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900000020

第20章 作品(20)

近年来,人们只知道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矿产丰富,却不知道走廊北边的马鬃山也是一座万宝山。现在,马鬃山已经被辛勤的勘探人员的足迹和周围大建设的喧嚣声音惊醒,像一匹怒吼着的雄狮,要和祁连比赛,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献出无尽的宝藏。在那里,藏量丰富、品位很高的铁矿正在被钻探,制造显微镜头的贵重原料——冰洲石,成山的大理石,一座座的煤矿、铅锌矿、钨矿已经被发现,那里的许多小铁矿和许多小煤矿不久将一大批铁矿石和焦煤供给酒泉市嘉峪关钢铁厂。在马鬃山下,人们还正在繁忙地兴建大草滩水库,轰轰隆隆的挖土机、推土机,正忙个不停。这是河西巨型水库之一,可蓄水四千五百万立方。为了把讨赖河的水引入水库,工人们正在穿凿一条长七公里三、高宽各四米的导水暗洞。

转眼东望,不久以前还是黄羊出没,出现海市蜃楼景象的戈壁滩上,已经建起了一片一片的工人住宅,一幢一幢的办公大楼,密如蛛网的广阔马路伸向四方,纵横交错的电线杆像一排排树林直伸向四方。尘土起处是马路上的汽车在奔驰,那浓烟阵阵的是停在铁路上的发电列车,为输送电流而日夜奔忙。这就是全国注目的酒泉钢铁公司,也就是“酒钢”。夜晚,那里的电灯像一片火海,光芒四射。假如你说大酒钢还在建设,还未出钢,那么,在它的怀抱里,去年大办钢铁的产儿——小酒钢(酒泉市嘉峪关钢铁厂)里一座座的小高炉,已在日夜不停地呼呼地吐出火光,不断地吐出铁水。

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在它那里,万年不化的雪山冰川正在被征服,高大丛密的原始森林正待人们采伐,特别是那闪烁着铁的光彩的镜铁山,正敞开胸怀,接待着人们去开采。镜铁山距嘉峪关直线只有七八十公里。那里,在不久以前,还是一块人迹罕至的地方,三四年以前,辛勤勇敢的地质人员在那里找出了大铁矿。铁矿给宁静的山谷带来了喧嚣,也为嘉峪关一带带来了繁荣。

西南,六十公里外,祁连山坡下烟囱、井架如林的茫茫一片,那便是全国有名的玉门油矿。这个矿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只有四千来人,出油很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七万多人的油都,每年担负着祖国原油生产的很大一部分任务。

在嘉峪关正西,正是古代所谓春风不度的玉门关,现在,可灌地一百多万亩的昌马河水利工程,正在嘉峪关和玉门镇之间兴建。玉门镇人民公社跃进大队的自流井,在1958年就润育出了丰盛的庄稼。

靠近玉门油矿的赤金国营农场,今年的夏田获得了大丰收。

嘉峪关下的交通,已不是东至西安、西至乌鲁木齐各三十六驿站的凄凉情况了。关下,笔直的兰新铁路和互相交错的公路网,如同血管一般铺设在戈壁滩上,显示着它的强大的生命力。满载着日用物资和建筑器材的列车,不时轰鸣而过;来往于油都玉门的油罐车,远远看去,像一条银灰色的游龙;在一列从郑州开往尾垭的客车窗口里,露出一个个青年建设者的笑脸。这笑脸正吸引着人们目送它驰向远方。突然从嘉峪关上空传来沉重的嗡嗡声,抬头一看,一家机身庞大的民航机正摆了摆机翼掠过上空。

四周火红的建设,沸腾的生活,使这座古老的关城越来越显得雄伟壮丽。它好似祖国西北原野上的一位巨人,北坐着矿藏极为丰富的马鬃山,南面着全身是宝的祁连山,左抱着钢铁之城,右握着石油之都,腰围着将来连结欧亚大陆的铁路线,脚蹬着一个又一个麦浪滔天的国有农场、人民公社和那银光闪烁的巨型水渠和水库。要说嘉峪关是“天下雄关”,只有今天才名副其实。

随着嘉峪关内外的日益繁荣,嘉峪关本身也将辟为一个面积达一百公顷的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公园设计以古老的关城为主体,园景风光,绮丽多彩。园内有苍葱的林木,名贵的花卉,还有各式亭台、长廊、水檄楼角,还准备开辟三五个人工湖,供游人划船观鱼。特别是精心设置的“板桥小憩”、“柳下戏舟”、“平湖静读”、“银河天降”、“双峰插云”十几处风景点,将是吸引人的处所。那时候,登临观楼,看到的将是更多的塞上胜景。

嘉峪关内外的巨变,已经激动着诗人们的情怀,一再放声讴歌。

“朝霞映照着我们的油矿,厂房披上了金色的新装。在那远远的油井区里,铝盔显示着炫目的银光。”这是一位诗人的激情。“谁说祁连山下满目荒凉?我们正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让光辉夺目的钢花早日怒放!”这是一位工人的誓言。你听,这声音何等雄壮!气势何等磅礴!心情何等舒畅!荒凉、遥远,苦边还乡,无限哀伤……和这里过去的苦难生活一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被驱逐出了诗的意境,代替它们的是建设,繁荣,英雄壮志,飞跃发展……

嘉峪关内外,这个曾是人们一提起便觉得毛骨悚然的地方,就这样正被建设成为祖国最新最美的人间乐园!

(原载1959年《甘肃日报》,作者:流萤张黙维新)

古长城外

我们去访问的这个地方,听人说,以前是十分荒凉的。

古老的万里长城,跨过千山万水,由远方逶迤而来,又向远方蜿蜒而去。

春朝秋夜,人们爬上那古老的城头,向长城外望去,呈现在眼前的,除了一片荒滩,还是一片荒滩。平展展的,纵横数千里,是那么辽阔、深远,又是那么荒凉、寂静。荒滩上,除了那些低矮的、稀稀拉拉的野草迎风摆动,和偶尔出现的成群的黄羊以外,再什么也没有,看不见一棵树木,也看不见一苗田禾。

平日还好,假如一刮起大风,漫天风沙滚滚,压得人气都喘不过来。特别是来了黑风,犹如平地掀起了万丈黑色波涛,一切都失去了光彩,天昏地暗,不辨西东。

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在这里所能看到的,仅仅是那古老的长城,荒芜的野滩,和滚滚的风沙。

然而今天,新中国诞生十五周年的今天,人们来到这里,看到的、听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

这里,已不再是一片片空荡荡的荒滩,而是一个拥有一千多人的国有农场。

我们是在一个暮色苍茫的时分到达这里的。虽然黑夜遮住了视线,看不见农场的面貌,但那喧闹的声响已够使人心情兴奋了。你听,突、突、突的发电机声,为农场职工送来光明;高音喇叭正播送着悠扬的音乐,为农场职工拂去终日工作的疲劳;在一排排整齐的职工宿舍里,孩子们的戏嬉声和大人们的谈笑声,混成一片。而在远远的田野里,又不断传来夜班拖拉机的轰鸣声。这一切音响,组成一支雄壮而和谐的乐章,向四方扩散着,使人激动得无法入睡。是伟大的党、伟大的毛主席,使沉睡了千万年的荒滩苏醒了!

在访问农场的日子里,感谢农场的同志,引导我们看了要看的一切,告诉了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

到长城边去,那古老的长城依然是那样古老,而它身旁的一切,却显得那么生气勃勃,富有活力。阳光下,满渠闪耀着金光的流水,正穿过长城,向农场滚滚而来。随着水的流动,一片又一片的庄稼,好像五色缤纷的地毯,一直向遥远的地方铺去,看不到头,望不到边。黄熟了的黄麻,顶着圆碌碌的籽壳,正等待着收割。灌木林似的玉米,一株株犹如威武的骑士,腰间插满了缀着红缨的匕首。茁壮的谷子,低垂着沉甸甸的穗头,在微风中摇曳。看惯了小块土地的人,乍一来到这里,惊喜极了。请想象一下吧,一块地,一样庄稼,纵长二里左右,横宽将近一里,面积约八百至一千亩,整整齐齐地排列下去,那是多么宽阔的一幅田园图画啊!农场的同志告诉我们:在已经开垦的这一部分土地上,这些年,已为人们提供了一千四百多万斤粮食,三十万斤油料,三百五十万斤甜菜,和大量的瓜菜。在最好的年份里,按全场每个劳动力算,每人生产粮食一万斤以上。

我们正被这广阔的田野,丰盛的庄稼看得入迷,猛一抬头,又一种奇异的现象吸引了我们。这就是在每一块地边上,生长着一条高大的林带。像这里的田地一样,也是一条又一条,整整齐齐,向远处排列而去。钻进林带,最中间的一行,是挺拔、俊秀的钻天杨,已有二三十米高;在它的两旁又是一行行比较低矮的沙枣、杏树、柳树,密密层层,枝桠交错,不露阳光。这一条条的林带,宛如一队队英雄的卫士,日夜阻挡着风沙,守卫着田苗。而整个农场也被包围在绿色长城内了。问了问农场的同志,现在,全场已营造起六十八条林带,一般每条长达八百至一千米,宽八至十二米,最大的场北边界林宽六十米,长达七公里多,合计全场林带长约五十多公里,共植树一百二十多万株。啊,五十多公里!这就是说,沿着林带步行,足足要走一整天。此时此地,我们不仅为农场职工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顽强战斗的毅力深深感动了。

其实,感人的事迹不仅仅是那满川的庄稼和那高大的林带,钻进大片大片的葡萄园、苹果园,同样使人无限喜悦。你瞧,那苹果、那葡萄,一行一行,生长得多么茂盛!现在,苹果、葡萄正在成熟,一进林子,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鼻。细细看去,在那一棵棵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上,一颗紧挨一颗的苹果,正露着红润的笑脸,向人们点头致意。而在那一棚又一棚的葡萄架上,一串串珍珠般的葡萄,含羞似的垂出枝叶。这些来自东北、新疆等地“客人”,看来,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土壤、气候,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出了苹果园,走不了多远,便是畜牧队。这里,又是另一个天地。那情景,要多喜人有多喜人!在那一排排整洁的猪舍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猪。年轻的饲养员打开一排栅门,轰的一声,跑出来一大群清一色的仔猪,欢奔乱跳;再打开一排栅门,轰的一声,又跑出来一大群克朗猪,很是撒野;可是最后打开的栅门,却无一点动静,原来里面全是粗壮膘满的肥猪,赶也不容易赶起来。

转身来到对面的牛舍,那身躯高大的荷兰奶牛,正安逸地咀嚼着饲草,为人们制造着奶汁。在广阔的草地上,还放牧着一群又一群的牛羊。听工人同志讲,农场开办时,只有一头母猪,虽然仅仅是一头,人们却非常关心它,对它抱着无限希望。如今,全场共饲养着五百多头猪,两千多只羊,四百多头牛,一百多匹骡马。

啊!这当年黄羊出没的地区,如今让位给这些来自陕西、新疆和更远的地方的伙伴了。

在访问农场的日子里,庄稼、林带、果园、畜群,五光十色的新天地,使人眼花缭乱,百看不厌。谁能说,这是古长城外的一片荒滩呢?谁又能说,会在这儿感到荒凉呢?

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然而,变化还不仅仅是这些。

一天,我们去看“康拜因”脱粒。打谷场上,十几个男女青年工人,正围着“康拜因”忙碌着。有的紧张地杈着麦捆,有的忙着清理出秸秆,有的赶着马车运送新麦。所有的人,随着“康拜因”的转动而有节奏地劳动着。这时,我们看见一个体格魁梧、穿着工装的青年拖拉机手,正在操作台上操纵着这个庞然大物。他是那么年轻,工作起来又是那么熟练,使我们看得出神。休息时,我们访问了他。

“我叫陈玉。你们要问我这些年的情况吗?说来也简单。那一年,我刚刚十六岁,正给别人家放羊,来了几个干部,说是要在这里办农场。那时节,啥叫个农场我也不懂,只看见那些干部一天到晚在荒滩上跑来跑去。以后,慢慢熟了,他们给我讲农场的性质、前途,我越听越高兴,心里想,到农场去做工那多好!扛标杆啊!忙个不停。”

“第二年,我不给人放羊了。过罢春节,我就跑来,管你要不要,先到灶上吃饭,先到工地上干活。干部们真好,没有撵我走,把我留下了。你们可能不知道,那时节,这里啥都没有,我们就住在长城脚下挖的窑洞里,睡一夜,被子上落下厚厚一层沙土。有的人喊叫苦,悄悄走了,可我心里乐得啥似的,说喂猪就喂猪,说找柴火就找柴火,再大的苦我也不怕。一次,我们去浇冬水,因为渠是新修的,放着放着决了口,我们就跳进冰冷的水里用自己的身子去堵。麦子熟了,要收割了,我就睡在麦地里,一醒就干,最多的一天收割过七亩麦子。”

“以后,看见别人开拖拉机,可眼热啦。一有空,就跑到拖拉机跟前,在这里看看,在那里摸摸。为了和师傅们拉好关系,一看他们没水了,就自动跑去提水。人家一休息,我就问这问那。有时,恳求师傅们让我偷偷开一开。组织上知道了我的心思,就把我调到机务上来。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就下苦功学啊,学啊。我想,我能开着拖拉机在农场干一辈子,那是我天大的幸福。”

听着这个放羊娃出身的青年拖拉机手的谈话,使我们深深意识到:是人的艰苦劳动使荒滩变成了繁荣的农场,而在农场的建设过程中,又培育了一大批新人。的确是这样,在这里,我们曾经结识了许许多多陈玉这样的人,为了建设农场,在每一个人的额头上,不知洒下了多少汗珠;而在每一个人的血管里,又不知流进了多少新的血液,使他们像那林带一样,成为坚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在畜牧队,我们也曾经遇见过一个叫陈有德的人。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农场养猪。为了猪,不知他煞费了多少心血,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当初他喂猪时,场里只有三十头母猪,没有一头公猪,每逢母猪发情,常常提着马灯,黑夜动身,把猪赶到来回八十里的地方去配种。要下仔猪了,他就把床铺搬到猪舍里去,不嫌脏,不怕累,日夜守候着。

一次,在一个风雪连天的日子里,那头黑母猪下猪娃了,接了一个又一个,共下了十六个。“一猪十二奶”,其中四个老是吃不到奶,越来越弱。怎么办呢?他把这四个小猪抱到自己的被窝内,不让它们冻着,又一个个抱到母猪身旁去贴奶,不让它们饿着,终于全部成活了。又一次,一头白母猪下了八头小猪,不久大猪得病死了,他就把这一群小猪全部搬到房子内,用面汤喂,一天一次,一直喂到能够吃食。伟大出于平凡。陈有德和他的伙伴们,就是经过这样辛勤的劳动,使全场这些年繁殖了八千多头猪,为国家提供了许多肉食,为人民公社和兄弟场供应了大批小猪。陈有德亦因此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奖励,跨入了劳动光荣行列。特别是由于经过党的长期教育,他已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是否可以说,这里的建设是一帆风顺,一切尽善尽美呢?当然还不能这样说。你可能看见过黄河中漂流的筏子,它,有时高,有时低,有时还会遇到浅滩、暗礁,但是它总是迎着风浪向前而去。在一无所有的荒滩上建设农场,是会碰到一些困难的。但是那些英勇顽强的农场建设者,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会把这里建设得更好,更美。

可不是吗?在我们即将离开那里的时候,人们正为进一步的发展争论着,为迎接新的建设而准备着,而一部又一部的载重汽车,正满载着农场职工和野外露营用的一切,向一个新的水利工地开去,投入一个新的战斗。

亲爱的读者,你们一定要问:这是哪儿?这是我省创办最早的国有农场之一,武威黄羊河农场。

(原载1964年9月6日《甘肃日报》,作者:流萤刘应修)

秋田行

秀丽无比的鸟海山,

波涛汹涌的男鹿半岛;

神秘美妙的十和田,

同类推荐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不要橙黄橘红,不求人夸颜色,唯求文学殿堂中那一片小小的枫叶殷红,这大凡是不少文人的追求。而用生命写文章,用心血做学问,作一点带有创造性的东西,最是劳累,没有一点“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的敛声静气是做不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必博观。”曙光先生已是深谙文学堂奥,天骨开张,丰神竣整,苦心经营。观此书稿之蹴成,和他《记者眼中的名人》《游在天涯》等五部文学专着的砌成,实乃作者多年的阅历、数十载的功力之结晶。其文之丰采,其意之深长,可以看出曙光先生着意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们期待着他的升华和飞跃。
  •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在岁月的年轮上,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花朵更艳,在时空的隧道里,没有什么比青春的价格更高,青春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本书的语言就是如此,清新而舒畅,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更能深刻的体会到青春的意义、青春的别致!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分6卷本出版:卷一、卷二、卷三为散文随笔,卷四为报告文学,卷五为诗歌、小说、影视,卷六为文艺评论。6卷共约160万字,每卷前还有许多生活照片。陈忠实为文集写了题为《诗性和谷,婉转与徘徊》的序言,对和谷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地深入地评价。
热门推荐
  • 嫁给自己爱的人

    嫁给自己爱的人

    彭圣茜意外的怀孕,在大学同学陈落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最终收获了一份完美的爱情。
  • 爱不离不弃

    爱不离不弃

    这部小说是我的第一部处男座,里面讲述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 文章

    文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打不开锁的钥匙

    打不开锁的钥匙

    从小到大,她都是如透明一般。也许没人会喜欢她,但也只是也许而已。
  • 毒女重生:将门替身大小姐

    毒女重生:将门替身大小姐

    想报仇吗?好,做我试毒的工具,我助你复仇!从此,她带着将军府大小姐的面具,成为毒王手中的一把利剑。他,邪恶残忍,嗜血成瘾,每到月圆之时都要受蛊毒之苦;他是一抹魂魄,受千年轮回之苦,只为寻找前世爱人。他们,偶然相遇,却早已情根深种,奈何纠纠缠缠,不过一场阴谋。他为她,甘愿入魔,挖去半颗心,忘记前世今生记忆,只因,他爱她成痴,而她,寻他,从前世到今生。叶子新文《夜帝独宠:假面王妃别逃》连载更新中……
  • 诸神之后裔

    诸神之后裔

    神之后裔古封,为完成父亲的志愿,接受了神之体魄,踏上了他的成神之路。他要联合四大种族的精英,十一位神之后裔,再次寻找封印诸神力量的禁地。成神之路,危难在所难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神之后裔,都听从古封的安排。是朋友,就荣辱与共;是敌人嘛,不服就干!正因为,古封有神的实力,英雄的气魄。
  • 韦小宝逍遥都市

    韦小宝逍遥都市

    嚣张跋扈,流氓无赖,猥琐下流,卑鄙无耻,滥情花心,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我,我是韦小宝,我只做自己,无需别人喂我袋盐!PS:本书坚决不走套路,誓将猥琐进行到底……
  • 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本书叙述了比尔盖茨的创业经营思想理念和经营的过程和方法经验,既介绍了其成功创业经营之道又具有可读性。
  • 带着萌宝向前冲

    带着萌宝向前冲

    五年前,她稀里糊涂地走错了房间爬到了别人的床上,连男人的样貌都没有记住却留了种……五年后,处处和她作对的林安冲出来说,要抢了她孩子的父亲,笑话,她连孩子他爹都不知道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