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500000005

第5章 我国古人的名、字、号(2)

(4)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从以上类举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尊其名而更美称,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其一,伦理道德加强;其二,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有些人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

(2)有些人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3)有些人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唐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所以近代以后,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幽默形象的称谓,诨号。

诨号又称浑名、绰号、混名、花名、野名、外号、徽号、雅号,是在姓、名、字、号、小名之外的又一种称谓。

它和名、字等的初级性区别,似在于几乎全部为他人所取,然后得到公认,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而任何一个诨号在获得多数人认可之前,又几乎全部是通过口耳相传的途径传播。很多诨号都在与相貌、姓名、生理特征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担当者的禀赋德性、行为举止等作出外观与内涵有机统一的概括,同时富有强烈的公众舆论的褒贬性能,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社会评判机制的一个部分(其间因阶级立场、文化教养和道德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分歧乃至错误性导向,是另一回事)。

这种称谓一般是由别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取的,大多带有戏谑、幽默、讽刺等色彩。如我国夏朝最后一位国王夏桀因为力大无穷,能把牺牲(做祭品用的牲畜)推动,因此被人送诨号“移大牺”。据研究,夏桀的诨号也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诨号。

魏晋南北朝时代,士风丕变,读书人相互取用调侃性绰号陡增。《世说新语》中记张湛好于斋前植松柏,人谓“屋下陈尸”;袁山松出游好令人歌挽,人谓“道上行殡”;及髯参“短主簿”、“入幕之宾“等皆是。

唐宋之文化氛围,益加开放流畅,世人互相晶目、争取诨号是一种社会风气。

到元明后,诨号成为草莽文化和市井文化共同表象之一的特征业已定型,以明末农民大起义为例,见于史料的诨号如“老回回”、“左金王”、“革里眼”、“活曹操”等,便有上百个。与此同时,在上流社会里,诨号又成为互相诋毁或派系斗争的一种工具。如东林党人攻击阉党,则有“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孩儿”等各种品目;反之,阉党亦编造《东林点将录》,以《水浒传》里的诨号加之政敌,如“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时雨叶向高”之类,不胜枚举。

诨号所用的词语大都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所以大多流传较广,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原来的名字。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时,有一批出色的农民英雄。作战时勇猛顽强,平日里与队友们亲密无间。彼此都以诨号相称。其中说话声音大的被称为雷公,走路轻捷的被称为飞燕。眼睛大的被称为大目;姓张的英雄爱骑白马,被人称为张白骑;姓于的英雄满脸胡须,被称为于氐根。由于他们的诨号影响很大,以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至今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名是什么。

从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可以发现许多关于古人诨号的记载.其中大多数诨号都充满睿智和幽默色彩。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早年隐居不仕而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也因为两只耳朵出奇大而被曹操称为“大耳儿”。又如三国孙吴时有一对夫妻,感情极好出双入对,被人称为“比肩人”。后来,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也是如此,又被称为“小比肩人”。唐朝武则天时,有一个名为张元一的人,喜欢给社会名流起诨号。如他因苏微举止轻薄,便取诨号为“失孔老鼠”(意思是不着窝的老鼠)。他本人肚大腿短,也被人取了个“逆水蛤蟆”的诨号。又如《水浒传》中,蒋忠因身强力壮而被取诨号为“蒋门神”,鲁智深因出家后不戒酒而被称为“花和尚”,时迁的偷窃技术高超而称“鼓上蚤”,孙二娘因蛮横凶狠而称“母夜叉”。

此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充满幽默的诨号,如汉代贾逵身高出众,人称“贾长头”;隋朝韩俊娥专门为隋炀帝催眠,人称“来梦儿”:唐朝李程常在日过八砖时(日影投在砖上的位置,计时用,约在八九点钟)上朝,人称“八砖学士”:卢怀慎身为宰相而事事推于另一位宰相姚崇,人称“伴食宰相”;唐朝宰相白敏中的夫人在自敏中富贵以后才嫁到白家.人称“接脚夫人”;宋仁宗幼年时常赤脚在宫中行走,人称“赤脚大仙”;蜀州知府孙道夫遇事精明,人称“水晶灯笼”:谏议大夫赵霈曾上书建议禁养鹅鸭,人称“鹅鸭谏议”;欧阳修写作《五代史》常用“呜呼”二字,人称“欧呜呼”;明朝弘光皇帝在亡国时仍下令捕捉蛤蟆治病,时称“蛤蟆天子”;清朝一位做糕饼的出钱买了个员外官,时称“花糕员外”。上述这些诨号,仔细回味起来,都是很有深意的。

到了近现代,为别人取诨号或叫别人诨号的风气依然盛行。如驰名中外的拳击手郑吉常曾多次打败过日本、英国的高手,威震拳坛,被称为“亚洲毒蛇”: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年幼时专心苦学.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人称“三糊涂”(排行第三);著名导演凌子风工作起来不顾性命,人称“拼命三郎”。还有我国排球名将郎平,因为她的球势大力沉,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铁榔头”。

演艺界特有的名字,艺名。

所谓艺名,就是某些人士在进行艺术活动时,用来取代真实姓名的名字。艺名一般为靠某种技艺谋生的人所使用,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专长、师承或纪念某件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事情。如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章金莱,父亲章宗义6岁登台演戏,人称“六龄童”:章金莱师承于父亲,被称为“六小龄童”。

艺名起源很早,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早在上古社会,我国民间就有把某个职业或某种特长冠在名前的习俗。如:“庖丁”、“琴高”、“盗跖”等。这些名字虽然不是艺名,但它们却具有艺名的特征,可以说是我国艺名最古老的源头。在汉代时,有一位姓赵的女子,擅长舞蹈,身轻如燕,人送艺名“赵飞燕”。由于她这一艺名影响很大。她的真名反而无人知晓了。另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古代有“黄幡绰”、“云朝霞”、“镜新磨”、“罗衣轻”等人,也都是以艺名传世的。

我国历代手艺人的艺名多取这种模式,只是后面作用不是名,而是姓氏。例如,清末天津张万全以塑泥人著称,便以“泥人张”为艺名,并世代相传。近现代戏曲界取艺名的演员很多。如京剧演员周信芳,艺名麒麟童;荀慧生,艺名白牡丹;评剧演员李慧敏,艺名白玉霜等。

种种艺名多与其号中的俗号分不开。宋代有个姓赵的扬州人,以卖画为生,所画的屋宇虽然极深,背阴向阳却不失规矩绳墨,于是历史上流传下“赵楼台”这个名字。

以技艺谋生的人,靠的就是技。而技艺的高低不是自吹,必须得,到社会的公认,艺名往往是人们对艺人的承认的体现。有一位号称“把子许”的许寿昌,曾经对人说:“我们这一家子,从我父亲到我们弟兄,还有我的儿子、我的孙子,一家四代老老少少不是做盔头,就是做把子,可以说是制作戏衣戏具的世家了。多少年来,我在把子制作方面,不断学习钻研,改进工艺过程,做出的单刀、双刀、枪、剑等把子,不但坚固耐用、外形美观,而且逼真,深受演员们的称赞和欢迎。北京、天津、上海等剧种的演员,都喜爱我制作的把子。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我把子许。”

还有二位叫“刻刀张”的张凤鸣也在自述中说:“我家做刻刀、镊子等手工业晶,从我祖父起到我这一代,已经三代。我家做的刻刀、镊子等,选料精良,做工精细,经久耐用,售价低廉,一百多年来,深得用户的赞许。不仅一般的刻字的手工业者喜欢用我们做的刻刀、镊子,而且著名的金石篆刻家齐白石等,也喜欢我们做的刻刀。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我们为刻刀张。”

可以看出,“把子许”和“刻刀张”原本都是他号中的俗号。它们同一般俗号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被本人接受了,并作为本人从业的名字亮出去,以招徕顾客。

当代人取艺名的现象不仅在戏曲界有,在电影、电视、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界也有所见。如书画家李英艺名“李苦禅”,话剧演员杨淑贞艺名“杨枝露”,杂技演员赵凤歧艺名“麻子红”,电影演员杨潆艺名“夏梦”等。

艺名是我国人名的一部分。各种艺名的来历各不相同,几乎每个艺名都包含着一则生动的故事。如在五代十国时,后唐庄宗李存不仅喜欢演戏,还为自己取了个“李天下”的艺名。据说有一次他与艺名叫镜新磨的人同台演出。在戏台上也忘不了自呼两声“李天下”的艺名。

到了近现代,一位擅演武松戏的京剧演员张英杰,初从艺时仰慕京剧大师谭志道、谭鑫培父子,模仿他们的艺名“谭叫天”、“小叫天”而取名“小小叫天”。后因遭人讥笑,索性改名“盖叫天”,以示要超过谭家父子。又经过多年的苦练和探索,终于事业有成。成为誉满天下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人称“江南活武松”(他常在长江以南的京剧舞台上演戏)。可见,一个艺名,还可以成为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同类推荐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 对联大全

    对联大全

    本书将历代对联分门别类,包括节日时令对联、喜庆祝贺对联、哀挽对联、名胜古迹对联、行业对联、趣巧对联等。
热门推荐
  • 不朽魔途

    不朽魔途

    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走上一条修炼的路,适逢道魔之战的的江北琅将何去何从。为了生存,浩浩魔途路,他会站在世界之巅?
  • 我祖

    我祖

    无仙,无神,初为人。这只是世界的最初始。和主角牵着驴的故事……
  • 超级猛禽分身

    超级猛禽分身

    我捡到一只鸟,被雷劈后,我能附在它身上,结果,我能打猎有肉吃,我能作弊考高分,哈哈,还能偷窥满足我……
  • 爱情四季各不同

    爱情四季各不同

    初恋,是一枚青涩的果实,第一次的牵手,第一次的接吻,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动作都是那么的笨拙,而心中却是荡漾的甜蜜……热恋,是一颗淘气的胶皮糖,紧紧的粘着彼此,分开一刻钟,思念就拉得长长的,如隔三秋般的想念……失恋,是一杯浓烈的苦酒,喝下去五味陈杂,酒精灼痛着伤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疼,一股股翻江倒海般的痛……爱恋,是一个又一个平静的岁月,你见或不见,他都在那里,与你寂寞相爱,默然相守,慢慢到老。
  • 误租逃妻

    误租逃妻

    安氏集团总裁,有钱有势,有型有脸,却在婚礼上被心爱女人无情抛弃,花了五年时间的找寻一无所获,母亲的抱孙心切,迫于无奈,签下契约,她五年前逃婚,五年后以另一个身份成为了他的契约女友,逃离不是不爱,是因为太爱,太多的阻碍横亘在她面前,让她不得不用欺骗和冷漠来掩饰那颗炙热的心,即使两人都被伤的的体无完肤也没得选择。
  • 彩虹恋人

    彩虹恋人

    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个有些蛮横,有些骄纵,有些可爱,有些美丽,有些幼稚,有些成熟的女生夏思涵,在她生命里,有着许多人的陪伴,是那么的幸福,但是也因为太幸福,所以,上天似乎经常和她开着一些连锁玩笑,也许我们不知道未来经常会发生什么,但是,只要过得开心不就可以了?让我们开始一段奇妙的故事吧......
  • exo只因爱你

    exo只因爱你

    一场梦境.让他们再度相遇,一场车祸,让他们心生爱恋。exo,你是我永恒的信仰。
  • 野人谜团

    野人谜团

    为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天下谜团,普及科学知识,大华文苑根据中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本套《破译天下谜团》丛书。本套图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练、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这本《野人谜团》就是该套丛书之一。世界各地流传着许多有关野人的传说,野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动物?翻开《野人谜团》一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神秘出现在各地的野人踪迹并探索野人身上蕴藏的奥秘。
  • 大明海盗王

    大明海盗王

    明朝嘉靖年间,奸臣严嵩当道,倭寇横行,海盗猖獗,佛朗机夷虎视眈眈,欲要叩开大明海防,明朝处于内忧外患中。航海迷王朝来到明朝,成了一名海盗.建立舰队,重启郑和开创的航海伟业,纵横在大海之上,创造不朽的传奇:平定倭寇、收复台湾、灭小日本、征服印度阿三、进军新大陆、征战欧洲……
  • 凤舞动九天

    凤舞动九天

    这是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故事,一个破碎的家庭,孤苦无依的小男孩走在乡间小道上,有位身姿妙曼的女子给了他一口装载泉水的净瓶,并告诉他,这是你的宿命逃避不了。胆怯的男孩拿着净瓶转身飞速的狂奔,一路上他抹着眼泪,一场血泪的恩怨就从他的净瓶开始,书写一段神话般的传奇......新浪微博:爱沐浴的往生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