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900000027

第27章 理财安邦的智囊(2)

陈霁岩在开州任知州,当时是明神宗万历己巳年,发大水,政府没有免除租税徭役,而只发救济粮。州府中的官员们对如何救济进行了讨论。陈霁岩提议:最贫困的救济粮食一石,次贫的救济五斗,一定要力求让百姓享受到实际的好处。发放救济粮时,人们都编了号,拿着写有编号的旗,一个接一个地进来,虽然前后来了有一万人,但没有一个敢吵吵嚷嚷的。陈公亲自坐在谷仓门口的小棚子里,拿着笔点名,一方面观察来领救济的人的服装和容貌,在那些最贫苦的人的名字上,暗自做下记号。到了第二年春天,上级又下公文,让第二次救济最贫困的人。书吏禀报陈公,准备再出告示,让大家另报接受救济人的名单。陈公说:“不必了,只要把我上次在名册上暗底作了记号的那些人的姓名开列出来,你们就直接叫他们前来领取救济粮吧。”老百姓都以为陈公不必调查就能得知实情,认为他是神明。其实是上次人们来领救济粮时,由于着急,都顾不得修饰打扮,全都显露了他们的真实面貌,所以陈公得以了解到真情。

陈霁岩在开州时,己巳年的冬天,府里的粮仓几乎都空了,抚台大人命令各州县动用府库中的两千两银子去买粮食,充实粮仓。当时粮价飞涨,每石要六钱银子。各县按抚台的意见去买粮,指派大户人家带头买粮,官府给的价格是每石五钱银子,大户人家卖粮时每石已亏损一钱银子,官府买粮又要折损消耗费用,又减了一钱银子,每石粮食里外算来得少给二钱银子,当时正是在受灾之后,大户人家怎么经受得起这样的经济损失!等到运入官府的粮仓时,两千两银子只买来了四千石粮食。这样做,官府和百姓都受害。陈公坚决不这样做,竟因此而受弹劾,因为正值灾年,总算是免于处分。

到了第二年秋天,开州和高乡大丰收,附近地方的收成也都很好,粮价下降到每石三钱多银子,这时陈公才报告抚台大人,动用了两千两银子,指派大户人家分头卖粮给官府,大户人家报价三钱一石,官府就如数照付。以后粮价越来越贱,到了每石粮食才值二钱五,大户人家请求扣除多要的粮价,陈公笑着答道:“我宁可你们多卖粮食给官府,不必减价。”同其它州县在上一年所买的粮食相比,他的两千两银子多买了三千多石粮食,而且大户人家不觉得赔本。这些粮食除了报上司外,还余下七百多石,就都给了重新从事劳动生产的流民。在这以前,开州土城十五处,由于连年大雨的冲刷,总共崩塌了几十处。庚午年秋天,正商量如何填修这些崩塌的土城墙,州府的官员们请求让当地的百姓出徭役,陈公不同意。正好有前两年受灾后流亡到别的州县去的百姓,听说政府已经减免了灾区的粮税,想回到家乡来。陈公于是到处贴告示,招抚他们说:“马上回来种麦,官府将赈济你们。”于是就拿出先前从大户人家买来的粮食中的多余部分,限期发放给他们,另外拿出四五个小牌,放在各里门的一里以外,命令流民们各自将准备装粮的口袋先装上土,动到土城上去填崩塌的城墙,总甲在他们装土的口袋上打上印,官府的粮仓验了印就发给他们救济粮。这样,到第二次发救济粮后,城墙就已经修好了。

北方的州县以审核徭役的均等与否当作是处理政事的根本。每三年审核一次,聚集一州八十八里的人民于一处而校勘。从极富到极贫定为九等,赋役都依这个标准来派定。由于每区的首领有里长,老人与文书,官府都依据这三种人所定的为标准,因此这三种人大权在握,往往借此向人民索贿。

陈霁岩到任后,徭役的审查工作还有一年,他就把旧的纪录拿出来,查出从上上等到下上等七级中,依照各里分写两册。每天上公堂,都随时带在手边。有时人民来申告,有时审判案子,有时整理杂务,看到有懂事而朴实的人,就出其不意地把他叫到案前。问他是哪一里人。选出那一里中的大户,问他大户的家道如何?近年来有哪一户骤然富裕?哪一户渐渐没落?再随手把他的回答记在簿子上。如此这般,经过几次验证之后,所得的答复大致相同。

又有一天查点农民,州内有大概有二百多人,就把他们关在后厅,发给各人一张纸,命令他们写出本里中拥有万金到百金的人家,并严厉地警告他们不可欺骗。

陈霁岩也借着皇帝的生日,事先宣布要要查点徭役,节日来到,大家行礼完毕,就把里长、老人、文书叫到都察院来,分为三处,个别给他们纸和笔,命令他们写出近年来逐渐没落的大户,依旧富有的不必写。就把这些采访到的事,编成册子,留作以后的根据。

等到审查的时候,一甲人都跪在堂下,陈霁岩亲自检视,选择其中两三个忠厚诚实的人做为代表,与里长等人一起举出大户,哪些人该升级,哪些人该降级,他们都知道册子里记录得很详细,于是都诚实地举出来,简单的加以斟酌验证,很快就编定出来。一天之中可以审核四,五里,而且在审核过程中,往往是官府万事齐备等百姓来,而不同于以往百姓苦候官府缓慢冗长的审核作业。

智囊

陈霁岩深入群众,认真观察,广泛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斟酌处理和进行验证,力争及时有效地采取策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也没有发言权,更谈不上决策权。当然,此所谓“发言权”、“决策权”不是就权利而言,而是指发言和决策的真理含量。作为公民,当然有权利对任何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在说话之前,发言者和决策者应该获取足够的关于某一话题的信息,同时还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理论素养,也就是说要进行“调查”和“研究”。不然,就可能徒增笑柄、损害形象。

在全球经济合作日益升温的今天,国内各行各业都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 “隔行如隔山”,每个人都需要谨慎使用自己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赵清献巧降粮价

宋神宗熙宁年间,赵清献在越州当知州。当时浙东浙西一带发生了旱灾,又闹起了蝗灾,米价暴涨,饿死的人随处可见。各州都在通衙大道上张贴布告,严禁商人抬高米价,对于揭发私自提高米价的商人者给予奖赏。只有赵公与众不同,他在大路上张贴布告,让有米的人提价卖出。于是所有的米商都纷纷前来,米价反倒是更贱了。大凡东西多了价格就贱,少了就贵。赵公不求价格贱而求物多,真正是一个通晓事理的人。

有一年,抚州闹饥荒,黄震奉命前去救灾,他只是同富人和耆老约期聚会,说好在某天大家都来。这些人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之后,就写了八个大字:“装籴者藉,强籴者斩!”意思是说,禁止买进粮食的抓起来;强迫买进粮食的,斩首。他叫人把这八个大字用杆子竖在集市上,米价于是就平稳了。

智囊

赵清献和黄震的做法,按照时下的说法,叫做遵守了商品社会的市场规律,所以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反,其它州县企图以“行政干预”的办法奏效,却事与愿违,这中间的经验与教训,有很多发人深省与深思的地方。

当然,市场规律是死的,但执行的人却是活的,赵清献的成功,在于他成功地灵活运用了这一规律。当一个地方出现了大面积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粮食缺乏,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饥饿状态,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一方面应该千方百计地调集粮食,另一方面,当政府还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应该动员该地区的大户中有存粮食者,平价卖出自己的余粮,而不能乘人之危,雪上加霜。为了保证这一点,有的时候也需要采取极为严厉的应急措施,通过强硬的行政手段有效地制止趁火打劫、投机倒把的犯罪行为。

富弼赈灾

富弼救活50万名灾民的故事,在今山东青州一带流传很广。

当时,黄河以北大水灾,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外逃他乡。有逃到青州的,富弼就加以妥善安置。于时,灾民之间互相转告,聚集到青州的竟达六、七十万人。

早在几年前,即庆历三年时,富弼与范仲淹、欧阳修等共同主持“庆历新政”,触动了大官僚集团的利益,被贬出京师。富弼救灾民之举,有些同情他的人劝告他不要收容灾民,万一弄不好,会成为守旧派诬蔑的籍口。富弼却不屑一顾,对劝他的人说:“我哪能为了保全自己,而不去拯救几十万人的性命啊!”

往往在这以前,所谓救灾都是把灾民聚集在城里,煮粥供应他们吃,聚集的人多了就流行瘟疫,有的人嗷嗷待哺了好几天,没有吃到粥就倒毙在路上,这种办法名义上是救灾民,实际上是杀害灾民。富弼看到了旧办法的弱点,他筹划开辟出公私房屋10余万间,让灾民分散居住,并优先照顾老弱病残者。他还组织当地官吏,包括“前资”、“待缺”或寄居青州的官员,发给薪俸,分区去管理灾民,并约定事后要按照各人救灾的业绩,上奏朝廷,论功行赏。每隔几天,富弼派人去慰劳救灾的官员,大家精神振奋,都尽力救灾。

对救灾所需资费,富弼除了动用了官仓的储粮,还劝说本地富户捐献粮食。并发出布告,凡是山林陂泽中可以供食用之物,任凭灾民采集。这样,使灾民平安度过了一冬一春。第二年的夏天,青州获得小麦大丰收。夏收后,富弼开始遣送灾民了。灾民归家路程有远近,富弼根据路程发给他们不同数量的粮食。就这样,50余万饥民平安地返回家乡,其中有1万多名青壮年当了兵,为国出力。

皇帝知道后,派使臣来褒奖富弼,升富弼为礼部侍郎,富弼坚持不受,只让使臣转告皇帝:“救活灾民,是我的职责”。后来,富弼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过:“在青州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中书令即宰相。这句话反映了富弼救活灾民的自豪心理,为民出于公心,并非以此来升官。

富弼离开青州后,人民在石子涧侧筑亭纪念,称富公亭。旧青州十三贤祠内祀有富弼。

智囊

富弼的办法简单完备,天下都传以为模式。富弼能在极其贫弱的州县中,创出一个富强的局面来,真是治理国家的高手。

富弼创举的核心是以爱心为基础。他从内心热爱这些灾民,善于设身处地地为灾民着想。有了这份爱心,他的举措名正言顺,所以,献爱心现在也成了很多商业奇才施展才能的手段。在一些成功的创意活动中,品牌推广不仅要达到企业的商业目的,追求到商业利润,更重要的是在赢取利润空间的同时,能够树立自己的正面品牌形象。众多都市里的希望工程,也是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献爱心为主题来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围海造田

元代的虞集,在元仁宗时被任命为国子祭酒。有一次在给天子讲完经书后,提到京师地区的粮食要靠船从东南海运来供应,这样做消耗了民力,航行时还时常有不测之祸。虞集就进言道:“北京以东濒临海的地方有土地几千里,都是芦苇场,北边到辽海,南边靠近青、齐,这块地方由于每天涨潮,淤积的泥沙形成了肥沃的土壤,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假如用浙江一带人的办法,筑上堤坝挡住海水来造田,接受那些想做官的有钱人,分给他们土地,按照他们所接受的田地的范围大小来授予职务,能率领一万人围海造田的,就给他一万人种的田,任命他做万夫长,同样按此来任命千夫长、百夫长。三年以后看他们的成绩,按他们所围垦土地的质量和数量,由朝廷确定征税数额,陆续向他们征税,五年后如有存粮,就任以官职,按其储存粮食的多少给予俸禄。十年以后就让他们佩带官印,使他们能将爵禄传给子孙后代。那么京师的东南地区就有民兵几万人,近可以保卫京师,远可以宽缓东南海运之力;对外可以抵御外敌,对内既可使民富足、又可找到合适的官员。靠积淤地区谋生的百姓,因为有了自己的归宿,自然也不至于做强盗了。”对此事大家意见不一致,最后也就搁置不提了。

在这以后,元代大臣康里脱脱提到京畿地区靠近水源有地利,应当招募长江以南水乡的人来耕种,这样每年可以收获粮食一百多万石,不必麻烦海运,京师地区的粮食就够吃了。元惠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建立了分司农衙门,任命右丞悟良哈台、左丞乌古孙良桢兼大司农卿,给他们分司农衙门的印,西边从西山,南到保定、河间,北到檀顺,东到迁民镇,所有的官地和朝廷所管辖的各处屯田,都听从分司农衙门立法佃种,把用工价、牛、农具、种子粮合计在一起,由朝廷发给五百万锭银子。又略微吸取了原集贤学士虞集的意见,在江浙地区招募善于种水田和修筑围海堤坝的人各上千名,成立了农师,发下了十二道没有填写上名字的添设办事人员的命令。凡是能招募一百个农民开垦的,授予正九品;能招募二百人的,正八品;招募三百人的,从七品,就让这些官员管辖自己所招募的人员。所招募来的农民,每人给十锭银子,满一年后就解散,让他们回家,于是垦区大丰收。

智囊

樊升之说:“贾谊的治安策,晁错关于战事的主张,江统的徒戎政策,这些都是关系到万代大计的重要谋略。李泌的屯兵政策,虞伯生的围海造田,平江伯的漕运措施,这些都是关系到整个朝代的利益的重要谋划。李允则的修莱园、让和尚迁徒。范文正公、富弼的救荒,这些都是关系到一时的重要方针。谋划达到了最高的水平时,人们会心悦诚服地去接受它,制定成法律时就象上天造就的那样合适,发布为命令时人们跟从它,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

制定政策的时候,要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综合衡量利弊得失。同时,要善于整合资源,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刘大夏办粮饷

明孝宗弘治十年,朝廷命令户部刘大夏到边境掌理粮饷。有人说:“北方边境上的粮草,大半归宦官的子弟经营,您一向与这些亲贵不合,恐怕免不了因为刚直而招来祸害。”刘大夏说:“做事要讲求合理而不能硬来,等我到那里以后自然会想得出办法。”

刘大夏到任后请来边境上的地方父老,早晚和他们研究,于是完全掌握了处理的要领。

有一天,他在通衢大道上张贴布告说:“某粮仓缺少粮食若干石,每石官价若干,凡是境内外的官员、百姓、来往客商,只要愿意卖粮的,粮食从十石以上、秣草从百捆以上,都准来卖,即便是中贵子弟也不禁止。”不到两个月,粮仓、草场都满了。原来过去这里规定出售粮食要在一百石以上、秣草一千捆以上才准办理,因此宦官子弟争相前来做买卖,他们转买边境地区百姓的粮草,陆续运到这里,来牟取暴利,可以取得五成利,自从刘大夏的这个办法实行后,有粮草的人家自己就可以直接前来出售,宦官子弟即使想收购粮食,也无处可得。这样一来,公家有了更多的粮食,百姓家里有了余财。刘大夏的办法的确很好,然而如果他不召集边境上的父老日夜研究,又怎么能掌握?一个人能这样虚心地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实心实意想做好事,那么什么样的官职不能做好?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办成?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 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终须梦

    终须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禽经

    禽经

    《禽经》作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部文献,虽然不免略嫌简略,仍然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动物学奇书,对人们研究和玩赏鸟类都有参考作用,它所提供的早期鸟类信息,更是无可替代。
热门推荐
  • 缚灵飘絮

    缚灵飘絮

    那时她是多才多艺的青楼花魁,那时他是温柔体贴的富家子弟,可他们却在平凡又不平凡的世界里相爱着。以为经历了苦难就是他们幸福盛开时,却不料。相守并非易事。于是在那战乱的年代有一个潇洒的公子活了下来他作为一位修习巫术者活了下来,他经历了人世的各种离合,早已看淡了生死。可是那火光冲天的一夜一次次冲毁着他的眼眸,无声的泪悄然落下。徘徊在夜色里,行者匆匆而过。蓦地,一抹黑夜里的玫瑰刺伤了敬晓航的眼眸。尽管过了千年,模样已经改变,可是那感觉不变。顺着宽阔的道路,敬晓航驾起飞车,这一次他绝不会让她撒手而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珏别诗

    珏别诗

    一场穿越千年的寻找,你还是你么?有逗比,有真爱,有基情,会虐,结局悲喜暂时没定!看这个文,要有心理准备看我无标点的长句和漫长的铺陈以及跳跃的文风~我,书读的少,但脑洞很大,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第一次写文,但尽量不会给大家留坑!先放上来看看,如有大家喜欢,就会快快更~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与文章内容发展无关的,我尽量都会做到!
  • 大方等大云经

    大方等大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甲天下

    战甲天下

    罗杰是一个勤奋刻苦,心地善良的人但隐藏在他平凡的外表下,却有一个登顶世界强者巅峰的信念!一天夜里,他从路上背回来一个昏迷的老头,却发现自己意外突破……这是一部关于战甲的小说。但这也是一部很爽快的小说………坦普大陆上所有强大的战士,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体内爆发出战甲从最高级的龙战甲到最为卑劣的鼠战甲都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拥有战甲,就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和技能。本书战甲为王,通过不断的修炼和战斗之后,战甲的等级会得到提升。比如刺猬战甲-狂暴刺猬战甲-白银刺猬战甲-轮回刺猬战甲-寂灭刺猬战甲突破五个战甲以后,会进化到更高等级的战甲上来……比如狼战甲……但进化到新等级的战甲以后,必须再次经过五个等级的提升,然后才能再次进化
  • 总裁的“黑色”妻

    总裁的“黑色”妻

    大婚当夜,他凌昊天竟带着他的女伴回到了他们的新家?洞房花烛,这就是她沈艾艾爱凌昊天到无力自拔之后得到的!她的痴心与信任换来的却是背叛与陷害。差一点连她自己都忘了自己是一代女枭呢。这个教训她记住了,东山再起,她不会再心软!
  • 流亡之主

    流亡之主

    真名隐匿出海外,万里思亲,叹世事太沧桑;绝处逢生战天下,一展宏图,看雄心多张扬。
  • 乱世英杰

    乱世英杰

    每逢乱世则必出英雄。强者层出不穷,乱世谁与争锋?谁又能独居乱世之巅?为何不惜一切走上顶峰,最后却叹息高处不甚寒?这一切是否只是黄粱一梦?且看异类英杰羽龙如何率领一路英豪走上这乱世之巅……
  •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是首部完整记录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HTC总裁王雪红创业历程的简体中文版传记,完整记述了王雪红不平凡的20年创业历程。身为“富二代”,却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台塑”,而是选择了最难的高科技领域独立创业:创建威盛,挑战英特尔;创立HTC,叫板乔布斯;成为全球创业者和“富二代”学习的典范。
  •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此书是心理学大师、管理学大师马斯洛探讨关于人性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全书共8篇23章。书中详细探讨了自我实现及其超越、人类的创造性、价值、高峰体验、需求层次关系等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要概念和哲学观点,是一本极佳的人本心理学启蒙读物。书中还自述性地解释了马斯洛为何开始研究自我实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师的思想历程。希望我们精心策划和编辑的这本“人性指导书”,能为迷茫中的人在寻找存在意义的路上指明方向。更希望通过关于人性的大讨论,为每个人的自我成长提供参考。
  •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