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0000000041

第41章 兵学名句——战争智慧(7)

【译文】天地间万事万物变化演进的道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日月的交替出现便是如此。朝代的兴衰替代,就如同一年四季的变化交替一般,是正常而必然的现象。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有胜过别人、能取胜的一面,也有不如别人,不能取胜的一面,就如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一样,有生就有死,世间万物都是一样。有能做到的,也有不能做到的,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有条件具备而有余的,也有条件不足的情形,形势发展变化就是如此。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出自《孙膑兵法·奇正》)

【译文】用兵作战的人,是靠阵形相互取胜的。阵形没有不能战胜的,只是有人不知道用以战胜的阵形而已。

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出自《孙膑兵法·奇正》)

【译文】因此,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了解敌军的长处,就能知道敌军的短处;了解敌军不足的方面,就能知道敌军优胜的方面。这种人预见胜利,就如同预见日月升降一样准确容易,这种人取胜的措施,就如同用水灭火一样有效。

《唐太宗与李靖问对》简介

《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简称《唐李问对》。旧题李靖所撰。由于新旧唐书都没有此书的记载,所以许多人怀疑此书是伪作。北宋陈师道等认为是宋人阮逸伪托,元朝马端临则认为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王震等人所校正。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是熟悉唐太宗、李靖的思想的人根据他们的言论所编写的,系唐太宗李世民与卫国公李靖多次谈兵的言论辑录,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但主要讨论作战指挥。

《唐太宗与李靖问对》详举战例研究战争的方法,将抽象的军事理论具体化,如该书引用西晋马隆讨伐凉州树机能使用八阵图、偏箱车的战例,得出“正兵古人所重”的结论;或先举理论,再依战例阐明,如李靖对分合作战原则的阐述。该书开史论结合研究军事之先河,影响后世兵书一般都以详举战例为特点。

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上》)

【译文】自黄帝以来,用兵的方略都是首先运用正兵,而后讲求出奇制胜;首先讲求仁义,而后运用权谋诡诈。

故善用兵者,奇正在人而已。变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上》)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或奇或正,在于人的运用罢了。由于奇正变化达到神妙莫测的地步,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归之于天意。

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斯所谓“形人者”欤!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斯所谓“无形者”欤!(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上》)

【译文】我的正兵,使敌人误认为是奇兵,我的奇兵,使敌人误认为是正兵,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形人”吧!善于变奇兵为正兵,变正兵为奇兵,这样变化莫测,这就是孙子所说的“无形”吧!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上》)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用正兵,无处不用奇兵,使敌人无法判断,所以正也能胜,奇也能胜。

《孙子》谓多算胜少算,有以知少算胜无算。凡事皆然。(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上》)

【译文】《孙子》说策划多的可以战胜策划少的,这样看来,策划少的就可以战胜没有策划的了。一切事情都是这样。

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上》)

【译文】大凡将领只知用正而不知用奇的,是墨守成规的将领;只知用奇而不知用正的,是鲁莽从事的将领;奇正都运用得当的,才是辅国的良将。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上》)

【译文】训练有素的军队,即使将帅没有才能,也不会被敌人打败;没有训练的军队,即使将帅有才能,也不会战胜敌人。

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尽敌阳节,盈否阴节而夺之。(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中》)

【译文】后发制人要用潜力,先发制人要用锐气;把敌人的锐气折到最低限度,把我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去消灭敌人。

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中》)

【译文】兵家胜败的条件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不可用一种条件去推断。

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前,爱救于后,无益于事矣。(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中》)

【译文】先施仁爱,后用刑罚。次序不可颠倒。若是先用刑罚,后用仁爱去补救,对事情就没有补益了。

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下》)

【译文】我看了很多兵书,千章万句,没有超出“使用多种方法以造成敌人的错误”一句话。

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若攻不知守,守不知攻,不惟二其事,抑又二其官。(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下》)

【译文】进攻是防守的转化,防守是进攻的手段,两者都是为了战胜敌人。若攻不知守,守不知攻,这不仅是把攻守截然看作两回事,而且是把攻守的运用各自孤立起来了。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下》)

【译文】善于指导作战的人,使自己常处于不败的地位,而不失去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

故习兵之学,必先繇下以及中,繇中以上,则渐而深矣。(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卷下》)

【译文】所以学习兵法,必须先由下到中等,由中等到上等,就能逐渐由浅入深了。

《三十六计》简介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出自《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译文】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出自《三十六计·借刀杀人》)

【译文】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出自《三十六计·趁火打劫》)

【译文】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出自《三十六计·暗渡陈仓》)

【译文】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出自《三十六计·笑里藏刀》)

【译文】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出自《三十六计·李代桃僵》)

【译文】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出自《三十六计·顺手牵羊》)

【译文】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出自《三十六计·擒贼擒王》)

【译文】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体系。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出自《三十六计·假痴不癫》)

【译文】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出自《三十六计·树上开花》)

【译文】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出自《三十六计·美人计》)

【译文】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对方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出自《三十六计·苦肉计》)

【译文】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己伤害自己,若受害必然是真情;把真的变成假的,把假的变成真的,间谍便乘机活动。

《素书》简介

据北宋学者、曾任过宰相的张商英考证,张良从黄石公所受之《太公兵法》实为《素书》。张商英在《素书》序中写道:“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即《太公兵法》)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盗发子房(张良字)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出自《素书·原始章》)

【译文】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着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德,即是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满足,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关心、同情人,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义,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建立功业。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循礼的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这五个条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的。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出自《素书·原始章》)

【译文】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而已。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出自《素书·求人之志章》)

【译文】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

抑非损恶,所以让过。(出自《素书·求人之志章》)

【译文】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出自《素书·求人之志章》)

【译文】回避嫌疑,远离惑乱,这样可以不出错误。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出自《素书·求人之志章》)

【译文】行为高尚,辞锋不露,这样可以修养身心、陶冶性情。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出自《素书·求人之志章》)

【译文】肃敬、节俭、谦逊、简约,这样可以守身不辱。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出自《素书·求人之志章》)

【译文】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出自《素书·求人之志章》)

【译文】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从时机,这样可以远怨无咎。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出自《素书·道义章》)

【译文】在部下面前显示高明,一定会遭到愚弄;有过错而不能自知,一定会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一定是神志惑乱。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出自《素书·道义章》)

【译文】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富贵之后就忘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念及别人旧恶,忘记其所立新功的,一定遭来大凶。任用邪恶之徒,一定会有危险。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出自《素书·道义章》)

【译文】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人民,人民就会团结;若一味地依靠刑法来维持统治,则人民将离散而去。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出自《素书·道义章》)

【译文】小的功劳不奖赏,便不会建立大功劳;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便会产生。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出自《素书·安礼章》)

【译文】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划。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出自《素书·安礼章》)

【译文】对上官轻视怠慢,必定获罪;对下属侮辱傲慢,必定失去亲附。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出自《素书·安礼章》)

【译文】邪恶之士决无正直的朋友;邪僻的上司必没有公正刚直的部下。

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出自《素书·安礼章》)

【译文】见到已发生的事情,应警惕还将发生类似的事情;预见险恶的人事,应事先回避。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出自《素书·安礼章》)

【译文】把自己放在一边,单纯去教育别人,别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就会顺服。

同类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三个字为一句的语言,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这穷。”不仅归纳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较符合科学知识。因此,笔者深受启发,思来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经》那样,用几个字的文句,趣谈老北京呢?
  •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被围与突围

    被围与突围

    本书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
热门推荐
  • 验方大全

    验方大全

    中医的历史渊源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历代德高术精的良医,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治病良方。这次编写的《验方大全》精选近代及当代名医之秘、验方数千个,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疗效确实可靠;其编辑以临床分科为纲,以病症统方,每方均详细说明药物组成、适应病症和制剂用法,有些还附有验案举例,不仅编目条理清晰,井然有序,检索简便而快捷,即便不懂医学者,也可依图索骥,自诊自疗。书中方剂均为临床验证了的验方疗效确实可靠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穿越时空:这个王妃有点冷

    穿越时空:这个王妃有点冷

    她,没有名字,有的只是一个代号,S-one便是她的代号,对,没错,她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国际杀手S-one,从小无父无母,从她懂事的那天起,她就知道自己是杀手,她一生的命运,就是为组织效力,不得背叛组织。组织采取的是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她稳坐国际杀手第一把交椅,也有很多人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干掉你的上司,你便可以坐上他(她)的位置。本以为,这一生都无法脱离组织的控制,却不曾想,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暗算,一切都结束了,她慢慢的闭上眼睛,留下了绝望的泪水。不知过了多久,她慢慢睁开疲惫的双眼,映入眼帘的却是陌生的环境,古色古香的摆设,宫女打扮的仆人,她在脑海里思索了一秒钟,便知道自己穿越了。
  • 替身囚爱:老公大人,求放过!

    替身囚爱:老公大人,求放过!

    落魄白领一觉睡醒后,面临霸道男人粗鲁索爱。不想,失身后还不算,极品亲戚又是一个坑。先是被最佳女配好姐姐来了一场当场撕逼秀。紧接着,又怀孕遭被陷害流产,那死男人绝对不会放过她!莫杉吓得差点心脏炸裂,千方百计证明自己是清白的!结果……“我说了多少次,不会因为想离开你伤了我儿子的命!”欧靳玩味一笑:“杉杉,没事,你打了一个,我们可以再怀上一窝。”莫杉仰望帅脸,泪奔:“我不干,我要逃婚,生一窝,你当我属猪的么!”
  • 玄灵蛮

    玄灵蛮

    灵蛮大陆,玄者为尊,天地蛮火焚寂万物,七方霸主,掌控一方,宗门浩蕩,万千王朝,我吾以武之热誓言“有朝一日,必破虚空昔日天才变成废柴,一次奇遇,勿得强者传承,看他重新恢复昔日光辉,将天下天才踩于脚下,手拥天下美女,他以热血破一方
  • 秋夜闻笛

    秋夜闻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情话

    小情话

    都说学生时代的爱情最纯洁,而这本书就是描写两个学生之间纯洁的爱情,在不断的成长,成熟中,他们纯洁的爱情究竟能不能承受住不断的考验,他们曾经的许诺,究竟是不是小孩子的幻想。让时间来见证他们
  • 薄情庶女惑君心

    薄情庶女惑君心

    一入皇宫深似海,这个道理她懂,可惜命运让她不得不入皇宫,她看透了一切,这世间的爱恨情仇只不过是浮云,她只想安分的待在皇宫,不想惹是生非,但事实不如她所愿。哪个人进了宫还能安然无恙?她亦是如此,即使她从不想过争宠,别人也不肯放过她,争风吃醋是后宫的常事,没有人躲得过,她只能选择既来之则安之。*************************************她的心上人说过的承诺只是谎言的包装,独孤离尘再次回来她已不是曾经单纯的她了。为何独孤冥痕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的牵动她的心...
  • 五分钟轻松拥有好性格

    五分钟轻松拥有好性格

    《五分钟轻松拥有好性格》一书精选了大量说理生动、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道理能帮助小读者学会良好的性格,成为一个更受大家欢迎的、有教养的孩子。每天五分钟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提倡一种短平快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短暂的阅读中学会方法,懂得道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