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5000000002

第2章 一个群众演员的自白

我从小是个叛逆的男生,1985年出生在上海郊区。初中毕业,我爸给我指出三条路:第一,按部就班考取高中;第二,去学厨师,至少可以饿不死;第三,去学建筑,因为有亲戚做这行。

当时我想读艺校,对写东西和拍片儿有兴趣,但父亲不同意,说如果考不上高中这条路就算断了。我没有第四条路可选,于是随便选了个建筑。

中专大多是三年,但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去了一所四年制的建筑学院。二年级时,不学无术的我得罪了物理老师兼化学老师,期末成绩挂掉,被留级一年。这意味着要读五年恐怖的中专。我打算退学,家人不同意,结果读到第五年,我罢考了,在毕业前几天终于还是滑稽地退了学。

2004年我19岁,一腔热忱一穷二白,每天跟一帮“新概念作文”出来的小作家畅谈未来。当时有出版社找到我,提出让我写一本书“爆爆料”,大致就是那种嚼舌根的书,写一写那群新概念作家的八卦博取眼球。我当时心高气傲,瞧不起那些玩意儿,没有答应。

其实不少作家步入正轨前都很蹉跎,一位朋友曾做过很长时间的枪手,甚至连枪手都不如,诸如无良出版商让模仿古龙的风格写本书,然后冒充是古龙新作。这些料自然不合适爆,记得当时有一位作家对我说,你如果去写这本书,我就跟你绝交。

我没有写那本书,与他们的联系依然渐少,他们有人今天已是几万几十万粉丝的大V,而我一如既往地落魄,与他们的轨迹渐行渐远。

那时候也试着写电影大纲,当时有人看中了我的大纲要买版权,不给署名,被我一口回绝了,并且特别冲动地说:“我写的东西就要我来拍!”现在想想,整个一“弱智儿童”。有位朋友和我恰恰相反,每当有制作人找他,他能将完整剧本扔出去,也不怕抄袭,觉得先有个作品出来再说。他第一个剧本卖了一千块钱,是个数字电影。当时他对制片人说:“署名权我必须要,钱你随便给。”

现在他已经是身价不错的编剧了,而我也开始接些不署名的栏目剧。2005年,眼看写东西维持不了生计,我进入一家工厂做技术员,数控冲床。干了七八个月吧,一直萎靡不振的,每天都跟有人欠自己钱似的,有一天发了半天呆起来就辞职了。

那个傍晚我站在十字路口,考虑着该往哪个方向走。是去龙华校区那儿溜达溜达呢,还是回青浦找个地方上班?我像个民工一样坐在马路边,迷茫着望着四周,然后眼瞅着一辆公交车从我面前经过。

那辆公交车车体上有个很大的旅游广告,上面醒目地写着一句话,大致是:你去横店了吗?

横店影视城是专门拍戏的地方,可谓古装大本营,我看着车走近又走远,在心里默默地想:好,那我就去横店吧!

我到网吧查了路线,需要从义乌转车,于是坐上公交车直奔上海火车站,对售票员说,给我最快的一班车去义乌。

2006年10月10号,我来到了横店。下车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妈说,人家外地人都挤着往我们上海跑,你为什么要出去闯呢?我对老妈说,我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主,不管结果如何,都不后悔。

从上海出发时我身上只有300来块钱,一路上除了车费、吃吃喝喝,还为自己置办了一件衣服,到了横店就剩下四五十块钱了。

我随便挑了个景区下车,准备进去摸摸情况再说。可进景区需要门票,好像当时“广州街”是60块钱,“明清宫苑”是80块钱。我连门票钱也拿不出来,只好干站在后门口徘徊。

当时有个群众演员的群头,看见我在那里傻站着就问:“你哪个组的?”

我说:“我没有组呀!”

他又问:“那你跟谁的?”

我想了想,撒了个谎,说:“我找朋友的!”

他说找朋友你在景区站着干嘛,你联系他呀。我只好继续圆谎:“我用的是上海小灵通,在这个地方打不了电话啊!”

那个群头把手机借给了我用,我随便找了个朋友的电话拨过去,胡乱说了两句然后挂掉,转身告诉群头,“我朋友说去北京了,不在横店,让我等着他!”

那个群头望着我,将信将疑地说:“那你现在准备干嘛?”我答:“我也不知道呀!我得等着朋友回来!”

群头于是说:“我这儿正好有个群众演员的活人手不够,你要不要顶替下?”

我心里大喜,干脆地答:“没问题呀!”

那个戏是张卫健的《A计划》,我到横店的第一天,做上了群众演员,第一次吃到了剧组的盒饭。

当时我没地方住,群头正好有哥们儿跟组外出,空着间房子。那种房子我也是第一次住,虽然我家并不阔绰,好歹也算衣食无忧。我住在一间只有床和张破桌子的房间里,开始了“横漂”群演生涯。

群众演员当时一天才20块钱,特约要80-100块。戏拍了四五天,有两个群众演员羡慕地对我说,你运气不错啊,每天都有特约拍!我一愣,说什么特约啊,我演的是群众!他们说怎么可能,你没看到我们的戏服是脏的你的是干净的么,没看到你不但露脸偶尔还带台词么,你是特约,你那个群头从来只接特约的戏!

我才发现上当了。当天在拍马雅舒主演的一部戏,我演个药房小伙计,拍完戏有人来给我拍照片。我故意说:“我是群众演员你拍什么照片啊!”拍照的人无辜道:“你是特约啊。”群头发觉露馅了,走过来哄我说:“啊,这个是特约啊,我也是刚知道啊!”

我心里暗暗不爽,群头问我下次戏是什么时间,我说是后天,然后动了动脑筋说:“啊,后天我没空!”群头心知肚明,有点儿郁闷,然后掏出钱来说:“哎,算了,这八十块钱全给你好了!”

但我还是没有继续跟着他干,我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扔掉靠山,从此过上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单干生活。那些日子每天都跟组跑龙套,8小时20块钱,超出1小时5块钱,但如果要当天现结账,每20块钱扣2块,5块扣1块。我和大部分群演都非常穷,如果要等半个月再结账就要挨饿,所以大家都选择“现结”。也就是说,我折腾一天,可能只有18块钱而已。

那些日子有点儿悲催,经常只能啃凉馒头。记得那个冬天,晚上七八点钟,我拍完戏回来,在马路边买了几个包子边走边吃。对面有两家小饭馆,因为快圣诞节了,都被装饰一新,屋内坐满了人,打一眼看过去热气腾腾的很让人向往,而我的包子早就凉透,低下头闷闷地啃两口,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没几天就是元旦,我特意改善伙食煮了大白菜,这时接到了老妈的电话,问我过得怎么样。我装作很高兴地说:“我过得很好啊妈,冻不着饿不着,有很多戏都找我拍啊!”

挂了电话,一个人酸酸的,饭都不想吃了。

第一个来横店看望我的人是舅舅。当时他去杭州出差,打电话给我。我们在餐馆点了一桌子菜,按理说这顿饭应该我请,舅舅一眼看出了我的窘迫,直接问我,你有钱结账吗?我老实回答说没有。心里默默地着:这桌子菜钱够我吃半个月呢!他结了帐,叹口气说:“你这是何苦呢?!跑到横店来干嘛呢?!”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自己也没有答案。

我更卖力了,一天拍10个小时以上很正常,能赚五十来块钱了,后来也开始做小群头。但有一次,我叫了些群演的朋友去接一个戏,拍了三五天吧,结果临结账时那家伙卷款跑了。我傻眼了。但那二三十个人是我叫去的,我就自己贴钱给他们,差不多来横店攒的一点点积蓄全搭进去了。也有哥们儿很仗义,不肯要我的钱,说自己差了这一二百块也饿不死。

那段时间我什么活儿都干,群演、群头、各种助理,还去当替身替明星跳河,跳河的戏经常是身上绑了保鲜膜就往水里扎,因为保鲜膜能隔绝湿气,保暖,也不显得臃肿。黄晓明那版《鹿鼎记》,里面有场戏好像是韦小宝的几个老婆掉到湖里,我就是掉下去的“老婆”之一。当时我穿了女人装,带个假头罩,大冬天的扑通扑通就往水里跳,根本不会拍到脸。

为了赚钱,我还去义乌舞过狮子。80-100舞一场,2个来小时,有时候是到别人婚礼上表演,除了舞狮子,还舞过板凳龙。

但即使如此,我最后还是撑不下去了。06年底,我答应了朋友跟组吴宇森的《赤壁》,似乎是做副导助理,但是电影迟迟不开机,我又不敢接其他剧组的长活,因为一接就是两三个月,所以断档的我山穷水尽,有了撤退的打算。

2007年3月,我准备回上海。当时所有的朋友都劝我留下,说你回去了就回不来了,并且即使你回去了,也回不到原来的生活了。这句话是真的,但当时劝我的好多人后来也离开了横店。我们那帮人,不是没有人混出来,只是少之又少。混得好的都去了北京,混得差的都回了家乡。应了当时那句话:铁打的横店流水的漂。

离开横店没多久,听说《赤壁》就开机了。

《斗鱼》里面有句话,大体意思是,你一旦踏进黑社会,就出不来了。我感觉这个行当也一样。服务员、技术员转行很正常,但你一旦适应了这个圈子,就很难再适应其它圈子了。

回到上海后,我一直接散活,拍东西为生,电视栏目、广告、影视剧都干过,中途还去某高校影视学院读过一年,但我看着研二的学生连轨道都不会架,心里觉得很傻,没有继续读下去。

2008年底,我参加横店一个短片比赛拿了奖,得到当地赞助,可以去横店随便采景拍摄。那天采完景回来,碰到一个从前的群演哥们儿,他有些兴奋,以为我又回来了。我说不是来漂的,带了个小团队来拍短片,还有几个小时就回去,住在哪个宾馆几零几室,你如果有空就来坐会儿。

如预想中那样,他没有来。他一定以为我飞黄腾达了。我们那些人,有着本能的防备和抵触,一旦有人飞上枝头变凤凰,距离就会立马拉开,我们不想成为别人成功的参照物,别人也不愿看到我们想起尘埃过往。我曾经有个哥们儿现在是小有名气的导演,微博粉他他不回粉,电话要几遍才肯给。我知道,我不再是他的哥们儿了。

当年,我们一起在横店拍戏,有一顿没一顿。后来他跟组去了北京,但是横店的费用还没有结,他一天给我打两遍电话,告诉我在北京多苦,没得吃没得住,最后不住地说“哥你得帮我催催啊!”他没有开口向我借钱,但我知道群头的钱希望渺茫,犹豫了下,自掏腰包把那三四百块钱给他打了过去。他当天来电话,高兴的说钱终于结了。

他从来不知道那笔钱是我打过去的。只是隔了多年,把我从朋友名单上消了去。

似乎是哪部电视剧里有这么个桥段,两个穷人当年共患难,分一个饼吃,说是将来发达了凭着半块饼去找他。后来那个人真的升官发财,但另一个人拿着饼去找他,却只能挨一顿板子。因为,“怎么能被你揭了老爷的老底儿呢!”

所以我也早想开了,别人混好了不理我很正常,谁叫我总在人家最悲惨的时候遇到他们呢。还有个作家,我们曾经在半夜压马路,绕圈子,去网吧的钱都没有,最后在一个以前经常吃饭的老板那借到了200块钱。这一行混出来的人,除了特别铁的朋友,大部分和当年认识的人都不再有牵连。因为他们最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生活你知道。

我回到上海后的生活没有逆袭也没有惊喜,一如既往地跌跌撞撞。

这个圈子在别人眼里光鲜无比,不熟悉的朋友认为我做编导一年二三十万是低估,而且以为我过着各种令人向往的灯红酒绿生活。但他们不知道,有时候录制节目前开会,能从下午两点开到早晨五点,也有时候我开会时接到电话挂了,短信对方等下打过去,结果回过去往往就是第二天第三天了。朋友很不高兴,不相信我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当然,这也与我的不学无术有关,我没有本科文凭,只能在编制外生存,即使后来带的实习生都是研究生,薪资待遇也远不能和编制内的编导相比。

父亲说,如果我没有辞去那个工厂的技术员工作,现在收入可能快一万五了。因为那个厂子还在,那个职位还在,现在那个岗位上的人雷打不动的每月拿一万多,福利待遇各种稳妥。而我今天撑死也就一月七八千,在上海买房买车想都不敢想,做任何决定都畏首畏尾婆婆妈妈。我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青浦当年那个心高气傲的少年了。

有人问我,你这三十年,有没有后悔的事情?

我说:“有一件。那一年,我去了横店。”

对方问,还有吗?

我说:“还有一件。那一年,我离开了横店。”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天上掉馅饼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天上掉馅饼的事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可现实是,馅饼似乎只往某些人身上掉,抓住机遇的似乎总是极少数人;机遇似乎也喜欢回头客,幸运的人总是那么幸运,而有些人却终其一生都看不见天上掉馅饼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平凡且继续平凡着。
  • 硅谷禁书2

    硅谷禁书2

    在1909年,一个深藏的秘密被重新发现,一个使那些掌握它的人获得最远大的全面成功的秘密,富有的企业家、政治家、工业领袖纷纷聚集到掌握这个秘密的人寻里……因为这个秘密,他们支付给他大笔金钱……他们享有无可比拟的成功……他们成为各个时代最伟大的人……他们都一致赞同这个秘密不再公之于众……这个秘密,一直被他们保守到2003年才得以解禁!这个秘密就是——你即将打开的这本书!
  •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

    本书对博弈论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理论联系实际,为读者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或者选择时,提供最佳的决策,以获得最大化利益,从而进一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都发生质的飞跃,为自己的人生走向提供另一种可能。
  •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老狐狸却说:“巧言令色,助你成功。”须知,成功者的故事里,从来都没有侥幸。狮子把羊叫来,问他能不能闻到自己嘴里发出的臭味。羊说:“能闻到”,狮子咬掉了这个傻瓜蛋的头。接着,他又把狼召来,用同样的问题问狼。狼说:“闻不到。”狮子把这个阿谀奉承的家伙咬得鲜血淋漓。最后,狐狸被召来了,狮子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狐狸看看周围的情形,说: “大王,我患了感冒,闻不到什么味。”于是活了下来。马雅可夫斯基曾说: “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口才。
  •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是当代知名作家段谦倾心所写的一本关于职业的学术著作,而后又针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做了更加详细、有针对性的文字补充,是一本难得的职场求职、生存攻略等经典学术著作。让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找到工作;让不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为自己工作;让正工作中的人知道如何工作可以更好;让不满意现在工作的人知道如何创造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正是《求职者的圣经》的核心内容。
热门推荐
  • 冠军足球

    冠军足球

    本是奇才天降又蒙豪门青睐十载英超路友谊荣誉同行不易不易笑傲欧洲之巅自从曼联有了他,弗格森就从没有后悔过卖掉C罗。自从有了他,鲁尼才真正成为曼联的国王,才真正超越坎通纳所创造的成就。
  • 狗猫之术

    狗猫之术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王俊凯之你是我的未来

    王俊凯之你是我的未来

    我爱过他,也恨过他,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五年前,他说过一句话:“放手吧,你根本不配我。男人都是这样,见钱眼开。当他被人威胁时说要杀了我,当时他拿着水晶刀差点刺到了我的心脏,他以为我死了,没有。我醒来时看到了我的偶像,是她救了我。五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很红的歌手,又看到了当年伤害我的那个男孩,TFBOYS队长一一王俊凯。王俊凯,我也很想杀了你,可是我根本就下不了手,不知道为什么。错了不能重新来吗?你爱的难道不是我吗?五年以来,每次对别人的笑都是假的,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保护自己而已。站在你的左侧,却像隔着银河。25岁那年我们终于在一起了!
  • 偏爱

    偏爱

    等你的依赖,对你偏爱,痛也很愉快。她对他的一往情深,要拿多少时间来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人一生做的最多的就是工作,工作给人的也应是最多……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人?你在为谁工作?为什么不从小事做起?你将优秀藏在了哪里?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发展?你是否只做了上司吩咐你做的事?有人可以限制你吗? 这些关于完美职业理念的经典问题,有些人刚开始工作就明白了,于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功,使自己变得富有;而有些人工作一辈子也没弄明白,于是,他们始终与平庸为伍,精神和物质也永远贫乏。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尼尔·卡尼曼说:“社会赞许工作。”我们应该让工作赞许我们的人生!
  • 我曾爱你如尘埃

    我曾爱你如尘埃

    隐婚两年,换来的是丈夫的背叛,还有小三的登堂入室!丈夫对自己的冷漠和对小三的柔情,犹如云泥之别。原来他不是不爱,只是爱的不是她!她心碎,一夜的缠绵。她不停的逃,他游刃有余,将她玩弄于股掌之中!终有一天,梦境破碎,婚姻危在旦夕!顾挽澜歇斯底里,“为什么是我?”男人抿唇一笑,“怪你太惹火,睡了还想睡,这个瘾只有你能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我想拥你入怀

    TFBOYS:我想拥你入怀

    三对恋人,十指相扣,说“我们要一直这么走下去”,可他们对对方的爱,会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失。他们之间的信任,会不会因为种种误会,而支离破碎……年少的TA们,能否可以认清自己的心?与真正爱自己,自己真正爱的人白头偕老呢?[宠文哦,甜甜哒!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只是游戏而已

    只是游戏而已

    “陌”在一次偶然拿到了一个游戏--骰子,通过掷骰子开始游戏,结束游戏的唯一方法就是完成当下场景的任务,这只是个游戏。
  • 心理学与宽心术:化解烦恼的妙法

    心理学与宽心术:化解烦恼的妙法

    本书以心理学相关知识作为依托,剖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心理现象,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引导人们走出心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