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300000041

第41章 温情的晚景(1)

日记再现爱因斯坦晚年。

爱因斯坦逝世后,范图娃将爱翁留给她的“统一场”理论的演算草稿卖了8000美元。都说美女是因为愚蠢而可爱,范图娃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这草稿卖80万美元还差不多!

2005年,爱因斯坦“奇迹年”第四篇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手稿(20页)在柏林举行的拍卖会上,以1600欧元起拍,价格一路飙升,最后被一位隐名买家以10万欧元购得;同场拍卖的一份列宁手稿,只卖了9000欧元。

这还并不是爱翁最贵的手迹。1996年,其当年写下人类历史上最著名公式(E=MC2)的那张纸,被估价400万欧元。

范图娃虽然是个糟糕的卖家,却为世人留下了精彩的爱翁,默默记下了晚年爱因斯坦的喜怒哀乐。她在日记中声称,她记这本日记只是想让人们知道,爱因斯坦“不仅是一则科学传奇,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个富有人性的人”。她的日记是一座丰富的金矿,随处可见爱因斯坦思想的光辉。

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的数学家戴森认为:“这本日记真实地记录了爱因斯坦晚年对疾病和衰老的顽强抗争。它的珍贵之处在于,这是迄今为止关于爱因斯坦晚年生活绝无仅有的原始记录。”

也许在一般人眼里,能够提出相对论这样深奥理论的人物,多半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书虫”。可是,图书馆手稿馆馆长唐纳德·斯凯默博士说:“日记中关于物理学方面的描述令人吃惊地少。它向我们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作为普通人的爱因斯坦。”它向人们逼真地描述了一个普通的老人的思维、意见和抱怨。

这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黄昏恋,一个童心未泯的普通人,一位孤独前行的科学家,旁边有个象征“欧洲乡愁”的女朋友。

一个血肉丰满的老者。

这部开始于1953年的日记,还有一个好的名字--《与爱因斯坦聊天》,它给世界留下了爱翁生命中最后两年的绝对隐私。

日记里说,世界各地有无数素不相识的人给爱因斯坦写信,而他也经常亲笔回信给这些陌生人。有个自称有7个孩子的母亲写信向爱因斯坦索取7个签名,理由是她想给每个孩子都留下绝无仅有的个性化珍藏--她哀叹自己太穷,以至于没有能力给孩子留下任何遗产,她认为爱因斯坦的签名一定很值钱。爱翁虽然曾多次抱怨说“全世界的疯子都在给我写信”,可是,这次他并没有拒绝,不仅回了信,而且真的给她寄了7个亲笔签名,最后还给那7个孩子一人寄去一本自传。

有一次,爱因斯坦对范图娃谈起他收到的潮水般的信件,他说自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世界上所有的疯子和怪人”。不过他承认,他发现“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个非常有趣的尝试。他说他同情他们,并且常常设法帮助他们……”

爱因斯坦时常自比为一部老爷车,零部件时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他那糟糕的记性,令他老是心不在焉、丢三落四。

可是,爱因斯坦对国际时事热点十分重视,而且从不含糊。对于一些重大问题,他总是会发表一番独到的见解,有时甚至会给范图娃“上上课”--“多关心一下时事新闻”。

在范图娃的眼中,爱因基坦的政治思想激进而且革命,“就像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一样。爱因斯坦曾经对于自己当年曾向美国政府提议制造原子弹深感自责,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时常压迫着他。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浪潮,这场运动波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爱因斯坦的好友、“原子弹之父”、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由于反对美国制造氢弹、主张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不幸受到迫害,被踢出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

爱因斯坦对此愤愤不平。他对范图娃说,在美国没有人比奥本海默更了解原子能了。因此他给后来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起了一个新名字:“原子灭绝阴谋委员会”。范图娃在日记中写道:“好友(奥本海默)所受到政治迫害对于他(爱因斯坦)而言,简直是一种痛苦的幻灭。”

如日记披露,爱翁晚年感到相当寂寞,因为他的同事都将他看做是一个“时代错误”。当同时代的科学家都热衷于分裂原子、制造原子弹和发现新粒子时,爱因斯坦却重新修订起更加高深莫测的“统一场论”来。对于许多物理学家同事来说,“统一场论”与他们太不相干了。

爱因斯坦曾对范图娃说:“物理学家说我是数学家,而数学家又说我是物理学家。在科学界我没有同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认识我,可我却依然如此孤独。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我。”

天才总是孤独的,总是被误解的。从黑塞的“人人彼此绝消息”到歌德的“没有人懂得我的语言”,都是明证。

老年爱因斯坦将自己比喻成一辆老爷车,还因为家中经常会来太多的访问者和仰慕者,为此他不免有些受扰而抱怨。每当有访问者或仰慕者到来时,他们经常要求爱翁摆好姿势供他们拍照,或者合影留念。不忍拒人美意的爱因斯坦,就这样在一批又一批访问者之间疲于应付。

爱因斯坦后来实在不堪其扰,为了躲避这些“追星族”无休无止的纠缠,当他不想当“照相道具”时,他只好装病,往床上一躺,盖上被子,装出没精打采的样子。这样一来,再虔诚的访问者也不好意思将一个“病人”从床上拉下来拍照了。

在1954年爱因斯坦75岁生日的时候,不知多少人想尽各种办法要给这位大科学家隆重举行庆祝大典。而他最感觉自在的,是范图娃于爱翁生日当天,在自己小小的公寓里为他所办的晚宴,虽然规模很小,却很温馨、亲切、随意。

参加的一共只有6人,除了范图娃自己、爱翁以及他的继女玛戈特之外,其余3位是格里芬以及狄克斯夫妇。狄克斯是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在任馆长,格里芬当时是平面造型艺术部的主任,他们都是新调进的编目员范图娃的同事。

那些天里,爱因斯坦收到了世界各地寄来的各种生日礼物,其中包括一只由某医学协会邮寄来的鹦鹉。爱因斯坦如获至宝,为它取名“比波”。但“比波”刚开始总是郁郁寡欢,并不理睬爱因斯坦,以至于爱翁认为它得了忧郁症。为了让它高兴起来,这位鼎鼎大名的科学家竟然不断“屈尊”给它讲一些蹩脚的笑话,想把鹦鹉“逗乐”。

1年后,“比波”得了传染病。医生称,需要给“比波”打上13针。爱因斯坦担心13针下去,肯定会要了“比波”的小命,但幸运的是,“比波”打了两针后就恢复了健康。

而爱因斯坦自己却到了油尽灯灭的时刻!

有一位女士赢得了爱因斯坦毫无保留的佩服和尊重,她就是美国的非裔女低音歌唱家玛丽安·安德森。爱因斯坦第一次听她歌唱,是在上世纪30年代卡内基大厅的一次音乐会上。演出结束后,他特地去后台祝贺她。后来,当他听说安德森计划来普林斯顿演唱,但是当地的旅馆却拒绝让她订房间时,他就请她住到自己家来。安德森接受了这个邀请。

1955年1月,安德森又一次成了爱因斯坦的客人。那时他已经因贫血卧床不起。但是当安德森来到的时候,他仍旧起身亲自下楼迎接她。当她在演出结束后即将离开他家时,他又一次挣扎着下楼和她告别。

“那次告别,当时我并不知道,”她写道,“成了真正的告别。”

质朴本色永不改。

有一次,编辑萨克斯·康明斯的太太多萝西·康明斯应邀去爱因斯坦家和他一起喝茶。她在楼上爱因斯坦的书房里转了一圈。她看到堆得满满的书架和许多封面已经磨得很旧的书、一幅甘地的照片、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肖像,以及一架小小的收音-留声机。她还瞅了一眼他的卧室,那里只有很少的家具。

杜卡斯为他们端来茶点后就离开了。他们谈到行星的运动、德彪西的音乐(它使爱因斯坦感到神秘莫测)、花园里即将从积雪下萌发出来的花苞,还有爱因斯坦的新套衫。“也许你能告诉我,”他问多萝西,因为他知道她会做衣服,“这件衣服是怎么做起来的?”他卷起一只袖子,“我连一个针脚都找不到。这件衣服没有任何机器或手工缝的针脚。”他说,“我想这一定是件神奇的衣服。”他大笑起来。

“他第一次来我们家是为了听诗歌朗诵,”另一位女性朋友艾丽斯·卡勒说,“查尔斯·贝尔说,爱因斯坦是‘我在迷恋科学的青年时代所崇拜的偶像:他那羊皮纸般的脸,他那光环般的满头银发,他那与世无争的斯芬克斯般的神秘智慧;他既像圣徒伯纳德,又像是一个天使;他似乎经历了人类进化的全过程,而他本人就是那试验和成功的全记录’。这显然有些夸张。当他心情好的时候,他会成为你想象中最讨人喜欢的朋友。他喜欢说笑话,而且是最好的听众,他的纵声大笑是那样令人难忘。在他去世前的那一年,1954年,为了祝贺他的生日,数学家库尔特的太太阿黛尔·戈德尔让人送给他一个花环,上面有两条很宽的缎带。爱因斯坦一看到这个礼物就大笑起来,‘这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为我的葬礼制作的!’

他喜欢抽烟,他的秘书海伦·杜卡斯和继女玛戈特毫不妥协地要他听从医生的命令。他有了烟就寄给我丈夫,还附上一张纸条。他来我家时就会求埃里克:‘给我一点儿烟吧,至少我可以闻闻它的气味。’他是那么渴望抽烟,有时甚至会捡起路边的香烟头--够可怜的。

爱因斯坦喜欢解谜,”卡勒继续回忆道,“他收到人们从世界各地寄给他的最奇特的智力玩具。我去萨拉那克湖拜访他的时候(当时爱因斯坦正在那里度假)给他带去了有名的Chinese Cross,那是最复杂的智力玩具之一,但他只花了3分钟就把它给解决了。要是换了我,就是给我一千天也做不出来。我把这话对他说了,他就动手做给我看。他把那些木块全部拆散,然后不一会儿就把它们一个不漏地装配完毕。当他的儿子汉斯·阿尔伯特来看他时,爱因斯坦非常得意地看到,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解谜的本事。‘他干得真棒,和我一模一样,’他说。

虽然他提出了E=MC2这条公式,他从未想过这条理论的实际运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爱因斯坦对我丈夫说,‘我真后悔给罗斯福写了那封信。’

有一次,一位男子在街上拦住爱因斯坦,问他,‘这个世界会不会在下一次大战时被原子弹毁掉?’爱因斯坦答道,‘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的话,那就太糟糕了,因为我们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

尾声 爱翁的逝世与葬礼。

含笑面对死亡。

1948年,医生发现爱因斯坦的腹腔里长了一个柚子大小的大动脉瘤。医生警告说它随时可能爆裂。“那就让它裂吧。”面对死亡的威胁,爱因斯坦十分平静。

爱因斯坦一直认为:“是的,人人都要死的。死,是最终的解脱,永恒的自由。死,解除了我们身上的一切枷锁--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谁看到过死人痛苦呢?只有死人和没有出生的人,才不必惧怕明天的不幸和灾难。可是,人类普遍惧怕死。实在没有道理。只有个体生命的结束,才能保证物种生命的延续。大自然安排得多么巧妙、多么合理,可是大家都怕死。真是愚蠢。然而,即使知道死不可怕,人还是没有办法摆脱对死的惧怕。又是一个难解的谜。世界上、宇宙中,有多少难解的谜啊。……还是抓紧时间工作吧。”

在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阶段,尽管病情危重,但他常常不让注射吗啡,坚决拒绝一切外科手术。他说:“我想走的时候就会走,人为地延长生命是无谓的。我已做了我所应该做的。该走的时候,请让我平静而体面地离去。”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智者对命运的把握和对生死的超脱。

爱因斯坦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他留下遗嘱(他早在1951年3月18日就已在遗嘱上签字盖章),要求不发讣告,不举行任何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纪念馆。

爱因斯坦在弥留之际,把他在普林斯顿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并且强调:“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他不希望把默谢雨街变成一个朝圣地。他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以后的人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

同类推荐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大明名相徐阶传

    大明名相徐阶传

    他历仕嘉靖隆庆两朝,死后毁誉参半;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却对他诸多不满;他对海瑞有大恩,却几被海瑞家毁人亡;他是严嵩的对头,却手下留情严嵩终老;他砍了严世蕃,却引来世人无数诟病;他知人善任,却被高拱逼出内阁;他情深意笃,青丝白发一生相随;他生于斯葬于斯,充满宿命轮回。他就是大明名相徐阶。历史的尘埃湮没不了他的光辉,一生的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本书是第一部翔实记录徐阶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一部全景展示大明历史的扛鼎之作!
热门推荐
  • 悍秦

    悍秦

    菜刀开了本新书——《苍罗震天》,异界玄幻,下面有直通车。
  • 黑谷

    黑谷

    孙方友编著的《黑谷》是一本中篇小说集,所选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如《血色辐射》、《白家酒馆》、《吉昌大药店》、《复仇》、《古墓侠影》、《北曲》、《黑谷》等,可读性极强,情节令人拍案叫绝,如同醍醐灌顶,写陈州老店,写匪写妓写军阀,既抒古朴情怀、又解人性深结,那匪、妓抗日的惨烈,古镇悠长的风情,无不令人抚额咏叹,沉思良久。一起来翻阅《黑谷》吧!
  • 临汉隐居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上乞力马扎罗的雪

    爱上乞力马扎罗的雪

    宁肖要走了,出国护照已经办好了。她说这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要凭着心的渴望,踏上远方,只要那个世界足够安静。
  • 你是我余生的烟火

    你是我余生的烟火

    遇见你,是我人生中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一件事。爱上你,是我人生中最正确,也是最错误的一件事。我们的相遇之时,那时的少年,阳光惹眼,而我,却只不过是存在感几乎没有的书呆女。我们开始的第一年,那时候,你依旧阳光,而我,却已经被你拉拢在其中。初次的承诺,控制不住的心动,终究还是说出了口,你许下的承诺,则是我信任的初衷。后来我想啊想,若是没有相遇的话,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但是,若是没有故事的话,也就没有那份被你爱着的幸福了吧。顾久,你就是我余生的烟火。
  • 难宠亡国凤姬【全本】

    难宠亡国凤姬【全本】

    不对不对,她不要嫁,她不要嫁!她不要嫁进宫里!可一道圣旨,皇命不可违就决定了她这一生!什么,谁来告诉她,为什么上次在街头跟她‘切磋武功’长得跟她一模一样的‘小子’竟然是一位公主!!!她,原本是一位丞相的千金,因为一道圣旨,摇身一变,成为母仪天下的一国之后。管你是本公主的皇嫂还是表姐,总之本公主就要嫁出宫了,本公主终于自由了!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她嫁的人竟然是在街头‘非礼’自己的大猩猩!天哪,她也不要嫁!她,原本是任性顽皮的长公主,因为上错花轿嫁给了一位因功封王的将军,从此展开了一片大闹王府的生活!他,俊美妖娆的皇帝,爱上了自己唯一的妹妹,就因十六年前得知她不是他的亲妹妹。被迫立后而娶了与‘妹妹’同样容颜的‘姐姐’。新婚之夜,他脱口而出:“红漾!”他,冷峻邪魅的王爷,从小认定自己的青梅竹马为妻,没想到‘青梅’被选进宫中成了一国之后。他的父亲擅自为他娶亲,却没到新娘子居然跟自己的‘青梅’长得一模一样!同样的新婚之夜,他强行占有她时,却喊出了:“玉儿!”同样绝美容颜身份不一的双生花,遭遇不一样的扑朔迷离情感……
  • 大宋武英传

    大宋武英传

    皇帝羸弱、久病不朝,以皇后为首的外戚一党趁机残害皇子,阴谋篡位,刚刚安定下来的南宋朝廷又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少年李仲飞背负天大的秘密浪迹江湖,平叛党、杀奸臣、扬正义、扶社稷,仰仗着与秘宝翻天印千丝万缕的关系,游走于信赖和背叛之间。父母失踪、恋人离别、朋友分散,他最终能找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吗?最终能战胜所有的邪恶吗?请看本书!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古剑之龙套传奇

    古剑之龙套传奇

    重生到古剑奇谭世界一个龙套陵亚身上,最为一个拥有现代人意识的人,他是继续堕落,还是奋起直追?
  • 直上白云间

    直上白云间

    那有一个传说,世代相传,人尽皆知。也许在那片大地的人世间你会随处听到稚嫩却神往的童谣声:八方十路有真仙,呼风唤雨易如言。神玄分海殿,红雀鸣九岳。猛虎啸幽境,狂龙舞青轩。北斗七星人间烁,八门遁甲尘世现谁知否?遥遥直上,道法自在白云间。来自青溪的懵懂少年踏上了追梦寻志的道途,在这片本已静默的土地上,下了一场骇世惊俗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