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500000080

第80章 寓意深远的祥瑞之物(2)

传说中的麒麟,性情温良,“不履(踩)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生肉,是“设武备而不用”的有德性的“仁兽”。因此,历代帝王都爱麟,把它的出现视为国之吉瑞,以示自己皇威显赫,昭示清明。汉武帝也曾获过白麟,为此更改年号,并铸黄金为麟足马蹄之形,被称为“麟趾金”,俗称“马蹄金”,根据汉墓发掘的实物来看,宽6厘米左右,厚达2厘米左右,重约250克。汉武帝还下令在长安的未央宫中,建造了一座麒麟阁,阁上挂了霍光、杜延年、张安世等十一位功臣的图像,以此表彰他们的功绩。唐代诗人杜甫曾为此发出慨叹:“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总之,“麟现”被宣扬为圣王的“嘉瑞祯祥”,是太平盛世降临的象征。

民间“麒麟唱”和“麒麟送子”的习俗

在江南地区,每逢春节,人们便抬着用竹骨纸扎的麒麟,配上锣鼓伴奏,依次到各家门前演唱,以示祝贺,俗叫“麒麟唱”。其内容大都为祝贺新年,也可唱生产农事,也可咏叹古人,也可以讲唱故事。被贺人家都欢喜地认为是麒麟给他们带来了吉祥。

但最普遍的是所谓“麒麟送子”习俗。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

关于“麒麟送子”,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画师,老而无子。画师偏爱画麒麟,屋里挂满他所画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麒麟。有一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闪闪的麒麟,身上驮着一个小孩子,朝他走来。画师一高兴,笑醒了,原来是场梦。第二年,他老伴使得一“老来子”,生下后,聪明绝顶,六岁就能赋诗作画,人们称这孩子为“麒麟童”。于是,“麒麟送子”这一说法,就在民间广泛传开了。

因此,每年春节,民间有张贴《麒麟送子》的年画和举行“麒麟送子”的活动的习俗。前者画面主题突出,描绘生动有趣。画面正中为一匹龙头、狮尾、鹿身、细腿、马足、全身披鳞甲的麒麟,背上驮着一个手抱莲蓬的儿童,寓“连生贵子”之意。后面跟随送子的女子,穿戴华贵,温柔可爱。背景则是祥云缭绕,充满着“天赐贵子”的喜庆吉祥气氛。后者是在春节时,送纸扎麒麟(下巴上有许多胡须),上门演唱时,那些未生孩子的妇女或者刚过门的小媳妇,往往被一些大嫂们,连拖带拽地推到“麒麟”面前拽胡子。据说是拽一根就能生一子,拽两根就生双胞胎。在戏耍麒麟时,旁边则有人唱着“早生贵子早得福”、“寿比南山不老松”等一类吉利话。唱完,每家都得给钱致谢。

麒麟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为人们所熟悉,所喜爱。至今民间还有把麒麟雕刻为小挂件,给孩子们套在颈上,以祈求幸福和健康的习俗。在绘画、雕塑等部门,麒麟的艺术造型更是丰富多彩,它们反映了我们祖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并成为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唯一真实的灵兽,龟

四灵中的龙、凤、麟都是神话中的虚拟动物,并不存在,只有龟是唯一与人类关系密切,自然界实有的动物。因此,龟的被神化,要比龙、凤、麟被神化的时间早得多。最晚在殷商时期,就有神龟知人情、知吉凶和可以充当神与人之间媒介的信仰,龟因此成为我国原始宗教中先民崇拜的神灵动物,神龟。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将龟视为神物。早在原始社会,龟已作为鲧氏族部落的图腾而被崇拜。但是,以龟的自然特性来看,它体小貌丑,生活在水中,与人的生活十分疏远,很难与其具有知人情、知吉凶的神性联系在一起。那么,龟是怎样被神化而具有上述神性的呢?

《史记·龟策列传》记载着这样一个古老故事,传说古代有位南方老人,由于南方地气潮湿,他就用四只龟来支垫床脚。经过二十多年,老人死了,后人搬移他的床铺,发现四只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食不动,照样活着。于是,知道龟能运气长寿。因此,我国人民早就将龟视为长寿的象征,民间常用“龟龄鹤寿”、“龟鹤延年”来比喻人之长寿。前辈学者还认为,古人或许就是根据龟的天年长寿这一点,而引申出其经历长、阅历多,所以有能知未来的灵性。但是,这种迷信的说服力可能并不强,因此,又进一步把龟变成了人与神的媒介灵龟,认为灵龟来自天上。《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元王曰:龟其神灵,降于上天。”

因为龟是天下至宝的神灵,具有所谓降于上天、知天之道等神与人之间媒介的神性,殷王室就用龟甲来进行占卜。殷时,为了取得具有灵性的龟甲卜具,要举行十分神秘而隆重的仪式。《史记·龟策列传》记:宋元王得到一只大龟,十分高兴,感谢上天赐予神龟。择定良辰吉日,群臣斋戒,由王室人员沐浴跪拜,祭祀上天。然后提出占卜的问题,如祭祀、战争、饮食、宴会、气象、农业收成、狩猎、行旅、灾祸、福佑、奴隶逃亡等,巫师就用烧红的木棍,烧灼龟甲,使发生爆裂而产生裂痕,这就是所要祈求的兆象,称为“龟兆”,以此来判断吉凶。龟甲占卜后,还要在龟甲上契刻上卜词。这就是现在从殷墟中大批出土的甲骨文了。

我国历史上,龟曾普遍受到过人们的崇敬。龟曾经与城市、帝位、官爵、货币、人名、山川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有过一段显赫一时的光荣历史。

龟在历史上曾作为城名。《搜神记》就有关于“龟化城”故事的记载。相传春秋战国时,秦惠文王廿七年,张仪、司马错取蜀后,在成都筑城,屡建屡毁。这时,有一大龟浮出江面,沿着原有子城爬行至东南而毙。张仪问巫师,巫师告诉他:“可依龟行筑城。”最后,成都城终于筑成。于是,成都又有“龟化城”或“龟城”之称。这段记载已将龟神化了。

龟也曾与帝位、官爵、货币产生过密切关系。《周礼·春官》中就有以龟命名的“龟人”,掌六龟之属,有祭祀,龟人就带龟前往,以示祭祀的隆重。汉朝时,还以元龟铸九鼎,称为“龟鼎”,作为国家之守器,以喻帝位之所在。帝王迁都,必先迁移龟鼎。当时,诸侯、丞相的官印,都用黄金铸成的金龟做印纽。古代虞夏时,还曾以龟贝作为货币。到了汉朝还以银、锡、白金来铸成“龟币”。唐朝,“龟袋”又作为爵位高低的佩饰,三品官以上佩戴金龟,四品官佩戴银龟,五品官佩戴铜龟。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在长安街头邂逅李白,相邀酒楼一聚,因为贺身上未带分文,就解下金龟来换酒吃,与李白一醉方休。“因解金龟,以酒为乐”已成为文坛佳话。

龟,还用于天文上。古人把天均分为四个主要的“宫”,分别以一种动物命名,即东官苍龙,南宫朱雀、西官白虎、北宫玄武。玄武,就是乌龟的美称。玄,是龟背上带黑的颜色;武,形容龟有硬甲,可以抵御外侮。后来,道家又把“北宫玄武”改为“北帝玄武”。各地的北帝庙实际上就是“乌龟庙”。广东佛山的北帝庙(即祖庙),殿前水池中就浮着一只大型石雕乌龟。

古人对龟很崇拜,不但不避讳龟,反而喜用“龟”字取名,象征长寿。如《左传》中记载宋国有公子围龟;汉朝有陈龟、朱龟;三国曹魏有刘龟;南北朝元魏有叱列伏龟;唐朝以龟为名的人更多,最著名的有音乐家李龟年和文学家陆龟蒙。最富有情趣的,当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隐居绍兴时,曾用龟壳做了顶二寸多高的冠,自称为“龟屋”。他在《近村暮归》一诗中说:“鲎樽恰受三升酝,龟屋新裁二寸冠。”陆游还取龟贵、龟闲、龟寿,称自己的居所为“龟堂”。“鼻观舌根俱得道,悠悠谁识老龟堂”,指的就是此事。

此外,龟与山川、古迹也有联系。从西安的碑林到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有不少著名的碑碣,都是安在石刻龟背上的,所谓“龟趺负穹石,浮语极褒侈”的出处就在这里。至于用龟来命名的山川地名,如龟山、龟川、龟谷,在四川、山东、安徽、湖北各省都有。

“三星高照”中的三星

民间所谓的“三星高照”,通常是指福、禄、寿三星。

“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民间年画中也常常把福、禄、寿三个神仙凑在一起,合称福禄寿。它们分别代表着福运、官禄和长寿,非常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在春节,许多人家的墙上都换上了喜气洋洋的“三星”年画。

福、禄、寿三星,流传于我国年深日久,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我国民间一向将福、禄、寿三星作为交往礼仪和日常生活中幸福、吉利、长寿的象征。正如江南民间小曲中所称颂:“福星高坐把福施,禄星送子下祥云;寿星骑鹿送蟠桃,三星高照喜临门。”

迎接新年的“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

除夕夜在迎春的鞭炮声中,我们从朝着南面的窗户里向夜空望去,就会看到“三星”发着闪闪的蓝光直入眼帘。

那么,究竟是哪“三星”呢?在夜空,牛郎星和他挑着的一对“儿女”是“三星”;天蝎座的“心宿”是“三星”,一颗大星两旁各有一小星;天鹅座的翅膀上也有三颗星……那些“三星”都是夏季夜空的重要角色,并不是迎接新年的“三星”。

这三颗亮星高照,象征吉祥幸福、健康长寿和富裕。与其他“三星”不同,猎户座中的这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亮度相同,均为2等星,而且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芒。

福星高照话福神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尽管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千差万别,但人人都想得到幸福,希望有福气,能赶上福运。在俗语中,福和美好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好地方称“福地”,好消息叫“福音”,体态富贵是“福相”;看到好景象叫“眼福”,吃到好东西叫“口福”,连交“桃花运”也被戏称为“艳福不浅”;那些总能不费力气就赶上好事的,逢凶化吉的叫“福将”;能给别人也带来好处和希望的人称“福星”。总之,人们都希望福星高照,这样福神也就应运而生了。

古时称木星为岁星,谓其所在有福,所以又称“福星”。旧时,星相术士说:“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

由于我国民间传统把“福星”作为吉祥之神,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形成种种关于“福”的民间习俗和礼仪。如封建时代妇女行礼致敬,要屈膝弯身,双手按住右腹,口称一声:“万福、万福。”送亲朋好友出远门,也要恭手相送,口称“一路福星”,也习惯称“祝福你,一路顺风”。农村造新房,到了上梁时,也要挂一块红布,写上“紫薇高照”(即“福星高照”)。最为隆重的要数春节的年终大典“祝福”:从腊月十五日开始,就要舂糕裹粽、杀鸡宰鹅、买鱼买肉,日夜忙着准备“福礼”。到了“祝福”吉日,凌晨就烧煮“福礼”,用两张或四张八仙桌拼拢,摆上鸡、鹅、元宝肉、猪头、鱼等“五牲福礼”,祭祀“祝福菩萨”。然后再祭祀祖先。除夕之夜,男女老少,合家团聚,吃团圆饭,称为“散福”。

此外,民间年画“天官赐福”中的天官是最常见的福神,天官是道教“三官”之一,三官的职能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年画中的天官,其典型形象是身着朝官红色袍服,绣龙玉带,手持大如意,慈眉悦目,五绺长髯,一副雍荣华贵之像。天官赐福的“福”,也包含着财运,所以有的年画,又把天官作为财神。

关于“天官赐福”还有一个神话。传说从前有个叫陈子祷的人,长得温文尔雅、俊美绝伦,与龙王的三公主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后来分别在二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生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这三兄弟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得到当朝太师的赞赏。后来,封建统治者还把天官封为“紫薇大帝”,掌管“赐福”;地官封为“青灵大帝”, 掌管“赦罪”;水官封为“赐谷大帝”,掌管“解厄”。这就是全国各地“三官庙”里的上元、中元、下元“三元大帝”。不单封了爵位和帝号,而且连神职、神权,也都由人间皇帝给予明确安排,难怪后来“三官庙”香火那么兴旺,因为人们认为三官大帝的所作所为一定可以尽如人意。从前民间戏班子开场戏的“天官赐福”,就是从这里脱胎过来的。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

国人喜欢讨个吉利,所以经常把五福临门、三阳开泰一类的话挂在嘴边,但要问起五福的具体所指,大多数人可能会一片茫然。

同类推荐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伊斯兰文化史略

    伊斯兰文化史略

    本书从文学、教育、科技、宗教哲学等方面简明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各个时期穆斯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热门推荐
  • 词洁辑评

    词洁辑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村里有朵霸王花

    村里有朵霸王花

    这其实是是个小村子里的白穷美奋斗成县城白富美,然后被腹黑的后天的高富帅千方百计拐回家的故事。
  • TFboys请安静的说爱你

    TFboys请安静的说爱你

    三段不一样的恋情。一段暗恋,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喜欢你了。或许你永远都觉的只是粉丝对你的爱,可是易烊千玺你何尝知道,这种爱已经花费我所有的欢喜。一段虐恋,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可是你更在乎你的事业,你的未来。我原谅了你一次又一次,因为我很爱你。可是你怎么能一次又一次放开我?王源,难道你说的会娶我只是戏言吗?一段苦恋。我爱你,所以可以为了你成为歌手,可以为了你抛弃自尊,也可以为了你的幸福放手。我真的真的很爱你。所以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王俊凯,或许你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我吗?喜欢本身就是很可爱的放肆。而爱已经成为我剩下的克制。
  • 小法官普法:做个守法小公民

    小法官普法:做个守法小公民

    连带赔偿责任,是指各个责任人对外都不分份额、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承担责任。在权利人提出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依连带责任内容之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违约连带责任与侵权连带责任。违约连带责任即当事人共同违反合同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侵权连带责任即当事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全集(1)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伯乐相马经

    伯乐相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落凡尘

    仙落凡尘

    她,色绝仙凡,天赋异禀,为报恩而翩然下凡,只求他最真心之吻。他,鬼魅妖颜,冷傲腹黑,因仇恨而权欲蒙心,只视她作暖床之物!且看,身份低贱的傲娇女,如何一步步华丽逆袭,收服极品畜男!….虞嫣:刘郎,我终要让你深深地,不可自拔的爱上我,爱的超越这红尘的一切,爱的愿意交付自己的灵魂!刘凛:嫣,让我摸摸……
  • 他说他爱的是她

    他说他爱的是她

    这个故事是一个坑爹的仙界女人、、、坑爹地下凡遇到了三个前来抓她的魔界男人、、、最后坑爹地发现自己是魔界的、、、事实上,跟名字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这个坑爹的名字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