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900000015

第15章 中秋之夜

朱温在黄巢的义军中的地位本来就比较超然,现在又成了黄巢的弟子,地位更是非其他 人可比。可以说他成了黄巢、林言、孟楷三人外的第四号人物,但他又没有在军中担任实际的职务,是以这时虽说义军正与官军对持,朱温还是显得比较清闲。

接连三天,朱温几乎都在练习黄颖传给他的吐纳方法,她传的方法有一点好处就是你可以随时练习,不需要故意打坐,站着,躺着都可以练习。几日下来朱温感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整个人看起来都有些跟以前不一样了。

对此黄巢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黄巢来想,朱温以前所练习的不过是外家功夫,现在二十几岁才开始练习内功有些稍显晚了点,就算自己亲自教导也不会有大的成就。

可这时看来朱温明显的进步神速,黄巢心里也是暗暗高兴,心道自己莫名其妙捡了个练武奇才当弟子,何况这个弟子还可以准确的把握天下大势。

虽然朱温实际的战场经验还略有欠缺,但经验是可以锻炼的,而天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此子前途不可限量,黄巢想。

王仙芝已经开始了攻城战,相对来说黄巢还在持观望态度。

黄巢几次故意示弱,想引宋威出城决战,宋威都没有上当。宋威在战场上打拼了一辈子,当然不那么容易上当。

王仙芝更是命人在城下大骂宋威,意图激怒宋威让宋威出城决战,宋威死活不出来,就这么城里城外的耗着,王仙芝攻了几次城,当然是徒劳无功,双方都感到很是焦急。

黄巢的大帐里,黄巢来回的踱着步子,林言、孟楷、李罕之、李勍、毕师铎、秦彦、张言等人均在坐,每个人脸色都不好看。

朱温挑帘进来,见诸将都在帐中,知道有大事相商,向黄巢和诸将行了礼,到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

黄巢见朱温进来,喜道:“老三来了,快坐。”

黄巢把如今双方对持的局面对朱温大致说了一遍,道:“这次我特意让你从宁陵赶来是为了商议义军以后的动向,大多数将领提议我们和王仙芝联手一举拿下宋城,控制整个宋州全境。”

朱温道:“不可,我曾对将军说过,宋威的两万大军正在城中,攻城不易。何况宋州地处中原,扼南北水陆交通之咽喉,我们占宋州就是断了唐廷南方赋税进京的要道,唐廷岂肯干休?宋城地处平原,为四方征战之地,无险可守,所辖九个县中只有宋城可凭借高墙深壑勉强驻守。我们若强攻宋城,城墙必然损坏,修筑城墙非一时之功,朝廷各路大军虎视眈眈,岂容我们久居宋城?”

林言哼了一声道:“如此前怕狼后怕虎,成得了什么大事?我们攻下宋城之后,凭我们四万人马加上王仙芝的三万多人马还怕唐军什么?”

朱温从容道:“两军交战,伤亡必多,我军为天下百姓之兴亡起兵,为的是让天下百姓有好日子过,这才能发展如此之迅速。如果我们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让追随我们的兄弟在战场上牺牲,以后还会有谁肯跟着我们起兵?”

朱温顿了顿,接着道:“我们虽然有四万兵卒,可他们也不过是跟我们有同一个梦想,推翻暴唐,让天下百姓都有好日子过,让他们的父母妻儿有好日子过。可如果我们为了一座本没有必要占据的城池,而让他们无辜的白白牺牲,他们的父母妻儿怎么办?

“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我们为了推翻暴唐而举义旗,本来就知道会有无数人为这个梦想而牺牲,可我们可以避免无谓的牺牲,避实击虚,避强攻弱,这本来就是我们一贯的行军模式。”

除林言外其余众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朱温接着道:“前次唐军援军虽然吃了亏,可几千人马对这个庞大的唐朝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相反,敌人用区区数千人马就摸清了我们的实力,再想像上次一样偷袭已经不可能,而唐军这次的援军也不会是区区数千人。”

林言还想说什么,黄巢挥了挥手阻止了他,黄巢对朱温道:“以你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朱温道:“在敌人各路大军到来前撤出宋州境内,一是渡江南下,在江南建立根基,凭借长江天险与朝廷对抗;二是继续在中原和唐军交锋,在战斗中不断壮大力量,等有住够的力量的时候寻一富庶之地建立根基,徐图发展,逐步蚕食暴唐。”

林言忍不住道:“照你这么说要用多少年?等蚕食了暴唐我们胡子都白了。”

朱温道:“想改朝换代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功近利只能让我们像庞勋一样走向灭亡。要记住,我们起兵是为了天下百姓,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功业!也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才能够成功。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黄巢击掌赞叹:“好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无天下百姓响应,就凭我们如何能推翻暴唐,救万民于水火?”

黄巢虎目一扫众将,道:“这时恐怕各路大军已经在来宋城的路上了,他们大军来宋州,后方必定空虚,我们就一路北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既然黄巢发了话,诸将当然不会反对,唯有林言和孟楷脸色铁青,看向朱温的眼神有一丝嫉妒和不屑。

接着诸将定下了在八月十六北撤。

朱温由于没有固定的军职,仍然回宁陵,黄巢和诸将商量好了作战计划以后也由林言带着三百名亲军护卫和朱温一道回宁陵。

宋城外的大营交给孟楷指挥。

中秋之夜,宁陵县衙的后园中,黄巢、林言、朱温和黄颖四人在凉亭中饮酒赏月。一轮明月自东方冉冉升起,秋风微有凉意,月光温柔似水,月光渐亮,衬得漫天的星光略显稀疏寥落。

朱温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明净的夜空了,记得还是小时候到农村的姥姥家里见到过这么明净的夜空,不过由于那时好像不是月圆之夜,残留在他记忆中的只有漫天的星斗,这么多年还不时在他心头闪烁。

朱温忽然起身吹熄了亭角挂着的几个灯笼。

黄颖急道:“你干什么?大晚上的你干嘛把灯笼灭了?”

朱温笑道:“月下点灯,岂不是大煞风景?”

黄巢呵呵笑道:“有道理,我们点着灯笼确实是辜负了这轮明月了。”

黄颖不依道:“这么黑怎么看的见吃菜?”

朱温打趣道:“是不是怕把菜吃到鼻子里去呀?”

黄颖气呼呼的道:“你才用鼻子吃饭呢,闭着眼睛也不会把饭菜吃到鼻子里去,我看只有你才做的出那种事情。”

三人说说笑笑,林言则一个人喝着闷酒。明月渐高,明亮的月光照的园中亮如白昼,却又有些朦胧的美。

由于明天就要向北进军,几人都没有多喝酒,唯有朱温酒量太小,几杯酒一喝已经有些朦胧的醉意。心中不禁想起远在一千多年后的妻儿,不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在赏月?人说月圆人团圆,可朱温和妻子是否还有相见之日都不知道。

心中感慨,不由又多喝了几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心中凄苦,不由的轻声吟起了苏东坡的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词吟罢,泪水已经滑过他的双颊,滑过他的嘴唇,又滴落在他面前的酒杯中,再端起酒杯又一饮而尽。

黄巢听他吟完这首词,不禁高声喝彩,道:“好一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没想到老三你不但能准确把握天下大势,文采也是这么好,义军中有你这样的人才,何愁大事不成?”

朱温听道黄巢的喝彩,这才从沉思中惊醒,知道黄巢误以为这首词是他作的,不由的惭愧万分。有心解释这首词是苏东坡所作,可这时苏轼还没出生,说出来哪个肯信?心中只能对苏先生说声抱歉了。

黄颖也在心中默默的念着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抬头看见朱温满脸的泪痕,心中不禁想道:他是在怀念他的心上人吗?他一定和他的心上人很是相爱,如若不然他如何会如此伤心?又如何能作出这么好的句子?

他的心上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漂亮出色的女子,这才能让他如此的思念,心中仿佛有些怅然若失。

转念一想,他想他的心上人管你黄颖什么事,你跟着伤哪门子心呀?可心里还是有一股酸酸的感觉,不禁为自己感到生气。

黄颖有些酸酸的道:“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想媳妇儿了是吗?想她就回去看她呀,看你哭的那个样,跟个娘们儿似的……”

黄巢呵斥道:“颖儿,不许乱说话!”黄巢转身对朱温道:“你小师妹从小让我宠坏了,不懂礼貌,你不要往心里去。”

黄颖反驳道:“我都快二十岁了,不是小孩子了,怎么不懂礼貌了?再说了,我是他师姐,不是他的什么小师妹。”

朱温忙赔笑道:“小师姐长大了,已经不是小师妹了。”

“喂,你跟我说清楚,什么事小师姐?不是跟你说多少次了吗,要叫师姐,不是小师姐……”

黄巢摇了摇头,对这个女儿,他也是毫无办法。

同类推荐
  • 风云先秦—三国

    风云先秦—三国

    风云的时代,各个英雄、猛人纷纷登场;吕布拿着弓箭,啪的一下就射中了戟旁边的小支,纪灵一看,都呆那了,太神了,这要搁在21世纪,绝对是射击奥运冠军啊!纪灵对吕布说:“布哥,你放心,明天我就撤军......
  • 战回三国

    战回三国

    关于三国的游戏也是数不胜数,我从中选了一款比较独特的游戏来诠释一段新的热血三国,内容可能会有些科幻,但是我尽量贴近正史来写,也增加一些野史的内容。我认为自己是属于亲刘派的,至少我在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一般比较关注刘营的变化,这可能也与作者将蜀国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有关。到后面多次看三国的时候,这种感情就慢慢消失了。但是我还是愿意将本书以亲刘的方向写,一来这样内容会比较充实,二来也是想回忆一下那段热血的三国历史。希望你们能在本书之间感受到一点热血的感觉吧。
  • 风云晋商500年

    风云晋商500年

    如果说山西商帮史是一首交响曲,那么盐商只是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沉闷舒缓,从明初商帮萌芽开始,用了整整一个朝代兴衰的时间,才逐渐过渡到第二乐章。第二乐章讲述了晋中商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故事,以他们为主体的外贸商人,人才辈出。这一乐章,音域广阔,韵味悠长,精彩纷呈。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热门推荐
  • 百变情人:恶少杠上女家教

    百变情人:恶少杠上女家教

    白天,她是留着厚刘海、戴着黑眼镜、穿着土气的丑小鸭,夜晚,她是穿着惹火、举手投足间魅惑众生的娱乐会所头牌。在她为钱所困时,一则招聘丑女家教的启示吸引了她。扮丑可是她的强项!可该死的,她的学生居然是个腹黑的绝美男!嘲笑她,忍了!捉弄她,忍了!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恶少,接招吧!
  • 龙吟天剑

    龙吟天剑

    道教千古,源远流长。魔龙现世,欲统江湖。天下恐慌,苍生疾苦。苍天震怒,天剑问世。风云再起,重振道教雄风……
  • 棺葬天

    棺葬天

    玄棺葬人。天棺葬神。地棺葬魂。人棺葬世间。身化青铜棺,葬尽世间。
  • 浊世红尘

    浊世红尘

    浊世红尘中,爱能分几种?痴情的等,谁能心痛?你曾经为爱我魂坠轮回中,我也为想你痛苦在心中。万世轮回,万世追随。
  • 仙君大人请指教

    仙君大人请指教

    “师父,您听说过双修吗?”蒲团上打坐的仙人,眉峰一挑:“你想被逐出师门吗!”“师父,南华山上那个白胡子老道又来了!”白衣胜雪的男子脸色微变:“你个小混账又给我惹了什么祸?”“师父,您吃过莲子扣肉吗?”淡然若水的大神再淡定不下去了,那是他养育了三千年的雪莲啊……当有一天世界终于清净了,耳边再没了那聒噪的声音,却为何呆惯了的数万年如一月的蓬莱仙岛,一时间寂静的可怕。青灵,你真的如一道轻灵般飞走了,再也不见了吗?
  • 帝姬妖娆:别惹王的女人

    帝姬妖娆:别惹王的女人

    黛云远淡,禁苑娇寒。彼时她是始皇爱女,长于锦绣深宫,轻狂顾曲。香尘渡暗陌,华灯明如昼,原以为能受父兄庇佑一生,嫁于心爱之人十指相扣为良辰,却不想家国天下,她最终成了帝业的一枚棋子。王朝兴衰更似月影圆缺,父兄尸骨未寒,帝国崩塌,她独自支撑。当年明月,依依素影,青山古国,残照荷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莫以生

    莫以生

    她默默跟随着他的脚步十年,最后却学会逼自己离开。当他转身回眸,她早已泪流满面。走过的一路上,他们互相陪伴。
  • 绝代帝女

    绝代帝女

    她是一国公主,深得圣眷,万民爱戴。她有一个爱她入骨未婚夫,有一个恨她入骨亲弟弟。一段痛彻心扉的背叛,一场意料之中的刺杀,她侥幸存活,心却再不如从前那般干净纯洁。她原以为换了一个身份,就可以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却总在午夜梦回,梦到那把寒剑,那张狰狞的面孔。她被一双无形的手推向迷雾重重的深渊,记不清她到底是谁,发生过什么。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他,一个爱她胜过爱自己的男人。她死灰的心再次复燃,却不知,这又是一张涂满了罂粟的网......一个人能活多久?久到爱变成恨,再渐渐变得麻木。不论当初有多热烈,如今也淡了……
  • THE CRISIS IN RUSSIA

    THE CRISIS IN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都之夜雾

    成都之夜雾

    老汉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其实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市场,一切与利益有关的事在这里都显得十分的合理。无论是高贵的上流阶层,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无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还是思想肮脏、龌龊的市井无赖,无论这其中的差别有多大,他们的生存目的却不约而同的一致: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