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5600000016

第16章 奇点新解(1)

20世纪60年代早期,霍金就对时间始初的奇点问题产生了兴趣,作了大量的思索和研究,后来由于他的病情恶化,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这项研究。1965年,他与珍妮结婚之后,病情有所好转,又唤起了他的生活热情,他又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奇点问题的研究上。

宇宙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也就是说,宇宙究竟是从来就有的,还是从他物派生的?也许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它并不需要被创造。科学家一直都试图回避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问题与其说是科学问题,不如说是形而上学或宗教的问题。然而,人们逐渐发现,科学定律在宇宙的开端也是成立的。这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宇宙的开端,科学定律也是起作用的;宇宙是自足的。

关于宇宙是否有开端和宇宙是如何起始的争论,贯穿着整个人类思想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出自于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认为宇宙是由造物主在某个时期创造的。另一种观点来自一些哲学家,他们不赞成宇宙有开端的思想,觉得这样是对神的亵渎,认为宇宙早已存在并且还将存在无限长的时间,某种不朽的东西比某种被创生的东西更加完美。

然而,两种观点都认为,宇宙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它要么以现在的样子被创生,要么以现在的样子而延续了无限长的时间。人们很容易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观念,因为人类有记载的历史是短暂的,而宇宙在这段时间中却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宇宙是否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或者它是否在有限长的过去诞生的,这本应该是一个形而上学和宗教的问题。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写了一部非常抽象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二律背反”的著名命题,从纯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宇宙是有开端的和宇宙是无开端的具有同样的可能性。他完全撇开宇宙观测,只从理论上进行推理和论证。也难怪康德置宇宙观测于不顾,即使他注意到宇宙观测的事实,但那时的宇宙观测又能向人们提供些什么呢?

直到19世纪,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开始深化了,对宇宙观测的证据也越来越多。这些证据表明,地球以及整个宇宙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地质学家们发现岩石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形成和演化已经经历了几亿甚至是几十亿年的历史,这比那些创生论者对地球年龄的预计要长得多。德国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宇宙中的熵量总是随着时间而增加,说明了宇宙只能存在有限长的时间,否则,宇宙早就退化到一种完全无序的状态了。

宇宙永恒不变的观点所遇到的另外一个困难是: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宇宙的每一颗星星都互相吸引。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末它们怎么能维持它们之间的恒定距离,并且能不动地停留在那里呢?

大科学家牛顿也试图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有限的一群恒星是不可能静止不动的,它们终将会全部落在某个中心点;而无限的恒星集合是不会落到一起的,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什么中心点。牛顿的这些论证并没有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反而有时会使人陷入更大的困惑之中。因为宇宙无限数目的恒星作用于每颗恒星的力的总和,是否能维持恒星间的恒常距离,人们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考虑到恒星的有限区域,然后再考虑该区域之外更多恒星的作用力。恒星的有限区域终将会落在一起,在有限区域之外的其他恒星不会阻碍这个过程。由此可见,恒星的无限集合不会是完全静止不动的。如果它们在某一时刻停止了作相对运动,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会引起它们朝对方落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它们可能正在以一定的速度相互离开,而它们之间的引力只能降低这种退行速度。

尽管人们也朦胧地认识到宇宙是永恒不变的这种观点具有解释上的困难,但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没有人清楚地认识到宇宙是随时间演化的。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都没有抓住预言宇宙不是在收缩就是在膨胀的机会。当然,人们不能过多地求全责备牛顿,它生活的那个时期还不具备作出宇宙膨胀结论的条件。但爱因斯坦在关键的时刻止步不前,实在令人感到惋惜。他在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实际上已经预言了宇宙正在膨胀之中,但由于他受宇宙永恒不变的思想影响太深,因而他没有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

1929年,埃德温·哈勃通过观测提出了宇宙膨胀的观点,使传统的关于宇宙起源的观点受到很大的冲击。他认为,如果现在的星系循着时间发展的方向倒溯,它们在100亿和200亿年前之间的某一时刻,可能是重合在一起的。这个时刻可以称为大爆炸的奇点时刻,此时宇宙的密度和时空的曲率应为无穷大。他进一步断定,在这种条件下,所有的已知的科学定律都失去了效用。哈勃的发现对科学来说无疑是一场重大的灾难。科学只能解释宇宙的现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曾经有过大爆炸的那个时刻,目前的宇宙就是从那时演变而来的;而科学不能解释宇宙在大爆炸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是那个样子的。

许多科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试图否定存在大爆炸奇点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时间具有开端的结论。其中有一种宇宙稳态理论认为,随着星系互相分离而去,由连续不断产生的物质在星系之间的空间中形成新的星系。因而,宇宙目前的状态不仅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而且还将延续无限长时间。

如何才能使宇宙继续膨胀并创生新物质呢?宇宙稳态模型需要修改广义相对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即使如此,这个理论在进一步解释中也是捉襟见肘。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了宇宙中非常遥远的地方存在着背景辐射,这是对宇宙稳态理论的致命打击。因为如果宇宙中充满了这种微波背景辐射,恰恰说明了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正确性,而稳态理论中根本没有一种产生具有这种光谱的微波的合理解释。

1963年,两名苏联科学家欧格尼·利弗席兹和伊萨克-哈拉尼科夫试图以另一种解释来避免宇宙大爆炸的奇性。他们认为,只有当星系直接相互接近或离开时,它们才会在过去的某一时刻相重叠,呈现无限密度状态。但是,星系是具有一定的侧向速度的,因而它们是能够设法避免相互撞击的。宇宙早期就可能存在过这样一种收缩状态,那时星系可能非常靠近,但并没有相互撞击在一起。这就是说,宇宙收缩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继续膨胀,而不必通过一种无限密度状态。

当苏联的这两位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时,霍金那时正在读研究生,他急需找到一个课题去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他当时对这种观点很感兴趣,因为他觉得关于宇宙究竟有没有大爆炸奇点的问题,对于理解宇宙的起源关系重大。霍金和罗杰·彭罗斯搞了一套数学工具,对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加以处理。他们的结论是: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那末一定存在着一个大爆炸的奇点。这就说,科学可以合理地解释宇宙为什么必须有一个开端,但不能够说明宇宙究竟是如何启始的。正因为这样,人们不得不求助于上帝。

当霍金和彭罗斯正在研究和解决这一难题时,科学家们发现了脉冲星和背景辐射。这些发现为他们进一步探讨宇宙的奇点问题提供了根据。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天文学家通过大型的射电望远镜在观测中发现了一些射电源,它们似乎像是一些恒星,且具有极不平常的光谱。196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落马山天文台工作的马顿·施密特对这些光谱作出了解释。实际上,所有恒星以及宇宙中带有热的物体,都可以根据其发射出的光的性质而确定其物质构成。当光从一个恒星或星系发射出来之后,人们可以用棱镜使光形成一个光谱,从而可以看到光谱中不同波长的明暗线。通过对光谱的分析,人们可以推测出恒星或星系的物质构成。那时,天文学家们已经知道,来自河外星系的光谱线会稍稍向光谱的红色一端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作“红移”现象。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宇宙正在膨胀,宇宙膨胀使空间扩展,使得来自遥远星系的光的波长被拉长。“红移”现象从一个方面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的正确性,这是爱因斯坦本人起初也不敢相信的。

马顿·施密特关于“红移”的发现,规模之大是十分少有的,将近达到16%,这使天文学家感到吃惊。于是,天文学家们又对所发现的射电源重新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它们都有类似或者更大规模的“红移”,有的甚至达到37%。

同类推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牛顿:站在巨人肩上的科学家

    牛顿:站在巨人肩上的科学家

    牛顿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讨论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教授的内容。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28岁赚千万

    28岁赚千万

    这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引发所有创业者思考的教科书。12年的时间里,一位17岁的少年从负债百万开始奋斗,最终赚到了数千万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品味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见识了商海的风云变幻。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老板,他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蜕变。这期间,风光的时候他可以一掷千金,落魄的时候他可以吃糠咽菜,只为生存。从失败到成功,从幼稚到睿智,他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点点滴滴的商机,每一笔财富都能够让他领悟至深。他的每一次蜕变都会给人带来沉思,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会给人带来思路,他的每一次感悟都会给人带来共鸣,他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给人带来激励。
热门推荐
  • 总裁前夫别过分

    总裁前夫别过分

    p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鉴于之前的简介不够清晰,很多朋友们表示看不明白,柳特修改了一版,大家看看明白了吗?六年前,他救她于水火,她心生了贪念,在他与心爱的女友负气时,嫁给了这个一点儿都不爱自己的男人,夹在他与女友之间,像是一个多余的存在。六年间,她在这场无爱的婚姻里,像是一个小丑,拼搏,奋斗,付出,讨好,牺牲,贡献,而他和女友分道扬镳后,从她的世界毫无预兆的消失了三年,若不是她那时已经怀了他的孩子,她或许早被婆家扫地出门。六年后,她将孩子抚养成漂亮健康的小宝宝,她一如既往的照顾着突然间出现的他,直到有一日,他为她准备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上,她和另外一个男人的绯闻,登上了娱乐头条,刹那间,满座哗然。“这么精心策划了一场,一定很辛苦吧。”他唇角那抹弧度,犹如刀枪,伤人于无形。“或许,你从来没爱过我。”他依然俊美邪魅,却早已敛去了当年的意气,当年的暴烈,但却字字如刃,别样嘲讽。面对这样一个男人,她开口道:“你就是女人们心目中那双华丽的水晶鞋,这场削足适履的婚姻,该结束了。”多么爱,多么懵懂的开始,多么傻,多么倔犟的坚持,他怎么能明白呢。她以为离婚后,他和她再也井水不犯河水,却没有料到,剪不断,理还乱,当她面对着他布下的柔情陷阱后,她再次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连意,如果我知道爱上你,只会万劫不复,那么,我下辈子,一定不会对你一见钟情,也不会为爱你奋不顾身,更不会对你流连不舍,去而复返。看着他携着别样的女人,抱着那个本来属于他们的孩子一起时,心头慢慢的滋生出来的痛,一如六年前,渐渐清晰。
  • 近事会元

    近事会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玖

    阿玖

    裴家独生女的幸福生活。裴家在接连有了八个孙子之后,终于迎来小孙女阿玖的降生,合家欢喜。慈爱祖父、祖母,痴心爹娘,八个哥哥,小阿玖的婴儿生活,温馨快乐。童年美好的像梦境,长大后,阿玖会面临什么样的人生?
  • 棺材泪

    棺材泪

    他虽有着帅哥的背影,却有着魔鬼的面孔,他的身世扑朔迷离,他的魅力却所向无敌。神之后裔却被魔鬼诅咒……轻狂偏执的他让众人大失所望……那个预言中能完成使命的人真的是他吗……一个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人……
  • 有一种感觉叫疼痛

    有一种感觉叫疼痛

    本书收录了《行走在岸上的鱼》、《芦苇》、《其实梦着就是醒着》、《猫世界》、《无鸟之城》、《要求赔偿》、《青瓷罐》、《爱情诗》、《望水》等故事作品。
  • 自遣

    自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巅峰魔途

    巅峰魔途

    巅峰路,踏血行,白骨成山血如海!怒沧海,惊鬼神,以我魔血染苍穹!强悍的魔神之体,变异的恶魔右臂,淡紫色的涅磐刀。奇迹般复活的少年踏上了巅峰之路……
  • 千秋粟

    千秋粟

    千年的转轮,看得到的是情绪,看不到的是时光。从未有过的技战术,在熟悉的历史中,激荡起英雄志,和鸣一首女儿泪。
  • 像间谍一样思考

    像间谍一样思考

    离开商界加入中情局后,卡尔森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工作。她曾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搜索团队的一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工作。她没想到的是,从中情局获得的技能能够直接适用于企业。于是写作了《像间谍一样思考》这本书。事实证明,企业可以从间谍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不只是如何应对危机,还有如何实现卓越运营。卡尔森发现,中情局提高了她对于人性、新的信息技术以及潜在安全问题的敏感度。使自己在商业领域的工作展现出强大的优势。
  • 混混女成仙记

    混混女成仙记

    她是谁?前世是黑帮的混混二当家,今生是老乞丐的宝贝孙女。这些男人居然敢小瞧她,哼,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是混混的最高境界!可见识归见识,这些人看她的眼神怎么愈发古怪?还追着不放,擦!追什么追,姑奶奶她要成仙,男人靠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