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000000028

第28章 译介(1)

1899年4月,严复译的《天演论》出版,吴汝纶称之“高文雄笔”,亲自抄录珍藏。吴汝纶对其极为赞赏,为之作序,并手录副本,藏之枕中。

柳诒徵称赞严复译书,几能与“晋隋唐明诸译书相颉颃”。

李霁野对学生说,严复在《天演论》译本序言中所称信、达、雅三字,只有一个信字是必要的。如果背信而求达求雅,信必遭受破坏。

李霁野任辅仁大学教授时,反对用文言文翻译外国作品;因为译者吃力,读者也吃力。

严复译述《天演论》,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八字传诵一时。秋瑾以竞雄为字,陈炯明以竞存为字,胡适之、张竞生、李天择之名,均与此相关。

严复译《社会通诠》,作者与出版商签订-项版税合同,税率高达定价的40%,为我国有版税之始。

严复自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期间,翻译170万字,每字经过斟酌,可谓“字字由戥子称出”。

林纾中年丧偶。王寿昌从法国归来,对林说:巴黎小说家都很出名,其中大小仲马父子最知名,《茶花女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翻译它,“子可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蹙额对坐耶?”林纾因而与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

林纾、王寿昌合译《茶花女》,乃中国翻译西洋小说的首部,时文艺界几乎人手一册。严复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王寿昌精通法语,与林纾合译《茶花女》。译至书中感人处,两人面对面大哭,由此引起人们注意。该书初版万部,一销而空。

林纾虽不谙外文,但经他人口述转译成书时,每句都经反复斟酌修饰。因此胡适说,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未有林纾这样大的成绩。

林纾译书,不仅译笔出色,且速度惊人。他每天工作4小时,每小时可译1500言,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的译文已写完毕。

英国哈葛德本是个二流作家,他的《迦茵小传》经林纾翻译,不胫而走。欧阳予倩更在上海《神州日报》作旧体诗赞扬。因此郭沫若说:“这书在世界的文学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但经林琴南用那种简洁的古文译出来,真是增了不少的光彩。”

林纾不懂外文,译书全靠别人口述。因无法对原著进行选择,故其所译的二三流作品占一生所译作品的三分之二,耗费了宝贵的时间。

范烟桥说,林琴南翻译的外国小说,人名、地名太疙瘩,记不清楚,文字也太深涩,有几个字音都读不出。

林纾在翻译中,感到汉字“一字有一义,非联合不能成文,故翻译西文往往词费”,并在《中华大字典》序中提出了“由政府设局,制新名词”的建议。

不用白话文,是自寻苦恼;译书而无抉择,是浪费精神。曾朴曾忠告林纾:一是用白话,二是对译品应预定标准,多加抉择。

曾朴劝林纾用白话译外国“重要名作”,林纾不听劝告。因此曾说:“我在畏庐先生身上不能满足我的希望后,从此便不愿和人再谈文学了。”

最初用“莎士比亚”这个译名的当推梁启超。1902年,他在自己主编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饮冰室诗话》中提到,“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敦、田尼逊等……”

1904年,周作人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以《侠女奴》为名译出(署名萍云女士);他日又译美国亚坡的《黄金虫》,取名为《山羊圈》(署名碧景女士)。

1910年,28岁的见习连长蒋百里,在柏林拜见普法战争时普军大本营作战课长、年已70多岁的伯卢安。两人畅谈契合,伯卢安特许蒋以正在撰写的《战略论》的翻译权。

郑逸梅写作生涯80年,始于1913年《民权报》副刊征文。他用逸梅的笔名译《克买湖游记》投寄该报,仅隔两日,被采登列为甲等。编辑且来信:“如此文章,多多益善。”

191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之九》,是最早的一部安徒生童话集。但译者陈家麟(林纾助手)等却把作者当作是英国人。

最早翻译列宁著作的作家是郑振铎。1919年12月《新中国》(月刊)发表了他译的列宁著作《俄罗斯的政党》(现名《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

郑振铎是中国介绍希腊神话的先驱者。在这之前很多人不敢介绍与研究,生怕会得到诽谤,以为一切迷信都是它造成的。郑振铎说自己要成为“第一位食蟹的人”。

姚茫父的《五言飞鸟集》,原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作《飞鸟集》。郑振铎有中文译本出版,姚即根据郑的白话译诗,把它改译成五言古体,线装仿宋字排印,装帧成一本很别致的书。

20年代初,许地山、耿济之、郑振铎、翟世英同在北京求学,空闲时经常在北京金鱼胡同东口的青年会图书馆谈天。该馆藏有许多俄国书籍,他们在闲谈时又阅读了大量的俄国原版名著,使他们共同产生翻译俄国作品的热情。

许地山认为中国有许多民间故事乃自印度辗转流入,因而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

20年代,中美合办延长油矿。合同将签订,主持交涉的魏易、董显光嫌其中文译本文字难懂,要王云五重译。王连夜加工,连续20小时译成26000字。魏、董核对原文无误,且译文深合中国法律习惯用语,因之大加赏识。熊希龄立即将王薪金提高与魏、董相等。

1926年,四川留学生敬隐渔将《阿Q正传》译成法文,寄请罗曼·罗兰审阅。罗曼·罗兰评价:这是一篇明确的富有讽刺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阿Q的形象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他并介绍《欧罗巴》杂志予以发表。

鲁迅称自己的译作是“硬译”出来的。那是因为鲁迅觉得,自己的译作过于忠实于外语原文的句式,还不够接近中国语言文字的习惯。

鲁迅对译著作品极为认真。他翻泽《死魂灵》时,书中有一句话:“近乎刚刚出浴的眉提希的威奴斯的位置。”他不知道威奴斯出浴的姿势,便翻查了许多资料,才在译文处注明:眉提希的威奴斯的姿势是,一手当胸,一手置胸腹之间。

鲁迅喜爱的三位知名的外国版画家是珂勒惠支、梅斐尔德、麦绥莱勒,是鲁迅第一个把他们介绍给中国读者的。鲁迅为麦绥莱勒编选木刻连环画集《一个人的受难》,并作了序文;为珂勒惠支编印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作序目。

鲁迅酷爱木刻艺术,收藏了许多国外木刻。他在自费印刷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的版权页上印了“有人翻印,功德无量”八个大字。鲁迅寄希望于“有人翻印”,以把这些艺术珍品广泛传播。

鲁迅在给《静静的顿河》(贺非译)写后记之前,每天夜里,将译本从头到尾一句句地校改。写完《后记》之后,自己却生了一场不算轻的病。

鲁迅为约郁达夫翻译高尔基的《一封信》,想尽了办法。他在《奔流》l卷10期的《编校后记》中说:“我运动达夫先生一并译出,实在也不只一次了。有几回,是诱以甘言……有一回,是特地将读者称赞的来信寄去……但至今似乎也终于没有动手……现在索性将这情形公开出来,算是又一回猛烈的‘恶毒’的催逼。”直至1931年初,郁达夫才译出这《一封信》。

郁达夫译辛克莱《拜金艺术》,内有名言“一切艺术皆宣传”。鲁迅表示欣赏,且加了一句话:“但一切宣传并非都是艺术。”

王力在法国留学时,靠译稿生活。叶圣陶评价他的译文:“信达二字,均不敢言;雅之一字,实无遗憾。”

蔡元培在青岛时,由日文译德国科培《哲学要领》。因无参考书,又心神不宁,所译人名多有聱牙。且因一时笔误,竟以空间为宙,时间为宇。他常盼再版时修正。

王亚南、郭大力在1928年相遇后,即为《资本论》翻译合作达几十年,被夏炎德比做为英国翻译界明星保禄兄弟。

傅雷1929年读书时就译有法国梅里曼的《嘉尔美》、《高龙巴》,虽全部译完,但译后手稿即丢得不知去向。

傅雷在翻译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前,曾托人大量搜集旧上海小报,以了解报界的行动与口语,力求反映出19世纪巴黎小报界的花絮。

1933年,傅雷自己集资印行2000部《夏险记》(裴列普·苏波著),托开明书店出售;3年后结帐,只售出几十册,余下的全部作废纸出售。

《读书与出版》杂志评书,称傅雷译《高老头》的译笔是信达雅三者兼备,真可以说是白璧无瑕。

傅东华译书有三原则:(1)人名、地名中国化,节省读者气力;(2)对话力求通俗生动,西方成语尽量用中国成语替代;(3)删除与情节发展无关的冗长描写和心理分析。

吴经熊译《道德经》为英文;译《圣经》为中文。

吴耀宗翻译谢·安德烈的《甘地自传》。他将这部中译本亲手送给甘地时,曾把甘地比作高山。

郭沬若翻译《浮士德》后说:自己身心两方面都感着痛苦,深深感觉着自己的学医是走错了路,早就有想改入文科的心事。

钱潮在日本留学时,试译德文本《茵梦湖》,且与郭沫若拟以合译名义出版。但后来郭沫若将原著按己意作了很多的改动,就一个人署名了。

戴望舒立志学西班牙语,据说主要原因是想翻译《堂·吉诃德》。他在法国向国内要求预支稿费,目的是用于赴西班牙的旅费。到了马德里,他就在塞万提斯铜像下摄照留念。

陈少白早年译法国大仲马《几道山恩仇记》(即《基督山伯爵》),由香港《中国日报》连载。

周作人译《匈奴奇士录》(利育珂摩珂著),1910年由蔡元培介绍与商务印书馆,至1930年才出版。那还是因周出了名之故。

1930年,吴亮平在上海法政大学代课期间,用3个月时间在亭子间译完《反杜林论》。

马君武在中国公学任校长时,有文章把其姓名对以达尔文(古代“达”可解为“羊”)。有人问马是否在译《物种起源》时,故意将作者Darwins译为达尔文,或因在日留学时佩服他而改名君武(原名和)的。马笑答:两说均不错。

马君武化名罗孝高,翻译日本柴四郎《佳人奇遇》,逐期刊载于横滨《清议报》。其中有一段涉及中国革命党人反清故事,为康有为所见,特严饬将此一节删除,不许登出。

马君武译拜伦《希腊》,目的在鼓吹民主革命,故多篡改原意,胡适称其失之讹。

朱光潜在武汉大学时译康德哲学著作,除了自己用英文本、法文本仔细校对,还请一位懂德文的教授用德文再审校一遍,方才付印。

包天笑不会日语会话,却能译日本小说《空谷兰》、《梅花落》。他译的西欧作品,如《馨儿就学记》、《埋石弃石记》、《孤雏感遇记》等,也是由日文转译的。

“Humour”一词,林语堂译为“幽默”;李青崖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后以林译流行于世。

李青崖将左拉《卢贡内家族》的第三部《巴黎的肚子》译为《饕餮的巴黎》。

孙大雨认为,英国汉学家赫文勃特所译汉文不够确切。如李白的“潭影空人心”;赫把“潭影”译为shadow(阴影)。其实“潭影”本意是“光的反照”,怎能译成“阴影”呢?

丁文江常爱用外国名言:“准备着明天就会死,工作着仿佛像永远活着的。”他曾问胡适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翻译。胡试了几次,最后译成白话韵文:“明天就死又何妨,只拼命做工,就像你永远不会死一样。”

赵元任最早翻译《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他说,这是一部给小孩子看的书,是一部童话书,又是一本哲学和伦理学的参考书。

周宪文译《人口论》完毕,称马尔萨斯神父大概是世界上挨批判最多的学者了。可是很多批判他的人,却根本没有读过《人口论》。

同类推荐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爱情是什么?萌芽时的怦然心动,成长时的炽烈奔放,成熟时的浓郁绵长,以及天下有情人终将面临的生离死别……《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作者历经十二年艰辛努力,将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爱情绝唱辑成一册,记载了有关爱的一切。如同时光流转,爱亦有四季变换,也会经历盛夏与寒冬。时光的残酷,爱情的不朽,在生死轮回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多是我过去一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所作,在那里我学到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写诗的安静和感觉。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
热门推荐
  •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每天一个逻辑游戏》突破以往根据解题方式而分类的方法,将题目分为文字游戏、数字游戏、图形游戏等;使各种题型灵活的交叉在一起。
  • 俯首在雨季

    俯首在雨季

    染安辰,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选择忘记你。
  • 魔法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魔法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看着手里这本《小学魔法·一年级》陆仁此时的心里仿佛有千万只草泥马狂奔而过,一丝泪水从他眼角滑过,不知名的感伤涌上心头,好似当年夕阳下奔跑的背影,洋溢着青春的感伤。什么鬼哟!
  • Hearts of Controversy

    Hearts of Controver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废柴:别惹逗比母子

    逆天废柴:别惹逗比母子

    她是袁丞相府中嫡系大小姐,未婚生子嚣张跋扈,不学无术不守规矩,是所有人唾弃的废材草包。废材?草包?嚣张跋扈?好,那我这个废材就好好的嚣张跋扈给你们看!斗婆姨斗双胞胎姊妹,当几个窝里斗的时候她却在一旁看热闹。谁欺负我们娘俩,我打!谁出演匪帮我们娘俩,我还是打!某男上门退亲,说是不嫌弃她未婚生子,不嫌弃她嚣张跋扈,口口声声说能够娶回家调教。不嫌弃她?她还嫌弃他好不好?正当她竭尽全力想要摆脱某男的求亲攻势的时候却发现躺在了某男的床上,某男一脸阴测测的笑容:“女人,上了我的床你这辈子都是我的人了。”
  • 重生之冷心仙子

    重生之冷心仙子

    万花丛中,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吸引着众男主的视线。男主一:仙儿,今生有你,死而无憾。男主二:仙儿姐姐,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魂。男主三:仙儿,为了你,我愿舍弃天下.....男主N:............仙儿:喔。在众男主感天动地的告白声中,女主仅用了一个字,于是乎,众男主由于一时气不顺,吐血倒地。
  • 绯色星辰

    绯色星辰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个少年被众多萝莉和美少女推倒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水晶宫的故事一个少年在无意识中布种天下的故事这是一个傲娇,三无,有爱的故事是少年邂逅傲娇,三无,有爱的少女的故事...----------------------------------------好吧,我承认,这其实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不过在成长中,少年到底会有多少幸运的邂逅呢?
  • boss大叔赖上小清鲜

    boss大叔赖上小清鲜

    【小说已完结】她一怒之下,把某只大叔的那个啥给踢坏了。“私下解决可以,条件是跟我去扯红本子。”扯就扯吧,反正他那个啥的都已经踢坏了。………………“你那个啥不是已经坏掉了吗?”某只小清新眨巴着大眼睛。“坏掉的零件可以修起来的嘛。”某只大叔勾唇坏笑。某只小清新被某只腹黑boss大叔赖上,这是掉馅饼呢还是掉馅饼呢?是赚了呢还是赚了呢?
  • 吻上不乖妈咪(大结局)

    吻上不乖妈咪(大结局)

    她杨小妃当了五年的单亲妈妈,一直以为孩子他爸早去跟阎王喝茶聊天了,所以很痴情的为他守身又努力的带着孩子,根本没有想嫁人的意思。哇靠,有没有搞错,连孩子都要绑架——啊!?想救孩子的话,必须要去诱惑她从小就认识的竹马?有没有搞错啊!?什么?绑架孩子的是孩子他老爸!?哇咧,不会大白天见鬼了吧!?什么?绑架孩子的原因是要报复她,报复她当年害了他......!#@%&......她真的很想骂人,拿孩子威胁她,哼,孩子不是她一个人的,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她什么都不管了!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