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300000007

第7章 找到了位置,也就找到了自己(1)

题记:岁月流逝的过程,我们是萤火虫一样穿行于黑暗中!

1.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

前面我们说过,少林寺所在的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的中岳。确切地讲,是中原之中。现存我们所用的农历,据说,就是以嵩山为中心来测量的。就在嵩山之南十多公里处的周公测景台,相传就是周朝时的周公测量日影的仪器。

有资料中说,“《周礼》中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记载,意思是在天地的中心——河南省登封市告成村夏至那天的中午,八尺表的影台影长,刚好是一尺五寸。”

听住在降魔洞的杨师傅介绍,这里的四季非常分明。比如说,一到立春那天,立刻就是春天时应该有的景象。一到八月中秋的时候,就能看到月亮挂在天空中央。

本来,我是想起码要等到中秋以后再下山。可是,延竺师傅在我刚到那天就提醒过我,天快冷了,别忘了置办些过冬的衣物。

如果我真打算出家的话,就要考虑去添些东西了。

到底出不出家呢?

当我住到二祖庵里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心中绕来绕去的,不得安宁。

因为我来之先,并没来得及去想这个问题。一经延方师傅提醒,还真让我有点心动。

毕竟,这样就可以安心地去寻找自己所想要的答案了。更何况,还可以有机会学习自己一直想学的少林功夫了。

第三天下午,延方师傅专程上山来看我。主要是想看看我在山上能不能安下心来。

我非常坦白地告诉他说,我原本并没打算要出家。就算要出家,我也要把原来答应朋友的事情办完才行,要征得家里人的同意才行。

延方师傅一边静静地听我说着,一边翻看着我写的那些毛笔字。不看我也知道,那些字,一开始的还算工整端正,往往越写下去,就越来越零乱,甚至龙飞凤舞。最后,甚至有时事后自己都无法认清写的是什么。

送走延方师傅,我觉得应该去请教一下延竺师傅。

没想到延竺师傅二话没说,就指斥我说,你这分明是在逃避。你如果有能力去做事,为什么不去好好做事?

一番话说得我是热血沸腾。是啊,既然我能做事,为什么不去做呢?成天却围绕着虚无缥缈的事情,还自以为是,这算哪门子学问啊?

整整地想了一夜又一天之后,我决定尽快下山。

嵩山的风景虽然美不胜收,山中的明月虽然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日子虽然让我自得其乐,然而终究不是我的家。这里并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这个地方。在这里,我更像一个被解除了武装的战士,生活虽然衣食无忧过得悠哉乐哉,可毕竟总是觉得少了什么。

更主要的是,我在世俗生活中的忙碌中,反而会感到无比的心安。而在这深山的清静之中,曾经安定的心情,却总是如风中的落叶上下飞舞,飘扬不定,不知会落在何处。

内心里的梦想,自己的原则,少年时的郑重承诺。还有,十多年前早就想写的一本书,三年前想要创办一所大学的梦想,2003年春节以来的写作计划和创业雄心,难道真的就全部放弃了吗?

是啊,想做的事情没做完,就来躲进山中享清福。

这不是逃避又能是什么呢?

对我来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所经历的种种奇特,种种体验,种种感受,毫无保留地全写出来。好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这世上除了金钱、汽车和洋房,其实还有更值得去追求的东西,那就是人生和宇宙的真相,生命里那妙不可言的巅峰体验,以及通往永恒的道路。

有谁能够比我更幸运呢?经历了这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谁能够比我更幸运呢?一个见过了深渊里的鱼的人,到今天竟然还安然无恙地活着,而且毫发无伤,这不是奇迹又能是什么呢?

有谁能够比我更幸运呢?如果没有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关心爱护,我又怎么能走出这场困境呢?

“人生和宇宙的真相,生命里那妙不可言的巅峰体验,以及通往永恒的道路”。这就是我与生俱来的使命,这就是我今生唯一的目的和全部意义,这就是我在这个社会立足立身的本分事。

是的,我是该好好去用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了。

不要再胡思乱想了,真的是这样,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墙上的日历,正一张张被无情地撕去。”

时间不等人,想做的事情就赶快去做吧。

2.君子思不出其位

回到上海后,我仍是住到默默大哥家里。

嵩山之行的收获真是太多,我应该好好地整理一下。

可是,默默的朋友很多,经常地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于是我又回到了老家盐城,期望家乡的宁静,能够把我的头绪好好地理出个甲乙丙丁来。

回到盐城后,我想着应该去拜访一下清真寺的王阿訇。一方面是要谢谢他多年前的开导,另一方面我也想多了解一下伊斯教的教理。

记得《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就想,如此说来,一切贤圣的有为法就应该都差不多的喽?

时隔十多年了,王阿訇已经想不起我是谁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热情地招呼我到会客室。

为我端来一杯热茶后,他轻轻地告诉我说,请原谅不能相陪,因为现在正是伊斯兰教历的九月,是斋月,白天不作饮食,天亮前五点钟左右,以及太阳落下后五点左右,可以随意吃些食物。他还说,后天11月26日就是开斋节了,过完节就可以如往常一样了,到时你也可以过来看看。

我非常恭敬地请教他有关伊斯兰教的教规,比如,对一个人卫生习惯是如何来要求的?生活起居中有哪些的禁忌?等等。王阿訇用他那带着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耐心地解释说:

伊斯兰教的教徒一般都称为“穆斯林”。穆斯林对卫生讲究的观念,与旁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强调身体的洁净。比如,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如果不小心弄脏了衣服,一定要立即把衣服换下来。男女房事后,要冲大净,就是全身冲淋浴。注意,不是盆浴。一定要是从头到脚的冲浴。让脏水流入地下,保持身心的洁净。做礼拜前,过节前,也都是要大净的。而日常的洗漱则是小净。

还有,王阿訇介绍说,“自死、血液、猪以及非以真主名义宰杀的牲畜”,这些都是不能食用的。提倡少吃少睡,穿着以宽大舒适为宜。服饰颜色以白色和绿色为好,忌用红、黑、黄等颜色。等等

真真是不可思议呢! 不过,我总觉得伊斯兰教与我像隔着玻璃那么厚的距离,看起来似乎很近,却始终无法亲密接触下去。

光是它那独特的文字,还有用来书写这奇特文字的方笔,都已经让我很是头疼了。

还是觉得佛经里的文字更为美妙易懂些,对我来说更加亲切些。

比如《圆觉经》里的这一段儿: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四字一句,非常符合中国人言简意赅的传统,而且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容易记诵。

当然我也很喜欢《圣经》里的优美文字,特别是《传道书》的开头部分。我曾经专门书写成横幅,挂在靠床的墙上。

有空的话就念一遍,立时觉得天地间广阔无比: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太阳出来,太阳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还有,就是耶稣著名的“登山宝训”里的几段儿,也是我一直喜欢读诵的:

不要为自己积蓄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洞来偷.只要积蓄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洞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那一个能用忧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他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剌、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让我去掉你眼中的剌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剌。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你们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说得多好啊!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哥林多后书》中的这一段儿:

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我还特别注意到,《马可福音》里耶稣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佣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以为众人谋福利。”这其实就是领导者的真谛。

法国人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忧郁的热带》一文中曾经写道:“在1560年左右,在鲁昂那地方,蒙田会见三个海员所带到欧洲去的三个巴西印地安人。蒙田问其中一个,在他的国家里酋长享有什么特权,那个土著本身就是一个酋长,回答道:”特权,就是打仗的时候走在最前线。””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候,曹操的百万大军压境,派人逼迫孙权投降。面对强大的敌人,孙权犹豫不决,和大臣们来商量,结果,文臣要投降,武将要主战,争来闹去地吵个不休。后来,一直奔波在外的周瑜回来了,孙权想起当年哥哥孙策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于是就连夜去问周瑜。周瑜说道,要说投降,东吴所有的人都可以投降曹操,都可以继续保有荣华富贵。而只有主公你一人投降不得。我们这些大臣们要是投降了,可能依然会官复原位。可是主公你呢?曹操还会让你东吴称王吗?孙权听了,恍然大悟,这才下定决心去积极备战,一心一意地联刘抗曹。

是啊,头儿不好当,老板也是头儿,老板同样也不好当。在中国当老板更不好当。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的老板更难当。老板和员工的根本不同,在于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俗话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单单是这份责任,就会像一座泰山压在人的肩头上,有时甚至让人喘不过气来。上要为国家交税收,下要对员工把每月工资按时发放,中间还要对客户笑脸相迎。工作时间最长,与家人在一起时间最短。事业未有起色之前,起早贪黑地干,事业走上轨道之后,依然是寝食不安。太多的事情要去操心,太多的麻烦要去处理,太多的未来要去看个清。然而,尽管如此辛劳,还仍然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人人都以为老板很风光,却不知老板内心里的无奈。

古代的兵书上讲,水井还没挖好,做将帅的就不能说自己口渴了。帐蓬还没搭好,做将帅的就不能说自己犯困了。饭还没做好,将帅就不能说自己饿了。因为将帅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众人的眼里,关系着整个全局的动静。做老板的差不多也是这个道理。

记得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他曾经制定了一个制度,就是每个经理上任时,就会让这个经理的属下集合起来,向这个经理宣誓,表示坚决服从经理的调度和指挥。松下幸之助认为,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让领导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一个是让属下意识到服从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人的各尽其责,才能一道把工作做好。

是啊,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带着各自的使命和任务来的。每个人都应该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应该最能够激发人体本身的那种巨大潜能,就是发掘出生命中的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来。然后,顺应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去学会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也就找到了自己值得去做,也非常乐意和感兴趣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努力进入到成就这件事情的最佳环境中去,因为人说到底是环境的产物。身处一定的环境之中,耳濡目染的熏习,可以让人不学而能。这就好比一个钢琴家的儿子,从小就会对钢琴非常熟悉,即便他日后并不想子承父业去成为一个钢琴家,然而他对钢琴的理解,终究是要比从来没见过钢琴的人要来得更容易些。

总之,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找到自己最擅长并值得一生去做的事情,然后一直坚持下去,每天都坚持做得更出色。这样天天有进步,日积月累下来,总有一天就会直达出神入化的境地。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的地位、身份和工作,其实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如果一个人能够把他自己的份内事情做好,做到尽职尽责,令旁人的感觉如沐春风而舒适惬意,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就像田野路边里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有谁会因为它的渺小,而无视它的芬芳呢?

3. 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公元2004年2月,我来到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柏林禅寺。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风凌语

    风凌语

    当风来袭,必有所指,应有所悟,自有所答。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听着风闻着味,当我们享受着完整工业体系给我们带来的福祉,我们同时应该继续前进,去构建我们自己的完整教学平台。如果你在迷惘,如果你失去方向,如果你已不堪生活的重负,那么完整的教学平台可能会解决你的问题。在完整的教学平台下会有那么一条崭新的道路,指引你前进,当然了,这条道路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效能,还是得交由时间去验证。##廿五章以后,内容可能会极大影响读者情绪,请理性阅读,切记本故事纯属虚构。##另外如有发现有错别字词、标点符号,语法错误等等,也请热心的读者留言告之,或发送邮件至361273797@qq.com,万分感谢。
  • 吕布回忆录

    吕布回忆录

    很多年以后,吕布回忆起自己充满奇幻色彩的传奇经历,丹青笔墨,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下下面几个字:“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生最壮丽的事业——为改变大汉所有人的命运而斗争!”然后他忘词儿了。
  • 恐怖沸腾

    恐怖沸腾

    这是一所充斥着无尽恐慌的神秘高校,同时它又承载了无限的可能,学员们为了那一纸沾满鲜血的毕业证明,在这里穿梭时空探索无数小世界,兑换各种能力强化自身。就在今天,一个天生缺失恐惧感的新生学员,把这里当成最后的希望,踏上寻找‘恐惧’的血腥征程!
  • 抖落一地的相思

    抖落一地的相思

    寂寞的天,伤心的雨,相思的人,熟悉的往事,抖落一地的相思,牵出冗长的记忆,如果说爱一个人是幸福的,那么思念一个人则是痛苦的。曾经的爱情花已经随风飘下,抖落成了一地的相思,化为春泥,无处寻找。
  • 罗通扫北

    罗通扫北

    本套书为精编《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中国传统文学名著而成。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本书从礼仪、人际、风度、诚信、爱心、宽容、自制、榜样等8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养的意义和培养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父母提供参考,帮助您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好孩子,让孩子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更完美!良好的教养来自于美好的心灵,优秀的品质生成于教化和熏陶。在孩子年幼时,即为他提供良好教养的土壤,那么在孩子毕生的成长中才会发芽、壮大,使他的灵魂得以滋养,使他的魅力得以绽放。
  • 我的美女老婆是女鬼

    我的美女老婆是女鬼

    誓死追随的兄弟,刀锋所指之处,无坚不破......当已经位列巅峰的他重回都市,将会再度创造什么样的传说?
  • 傲婢春梅

    傲婢春梅

    本书是长篇小说。此书为“金瓶梅人物榜”系列之一。《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本书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社会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等众多人物形象。此书与《西门大官人》《潘金莲与李瓶儿》为姊妹篇,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金瓶梅”人物榜。对人们了解“金瓶梅”有切实的帮助,在读者面前竖起了一面鉴古警今的镜子。
  • 杭城合租记

    杭城合租记

    柳飘飘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勇敢地站在人前,自信而自立。王弟最大的愿望就是摆脱架在背上的枷锁,真正地为自己而活。但生活的压力,让她们只能把愿望当做奢望。但在方沁出现后,一层不变的生活开始发生微妙而不可阻止的变化。对于这个新来的租友,柳飘飘渐渐崇拜起她,开始向她靠拢,但王弟至始至终只有一个评论:脑子有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