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0000000012

第12章 史学名句——通鉴兴衰(2)

【译文】有多个策略,就不容易糊涂;听取意见不忘掉根本,便不容易被人所迷惑。

《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译文】不能让天下的百姓受苦而一个人获利。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译文】耳力好能听得远,视力好能看到微小的东西。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只能抵挡一个人的剑法,不值得学习,要学,就学抵抗万人的兵法。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能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安排?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做大事不要顾及细小的枝节,讲大礼展出不用顾及小的谦让。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先采取行动就可以控制别人,后采取行动则会被人所控制。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大风刮起来啊云彩飞扬,声威遍海内啊回归故乡,怎能得到猛士啊守卫四方!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出自《史记·魏世家》)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出自《史记·魏世家》)

【译文】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烧完,火就不会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灭危害,只能使危害扩大。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出自《史记·楚元王世家》)

【译文】安危与否在于发布什么法令。存亡与否在于任用什么人。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其末立见。(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译文】一个有才能的人身处世间,就好像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见锥尖从口袋里钻出来。

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译文】强弓射出的箭,到了落地的时候,力量已尽,就连薄绢也射不穿;疾风刮到最后,微弱的连大雁的羽毛也飘不起来。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听了批评的意见,能自我反省的叫做聪明,能主动检查自己的叫做明智,能克制自己私心的叫做有力量。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不顺耳的话像良药一样,甜言蜜语却像病菌一样。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法令不能施行,是因为当官的人带头知法犯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出自《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处理政务的人,应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出自《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相识的人很多,知心朋友却极少。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出自《史记·陆贾列传》)

【译文】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比喻可以用武力得天下,但却不能再用武力来治理天下,而是应讲究治术。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够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实行。

隐忍就功名。(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译文】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译文】到了应该作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去修饰容貌。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大海没有挑拣细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为国之君,不推却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慈母多败儿而严家无格虏。(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地位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活贫困。

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稳步向前。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分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打了败仗的将领,不能再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士大夫,不能再谋划兴存的事情。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说明要有所作为,一定要抓住时机。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译文】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功业,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先以国家的危急为主,个人的恩怨为次。

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两只老鼠在洞中争斗,哪一个更勇敢些,哪一个就能获胜。

兴必虑衰,安心思危。(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文】兴盛时要考虑到衰败,平安时要想到时刻都会有危险。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出自《史记·游侠列传》)

【译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他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蜕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译文】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将自己的财富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修养深厚的君子总是谦虚忍让,看起来就像愚鲁的人一样。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文】家中有千金,不坐在堂屋檐下。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译文】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便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与不贤,一旦走上仕途,难免会受到怀疑。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译文】事物发展有它必然的归宿,人情世态有它本来的面貌。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不叫则罢了,一叫就会使人震惊。

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序》)

【译文】如果商人不做买卖,粮食、物品和财富就无法流通;如果掌管山泽的人不开发利用资源,那么财富就会减少。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致富没有固定的行业,财货也不会总是属于某一个人。对于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车的辐条一样聚集在车轴的周围,对于没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破碎的瓦片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礼产生于富而废弃于贫困,所以君子富有可表现其美德;平民富有也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鱼生在深渊里,而兽聚集在深山里。人富裕了仁义也会归附。

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经商的人多了,就会使粮食生产不足,而货物有剩余。说明农、商之间要平衡发展。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在没有财力的时候,应该努力创造财富,等到有了一些财富后,就要靠才智来经营;财富多了,就要努力争取赚钱的时机,这才是发财的常理。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货品的价格上涨到极高时就会降下来,下跌到极低时就会涨上去。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当货品的价格极高时,就要像扔掉粪土一样赶快抛售;当货品的价格极低时,就要像购买珍宝一样趁机购买。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受人一顿饭的恩惠也要报答,被人瞪一眼的怨恨也要报复。反映的是古人恩怨相报的标准。现常用“睚眦必报”来形容人斤斤计较的做法,含有贬义。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出自《史记·吴王濞传》)

【译文】同是坏人就会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爱好相同就会互相挽留;志同道合就会互相成全。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出自《史记·郑世家赞》)

【译文】为了追求钱财、权势而结交的朋友,一旦权势、钱财不存在,交往就疏远了。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出自《史记·魏豹列传》)

【译文】人的一生,就好像骏马从一条缝隙上飞驰而过一样,瞬间即逝。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由此可见《礼》是用来节制约束人的,《乐》是用来诱发人心平和的,《书》是用来述说政事的,《诗》是用来表达情意的,《易》是用来讲变化的,《春秋》是用来论述道义的。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同类推荐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热门推荐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我的爱人(兄妹恋)

    我的爱人(兄妹恋)

    天使的性格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温柔体贴的有搞笑开心的有虚假的也有对事情漠不关心的;还有凶悍得可怕的,但也有凶悍中带有内心善良美好又可爱的。每种开端未必就有一定令人满意的结局:其实,悲伤的结局是美好的结合结局是美满的。美好的,是留给观者们动感的流下真诚的泪水,令人们知道珍惜;幸福的,是给观者们感到自己的心情也能开朗露出温欣的笑容,分享一份温欣。不管是哪种结局,我们应该带着幸运的笑容去尝试。像我的天使
  • 农女锦绣之将门宠妻

    农女锦绣之将门宠妻

    老天爷,她只是辞职,不是找死。更不想穿越啊。李锦绣怒指老天,滚粗!咔嚓,一道响雷,打在李清兰的脚边。吓的她连滚带爬的往屋跑,呜呜,贼老天,她错了。再也不骂您老人家了。小小设计师穿成农家女,种田买地,发家致富,顺便拐个将军生娃娃。睁开眼来,欲哭断肠。家徒四壁,爹懦娘哑。祖母欺人,伯婶贼精儿。弟妹两只,瘦骨嶙峋。努力发奋,赚钱养家。教养弟妹,孝顺父母。一家和美,其乐融融。救个帅哥,全村遭祸。被诬灾星,亲人贪财。里长赶人。全家远去,织锦作画,剪衣作裳。努力发家赚钱忙。哎哎,赶问一声小将军,您忙来跑去为哪桩?小将军一挑眉,没看到爷忙着娶媳妇?娶得美娇娘,将军忙断肠。累么?小将军一瞪眼,小爷乐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冰山王爷的宠妻

    冰山王爷的宠妻

    阡陌红尘,飘落了谁的等待,曾在千年树下等候,只求你回眸一笑,曾在菩提下焚香,只为等一世轮回的相遇,前世的债,今生来还,前世的缘,今生来续,如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的一切皆是冥冥之中的定数...........
  • 异界之无毒不丈夫

    异界之无毒不丈夫

    白发修罗恨天生,青锋三尺仗天量!人间红颜无知已,不尽红尘是苍桑。这是一个二世为人的沧桑青年,在一个拥有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所有出名英雄豪杰,与绝世美女的异界界当中,慢慢成为一代铁血枭雄的豪情故事。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爱情,永远只能是成功路上的美好点缀。越是身处高位,就越是没有纯粹的爱情。世间总有太多不如意,或是出人意料的因果纠缠,真心喜爱的人,未必就能携手走在一起。爱过恨过恋过,不代表曾经拥有,不得全部,不如全失。男人,有时候就该对女人狠一点!异域之颠,独品人生百态,中流击戈,傲视中华群英!
  • 牧羊人和记者还有羊以及狗的冒险

    牧羊人和记者还有羊以及狗的冒险

    一开始一切都是很棒的。草原,羊群,顽皮的狗。直到有一天。狼来了。
  • 夫君不坏臣妾不爱

    夫君不坏臣妾不爱

    他一脸神秘的把她拉到里屋,牛哄哄的说:“喂,女人我可是当今太子,你从了我可就是当今酉陵国的太孑妃了,将来我当了皇上你就是皇后,可是一国之母呢,怎样...”太子说的一脸得瑟,可正主却像没听见似的。揉了揉眼,半死不活的说“啊?你就是太子呀”那边一脸得意的太子心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傲的不可一世的女子么,也不过这样罢了...却听见正主那懒散的语调里说出一句让他瞬间石化的话“小琪以后再有拿权势压人的,直接淘汰,还有送咋牛逼的太子爷出去”说完又趴在桌子上补觉。气的太子爷连脸都憋红了指着那女人说“你你你,本太子记住你了,你给本太子等着。”甩袖扬长而去...
  • 倾世千年废材四小姐

    倾世千年废材四小姐

    即使是飞蛾扑火,那也是向往光明。因为爱上了,所以才无悔。可终是缘断了情。为毛自己一穿越就在冰棺中?还被误认为是什么南家四小姐?你说我是我就是吗?哼,就你一个小小的嫡姐也敢在你姑奶奶面前放肆?看来不给你点教训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男强女强,至于男主,暂时先保密)
  • 不生病的思维

    不生病的思维

    人类的基本痛苦和烦恼就只有四个。马克思研究了“社会辩证法”,用来解决社会中人与人的冲突问题;恩格斯研究了“自然辩证法”,其目的是用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问题;佛陀等宗教家研究了“心灵辩证法”,用来解决人内心世界的心灵冲突问题;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身心辩证法”,出了一系列图书(还有多本待出),其目的是用来解决人类的身心冲突问题。
  • 男神下凡吾来调教

    男神下凡吾来调教

    男神;他屈尊入学,凭借帅气的相貌和聪睿的头脑引来桃花无数,她们称他为“男神”!神秘男神下凡,邀你前来调教,竟意外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诡异事件。青春校园玄幻言情《男神下凡,吾来调教》带你探寻神秘的校园奇事和现代的三界日常。这是一段校园奇幻爱情和一次神奇大冒险!你敢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