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200000110

第110章 开国皇帝(3)

贤若渴、招揽能人的急切心理已经到了何种程度。朱元璋深深地明白,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唯才是举,爱人惜才。当初濠州起家时,朱元璋就曾遇到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和李善长这样的能人,使得他深知学问的重要性和宝贵之处。后来在他攻下太平、应天、婺州等地后,这些江南名城的贤才们又使他受益匪浅。再后来,他将婺州改为金华府后,整日和一群儒界名流们在中书分省会餐,由两名儒士轮流讲解经书和历史,他们无疑就成了朱元璋的老师,当然,这也让他受益匪浅。而其中学得最多就是如何得天下圣贤之士及如何用人的学问。江西乐平名士许瑗,曾在元末的两次科考中考取第一名举子。当朱元璋向他请教治国之策时,他奉劝朱元璋的第一句话便是:“非广揽英雄,难以成功。”中国的历代帝王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都把重用人才放在首位。朱元璋在这一点上深受启发。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列国争雄的形势下,一场军事斗争,无不牵扯到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的综合运用。因此,一项大的军事决策,往往需要发挥各个方面谋略人才的积极作用。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就是采纳了群谋群策。而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之所以能够联合打赢曹操,就是因为有像孔明、鲁肃、周瑜等人的共同智谋,再加之庞统、黄盖等军事人才的智慧。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其所以为我擒也。”由此可见,得士失士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亡与更替,看来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朱元璋也时时以刘邦为榜样,深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道理”。他曾以李善长为萧何,以徐达为韩信,以刘基为张良,将其喻为三杰。为了更好地阐述他对人才的渴望与渴求,朱元璋还打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建立一个偌大的国家,其实就好比是盖一座房子,一根独木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有许多木材才能支撑得住。偌大的一个天下也不是一个人就能治理得过来的,必须任用大批贤人志士才能巩固发展起来。贤人不来,治国则必有缺陷。鸿鹄之所以能够远飞,正是由于它有坚硬的翅膀;蛟龙之所以能够腾跃,是因为它有鳞甲。做皇帝的也是一样,必须得有贤才义士的辅佐,才能取得很好的政绩。不仅如此,自从儒生李善长等人加入其阵营后,朱元璋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他对儒家思想做了重新的审视,清楚地认识到:自从孔子的学说被汉朝承认后,儒家学说就成了封建专制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而且在这之后的各个朝代无不效法,并且还把孔孟之道提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加以积极宣传和提倡。既然自己要得天下、坐天下,统治阶级的理论工具必然少不了,通过它可以使得天下的百姓都顺从自己。朱元璋为了表明这种尊重儒生的态度,他经常入孔庙祭祖。朱元璋对儒生的认识改变后,越来越注意对儒生的吸纳,积极地为自己的事业铺路。早在攻打应天之时,朱元璋就曾表明过这种尊儒的态度。攻下应天之后,朱元璋派人张贴告示,广招儒生,引得名儒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生前来投靠,消息一经传出,在应天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后来,随着秦从龙、宋濂、刘基、叶琛、章溢等人的到来。朱元璋还专门为他们盖了礼贤馆,让这些名儒住进去,并加以优待,以招揽天下更多的儒生才子的投靠。为了鼓励儒生的积极投靠,打消他们怕为红巾军所不容的顾虑,朱元璋采取了很多方法。他亲自下了一道指令,指令的大概意思是,我会对你们以诚相待,并不会计较你们以前的过错而怪罪你们。指令一下,使得被元朝政治压抑已久的儒生们大为感动,纷纷来投。

朱元璋也效仿唐太宗的做法,对这些来投的人,通过考察他们的德行与能力,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熟悉历史,能够出谋划策的人,便成为他的顾问,搬进礼贤馆,以便朱元璋随时向他们请教;擅长行政管理的,则派到各地去治理内政;对兵法深有研究,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统授予将官之职,派他们统兵作战。总之是尽力做到人尽其才。最后,朱元璋还大力推行举荐制度。在明朝建立之后,朝廷对于贤才的需求达到了一个高峰状态。随着各级官僚机构的设置和完善,需要任用大批的官员治理天下。因此,怎样选择官员就成了明王朝的当务之急。于是朱元璋开始大规模地推行荐举制。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引兵占领山东后,命令所在各州郡官员必须访取贤才和闲居在家的旧官吏,并派人把他们的资料整理收集后送往应天,让朱元璋亲自过目,加以筛任。同年四月,朱元璋又派人到河南,命徐达征召儒士睢明义、秦彦洪、哈天民、钜鼎臣、程彦鲁、迈仲德、王克明、单有志、王仪等到京师应天,朱元璋亲自接见了他们,并授予官职,给予俸禄。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八月,朱元璋又下令说:“凡是有才能的人,如果因战乱而躲藏起来的,各地官吏必须加紧寻访,如实禀报。对这些儒士们一定要讲究礼貌,不得无理,尽量把他们争取过来。对于那些身体不适的儒生、义士,各级官吏必须尊重他们个人的意见,加以重视。这些人的入仕一事,将由中书省具体办理。”即使是在科举制实行后,朱元璋也从未放松过举荐制的运用。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朱元璋还曾诏谕全国官民,对于那些隐居山林或是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贤才能人,现在都应举荐过来。为了让各地的下级官员们重视这个诏谕,他在六月份还专门下了一道圣谕,令各地的官员加紧寻访贤人雅士,不得有惫懒之心。洪武十三年(1380年)发生了胡惟庸和郭桓一案,由于牵连甚广,致使几万人被杀。明朝的职位又出现了大量的空缺,朱元璋更是加紧了举荐制度的实行,往往第一封诏书刚刚到达,后一封诏书就又来了。为了尽快地补充各级官衙的官吏之需,朱元璋还特地命令各地进京的官员,必须每人举荐一人,而且可以跨级别、跨职务地推荐,只要是人才都可以接纳。如果形容他“求贤若渴”,可是一点也不过分。朱元璋对这些被举荐的人才的条件放宽了许多,只要具备“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儒士”、“学廉”、“人才”、“秀才”等等中的一条或两条,就有被举荐的可能。举荐的人一多,难免就会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走后门的,托关系的,各种人才、人渣统统涌向了京师,随之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这些人中,有些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而只是徒有虚名、装腔作势,一旦被送到了京师,难免就会露馅。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监察御史赵仁上书建议说:“应该对那些举荐上来的秀才,先进行严格的考察,看看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真本领、真才学,然后再加以重用,授予官职也不迟啊,并且还应该对他们的政绩进行考核登记,优胜劣汰,对那些贪赃枉法的人,不但要撤掉其官职,还要将他们法办,这样才能保证举荐制度的纯洁性及有效性。”朱元璋采纳了这项建议。他命令刑部尚书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要求凡是到京师的秀才,一律要委派有才识的文武大臣进行会考,会考共分为六科,六科均优者为上,三科以上者为中,三科以下者为下,其他为不堪。并根据考试的成绩,授予相应官职。同时,规定保举人必须做到认真负责,选送京师的秀才,必须有真才实学。如果真有才干,保举人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否则保举人也会因此受到牵连,被降职查办。此法在全国推广后,造假者大为减少。由于举荐制度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大量的真贤实才被举荐到明朝的宫廷里做了高官。被举荐的人数,也逐年上升。可见明初的选用人才,不仅是多途并用、千方百计,而且科举与保举相结合,荐举与招聘有时亦与考试结合,其目的是保证获得德才兼备的人选。

由于朱元璋用人方针正确,方式也灵活多样,最后甚至出现了“以故山森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的盛世景象。废除丞相

自古以来,丞相是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具有独特的职能。自从秦朝以来,它就一直伴随着皇帝的存在而存在,而且在权力运用过程中,君权与相权之间一直没有明确的划分。皇帝总是要试图控制丞相,以便使它不能威胁并损害皇权;而对于丞相来说,他是以辅佐君主治世为己任,并企图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所以说,双方的矛盾始终存在着,时而皇帝控制着丞相,时而丞相凌驾于皇帝之上。自从丞相之职设置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之争。朱元璋为了控制皇权,废除了丞相。朱元璋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秦始皇设置的丞相制度导致的,要不是秦朝丞相赵高擅专威福,指鹿为马,挟制皇帝,秦朝也不会那么早灭亡。所以在经过十几年戎马生涯之后,朱元璋专权最重大的举措是废除宰相。鉴于历代君王与宰相反复争权,皇帝从来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压制、削割宰相的权力,而宰相又总是千方百计地跟皇上玩“老鼠斗猫”的游戏,朱元璋准备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当然,这并非一时之兴起,这个过程的实行长达二十多年。废相的第一步,改行省为“三司”。洪武十年(1377年),他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共议军国政事,而把原来总揽国家政事的中书省和丞相撇在一边,甚至连参议的资格都没有,原来中书省和丞相就已经没有了实权。经这一举措之后,可以说中书省和丞相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闲置机构和职位。这年七月,朱元璋又在自己身边安置了一个新的机构——通政使司。通政使司的工作范围就是上令下达,下情上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越过中书省和宰相,直接由皇帝处理政事,大权独揽。这一步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政治地位上把中书省和丞相架空起来,使皇帝有了直接指挥全国各地行政机关的绝对权力。废相的第二步,借“胡惟庸案”削夺丞相权力。朱元璋设三司只是削弱相权的举措,而真正废相,是借处理“胡惟庸案”为契机削夺丞相权力。胡惟庸,淮西定远人,曾为元朝官吏。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和州时弃官归附,后被朱元璋授以元帅府奏差,历任宁国主簿及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等职。到了洪武初年,胡惟庸又先后任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右丞相和左丞相等诸多高职。随着权势的不断扩张,胡惟庸开始专恣起来,所作所为常常与朱元璋强化皇帝独裁权力的意志相背离。在胡惟庸任相期间,凡生杀予夺之事,往往不奏明皇上,擅自行动。“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面对胡惟庸的结党营私,侵害皇权的行径,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当相权与皇权相互威胁时,必然得有一方受到损害。所以诛杀胡惟庸,趁势废除丞相制度,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便成了朱元璋唯一的选择。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将追随自己多年的汪广洋调到中书省,以便钳制胡惟庸。不过汪广洋本是一庸才,以前就曾担任过丞相一职,这回再次重任后更是小心翼翼,一点也不敢得罪胡惟庸,反而使胡惟庸更加恣纵起来。

洪武十二年(1379年),御史中丞涂节为迎合朱元璋之意,多方罗织罪名,告发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密谋造反。后来重臣刘基暴卒,朱元璋这才想起了刘基当初所说的胡惟庸可能是伤害自己的真凶。朱元璋本想利用汪广洋整倒胡惟庸,谁知汪广洋却缩头缩脑,顾左右而言他。朱元璋一怒之下将汪广洋先贬谪海南,调离中书省。余怒未息,又下诏书,遣专使前往宣诏,赐死途中。处置汪广洋,给胡惟庸的震动很大。胡惟庸本就有很多隐瞒朱元璋的独断行为,又有贪欲敛财的问题。朱元璋已经怀疑胡惟庸有异心,对他的不满也越加显然,时时对他公开加以斥责。所以当有人上告胡惟庸结党谋反之后,朱元璋立即下令审究。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亲自审讯胡惟庸案。最后以谋逆、私通蒙古和日本的罪名将胡惟庸和陈宁等人斩首示众,并灭其三族。另一大臣涂节因一齐参与预谋造反,现在见事不成,自首以图侥幸过关,结果也被一同斩首。诛杀胡惟庸等人之后,朱元璋立即撤销洪武初年依元朝旧制而设立的中书省,不再设置丞相,由皇帝自己管理政事,收揽了一切大权。为了彻底清除胡惟庸党羽和确保废相后政令的有效实施,朱元璋在朝廷内外大肆地株连蔓引,追查依附胡惟庸的大小官员。一时间,朝廷中凡是有仇怨的人,便相互告发是胡惟庸的党羽,以达到整治对方的目的。胡党案前后持续了十几年,被诛杀的人达三万余人。朱元璋临死前留了一道遗嘱,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把废相定为不可动摇的祖法常规:“以后嗣君不许设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所以,在明代,如果谁要想恢复丞相制度,谁就是想削弱皇权的奸贼,就是无视祖训的大逆不道者。朱元璋就以死命令的方式杜绝了任何复辟相权的可能性。秦汉以来沿行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隋唐以来沿袭七百多年的三省制度从此被废除。废除宰相制,皇帝直统六部,使君权越发增重,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了,皇帝的权力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说,朱元璋是历史上最专权的帝王,因而也是权力最大的帝王。内阁顾问

同类推荐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热门推荐
  • 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

    我,原本是一个注定活不过十岁的人,却因为一个梦境而改变命运。然而,改变命运之后,我在自己的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谜团。神秘的眼睛,忽闪忽现的宠安,可怕的老者,古怪的陌生人。为了解开一切谜底,师父教我奇门遁甲,带着我走遍大江南北,经历着一波又一波的灾难。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这个世界,普通人肉眼看不见的神秘事物,接踵而至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按图索骥,无奈被命运玩笑,死神之身,两世为人,去求真相。真相让人震惊。我,该如何选择?
  • 鬼循环之鬼说诡话

    鬼循环之鬼说诡话

    传统科学认为鬼只是人们的想象,属于唯心主义,尤其对于无神论者,一般认为现实中并不真的存在鬼,鬼只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对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有神论科学家,他们虽然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但大多也认为灵魂是超自然、超物质的,是科学无法研究的。鬼是为魔王所摄,憎嫉佛法中修行之人,常有热铁槌从口而入,生前邪见迷信,不信正法,堕于地狱,多劫受苦。——————————————————————————————————————关于鬼,你知道多少?这部小说对鬼做了一个简单的诠释,有兴趣的来看看吧!
  • 留守男人

    留守男人

    【北京卫视热播电视剧《婚姻时差》原著小说】在飞往温哥华挽救离婚危机的飞机上,成功的房地产商人李海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情人晓菲的告别信;一封是多年前落魄时自己写给妻子吴婷的励志信。当年,为了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李海和吴婷成了新移民浪潮中的MBA(已婚但自由)一族,分居两国。无可救药的心灵孤寂与不可避免的身体出轨,让两地分居的李海和吴婷倍感艰辛。震撼心灵的爱情,和八级特大地震一同到来,李海和晓菲在灾难中同行,吴婷只能隔海相望,爱莫能助。吴婷发现李海和晓菲的关系,痛定思痛,决定离婚,开始自己的事业;晓菲发现李海和吴婷的感情,也决定退出,将李海赠送的房子卖掉,捐给红十字会,留下了一封告别信,移民美国。
  • 都市之亡者归来

    都市之亡者归来

    大学生古天南因一次意外事故,被神秘人带到了封印万魔的镇魔塔.继而发现自己早已身亡.而此时镇魔塔的守护者不知所踪,致使都市之内鬼怪横生.古天南这离奇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安排了?敬请期待《都市之亡者归来》
  • 暖暖哒爱情

    暖暖哒爱情

    “大神,你喜欢我吗?”“不喜欢。”“哦,没关系啊,我喜欢你就成了。”“······”
  • 炼狱冷医

    炼狱冷医

    昔日强者成了卑微囚徒,面包比人命值钱,背叛与杀戮只为了生存,这里是强者的堕落之地,不够坏,不够狠,不够卑鄙,拳头不够硬,在这里便只能充当食物!白银,一个失忆的治疗师,身世成迷,手无缚鸡之力,他要如何在这炼狱般的囚牢,与众多强者周旋,在充斥着背叛和出卖的罪恶之地中争取一线生机?一场弱肉强食的死亡竞赛,就此展开。
  • 极品特攻

    极品特攻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对于王紹宇而言,幸福就是偷窥。气质出众的冷傲校花,有木有!王绍宇:有滴……十足泼辣古惑小太妹,有木有!王绍宇点头道:必须滴……温柔婉约的仙子歌手,有木有!王绍宇臭屁到:她就我女友……公元三十世纪,人类已是解开生命的秘密,所有的一切全部由机器人代劳,但泡妹妹怎可假与人手,当然要自己勉为其难了!王绍宇曾经曰过:和尚!休要与贫道抢修女!
  • 武御九重天

    武御九重天

    宅男酷爱仙侠网游,一日梦游仙境,修成真仙,……待他醒来,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带来了在仙界纵横时的元神。有了神秘元神力量的加持,身体素质飞速飚升,修练事半功倍,……且看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飞冲天,变成雄霸寰宇,众人敬仰的神话传奇。
  • 江山美人之倾尽天下

    江山美人之倾尽天下

    王爷夫君,要江山还是要美人她宰相府庶出之女,她的父亲为了帮她那位,嫡出的姐姐巩固地位。让她嫁给嗜血狂暴的战神王爷,嫁过去还没过三天,却被活活弄死。她阴差阳错穿越到她身上。这狗血的穿越既然发生在我身上。既然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怎么好意思浪费呢!金钱美男我通通买单。可命不是你想的那么美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 将军快到碗里来

    将军快到碗里来

    沈孟年一生戎马征战沙场,却不想最后竟被一个小丫头片子算计,入了那什么学院当了个武术先生,天天与一群小萝卜头待在一起,日子过得好生无趣!柳青芜作为大齐王朝最受宠的长公主,上有皇帝太后宠着,下有一众宫女太监哄着,闲来无事时给婉贵妃使使绊子,逗逗小狗吱吱,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可自从办了皇家学院后,这般美好的日子便到了头了。左有一群不听话的小萝卜头闹着,右有一只冷面将军冷眼相待着,日子过得灰常苦逼。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冷面将军的秘密……她想,该是他欠债还钱以身相许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