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000000015

第15章 品德(2)

灵丘有个老人善于养蜂,到年底称量,年收蜂蜜几百斛。于是,他富有得比得上有封地的君侯。老人死了,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产业。没到一个月,蜜蜂就有整窝离开的,他也不可惜。一年多,蜜蜂走了大概一般半,又过了一年多,蜜蜂全走了。他家就穷了。

陶朱公到齐国去,经过时就问,说道:“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这里是欣欣向荣而如今是冷冷清清呢?”他的邻居老者回答道:“是因为蜜蜂。”陶朱公请问其中缘故,回答道:“原来的老人养蜂,园子里有蓬屋,蓬屋有看守。掏空树木做成蜂房,没有裂缝不会腐烂。它们的布置,疏密有间,新旧有序。坐落有方位,窗户朝向有讲究。五个为一组五组为一伍,一人管一伍。照顾它们的生息,调节它们的冷暖,加固它们构架,按时打开和封上蜂房的门窗,蕃衍了后代就按照蜜蜂的习性分窝,少了就给它们合并,不致有两只蜂王同窝。扫除蜘蛛蚂蚁,驱散土蜂和食蝇蜘蛛,夏天不让它们在太阳下暴晒,冬天不让它们在冰雪中冷冻,大风吹不会摇摆,雨淋时不会遭浸泡。他取蜂蜜,只是分出蜜蜂剩余的就够了,不用完它们能力。于是,原有的蜜蜂安心待着,新生的蜜蜂生养得好,老人不出家门就收获利益。如今他的儿子就不

然了。园子蓬屋不修理,污秽不清理,燥热潮湿不调节,蜂房的门窗开启关闭没有规律,住的地方摇摇欲坠,出入有障碍,蜜蜂们不喜欢它们蜂房啊。等这样久了,毛虫和蜜蜂同住一个蜂房也不知道,蝼蚁蛀它们的蜂房也不制止,食蜂鸟在白天侵扰蜜蜂,狐狸在晚上偷窃蜂蜜,没有注意到的。只是取蜂蜜就完了。如此又怎么会冷冷清清啊?”

陶朱公对弟子说:“啊!你们几个记住,治理国家对待民众可以借鉴此事的啊!”

此故事以养蜂喻养民,提醒执政者注意:善爱民者,国势兴盛;不善爱民者,国势萧条。只有关心民众的生活,才能巩固统治地位。“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刘基以养蜂喻养民,头脑清醒的人,一听就明白,这是站在君本位说话,是把“天下百姓”当作“待养”的“子民”来看待。爱民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当权者的统治地位,但元朝统治者却没有采纳刘基的建议。

朱元璋对刘基的“王道”理论很是看重,专门下旨“特命中书省,凡徐、宿、壕、泗、寿、邳、东海、安东、襄阳、安陆郡县,及今后新附土地人民,桑麻谷粟税粮徭役,令有司尽行镯免三年。”当然,他的这些举措,都意在“安养”百姓,使“黎民不饥不寒”,从而巩固了大明江山。

通过以上事例不难看出,与做人必须以爱人为先是一样的道理,得天下者必须以爱民为先。正如康熙所言:如珍宝爱惜眷养。要像爱惜珍珠宝贝一样爱民,如此可保国泰民安,举国同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友好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墨子则宣传:“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孙子更告诫“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作为新世纪的父母,我们更要教育孩子发扬讲文明、有礼貌的风尚,建设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为我们“礼仪之邦”增添光辉。

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译文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诚心实意地去做,不要去追求虚名。我自即帝位以来,凡是遇到祭祀天地、祖庙、神佛的事情,都怀着虔诚、敬仰的心思去对待。即使处理日常的朝中事务,对待各位朝中大臣,也总以诚心相待,不求虚名。所以,我的为人行事,都出于一片诚心,没有丝毫的虚饰之意。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求真务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历代名人教育子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态度和处世要求。从古到今,享乐、财富、荣誉一直是许多人生活的目标,只有理想远大、甘愿为理想献身的人,才会有勇气抛开这些。

居里夫人就是一个求真务实,不为荣誉所迷惑的典型范例。摈弃财富,努力钻研,使居里夫人的生活寡淡、清苦。但正因不为物质所累,不为荣誉所动,才使她磨炼了毅力,坚定了意志,终于攀上了理想的高峰,由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而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她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都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的长女绮瑞娜?居里也是这一殊荣的获得者。这在科学史上是罕见的现象。皮埃尔?居里逝世较早,于是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了居里夫人的肩上。实心相待,不务虚名,这是居里夫人对孩子们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她教育孩子的原则。

某天,一位朋友来拜访居里夫妇。她看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耍着什么。凑近一看,竟是一枚勋章,而且是一枚非同寻常的勋章——戴维奖章。戴维奖章由英国皇家学会颁发,而且只奖给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殊荣。

“玛丽,快看,你女儿正拿着你的勋章玩呢!是戴维勋章。”她认为居里夫人听到会大吃一惊,然后把勋章收藏起来。没想到居里夫人笑着说:“是我拿给孩子玩的。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可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这下轮到朋友吃惊了。“她怎么这样对待荣誉,这样对待勋章呢?”她仔细琢磨着居里夫人的话,联想到居里夫人对待功名、荣誉的一贯态度,感到居里夫人把奖章给孩子玩是很自然的事,不由得钦佩地点了点头:“玛丽,你这样教育孩子,很好!我想她长大后一定也会像你一样成为杰出的人物。”

的确,居里夫妇一贯是求真务实的。对她们来说,最渴望的是能够有较好的工作条件,能够不受干扰地安心工作。有时甚到拒绝接受荣誉、躲避荣誉。当法国的文化部长准备授予居里先生勋章时,得到妻子的赞同后,居里先生回信说:“我丝毫没有领取什么勋章的愿望,但我迫切需要有一个实验室。”

“实心相待,不务虚名”的品质不像活泼与聪明等主要来自孩子的本性。这种可贵的品质更多是由后天形成发展起来的。父母的教育培养在这里显得更重要,更要花心思,因为务实这种处事态度的形成,不是短平快式的,它是要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的头脑之中,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制订计划,落实计划

家长要引导孩子克服计划不落实、决心不兑现,明日复明日、明日又后悔的毛病,注意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孩子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同时,指导孩子把大而不可行、多而不现实的计划,简化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方案,非必要则不订,凡已订则必落实。不让孩子抱着“空想主义”而心安理得,逐步培养孩子务实求真、说到做到的习惯。

●重视实力,轻视名誉

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运动会拿了冠军,自然是值得庆贺的事。不过要让孩子知道,荣誉不是最重要的。不能为了第一不择手段。一定要凭借实力。

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多谈能力和知识的掌握,少谈名次。孩子投机取巧,家长一定要批评。不能因为结果是好的,而夸奖孩子聪明。千万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打击孩子。

●帮助孩子丢弃虚荣心

孩子放学回家,缠着妈妈说,“妈妈,我要一个新书包”。为什么呢?是因为同桌今天背了一个新书包。孩子提这种要求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硬下心肠,不能答应。自己的东西还很好,没有必要用新的,贵的。多是虚荣心在作怪,互相攀比。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虚荣是可耻的,不但要对孩子晓之以理,还要以身作则才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奢侈,言谈中不要议论攀比,更不能只要面子,而忽略了家庭的经济实力,不能为了孩子而做经济上的透支。也不要自恃财力雄厚,就什么贵给孩子买什么,生怕亏待了孩子。生活、学习用品,实用就行,不一定要最贵的和最好的。

●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闲暇时,父母多带孩子去郊外,去村庄,看看自然景观,看看不同的生活状况。假期里,有条件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夏令营。让孩子融入集体中,离开父母,体验跋山涉水的生活让孩子既看到繁华,也看到朴素。

●从小事做起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家务是个好办法。孩子学习忙,年纪小,就做些小事情。比如倒垃圾,擦桌子,盛饭等等。平常也可以帮大人做点事情。帮妈妈倒杯水,帮爸爸拿拖鞋。

有的时候,孩子会想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比如,孩子看见妈妈在熨衣服,熨斗冒着蒸汽,孩子好奇地说“妈妈我大了,我也会,让我来。”做妈妈的在夸奖孩子懂事了的时候,不妨建议孩子先给妈妈叠好熨烫过的衣物。孩子往往叠的乱七八糟,但千万不要批评,而要耐心引导。

●防止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的孩子往往不踏实。没有一般孩子的毅力和韧劲。俗话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们做起事情,对待学习,往往偷懒耍滑、三心两意,靠自己的小聪明。往往在学校里,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孩子,反而并不是特别聪明的;而那些聪明的孩子,成绩往往排在中游。所以,对于聪明的孩子,父母也不能高枕无忧,一定要督促孩子,扎扎实实地学习。概念原理一定要真正搞明白,学习的时间不能因为聪明就减少,高效还要高质。

●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父母爱孩子,希望看到孩子一帆风顺。可是人生难免有波折、挫折,对于孩子也并不是一坏到底的事情。经历挫折,会使自己保持清醒,拥有坚定的意志。一次教训,胜过千言万语。父母不妨有意识的给孩子设点障碍,创造孩子遭受挫折的机会。

孩子大了,要办身份证了。让孩子自己去拍照,去办手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带的照片不够,或者照片不符合标准等。在问题与困难中,孩子会体会到做事的艰辛,成功的不易。

修德之功,在于主敬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盖明在礼乐,幽有鬼神。然敬鬼神之心,非为祸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气也。是故君子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内主于敬,则非僻之心无自而动;外主于敬,则惰慢之气无自而生。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其斯之谓与?

译文

孔子说:“鬼神造成的恩惠惩罚确实不小啊!”“他们使天下的人斋戒肃穆,衣冠整齐,毕恭毕敬地从事祭祀活动,人们心怀虔诚、恭敬的心情,就好像鬼神高高在上,在他们的身边。”所以,阳世间有礼乐,而阴曹地府则有鬼神。

我认为敬奉鬼神之心,主要不是因为鬼神会带来灾祸或幸运,而在于他们能使人健全正气。正是这个原因,君子修养德行没有比以“敬”为主更重要的了。一个人内心以“敬”为主,那么,错误、邪恶的思想就难以侵入;自身之外的事能以“敬”为主,那么,轻薄下流的习气也就无从产生。时时刻刻,都怀有“敬畏”之心,这正是君子无处不有敬心的缘故,也是他无处不正派的原因。

《诗经》上说:“无论在下边的,还是上面的,都是明察的、显赫盛大的。”“正是这个周文王,他小心冀翼,毕恭毕敬侍奉上天,所以他才享有治国平天下的诸多福分。”不就是指此而言吗?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必须心存正义,主持公道,是一切正直、善良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孩子处于德、智、体诸方面奠定基础的阶段,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就能使他们从小对事物、对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学会平等地待人,不歧视人,对人有同情心。明末清初的山西提学袁继咸,就非常重视培养弟子的正义感。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今江西)人。天启五年中进士,祟祯七年任山西提学,总管一省教育。此人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处事公道,从学拜师者甚众。当时,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有一少年,名叫傅山,字青竹(后改青主)。他聪明过人,过目成诵,十四岁考中秀才,显露才华。但傅山看出明朝腐败,危机四伏,难以挽救。于是放弃仕途,矢志研究立身处世的学问,便拜袁继咸为师。继咸教学,重在育人,他时刻不忘教弟子如何做人。他说,人生天地间,做人为根本。一次,继咸给傅山讲书画课,他语意双关地说:“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傅山心里明折,袁老师表面在说字,实则在教育自己如何做人。

由于袁继咸不愿意与阉宦同流合污,而受到阉党巡按张孙振的诬陷,被捕入狱,傅山便和同学薛宗周、曹良直等多方呼吁营救。崇祯九年十月二十日,袁继咸被押上北京,这天傅山和薛宗周跟踪着囚车,同时也从太原出发。并嘱咐他的哥哥傅庚在太原继续动员各县来的生员到北京集合。傅山和他的同学徒步千里到北京后联络生员一百多人,联名上疏,众人推举傅山领头,并由他起草诉状。在他们策动上疏的时候,张孙振多次利用离间、威胁等手段恐吓他们,有胆小的人当时害怕,就要求撤消署名。傅山百折不回,联合全省生员为袁继咸鸣冤,并印发传单,逢人便送,由此获得了广大人民和士大夫的支持。当时朝廷因慑于舆论的压力,于次年四月才审理了这案子,傅山亲自出堂作证,最后判决张孙振所控告袁继咸的罪状全系捏造,同时对张孙振作出了处罚,终于使袁继咸的冤案得以昭雪。

当清兵进攻九江,傅山的老师袁继咸不幸被捕,后解往北京,傅山得知后便跟随到北京,后来袁继咸因誓死不降而被杀。他曾写诗给傅山说“独子同忧患,于今乃别离,乾坤留古道,生死见心知。贯械还余草,传灯不以诗。悠悠千载业,努力慰相思。”傅山看后非常悲恸地说“山亦安敢有负我公!”傅山整理了老师的遗稿离开了北京,回到家乡继续从事抗清活动。他脱下儒装,换上道服,外号“朱衣道人”,在行医身份的掩护下,走遍了中国许多地方。他目睹中原地区久经战乱,满目疮痍,疫疠流行,人民饱经病痛折磨,便潜心于医,一心赴救,他的诊所,终日挤满了人,有请出诊看病的,他都应允前去,那怕是二三百里的路程,也在所不辞。遇到家里贫困无钱买药的,他还免费给药。相反,官僚豪绅看病,他却避而不见,除非是去看病,他才接诊,但也要求和其他病人一样依次求诊。对于那些名声不好的官吏上门求诊,他往往婉言谢绝,但他对平民百姓则是有求必应。每到一处,总有人请他看病,他便依靠行医来维持生活。

傅山为教育儿子付眉做一个有益于民众的人,每天都和儿子一起上山打柴,把书本放在扁担上,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他还和儿子付眉同拉一辆车,一边拉车卖药,一边讲做人的学问。父子俩为民众看病,从不计报酬,还经常救济贫困之人。

人们常说:“都知道傅山字写得好,但字不如其诗,诗不如其画,画不如其医,医不如其人。”可谓是对一代侠医的中肯评价。

同类推荐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努力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道德修养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欣赏艺术作品会受到民族文化的美的熏陶,获得艺术的陶冶的和感情的升华,从而使我们对美的鉴赏力得到提高,高尚的道德情操得到加强。
  •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本书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学校争相购买作为校本课程?为什么学生争相购买送给家长?为什么企业老板争相购买送给员工?为什么那么多人争相购买送给亲朋好友?88个顾问点醒涵盖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帮助家长走出当代教子误区规避孩童成长风险。
  •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本书包含了适合用爸爸慈祥、值得信赖的声音讲给宝宝听的,充满了诚实、勇敢、协作、趣味相关的胎教故事。打破了一直以来主要由妈妈为孩子读胎教读物的这一固有观念。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同妈妈一起亲身经历胎教的这一过程,会对与孩子出生后的情感交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本书由小故事入手,将富有哲理的故事与睿智的理论结合,向父母们翔实地诠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将形成的种种良好个性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不良个性以及培养成功个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帮助父母引导孩子,锻造优秀的自我,由平凡走向卓越人生。
热门推荐
  • 旗帜

    旗帜

    少年案犯,单闯天涯。岁月流转,衣锦还乡!
  • 非凡筑基

    非凡筑基

    莫问烈炎几腔雄,一缕心火云中留;挥剑斩云苍穹现,长怒清吟震中州。且看一个筑基期弟子如何在高手如云的修真世界搅动一方风云。本书为爽文,越级战斗对主角来说如饮水;主角遇到危险往往会逢凶化吉,绝地翻盘,有仇现报绝不拖沓。
  • 邪佞总裁的囚宠

    邪佞总裁的囚宠

    大学毕业那一年的最后一天,是他与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痴缠,当他再一次睁开朦胧的睡眼时,她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去,只在床头上留下一张写着:勿念!珍重!的一张小卡片。五年之间,他没有她的任何音训,再次相逢,他已有了一位交往三年的女友,而她,也已经成为了闻名商界的女强人,身边亦有无数男人的追捧。他该何去何从?是追逐旧日的真爱?还是继续与相恋三年的女友就此下去?
  • 送李侍御贬鄱阳

    送李侍御贬鄱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雨绵绵,情绵绵

    秋雨绵绵,情绵绵

    总是很喜欢站在窗前,听着窗外的秋雨和秋风的声音,看着秋叶在雨中飘落,然后慢慢地把你想起,慢慢回忆着过去的一点一滴。你其实就是我生命里最美的那一朵花,不管经历多少岁月的风吹雨打,你都会永远的留存于我的脑海、我的心底、我的人生,永不调零!
  • HR经理的必修课

    HR经理的必修课

    本书主要通过大量国内外企业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结合作者在企业亲历的管理实践,来剖析企业在应对人力资源危机方面的应对之策和管控之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力(接班人)缺失、组织变革、员工跳槽与裁员、员工关系等管理运营过程和细节中存在的危机管理,从企业经营理念、哲学高度提炼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要义,重申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从系统、流程、细节方面关注企业人力资源运行,通过提升HR经理人的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重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 万斛春

    万斛春

    娘家富贵显赫,夫家更胜一筹,周宝珍本以为,自己这一生只需在后院看花看水也就过去了。岂知富贵背后危机四伏,夫君野心勃勃,不是每个男主都喜欢不走寻常路的女子的,看一位古代闺秀,没有穿越,没有重生,没有金手指,不能日进斗金,没有智计百出,不能帮男主上阵杀敌,没有重活一遍,不能未卜先知,看她凭着自己的智慧及柔软,同男主一起开创出他们的皇图之路。本文男主强势霸道,女主在男主面前看似包子柔软,但其实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 盗笔同人凤求凰

    盗笔同人凤求凰

    第一面,她面遮红纱,他退位当家,终究,是她赔了她。第二面,她盛装盘发,他嘻嘻哈哈,梦醒,是他失了她。第三面,她婚装白纱,他西装献花,原来,是她错了他。等到最后的最后,他明了,她也明了,等到的,却只是一句放下。
  • 厨房妙招大全

    厨房妙招大全

    现代家庭,幸福温馨的生活离不开厨房。享受饮食、享受美味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不了解厨房,就谈不上美好生活。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很快的,能在厨房里一展身手,做一道可口的饭菜是一件很快乐很难得的事情。你会做饭吗?你做的饭菜好吃吗?你在厨房里的时候会遇到手忙脚乱的情况吗?你知道怎么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吗?
  • 孝感天

    孝感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