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800000012

第12章 1909\[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

拉格洛芙小传

瑞典女作家。1858年11月20日生于瑞典西部法姆兰省玛巴卡的一个贵族地主庄园,1940年3月16日在那里逝世。

拉格洛芙20岁时,到斯德哥尔摩受师范教育,毕业以后,1885至1895年间,在兰斯克罗纳任教师,1897年移居法龙。1909年因成功地呼唤人类心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然后重新买回玛巴卡庄园,一直到她的生命终止离开人间。她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女作家和第一个瑞典作家,1914年当选为瑞典文学院第一名女院士。

拉格洛芙的童年在父亲的田庄度过。她自幼接触了北欧古代英雄传奇,法姆兰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安徒生童话,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她习作的热情。她花了几年的时间,试图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写出浪漫的古斯泰·贝林的故事,但未成功。后来,在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写作技巧的影响下,她开创了自己的抒情性强、感情丰富的散文风格。《古斯泰·贝林的传说》(1891)在她32岁那年正式问世,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内容和描述方面富于独创性,使她一举成名。小说以被革职的牧师古斯泰·贝林为中心,描绘19世纪20年代寄居在乡村地主田庄上的一群食客的故事。食客本身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兴起后,这一阶层已不复存在,但食客们的冒险故事仍被广泛流传,而且和民间传说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拉格洛芙熟悉这些传说,她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描绘了昔日贵族和食客们的豪华生活,从酒宴、狩猎、舞会……一直写到古斯泰·贝林寄居的庄园的衰败,为没落的贵族地主唱了一曲挽歌,表达了她对于父亲失去庄园的惋惜和对于往昔田园生活的怀念。拉格洛芙曾经说过,她写这部书是“为了追念一个已经逝去的——也许永远不会回来的伟大的时代……既然无法阻挡毁灭的车轮,她只希望往事在记忆中保存,希望通过文学的媒介,使荒凉了的家园重新变成充满生气和英雄事迹的繁华世界”。在这部书中,拉格洛芙也描写了普通农民,对他们在天灾威胁下的贫困生活寄予同情,但作者把改变他们艰难处境的希望寄托在个别有才智的食客身上,书中还穿插有许多民间传说,朴素地表达了人民对善与恶的态度,歌颂扶助弱者的英雄行为和忠贞的爱情。小说内容新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行文流畅,别具一格,对法姆兰的山川河谷、草木阳光都赋予了人的感情,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派斯堪的纳维亚的绮丽风光。

1897年以后,拉格洛芙到意大利和巴勒斯坦旅行,写了一些以北欧古代传说和意大利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假基督的奇迹》(1897)一书中,她企图把社会主义和基督教糅合在一起,成为瑞典文学中少见的观念小说之一,作品流露出拉格洛芙对意大利南部地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行现代社会主义,持半同情半谴责的态度。法姆兰文化在《无形的环链》(1894)里已经少见,而在《假基督的奇迹》中则全然无有。1901至1902年,她发表了《耶路撒冷》(两卷),记述达里卡尔利亚男人去圣地朝拜的史诗性故事,表现了瑞典达拉尼尔省的宗教活动。第一卷反映守旧农民的传统观念与现代宗教分裂主义的冲突,第二卷反映这种冲突从达拉纳转向巴勒斯坦。这部小说是女作家继《古斯泰·贝林的传说》之后的一部重要著作,为她赢得了用瑞典文写作的最杰出的作家声誉。拉格洛芙关心人类命运,憎恨战争。《被驱逐者》(1918)是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一部小说,严厉抨击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她晚期的大部分作品又回到了法姆兰地区的绚丽文化与大自然的美丽之中。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有《阿尼斯·潘尼加》(1904)、《灵魂作证》(1912)、《葡萄牙皇帝》(1914)和短篇小说集《一个庄园的故事》(1899)、《基督的传说》(1904)以及1906年发表的《尼尔斯历险记》和《尼尔斯历险记续集》(1911),使她在北欧获得与《安徒生童话》作者齐名的声誉。《尼尔斯历险记》是一部虚构的、获得巨大成功的“地理教科书”,虽然是应瑞典全国教师协会的建议为小学生而写的,但这部书不仅成了瑞典的儿童文学瑰宝,也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这个童话写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精灵,骑在鹅背上游遍了瑞典全国各地。拉格洛芙在这个故事中,将尼尔斯的历险与她对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描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深受儿童喜爱。

20世纪初,拉格洛芙的声望迅速提高。她最有抱负的巨著三部曲《吕温斯葛尔特的戒指》的前两部《吕温斯葛尔特的戒指》和《夏洛特·吕温斯葛尔特》于1925年问世,第二部《安娜·斯沃尔特》于1928年出版。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家族史,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两个女主人公夏洛特和安娜同时爱上了男主人公卡尔—阿瑟而展开。在这个故事中,女作家又一次生动地再现了法姆兰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传说,但结构比较松散,格调比较矫揉造作,与她在早期作品中对人类与世界进行清醒的批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拉格洛芙的其他作品还有受到世人关注的三卷集自传:《玛巴卡》(1922)、《回忆童年》(1930)和《拉格洛芙日记》(1932),记载她在玛巴卡时的生活以及文学创作活动。拉格洛芙一生始终坚信人性善,相信道德能战胜邪恶,纯真的爱情能战胜自私和冷酷。这也是贯穿她的作品的基调。

刘明正拉格洛芙生平年表

1858年11月20日诞生于瑞典西部丰姆兰省中部的莫尔巴卡庄园。父亲艾里克·古斯塔夫·拉格洛芙原是个中尉军官,结婚后一直在庄园务农,劳动之余喜欢弹琴、唱歌和作诗。拉格洛芙从小因脚疾行动不便,但也使她有更多时间听讲故事和传说、阅读书籍,吸收丰富知识。

1875年开始作诗,不久被公推为丰姆兰的乡土诗人。

1881年夏季在女作家和妇女运动积极分子爱娃·弗里塞尔女士的鼓励下,一面继续创作,一面计划到学校深造,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女教员。

同年即赴斯德哥尔摩上舍贝里女子高中,为进入高等师范学院作准备。

1882年就读于皇家女子师范学院。

1885年从皇家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并到兰兹克罗纳女子学校任教。教学之余除从事创作外还积极参加政治集会和世界和平运动。

父亲去世。

1888年童年时代居住的庄园莫尔巴卡被卖掉。

1890年选出《古斯泰·贝林的故事》中的五个章节向《伊顿》杂志小说征文投稿,荣获一等奖。

1891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瑞典国内反应冷淡。

1893年丹麦文学评论家乔治·勃朗兑斯在哥本哈根《政治》报撰文赞美《古斯泰·贝林的故事》,此后,瑞典国内的评论家也纷纷发表褒扬她的作品的文章。

1894年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问世,获极大成功。同女作家苏菲·埃尔康相识,成为终生好友。

1895年辞掉教员工作,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偕同苏菲·埃尔康去意大利西西里岛旅行。

1897年长篇小说《假基督的奇迹》出版。

1899年2月由她作词的歌剧《弗里蒂奥夫的故事》上演。短篇小说集《孔阿海拉的皇后》和长篇小说《庄园的传说》问世。

1899—1900年同苏菲·埃尔康去巴勒斯坦和埃及旅行,为《耶路撒冷》一书收集资料。

1901—1902年长篇小说《耶路撒冷》(1—2)发表。

1904年短篇小说集《基督的故事》和长篇小说《阿尔奈先生的钱》问世。

获瑞典学院金质奖章。

1906—1907年小学教师协会负责人达林建议她为瑞典儿童写一本有关瑞典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动植物的教科书。她从1904年夏季起到全国各地跋山涉水,亲自考察查访,终于完成世界名著《尼尔斯·豪格尔森周游瑞典的奇妙旅行》,中文译成《骑鹅历险记》。

1907年当选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博士。

1908年《关于一个故事的故事》发表。

19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买回童年时代的旧居莫尔巴卡庄园并进行修葺。

1911年长篇小说《利尔耶克鲁纳之家》出版。

1912年长篇小说《车夫》出版。

1913—1917年以及1926—1940年任全国九人评奖委员会委员。

1914年《普初里加的皇帝》问世。剧本《小鸟》上演。

1915—1921年发表短篇小说集《巨人和人》(1—2)。

1918年长篇小说《被开除教籍的人》出版。

1922年完成回忆录《莫尔巴卡》。

1925—1928年发表三部曲《罗文舍尔德家族的戒指》、《夏劳特·罗文舍尔德》和《安娜·斯凡尔德》。

1930年完成回忆录《一个孩子的回忆》。

1932年完成回忆录《日记》。

1933年最后一部作品《秋天》发表。

1940年3月16日去世。葬于故乡厄斯特拉·艾姆特维克斯教堂墓地。

石琴娥

同类推荐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焦裕禄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焦裕禄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热门推荐
  • 都市寻梦人

    都市寻梦人

    几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大城市受尽磨难,从几个人蜗居到在大城市开办自己的公司。讲述一帮社会最底层人的创业历程。
  • 都市妖藏:诡医生

    都市妖藏:诡医生

    他是一位心理医生,有一个非人类的助手,喜欢收藏妖怪,拥有可以把所有人秒杀掉的微笑。简介无能,各位包涵。总之这是一部妖怪收藏史,也是一部可以笑出来的恐怖小说。——“你不是人!是魔鬼”她凄厉嘶吼。“是什么让你以为我是人?”他却微笑。
  • 红楼多娇

    红楼多娇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她们一家三口不做官不显富,倒是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命运之神才会特别眷顾。一场车祸,一个别样世界。酣梦醒来,老爸成了邢忠,老妈成了邢太太,女主呢?悲催的成了那个靠当衣服度日的邢岫烟。别人穿越,要么做林妹妹,要么做宝姐姐,最差也是个晴雯袭人之流吧,怎么到了她这儿,却是炮灰中的炮灰?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况且有亲爹有亲娘,半路上还捡了个身份不明的小包子,一家四口齐努力,不信炮灰没春天!简而言之,本文乃是......红楼炮灰一家携带包子强势逆袭!**********小荷的第二本红楼文,希望有所突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荷。没有看过《红楼夜话》的可以戳一下我,吼吼,另有将要完成作品《御朱门》等待大家爱抚
  • 最后的阴阳师

    最后的阴阳师

    失踪二十年的爷爷突然回到家中,然而家里的亲人却相继死去.....
  • 妖武大道

    妖武大道

    在一个传说出现过两位“神”的大陆,一个自认被所有人遗忘的家伙,突然有一天遭到了猛烈的追杀,直到此时他才明白,即使他平时表现的再废、那些人也终究不会放过他……追杀与反杀,肖明的成长很是艰难,但是正是如此才让他真正的踏上了强者之路……
  •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身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他的这些随笔本来确为"闲话",但他忍不住要对时事发表议论的作法,使这些文章成为与大是大非相关的论题,绝非一个"闲"字可以了得。文集中的部分篇什确为无关"大局"的"闲话"
  • 不败捕神

    不败捕神

    无伦你是盗贼,还是淫贼;无伦你逃到天涯,还是海角;无伦是你强势家主,还是强大掌门;只要上了我的追捕名单,我就不会放过你。叶超如是说。
  • 飞扬跋扈的青春

    飞扬跋扈的青春

    我们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每个青春,都藏过啸傲山中的老虎。只因曾心有猛虎,却忘细嗅蔷薇。点一盏灯,等一个人,圆一个梦,讲一个故事——致飞扬跋扈的青春
  • 地理探谜

    地理探谜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 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 深入浅出, 生动可读, 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 能够加深思考, 启迪智慧, 开阔视野,增加知识, 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 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 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节操时代

    节操时代

    他是一个普通少年,来到陌生的好莱坞寻求梦想,他突然发现自己继承了千年前的神秘传承,从此走上了一条在好莱坞左拥右抱的故事。记者:你和这么多女孩关系亲密,那么到底谁才是你真正的女朋友。王杰:我对她们是认真的。只有掉节操才能生存——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