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000000020

第20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4)

阿赫玛托娃

俄国女诗人。出生在敖德萨,父亲是一个海军军官。童年在北方皇村度过,生活比较封闭,诗歌启蒙来自家里仅有的涅克拉索夫的诗集。10岁时,大病一场,并从此开始诗歌写作,她本人一直觉得自己的诗歌道路和这场病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后来,她曾在彼得堡女子大学学习。1910年,她与诗人古米廖夫结婚,游历了很多国家。1912年,她的第一部诗集《黄昏》出版,受到好评,两年后,《念珠》的出版奠定了她在俄语诗坛上的重要地位。她的语言简洁准确,善于用生动的细节表现抽象的感情。20年代以后,她的生活和创作都进入低谷,从1924年开始,被非正式地禁止发表作品长达15年。但她仍坚持长诗《安魂曲》和《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重要作品的修改。50年代后被恢复名誉。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家。出生在一个演员家庭,从小随父亲在美国各地作巡回演出。从普林斯顿大学肄业,辍学后度过了漫长的流浪生活。1912年患肺结核,养病期间开始进行戏剧创作,后参加过一些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1920年发表的两部多幕剧《天边外》和《琼斯皇帝》是其成名作。此后,他又创作了很多重要悲剧,如《安娜·克里斯蒂》、《毛猿》、《榆树下的欲望》、《伟大之神布朗》、《拉撤路笑了》、《哀悼》和《卖冰的人来了》等。这些作品取材于他熟悉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海上生活和美国新英格兰的生活,表现人与环境的斗争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带有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家,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 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诗歌最杰出的代表。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一个清教徒家庭。1906-1910年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时,受到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的影响。后去法国,在巴黎大学听柏格森讲哲学,接触到波德莱尔、马拉美等象征派诗歌。1914年起定居英国。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并任主编,直至1939年。1948年因“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获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的诗歌受法国象征派、文艺复兴后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形象、具体、准确,感情和思想融合,反映了西方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情绪。重要的诗歌作品《普鲁弗洛克情歌》、《一位夫人的写照》、《荒原》、《四个四重奏》等。最著名的诗剧是《大教堂谋杀案》,他的批评著作收编为《古今论文集》。

《荒原》

1922年出版,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全诗共分5章,第一章《死者葬仪》,暗指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和死人无异。第二章《对弈》,通过对两位女性的描写,揭示现代人道德的堕落。第三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该章写沉溺情欲之火的现代人失去了健康的两性关系,并强调现代西方文明也随之失去生机。第四章《水淹之死》,这里的水象征泛滥的情欲之水,寓意现代人在淫乱和金钱的漩涡中丧生。第五章《雷霆的话》,再次集中描写凋敝的荒原景象,借雷霆的话强调“舍予”、“同情”、“克制”,为荒原的居民指出一条求生之路。“荒原”,既是西方文明没落的象征,也是现代西方人精神衰败的象征。

帕斯捷尔纳克

苏联作家。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画家,曾为托尔斯泰作品画过插图。1909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转入历史哲学系。1912年夏赴德国马尔堡大学攻读德国哲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曾同未来派诗人交往。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和《生活啊,我的姊妹》、叙事诗《1905年》和《斯佩克托尔斯基》等。1957年在国外发表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表现了十月革命后作家对政治高压环境下知识分子命运和思想的思考和探索,因触及当时苏联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受到国内的严厉批判。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作家也追于国内的压力而放弃领奖。他掌握多种语言,翻译过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其他一些西方诗人的作品。

布尔加科夫

苏联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教授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1916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派往农村医院,后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1920年开始在《汽笛报》工作,发表了中篇小说《不祥的鸡蛋》、《魔障》和长篇小说《自卫军》等作品,以幽默辛辣的文笔著称,但因在“红”“白”两个对立阵营中的“中立”立场引起争议。晚年坚持用业余时间写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又译《撤旦起舞》),小说有一实一虚两条线索,一是撒旦及其随从在人间的见闻,一是大师的小说,写耶稣之死。最后大师和玛格丽特在魔王的带领下离开了莫斯科,飞向永恒的栖身之地,意味着大师和爱情远离了莫斯科。小说极富魔幻色彩,也被看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爱伦堡

苏联俄罗斯作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一个工程师家庭,读中学时就因参加布尔什维克地下革命活动而被开除学籍,后流亡巴黎。1910年开始发表涛作,有受象征主义影响的痕迹。一战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到法德前线采访,产生了怀疑悲观思想,这在他此后几年的《火》、《前夜》、《毁灭性的爱》等诗集中都有所体现。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长期居住国外。二战时,发表了多篇政论和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赢得世界性声誉。他重要的作品是二战后发表的长篇小说《暴风雨》、《九级浪》和中篇小说《解冻》。他往往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反映人物的命运,并进行思索。《解冻》更是带动了一大批“解冻文学”作品的涌现。60年代,他的六卷本回忆录《人·岁月·生活》,记叙了同时代文艺家的生活和多舛命运,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阴暗,当时在苏联国内引起了激烈争论,在欧洲和中国影响都很大。

赛珍珠

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西部,父母都是传教士。她自小到中国,曾读中国经书。17岁回美国读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又来中国,从事传教工作。1927年北伐军进入南京,她离开中国,回国后从事编辑和写作。她于1922年开始写作,1931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一举成名,作品描写一个中国农民王龙在战乱中发家致富的经过,对中国乡村的生活和习俗作了比较真实生动的描绘。此后,她发表了多部以中国为背景的作品,主要有《大地》三部曲(包括《大地》、《儿子们》、《分家》)、《东方·西风》、《群芳亭》、《龙子》、《同胞))等,此外还有为父母写的传记《放逐》、《奋斗的天使》。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她对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独特思考,希望能达到两种文化互相理解沟通的理想境界。晚年由于政治上的隔阂,为美国的外交政策辩护,攻击共产主义,在后来的作品中也流露出对新中国的敌对情绪,如《北京来信》等。由于她描绘了“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真挚坦率的史诗”和“传记文学的杰作”,193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至今仍是西方社会认识中国的重要来源之一。

马雅可夫斯基

苏联诗人。出生在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省,父亲是林务官,1906年迁居莫斯科,开始接触革命书籍和共产主义者。后受未来主义影响开始诗歌创作,1912年参与发表了俄国未来派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反对传统,在写作上标新立异。他的代表作是长诗《穿裤子的云》,对资产阶级的爱情、艺术、宗教等表示愤怒的抗议,号召进行反抗并预言革命的到来,阶梯诗的形式对后来很有影响。十月革命后,创作进入新阶段,1918年的长诗《向左进行曲》,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1924年发表的长诗《列宁》标志着他艺术上进入成熟阶段,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语言简练有力,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他还著有讽刺剧《臭虫》和《澡堂》。1930年自杀。

赫胥黎

英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出生在萨里郡,祖父是《天演论》的著者科学家赫胥黎。早年入伊顿公学,后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20世纪30年代积极参加英国反战运动。他是一个多产小说家,有长篇小说、诗集、剧本等多部。他的作品包罗万象,涉及现代文明的各个方面。小说中的人物多是某些概念和思想的化身,情节是各种矛盾思想的交锋,因此被称为“概念小说”。《旋律与对位》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一战后伦敦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各种思想矛盾,反映了“迷惘的一代”的苦闷与彷徨。1932年发表的《美妙新世界》是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对科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造成的灾难做了悲观的预测。当时,这部小说在英国很畅销;但在美国,人们认为这种物质富裕导致灵魂毁灭的观点十分荒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大众生活模式的整齐划一和政治上的歇斯底里,使人们对赫胥黎的书中关于一个过度享乐的社会,会使人们麻木得像奴隶一样生活的告诫产生了共鸣,赫胥黎也被称为“现代预言家”。之后,赫胥黎又出版《加沙的盲人》、《时间必须停止》等作品,都贯穿着一种悲观主义思想。他的短篇小说集有《地狱的边缘》、《短暂的蜡烛》等。

伊瓦什凯维奇

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入基辅大学。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后在政府部门工作,游历了意大利、法国等地。二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等。前期作品有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回到欧洲》等,记述了作者游历外因的感受,表达了他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分别表现肖邦和普希金生平的剧本《诺汉特之夏》、《假面舞会》等,都有一种悲观色彩。后期作品有诗集《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阴暗的小道》和《一整年》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老砖瓦厂》、《关于狗、猫和魔鬼》等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等。他的作品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腻,曾多次获奖。叶赛宁俄国诗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校对等,同时在民众大学学习,后成为左翼社会革命党人。1916年他的第一部诗集《扫墓日》发表,其中包括优美的风景诗和宗教诗,受到好评。十月革命后曾创作过许多歌颂革命的诗歌,如《同志》、《宇宙的鼓手》等。20年代进入创作上的黄金时期,发表了诗集《一个流氓的自白》、《小酒馆式的莫斯科》、《俄罗斯与革命》,长诗《四十天祈祷》、《回归祖国》、《列宁》、《孤独的俄罗斯》、《安娜·斯涅金娜》、《黑影人》,诗剧《普加乔夫》、《坏蛋的国度》等。他的诗歌,意象和感情水乳交融,充满乡土气息和田园风情,对城市的喧嚣和腐朽表现出极大的憎恨。他是俄罗斯抒情和意象派诗歌的代表。1 925年12月死于自杀。

菲茨杰拉尔德

美国作家。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在普林斯顿大学肄业。1917年入伍,但没上过战场。退伍后做抄写员,业余时间创作。192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小说主人公盖茨比战后靠非法经营致富,想和已经嫁人的旧日恋人苔西重温旧梦。可是,却被苔西的丈夫陷害,置于死地。小说通过盖茨比的悲剧,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和对上层特权阶级的谴责。小说通过一位有双重性格的叙事人安排结构,采取了印象式的描写方法,常用美丽奇特的比喻,有一种深藏的幻灭感。此后,他被认为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其他的作品还有《夜色温柔》等。

福克纳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1919年考入密西西比大学,一年后即辍学到大学邮电所工作。1925年发表处女作《士兵的报酬》,此后曾到巴黎、意大利和瑞士等地游历。1926年回到奥克斯福镇,开始专心写作。他自称,发现家乡那邮票般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写。他一生共创作19部长篇小说,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以一个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背景,人称“约克纳帕塔法体系”。这些小说展现了200多年来美国南方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各种人物的命运,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风貌和面临的问题。运用了意识流、时序颠倒等多种新颖的艺术手法。1929年发表的《萨托里斯》是第一部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的小说,写南方贵族地主有害的精神遗产对子孙的不良影响。此后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村子》、《小镇》等长篇小说都是这一类型的著名作品。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喧哗与骚动》

发表于1929年,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名字来自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人生不过是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小说描写杰弗逊镇的贵族康普生家的没落及其各个成员的遭遇和精神状态:父亲酗酒成性,母亲不善理家,只会发牢骚;女儿凯蒂未婚先孕,后被迫离家沦落风尘;大儿子昆丁神经脆弱,投河自杀;二儿子杰生自私精明,竞私吞凯蒂寄来养活女儿小昆丁的钱;小儿子班吉是个白痴,不理世事。全书共四部分,分别从班吉、昆丁、杰生和老保姆迪尔希的视角进行叙述,从不同人物角度的每一次叙述都给小说带来新的深度和意义,另外,有意打破时间的顺序,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自、梦呓和意识流等,使阅读有一定难度。

布莱希特

德国剧作家、诗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家之一。出生在奥格斯堡一个富裕市民的家庭,1917年进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次年改修医科。做过战地医生。之后,重入慕尼黑大学学习。1922年处女作《夜半鼓声》发表并获“克莱斯特奖金”。1925-1932年,他系统地钻研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并将之实践在戏剧上。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被迫流亡海外16年。他的主要理论是“史诗剧场”和“间离效果”,即让观众意识到故事是假的,进而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达到教育的目的。他的戏剧创作按体裁可分为三类:以《母亲》为代表的教育剧;以《四川好人》和《高加索灰阑记》为代表的寓意剧;以《大胆妈妈》和《伽利略传》为代表的历史剧。此外,他还著有诗集《歌曲集》和剧作《三便士歌剧》等。

同类推荐
  •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本书是高等艺术类院校必(选)修课教材。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三部分编排。其中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歌赋、文章、小说、杂剧;现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文章等;外国文学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所选内容皆为名家名作。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 找不到北

    找不到北

    与其致力于对黑车的清理打击,不如倾力竭力甚而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举全市之力——做好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热门推荐
  • 狂龙之都市纵横

    狂龙之都市纵横

    一段离奇的仇杀,让林宇不得不逃亡国外,当他最无助时,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人,从此狂龙重回故地,调查当年仇杀之谜,期间更有无数红颜围绕在其身旁,林宇是接受,还是继续寻找当年杀害其一家的凶手?一切请看本书内容。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涛和律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 末世之无限能力

    末世之无限能力

    一次单车旅行中,王晨遭遇末世降临的灾难。各种强大的怪物在地球肆掠,而一部分人类也获得了隐藏的天赋,成为了能力者。人类与怪物的对抗正式拉开,为了解救和保护身边的人,王晨迫使自己一步步变得更强,而随着视野的展开,末世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浩瀚星空成为更广阔的战场,蜕变为强者的王晨与伙伴,将代表地球人的声音,向全宇宙宣示自己的地位!ps1:我想写一部轻松诙谐的小说,无拘无束,更要自由自在!无限能力,就是无所不能!让一切遐想变成现实,坚信梦的力量!ps2:(苦逼状)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求……*******************感谢起点吧【白怪怪】童鞋制作的封面。
  • 全能修真农民

    全能修真农民

    一个整天受人欺负的小农民,无意间获得了五行鼎,获得五行异能,从此金钱美女源源不断。脚踩富二代,拳打乡村恶霸。
  • 侠武都市

    侠武都市

    陆小川买了一个u盘,吃了一个秘籍胶囊。得到了三卷武林秘籍。《易筋经》金爷爷武侠中最高深的内功。《降龙十八掌》金爷爷武侠中中彪悍的掌法。《小李飞刀》古爷爷武侠中最神奇的飞刀。陆小川以为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江湖!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必有英雄。··········行事古怪,性如烈火的莫心雨道:“本小姐家财万贯,就偏要挤公交,偏要上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因为本姑娘不想走他规划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路,本小姐要走自己的任性道路,他安排高贵,我就追求平凡!”
  • 星武九天

    星武九天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浴血修魔

    浴血修魔

    作为萧家子嗣,无奈之下卷入到乱世征途,却不料当一切苦尽甘来之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棋子……万载悠悠空逝水,千山望尽景依旧。当屠神灭魔不在话下之时,他将如何颠倒乾坤,逆乱阴阳?
  • 十方灵主

    十方灵主

    灵气大陆,强者林立。有灵力修炼者,吸收天地灵气炼化自身,打破桎梏,追求着那令人向往的巅峰之路。也有可掌控山川河流、乃至一草一木之能人,他们拥有移星换月、颠覆乾坤的莫大神通。……一位从北域灵院走出的稚嫩少年,在这片精彩绝伦的大陆上,不断地探寻着其中的奥秘。入死地,出灵院,进皇城,闯天宫。一路走来,铸就了种种传奇。后来,世人皆称其为:灵主!新书来袭,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
  • 追逐星辰的少女

    追逐星辰的少女

    闪烁吧!改变彼此之姿态星辰的光辉与螺旋的缠卷从太古传承至今的七曜之辉煌熠之日与包容之月、漆黑之土与深紫之水、橙黄之木与绯红之火吾人应为这七彩的旋星痴迷!那勇于追逐星辰的少女,将得到七曜之光的祝福直至那………开篇『魔法禁书目录』,番外未定。
  • 苦城枭雄

    苦城枭雄

    一个苦水里泡大的孩子,不畏惧挫折得命运,不屈不挠得奋斗,老天的压迫,命运得折磨,都不能阻止强者登顶得决心不让我走正道,那好,我就逆天而行,爬的高就摔得狠?我不怕哪怕粉身碎骨,我也要从命运得炼狱里杀出一条血路。几经沉浮,终于谱写出属于勇者得精彩人生,登顶人生巅峰,俯览群山,何其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