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700000008

第8章 1903\[挪威\] 马丁纽斯·比昂松(1832—1910)(4)

戏剧艺术。就在这些论战的同时,丹麦演员也在不断地撤离。1860年,温赫最后和观众见面,不久,其他几名丹麦演员也退出了克里斯蒂安尼亚舞台。伴随着挪威戏剧业经济上的持续不稳定,丹麦演员的撤离很快就结束了丹麦人在克里斯蒂安尼亚舞台的霸权。1863年初,卡·伯尔古得被解除艺术导演的职务返回哥本哈根。伯尔古得是1856年“戏剧之战”的头面人物,他的离去就连比昂松都有些吃惊,因为在1861年比昂松曾悲观地预言过,伯尔古得在挪威会一直待到他死的那一天。结果比昂松预言错了。比昂松意识到也罢,没意识到也罢,他反对丹麦人在挪威戏剧界的影响已接近尾声。因为主要丹麦演员走下克里斯蒂安尼亚舞台,为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和克里斯蒂安尼亚挪威剧院的合并创造了条件。那时这两个剧院都身负重债,再竞争下去两者都会倒闭,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协商,两个剧院于1863年统一称为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整整十一年的冲突结束了。从那时起,挪威的首都再次拥有一个统一的剧院,一个国家剧院,于是这个城市再不用分成两派了,人们可以一心一意地去拥护和支持这个剧院了。1864年,比昂松任这个剧院的艺术导演,他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867年。尽管他经历了很困难的矛盾和过渡时期,但他为首都真正的国家剧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是,对于比昂松来说,所有这些为挪威戏剧民族化和为自己民族的语言所作的斗争都还不够;在他看来,挪威只有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独立了,才算完全的独立。尽管挪威于1814年表面上取得了和瑞典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联盟,但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挪威只是瑞典的一个属国。比昂松早在1879年就论述过挪威在和其他国家关系中完全独立的发展趋势。他说,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这个目的能达到的话,别的要求也就可行了,因为在这之前挪威不可能有自己的政府。比昂松1882年5月17日在艾德沃尔德总结形势时简明扼要地说:“我们有国王,但那是一个在瑞典生、瑞典长的国王。这种国王不可能是挪威民众的领袖,他事实上不可能代表我们的自由和独立。而议会只代表内部的独立,不代表外交的独立。英国和德国的报纸说,假如挪威有自己的外交机构,那么它的举动就是造瑞典人的反。这个说法显然是对的。但是现在这个外交机构是瑞典的,最终,象征联邦标记的挪威国旗在外国人看来还是瑞典的!所以在国外,我们还是没有自由和独立的代表。”

这个所谓的联邦并没有使挪威与瑞典平等,到了1884年,它的缺陷更加明显,比昂松下决心要和它决裂。1886年6月5日,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地区的一次演讲中,他公开宣称:“挪威还没有真正挪威化,由于丹麦那么多年来的妨碍,挪威这个民族的感情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挪威竟然默认自己的外交事务由瑞典外交大臣比约斯杰纳来左右,而这个人向来认为挪威只是瑞典的一个保护国,就像马达加斯加是法国的保护国一样。”所以,事实上比昂松是要求挪威有独立外交的先锋。

1891年1月,当自由党开会为即将到来的选举做准备时,比昂松为设立挪威的外交部长而积极活动。同年夏天,他在五十多个公共集会上演讲,写了很多文章,都是关于挪威和瑞典的联盟问题。在1891年5月17日的讲话中,他公开表明了自己的共和倾向。他声称要在联盟中赢得完全的独立,要达到这个目的,挪威首先就要摆脱那个多余的、甚至有几分危险的瑞典的保护。他相信有一半挪威人已经准备为有自己的外交大臣而奋斗,为有自己的领事而奋斗,为在联盟中的完全平等而奋斗。到了1892年,比昂松在与瑞典联盟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变得更坚决起来。他觉得这个联盟迟早是祸害,于是主张从这个联盟中解脱出来。两个国家间的关系因此变得非常紧张,以致挪威人和瑞典人都不再能客观地看待这个联盟了。1893年,瑞典史学家哈拉德·夏亚内教授和比昂松就挪威在联盟中平等权利的问题进行通信探讨,但最后却发展成很激烈的人身攻击。1894年,由于挪威议会采取措施要在1895年1月1日前结束同瑞典的领事联合,国内的政治形势变得更加危急。同年5月,瑞典政府宣布中止和挪威的海关联合。1895年6月,残暴的道格拉斯伯爵接管瑞典外交部,于是传说要打仗,因为5月17日瑞典议会投票同意为战争拨款。越来越明显,瑞典有些人想对挪威诉诸武力。在这个危急时刻,比昂松并没有被吓倒。他发行了一本小册子,敦促国际法庭来仲裁挪威和瑞典的矛盾,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领事问题,再次强调挪威的独立外交,以便能请法庭和所有的主权国进行仲裁。1895年之后,挪威和瑞典的关系进入更紧张阶段。为了使挪威不再次陷入无准备状况,全国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自卫计划。比昂松坦率地陈述新的挪威军备时说:“瑞典政府和我们一样清楚,挪威之所以要武装自己,是因为瑞典干涉我们的内政,并且我们有理由担心这种干涉变成武力干涉。”大约有两年时间,比昂松都抨击瑞典的外交政策,尤其是有力地抨击了道格拉斯伯爵。他强调他唯一的目的是让瑞典和挪威签署仲裁条约。

1905年3月,在1891年推举的“独立挪威领事委员会”工作过的米切尔森当选为挪威新领导人。5月,挪威议会通过了一个从1906年4月1日生效的“挪威领事独立的议案”,瑞典国王否决此案并拒绝接受挪威大臣们的辞职。6月7日,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挪威议会在一个简短而庄严的会议上宣布:和瑞典的联盟到此结束。1905年11月18日,一些必要的立宪变革已经完全具备,通过统一投票,挪威议会将挪威的王位让给了丹麦的卡尔王子。卡尔王子立刻复电接受,并宣布他将采用哈空七世的字号,而他的儿子将以奥拉夫为名。至此,挪威最终取得了完全的民族独立。而在这一系列的斗争中,比昂松不懈的努力是不可

忽视的。

民族主义有自己的礼仪和自己的纪念物,有自己的节日和自己神圣的赞歌。它的中心就是祖国,每一个爱国主义者都忠于自己的祖国。在挪威就像在所有别的国家一样,这种忠诚集中地表现在人们所称的民族主义三位体——也就是国歌、国旗和国庆日上。

这个三位体中的国庆日是在比昂松出生前确定下来的,即摆脱丹麦统治后,在1814年5月17日为纪念宪法签字而定的这个日子。比昂松的处女作是一篇对莫尔德市民的激动人心的呼吁,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的“自由之日”——5月17日。在他的整个生涯中,这天都是他最重要的一天,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能听到他为挪威而发出的声音。在不同的环境下作不同色彩的演讲,为在那一刻所关心的事件发一些感慨,是比昂松的秉性所在。他一再提到,伟大的前辈韦格朗从学生时期起在定5月17日这天为国庆这件事情上就表现得尤为卓越。比昂松说,“1814年5月17日万岁”是挪威人民作为一个整体从韦格朗那里接受的第一个号令。和韦格朗一样,他后来也变成了有名望的爱国主义演说家,准确地说,其演说生涯是从1859年5月17日在卑尔根开始的。比昂松的很多讲话都是很好的散文诗,他的一些爱国主义政治诗又十分鼓舞人心,任何一次国庆活动若没有比昂松的诗都算不上圆满。据统计,在1891年5月17日这一天,他就做了三十多场演讲。

国庆需要有国歌。出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比昂松创作了诗歌《是的,我们热爱这块土地》。这首诗由天才的作曲家理查·努德拉克配曲后成为挪威国歌。唱这首歌的时候,就像仰望高山,它的力量在于它问世的及时和强烈的挪威性格。尽管这是一首和平的赞歌,但也不乏其战斗的力度,即使以平和的乐谱演奏出来,也给人以利剑闪光的感觉。“我们祖国的国歌是爱好和平人民的歌曲,但在危急的时候唱,每个音符都会像盔甲一样使你觉得安全。”人们要是5月17日在挪威听听挪威的国歌,是会同意这样的评价的。著名音乐家格里格认为,他们这首国歌是“各国国歌中最美、最有新意的国歌之一”。

国庆不仅仅需要国歌,而且需要国旗。为了祖国那面庄严的国旗,比昂松奋斗了二十多年。因为在这位民族主义者看来,这面旗帜的重要性无论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完全可以称之为“民族主义信仰的主要象征和崇拜的主要物件”。

同类推荐
  •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收录了作者以多年积累的阅历学识,创作的大量散文、随笔。其内容多是反映过去在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活,回顾作者从困顿自学、做有准备的人,到改革大潮涌起之时,积极参与融入时代洪流,去改变自身命运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足迹。
  •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建国初期五万女兵进军新疆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全景式长篇纪实文学。有评论家称:“是一部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也有人说:“是一部当代女兵屯垦戌边史”……作者说:“是一座当代新疆母亲的纪念碑。”
  • 爱与痛的伤感

    爱与痛的伤感

    本书分为“我依然是我”、“男生女生,空间之战”、“战斗在最前线”、“尝试成长滋味”等六部分,收录了百余篇散文作品。
  • 拓荒者的恋歌(天津卷)

    拓荒者的恋歌(天津卷)

    本书记述1989年12月6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以来生动的历程。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神魔监狱

    神魔监狱

    意外穿越,李牧的幸福生活就此开始!这不是一部屌丝逆袭文,这是一本热血幽默的无敌爽文!嘿嘿,小伙伴们,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太爱你

    太爱你

    他的人生大起大落,经历无数磨难,只为报仇,可当他拥有所有一切乃至整个江山之后他却明白他想要的只不过与她在一起,只要她永远的跟随!她的人生同样起落,经历各种磨难,她万念俱灰,她不知道继续活着为了什么,直到当她遇见他之后,她明白继续活着,只为爱着他……他是落难的皇子被抛弃在民间,她是落难的公主流落在别国,他们之间的爱情,会是怎么让人难忘呢?
  • 穿越之医门商娇

    穿越之医门商娇

    一朝穿越到这个架空的朝代,她只想随心而活,却不想现实让她再次投身商人的身份,既然要从商,便要成为商界的翘楚。温润如玉的北方商会会长在一次次的交锋中为她倾心,冷漠无情的杀手因为她明白了“情”之一字,骁勇腹黑的王爷阴谋阳谋只为把她留在身边,而他们,哪个才是她生命中的良人?今世她只想成为坐拥财富的第一人,“情”,太过麻烦,她不懂,亦不想懂。且看一代女商人如何收获她的财富与爱情。此文女主非小白,亲们看到的不会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主,不喜的亲们请弃坑,另外,本文属于慢热文,没有开头就轰轰烈烈的描写,不喜请弃之。
  • 神迹之幻城

    神迹之幻城

    幻,冥想之物,思绪空间,存在亦或不在,都只在你信与不信之间……这本是一座空城,许多年前,一些发现自己有不同于常人能力的人,因受到人类异样的对待,而选择远离……于是这座孤城住进了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因此就有了幻城……她,圣域的幸存者,背负着孤独,寻觅宿命;他,幻城的咒术师,谁能打开他冷如冰霜的心;他,生长在嗜血的冥界,被世人所恐惧的他,那份心底的温柔为谁而存……
  • 啸海

    啸海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名为啸海。他是一名少年,亦是一名杀手,为了一个复仇的心愿,他破浪而来。只有那些在狂风暴雨中不断经历颠簸的人,才能体会晴朗天空的真正意义。起风了,大海再次变得暴躁起来……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尼泊尔之的命运生死书

    尼泊尔之的命运生死书

    在尼泊尔王国的北部地区,有个小镇叫阿拉比斯。阿拉比斯镇上有个女神庙,女神庙里有个活女神,活女神年轻而美貌,每天坐在神龛上接受当地人的祈福与膜拜。然而不久前,活女神却并未给小镇带来宁和,一系列恐怖离奇的事件,让阿拉比斯镇上的居民人心惶惶,而这一切,皆因一封神秘的“命运生死书”而起……
  • 王源之重爱

    王源之重爱

    10岁那年,他们彼此相遇相爱,可是……,后来杨文静回来了,王源是否会重新爱是她?第三者的结果怎么样?让我们带着疑惑进来阅读这本小说吧!
  • 异乡人

    异乡人

    战争结束后,亚汉从美国来到巴西的一个海滨小镇,在这个全新陌生的环境里,他成了一位日本裁缝的学徒,开始了全新的行业,学习新的语言,适应新的生活。同时,他必须摆脱的,是过往经历带给他的沉痛创伤和梦魇。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孤独,也感受到了和善;他从痛苦中解脱,也开始体会喜悦的感觉。就这样,在这个全新的国度里,亚汉这个异乡人终于开始迎接新的梦想。这是一部温暖疗愈的寓言式小说,字里行间充满建立在孤寂生活之上的美丽而又动人的沉思,将会为每一个孤独的灵魂找到与世界温柔相处的答案。
  • 贵妾

    贵妾

    多情之人,从来最是无情。她本为他之最爱,却终因此情,落得个全家惨死的凄悲下场。心字成灰,她以绝色重生,只为复仇而来!姝颜掩去,眸华闪烁中,她弹指飞花。轻笑曰:素来,我为俎上鱼肉。但今日,刀俎却在我手,入侯府,升掌事,看我如何做得人上之人!什么?!想纳我为妾么?!可以!妾上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