糖果的魔女,因为个性冷漠的男主角意的举动,造成她的糖果店被迫关门歇业,因此产生要报复这个男生的想法。
  • 食神世子妃

    食神世子妃

    一次陷害,一种名为千娇百媚的东西,让她和他从此纠缠不清。为了偿还那巨额的银子,她不得不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她一次又一次的躲避,他却一步又一步的步步紧逼,当她穿着新娘的喜服坐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笑的分外邪魅。“爱妃,终于嫁给了本世子,你现在是不是很高兴?”高兴,她真他娘的高兴!!!她咬牙切齿,“世子爷,外人都说你双腿残疾还不能人道,妾身去摘根黄瓜!”翌日一早,她一手扶墙一手扶腰,颤颤巍巍的从新房里出来,“混蛋,下次再敢对老娘这么粗暴,老娘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什么颜色?绿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世纪:流砂之钥

    上古世纪:流砂之钥

    一把流砂之钥,一座沉埋的庭院。无数的勇者与冒险家,纷涌而至,然后葬在那漫溢的流沙里。
  • 等我

    等我

    青春年少,你可曾对谁说过,“等等,我们一起走。”岁月经年,那个等过你的人,是否还在等你?其实,谁等谁都不是问题,只是你丫不能让我白等啊。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幽默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幽默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缓解压力,谈笑致胜的幽默宝典。
  •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00年至2001年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数十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文字,反映了其在北京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全书语言文字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邪帝霸宠:冷宫邪魅妃

    邪帝霸宠:冷宫邪魅妃

    她,安家嫡出大小姐,安夕岚。而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大陆首富墨司岚+墨王爷。可是,因为一场选秀,使她来到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之中。她为了活着,只能选择装疯卖傻,好使皇帝将她打入冷宫之中。却不料,她对他动了情。为了一切大局,只能藏住心中的那一份悸动。她越陷越深。最后,她,迷茫了,不知该如何走下去......明知自古无情帝王家,但她却藏不住自己的心啊......
  • 倘若

    倘若

    突然之间遇到了他,让林小韵的生活从此彻底的改变了。虽然不是一介良民,但是却牢牢的俘获了她的芳心。他因为她失去了可贵的生命,她为他扛起了罪恶的扁担。当一切被她抹平时,回往过去,这一路下来她从天堂走到了地狱,原本的天真楚楚已不见,现在观之,竟然只是寂寞沧桑。这一切,都归于她的选择,结局沉沦到这一步,只因为那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