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700000036

第36章 1915\[法国\] 罗曼·罗兰(1866—1944)(2)

同样,对《欣悦的灵魂》也应作如此观。《欣悦的灵魂》写于1922年至1932年,正是罗曼·罗兰日益“左”倾、日益靠拢社会主义苏联的时期。小说以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为历史背景,以安乃德·玛克两母子为主人公,写他们如何从个人主义发展到集体主义,如何从自由民主主义投向了社会主义浪潮,参加了革命,成为国际工运中的活动家。小说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倾向,因此被有的研究者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第一部杰作,是法国当代文学的里程碑”,“其重要性超过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超过同时期一般的资产阶级小说”,等等。这种论断其实是一种“唯政治思想内容”主义的评论,而不是文学的、艺术的评论,因为,从文学艺术的标准来看,《欣悦的灵魂》正是一部缺乏艺术魅力、缺乏丰满的现实生活形象而流于概念化的作品,其中的一些人物只不过是作者主观构想的产物,苍白无力,它远远不能构成一部杰作,更谈不上是法国当代文学的里程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罗曼·罗兰缺乏社会政治活动方面丰富的感性经验,他更多的只是根据他“左”倾的思想观念在进行创作。把这样一部作品抬高到《约翰·克利斯朵夫》之上,尊奉为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显然是一种无实事求是之意的偏颇。

这就是多年来弥漫在罗曼·罗兰研究与评论的两层意识形态迷雾。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种畸形的罗曼·罗兰评价,一方面竭力强调作为其后期起点标志的《超乎混战之上》的重要性、大力宣扬罗曼·罗兰后期思想“左”倾的重大意义、将《欣悦的灵魂》奉为里程碑式的杰作,从而尊罗曼·罗兰为二十世纪法国甚至整个西方的文学发展中超乎“一般资产阶级作家”之上的第一流大师,大大抬高了、夸大了罗曼·罗兰在当代文学中的实际地位;另一方面则竭力贬低罗曼·罗兰真正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成就,无视它作为一部杰作的重要意义。在这种畸形的评价中,罗曼·罗兰就处于一种双向的失衡状态,一是在整个世界文学中的失衡,他仅仅以其后期的“左”倾就远远超优于那些因未与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合拍、未与苏联同路而被称为“资产阶级作家”、但实际文学成就确属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之上;一是在他自己全部创作中的失衡,他以《欣悦的灵魂》为其代表作!而这种畸形评价的主要根由,就在于把作家思想“左”倾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合拍的程度、与苏联一致的程度,作为衡量作家成就高低的首要依据;在于首先以政治思想的标准作为文学评论的标准;在于首先不是把作家作为艺术家来要求,而是首先把作家当做政治社会活动家来要求。

当然,对《约翰·克利斯朵夫》,远远不止是贬低而已。它是建国以后外国文学中不仅最不被善待反而最受虐待的一部名著,对它的“严正批判”“肃清流毒”“清除污染”,几乎从未中断。从1957年的“反右”开始,历经各次政治运动,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冲击,在它的头上,积淀下这样一些“政治定性”式的判调:“是资产阶级右派反动思想的根源”,“是一部宣扬个人主义的小说”,“在我国读者之间,引起了思想混乱,产生了不良效果”,“一股歪风邪气随着这部小说渐渐扩散,污染我们社会的健康气氛”,等等。这些判词偏偏出自研究者、评论者的手笔,因而不容人们无视其存在。这种情况正充分地说明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左”的年代遭到的否定是多么彻底。严肃的学术研究与文学评论中竟出现这样粗暴的判决,既是“左”的政治路线、“左”的意识形态政策导致的结果,也是缺钙型文学研究乘风使势而自我膨胀、强梁肆虐的表现,而《约翰·克利斯朵夫》之所以屡次成为整肃清除的对象、批判分析的靶子,不过是因为它在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中有巨大的、广泛的影响。要知道,在中国,凡是有文化教养的人,对《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几乎无人不晓,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还是这部作品热烈的赞美者、崇拜者。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译本建国后第一次出版是在1953年,仅仅三四年以后,它就遭到了难以摆脱的厄运,直到改革开放,情况才有好转。但是,由于意识形态领域中“左”的积淀没有彻底铲除,对这部作品的重新评价仍然是很不充分的。现在,当“主要是防‘左’”的问题又郑重提出后,当人们回顾根深蒂固的“左”曾带给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惨重危害的时候,当人们认识到“左”是如何有可能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的时候,当人们又看到“左”是如何企图把文化再拖回到“横扫”“清除”的沙漠中去的时候,颇有必要拨开弥漫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一层层“左”的意识形态迷雾,现在该对《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部杰作的精神风采,有足够的认识,有由衷的赞赏了。

在这里,我想提到傅雷先生,他以卷帙浩繁、技艺精湛的译作在中国堪称一两个世纪也难得出现的翻译巨匠,他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他译述劳绩中的力作之一。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书于1937年初版时,傅雷先生曾写过一篇《译者献词》,1952年重译本问世时,他又写过一篇介绍文字。此两文都是对罗曼·罗兰原著的评价与赞赏,篇幅虽然很短小,但比起那些长篇大论、令人难以卒读的“批判分析文章”,要切实、中肯、精辟、富有启发作用得多,也正因为它们与后来“左”的高调诸多不合,故在译本再版时曾被删去。傅雷先生不仅政治上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含屈而死,而且在翻译劳绩方面,也受到过恶

意的攻击,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也为了恢复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真谛精华的评价,兹将两文引述如下。

这是1937年的《译者献词》: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世界的战绩。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这是1952年译者所作的简介: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艺术形式,据作者自称,不是小说,不是诗,而有如一条河。以广博浩瀚的境界,兼收并蓄的内容而论,它的确像长江大河,而且在象征近代的西方文化的意味上,尤其像那条横贯欧洲的莱茵。

本书一方面描写一个强毅的性格怎样克服内心的敌人,反抗虚伪的社会,排斥病态的艺术;它不但成为主人翁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并且是一部音乐的史诗。另一方面,它反映二十世纪初期那一代的斗争与热情,融和德、法、意三大民族精神的理想,用罗曼·罗兰自己的话说,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遗嘱”。

在法国文学中,“长河小说”并非一个赞语,仅指篇幅浩大的长篇小说,但以《约翰·克利斯朵夫》巨大的规模与恢宏的气势而言,它倒的确像一条浩荡的长江大河。面对着名山大川之类的宏伟自然景观,人们总会有千般万种不同的感受。谁能对无数世人种种不同的丰富感受一言以蔽之?谁能断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所知足以概全?谁能说长江只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不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只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或者“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的画面,而无“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的声势?也何尝不会有新安江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美景、黄河道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常情?文学阅读、文学评论亦复如此。每部作品都是一个世界,一角天地,不论这天地是多么狭小,也容纳得下读者种种不同的审美发现与艺术感受,何况是如名山大川般宏伟壮观的巨著?文学欣赏、文学评价只不过是从各种各样立点出发在审美上的各取所需、各取所好而已。

什么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人们定会有种种不同的感受与回答。

我所见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发散出艺术圣殿气息的书。它的主人公就是一个音乐家,而且是以几个德国古典音乐家、特别是以伟大的贝多芬为蓝本塑造出来的音乐家形象。这里有着贝多芬式的眼睛与对现实的观察,有着音乐大师的体验与灵感,有着他们内心中那可以包容宇宙万物的奇妙的和声。这部书以语言文字的艺术,传达出音乐天地中的艺术,广泛涉及艺术史领域中一些重大的现象与重大的问题,它本身就构成一个音乐艺术的世界。读这本书,可以得到艺术对心灵的熏陶与洗礼。

我所见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有深广文化内涵的书。它的主人公不仅是音乐家,也是思想探索者、文化研究者,他既上升到当代思想的顶峰作过巡礼,又在巴黎的文化集市上作过考察,他的经历本身就像一条思想文化的长廊,包容了当代的哲学、历史、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现状与课题以及对它们的见解与思考,这使小说居于高品位的层次,具有严肃深邃的风貌。读这本书,可以增添学识,有益心智。

这是一部昂扬着个人强奋精神、人格力量的书。主人公是一个反抗、进取、超越的形象,他通过顽强的奋斗,冲出了贫穷的市民阶层的局狭,突破了德国小市民庸俗、虚荣、麻木、鄙陋氛围的窒息,排除了上流社会冷酷现实与金钱关系的束缚,超越了当代欧洲文化的传统与现状,而成为了世界的艺术大师。他是一切偶像、一切权威的挑战者,他是一切虚伪、低级、庸俗、保守、腐败、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的不妥协的否定者。他不迎时尚,他敢抗潮流,他具有强悍的个性,铮铮的铁骨。他集英雄精神、行动意志与道德理想于一身,他提供了一个强人的范例,展示出一个超人的意境。读这本书,可以振奋精神,坚挺人格。

这是一部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作者让奥里维、安多纳德以及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好几个人物,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程度体现这种精神:对博爱人生观的宣扬、对结合着基督精神与一切正直思想的宽容的向往、对诚挚友爱的追求、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济世方案的探讨、对缔造全新社会与全新文化的憧憬、对个性发展与社会义务相结合的重视,等等。正是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使作品中出现了不少温馨动人的篇章,也使整个作品具有一种高尚博大的风格。读这部作品,可以涤荡褊狭与狂热,可以开拓心胸。

这并不是一部充满了抽象观念与枯燥内容的作品,它的艺术气息、思想文化内涵、人格精神、人道主义热情,都是表现在十分丰满的生活形象与人物形象之中。它的生活图景,从德国到瑞士到意大利到法国,具有罕见的巨大规模;它的人物来自各个不同阶层,都有真实的性格,特别是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既是一个超人,也是一个凡人,他有自己的情欲,有自己的过错,有内心中的矛盾、软弱与痛苦。由此,我们可以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既是一部发散出浓烈的文化艺术气息、闪耀着智慧灵光的书,同时又是一幅生活的画卷,一组人物的雕塑。我个人更着重作品的前一种特质,因为凡有描写才能的一般作家,都可以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画卷与雕塑的性质,而只有像罗曼·罗兰这样学者型的作家、思想家型的作家,而且是像他这样对艺术史、文化史、思想史有广博学识与精深研究的作家,才能写出《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的巨著。

毫无疑问,《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气息、人格力量、人道主义,是历史长河中至今最良性的一部分积淀,是人类精神发展中最优秀的一部分积累。它们以自己的光辉对照出无知、愚昧、狭隘、偏激、狂热、暴虐、猥琐、自私的阴暗性。它们的价值是永恒的,不会随制度、路线、政权、帝国、联盟的嬗变而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一部作品,是世世代代的读者所需要的,它永远不会“破产”,破产的倒正是那种乘风借势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讨伐与批判。

同类推荐
  • 珠宝的前世今生

    珠宝的前世今生

    每一枚珠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些传奇,一些故事。那些围绕着珠宝展开的爱情与战争,无不说明珠宝的魅力不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之下。在故事的流行色彩后面,珠宝知识被轻松而愉悦地娓娓道来。时尚、知识、传奇,尽熔铸于作者精悍幽默的行文之间。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他传奇

    他传奇

    本书是女作家高伟已出版的《她传奇》的姐妹篇。本书写的是12个卓越的男人的传奇人生。作者借由他们的爱恨情仇,表述情与欲、升腾与坠落、罪与罚、热的血与冷的泪,阐述人性的亮点与弱点组合的爱之传奇。
  • 人生如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人生如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人生如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精选“文坛常青树”李国文的散文,既有《刘项原来不读书》《李斯西行》《大师的风范》等“历史散文”,也有《河对岸人家》《友情》《卖书记》《母亲的酒》和《试金石》等反映黑暗的“文革”期间作家内心的绝望、心酸和没有被泯灭的温情,更有《胡同之死》《汉子精神》等沧桑凝固的睿智,是全面了解作家其人其文的佳选!
热门推荐
  • 创世神之神启者

    创世神之神启者

    万年前消失的姆大陆一次科考意外穿越。追求科技以科技为核心的矮人地精,以自然为根基追求自然之力的精灵,统治大陆拥有最广泛领地以及人口众多的人族,强大科技促使矮人发动毁灭大陆的战争。本书完整表达了作者思想,用三个种族代表三类人。追求科技毁坏自然的激进者,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怀旧者,以及浑浑噩噩数量庞大的人族。科技改变世界,改变未来,改变生活,他也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谢谢!)
  • 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古帝尊

    太古帝尊

    傲视群雄,俯瞰众生,成就一代帝尊。一个名叫陆尘的少年,穿越异世,天赋平庸,却得神兵器灵相助,踏上武道征途,吞噬神兵,强大自身,杀仇人,寻武道,名动天下。瑰丽神奇的世界,人神妖魔并存于世。且看一代天骄,悍然崛起,征伐诸界,以神兵为基,问鼎帝尊。
  • 狩灵者

    狩灵者

    猫人族,海人族,雪人族,巨人族,飞人族,土人族,太人族,兽人族一齐维护生物圈的平衡。自然是一个大的生命体,人类仅仅是上古时代无数高等生物遗留下来的一支,狩灵者,默默地守护,默默地战斗,为了一个万年前的誓言,在生物圈内顽强生存,秘密隐藏。地球环境的恶化,导致生物圈的动荡,是固守誓言?是沉默爆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掌控万道

    掌控万道

    天朝宅男秦源,意外穿越奇妙无穷的源之世界,埋藏于炎黄子孙灵魂之中神龙因此觉醒,同样因灵魂而拥有唯一修炼奇术的资格..........龙吟震八荒,奇术纳万法。看秦源如何纵横异世界!
  • 罪恶与救赎

    罪恶与救赎

    18世纪初的东欧,被人类称为吸血鬼的血族早已成为教廷和普通人之间公开的秘密.人类把血族视为严重的威胁,但血族则更在意内部的争斗.奉行避世原则的卡玛利拉同盟与激进的撒霸特同盟之间的征战严重影响到了人类.多个世纪来,传闻中教廷派出的上帝的执法者-吸血鬼猎人一直在黑暗中承担着猎杀血族的义务.而没有受到上帝祝福的民间赏金猎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这样的格局存在了几百年,仿佛永远不会改变.而1715年的今天,在特兰斯瓦尼亚某位血族的城堡里,历史的洪流正在悄悄地涌动…请和我一起回到那段已被掩埋,秘不示人的时光,随着他们的脚步,感受那些消失在月下的,难以被复述的情感.封面图从左至右:米雷尔,达恩,佛罗仑廷.
  • 异世之光环召唤师

    异世之光环召唤师

    一个吞噬生灵可以得到光环技能的召唤师带着一群召唤兽闯天下!这是一个迷途的修真者,闯异界的故事!
  • 说话不要太老实

    说话不要太老实

    很多时候,老实就是愚笨和无知的同义词;很多时候,说一个人太老实无异于讽刺他是个大笨蛋。你可能常常为以下的问题感到头疼和郁闷:因为不会赞美而无法引起共鸣; 因为直来直去而经常得罪别人; 因为说话不看对象而处处碰壁; 因为枯燥乏味而让人昏昏欲睡;因为口无遮拦而往往灾难连连;因为不懂幽默而不能惠己悦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说话太老实。说话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容易,也没有你想像的难。如果你能多一点心机,顺着人性聪明谈吐,你就会玩转人脉,成为超人气说话高手!只有无法改变的死脑筋,没有无法改变的穷命运。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败战徒

    不败战徒

    在一个所有人都用武魂来战斗的世界,一个永远都不可能觉醒武魂的少年,一夜之间,觉醒了八个武魂。从此,一向被称之为废材的叶翔,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一步一步,踩着那些天才的头颅,登上巅峰。天才?老子专杀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