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100000002

第2章 我真的快不起来啊!--发现孩子“慢”的深层原因(2)

▲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孩子自己平时在生活中也会看到他与别人的差距,看到别人能很快地做完事情,他自己也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我们要抓住这个教育的好时机,可以先从一件事情开始,让他先改掉一个磨蹭的习惯。而帮他纠正拖拉的坏习惯,最好的检验标准就是他自己。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他的特点,为他“量身订做”一个赶超目标,鼓励他赶超原来的自己。

我们可以帮他做一个进度表,可以一天算一个进度,或者几天、一周算一个进度。我们要记录下他的原始状态,之后的每一天我们要么鼓励孩子自己记录,要么帮他记录下他的实际完成情况,然后与他之前的行为进行对比。如果他有了进步,我们就要及时表扬他,给予他精神或物质上的小奖励;如果他退步了,我们也不用着急,毕竟孩子的进步总是会呈曲线一样的,不可能总是在进步,而且一开始他也一定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们要有耐心。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些目标我们也要适当地进行调整。比如小学时,我们给他的目标是“能自己穿衣服”,到了中学我们就要更改目标了,他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穿好衣服”。这样孩子就能一直向高攀登,他就会做得越来越好。

4. 有什么好着急的!--孩子天生慢性子,什么事都不急

遇到天生慢性子的孩子,我们有时候也会哭笑不得。我们可能已经急得都火烧眉毛了,但他却依然慢条斯理地“按部就班”,甚至还会埋怨我们:“这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对于这种天生的慢性子,我们不能统一而论。比如,有的人虽然在平时看着慢悠悠的,可是一到了关键时刻,他却会一反常态,认真严谨快速地将事情解决得干净利落;有的人的慢是一种沉稳的表现,这会给他人以安心感,事情反而能做得更快更好。而还有的人则是一直都慢悠悠的,到了关键时刻他的慢如果影响了事情的发展,这就很让人头疼了。

小阳就是个慢性子,平常在家他做什么都不着急不着慌,如果全家要出门,他一定是最后才收拾好的那一个,经常是全家人坐在那里等着他。而他在学校里就更加慢了。

有一次随堂小测验,老师在测验之前就告诉大家:“这次的题量有些大,所以大家要抓紧时间,尽量快些做。”所有的同学都加快了答题的速度。可小阳拿到试卷后却坐在那里削起了铅笔。等他把铅笔削好了,别人已经做了好几道题了。他开始答题时,是将一道题在草稿纸上计算一遍,然后再誊抄到试卷上。最后,老师要收卷了,虽然题量大,但做完的同学还是很多,就算有没做完的,也不过是剩下了最后一两道题。只有小阳,他连试卷正面的题都没做完,最后的成绩当然也就很不理想。

老师为此多次找过小阳的妈妈,可妈妈也很头疼,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便到了这种情况,小阳却依然无所谓地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可着急的呀!”

面对这样的“慢半拍”孩子,老师和妈妈又怎么能不着急?可是从小阳的故事我们又能看出来,对这样的孩子,我们着急他却依然不急,我们的教育在他身上似乎并不管用。但如果我们放任他不管,他又会逐渐养成拖拉、散漫的习惯。所以,我们要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对付”这样的孩子。

▲ 引导孩子“体验”慢性子

慢性子的孩子大多都不认为自己很慢,他可能也会有小阳那样的想法:“有什么可着急的呢?”鉴于此,我们可以找机会让他体验一下他自己的慢性子。这个机会是需要我们去替他创造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像下面这位妈妈这样,找个时间表演一下孩子平常的表现。

小艺每天早上起床就像在放慢镜头,她穿衣服的速度堪比龟速。妈妈想让小艺快一些,可是怎么说她她都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妈妈决定使出她的“杀手锏”。

星期天时,妈妈说要和小艺来个角色转换,也就是妈妈扮演小艺,小艺扮演妈妈。小艺对这个游戏感到很好奇,于是便同意了。母女二人先从早上起床开始演起,“妈妈”开始叫“小艺”起床。只见“小艺”慢慢地从被窝里爬出来,再慢慢地做出拿衣服的动作,然后一点一点地把手伸进一只袖子,接着又是一点一点地伸进另一只袖子,慢慢地整理衣服,慢慢地系扣子,慢慢地穿裤子……

小艺看到妈妈这样子,皱了皱眉头说:“这也太慢了呀!你得快些,不然要迟到了。”

妈妈笑了,从床上起身下来走到了小艺面前说:“你也觉得慢了是吗?你想想看,之前你每天早上起床是怎样的呢?”小艺忽然脸一红:“好啦妈妈,我知道您的意思了。”妈妈点点头说:“这就好,我知道你一定能快起来的。我们从明天开始努力好吗?”

小艺的妈妈采用的这种真实情景再现,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视觉、心理的双重刺激。这将能帮他明白自己的慢性子究竟有多慢,他能看到自己到底浪费了多少时间,同时他也就能体会到他人对这种“慢”的等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这会使他有意识地去变快。

当然了,进行这种“体验”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非常敏感,感情细腻,那么我们这样的扮演可能会让他感到无比羞愧,他会觉得我们是不是在嘲笑他。这反而不利于帮他改正拖拉的毛病。如果孩子是这样的性格,我们就要换一种教育方式了。

▲ 从我们自身开始纠正

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也该仔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本身是不是就是慢性子呢?要知道,身为妈妈,如果我们就是慢性子的话,我们所创造的这种“缓慢”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也会影响深刻。

因此,要教育孩子,我们就要从自身开始纠正,我们要适当地加快自己的办事速度。如果我们的家庭变成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我们能够变得快起来,那么相信孩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也就能有所改变。

▲ 教孩子从他人的评价中纠正自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地听得懂他人的评价;而随着他思想的成长,他也会逐渐领会他人的意思。我们要教孩子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并要他从这些评价中学会纠正自身的缺点。

比如,当班级举行活动时,如果他因为磨蹭而拖了班级的后腿,同学们是怎样评价他的?有没有埋怨他、嘲笑他?同时他也要多想一想,为什么磨蹭就会受到他人这样的对待?我们要用一种坦诚的态度去和他探讨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带着指责与嘲笑的口气,否则孩子就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5. 它还不是最好的!--苛求完美,为做好一件事不停地重复

人人都希望完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期望。虽然苛求完美可以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是有的孩子却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些不恰当的举动。

上3年级的琪琪是一个很刻苦的孩子,她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也很好,老师因此非常喜欢她。琪琪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喜爱,各方面也都积极努力地做到最好。比如,写生字时,如果有一个字她觉得没写好,便会用橡皮擦了再写,倘若感觉依然还是不好,就继续擦继续写。如果还是觉得不行,她甚至会撕掉这一页,将所有的生字再誊抄一遍。她甚至给自己辩解道:“老师都喜欢这样完美的,我必须要达到老师的标准。”

可是如此一来,琪琪每次写作业的时间都会很长,原本半小时的作业,她经常能写两个多小时。妈妈有时候不得不说她:“已经写得很好了。”可她却不听,非要按照自己想的去做,母女二人经常为此争论。

琪琪这就是在走极端,为了追求完美而不停地重复,这样她自然会浪费许多时间,变得拖拉起来。很多孩子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去追求完美,但这样的追求却会成为他的一种负担,因为他还不能很好地控制时间与自己的行为。因此,他追求了完美就会浪费掉宝贵的时间。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样苛求完美的孩子呢?

▲ 我们自身先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身为妈妈,我们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就非常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就异常严格,那么我们的表现势必会成为孩子的“榜样”。而且,如果我们自身就要求完美,那么对孩子的要求也就会变得非常严格,这种约束与影响都会使孩子开始学习我们的思维方式。他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要认真,比我们更加追求完美。

所以,要纠正孩子的这个毛病,我们要先从纠正自身开始做起。首先,我们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对于他的表现我们没必要斤斤计较,说话时也要适当放慢速度,多一些面部表情,这会让孩子放松下来;其次,我们尽量不要表现出对自己或对他人的不满意,尤其是不要总将注意力放在做错的事情上,要多想想自己或他人做得好的地方;最后,我们要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不一定非要立刻就去改善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且也没必要总对孩子吹毛求疵,也不要经常要求他立刻纠正他的错误。

▲ 针对孩子的特点来纠正他的“苛求完美”

虽然同为苛求完美,但每个孩子所“苛求”的重点却不一样。

有的孩子苛求自己的学习。尤其是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刚接触作业他可能会对其格外认真。就像上面故事中的琪琪那样,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和他进行交流,看看他到底为什么会不满意、为什么要不断重复。如果他是因为自己写得不好看,我们就要提醒他这样的练习可以留到其他时间去做,不要在作业上浪费时间。如果他依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或者无法判断的话,我们可以让他先保留一次写完的作业,然后再在另一个本子上去重新写一遍,这时他要努力纠正他觉得写得不好的地方。第二天上学时他再将两个作业都拿给老师,请老师给评判一下,如果老师反应差不多,此时我们就要提醒他不要再做第二遍作业了。

有的孩子苛求自己的生活。比如,他会要求自己的东西不能乱放,如果我们动了,他会重新再摆一遍。他会主观认为东西就该是那样子放的,只要他觉得不对劲他就会去更正。比如,我们原本帮他收拾好了房间,但他觉得很多东西摆放的位置不对,他重新摆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心情平静,要么是帮着他做到他想要的效果,要么是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他看问题的角度会变宽,这种行为自然就会消失。不过,如果孩子是故意和我们作对,我们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看看是不是我们自身有哪里做得不对,所以才招致孩子的不满。

还有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苛求自己的外貌。为了自己的发型、脸蛋、衣服能够让自己满意,他能在镜子前面站上好久。我们看着着急,他自己其实也着急,只不过我们着急的,是他这样白白浪费大把的时间;而他着急的,则是为什么他的外表总也达不到他理想的状态。青春期的孩子注意自己的外貌,这是很正常的,在他看来自己的外貌问题是一件大事。此时我们该理解他的心理,不要去指责他,更不要与他正面发生冲突,我们可以从侧面解决。比如,我们可以给他建议,帮他处理好关于发型、脸上的痘痘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他自然就不会再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要及时提醒孩子,外貌是天生的,不可能有完美,他更应该关注自己眼前的学习与生活。

6. 玩?好哦!学习?哼!--要是玩,动作就快;学习,就磨蹭

孩子天性都爱玩,他愿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对此乐此不疲。可是一提到学习,很多孩子立刻就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动作也明显变慢了,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要多慢有多慢”,更有些妈妈将孩子的这种表现比喻为“一到关键时刻就老牛拉破车”。

一位妈妈这样抱怨说:

儿子简直就是个“两面派”,他爸爸要是周末早上跟他说:“儿子,今天咱们出去玩。”他能在几分钟之内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往往我们连衣服还没换好,他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在家门口了。可要是我在晚上跟他说:“快点把你的作业写完。”他的“磨洋工”的功夫真是无人能及。他上3年级了,老师留的作业并不算多。那些数学题,十几分钟完全就可以做完了,可他非得耗到快睡觉。一晚上别的什么都干不了,就只能做那么几道数学题。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我头疼极了。如果他能把他玩耍的那劲头用在学习上该有多好呀!

我们可以理解这位妈妈的无奈,也许在我们家里,也有这样一位“偏好在学习上磨洋工”的孩子。在我们眼里,他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在老师眼里,他也是不好好学习的学生。面对他“玩时快,学时慢”的状态,我们恨不能打开他的脑袋帮他将这两点做一个对调。

可是心急归心急,我们总要对症下药。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慢性子,我们一味地批评甚至打骂也绝对不是好方法,我们该帮他调整心理,帮他将玩时的快动作巧妙地应用到学习中去。

▲ 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是因为他对玩有兴趣,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高他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

我们可以适当地放宽对孩子的要求,在他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去批评他,及时对他取得的一点一滴的小成绩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我们也可以寓教于乐,将一些知识融合到孩子的生活与游戏之中,激发他的探索心。平时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用功读书的故事,鼓励他向名人学习,使他明白只有用功读书、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做更多他喜欢做的事情。

▲ 遏制孩子贪玩的欲望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可玩的东西越来越多,从最初的简单玩具,到后来的高科技玩具,再到电脑中的小游戏,直到网络中的大游戏,孩子似乎是“不得不”越来越贪玩。我们需要意识到,要遏制孩子贪玩,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

首先,我们不要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我们可能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于是我们就会给他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我们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于是只要他要,我们就一定要给他买来。这样孩子玩的兴趣不知不觉就被我们给扩大了,到后来自然会难以控制。我们应该逐渐减少给孩子增加新玩具、引导他玩新游戏的机会。

其次,我们要有意识地对他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表示出肯定与称赞,同时对他玩耍时取得的“成绩”要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当他发现他学习上的成绩能够得到我们的夸奖时,他关注的重心就会向学习偏移。

最后,面对对玩已经很痴迷的孩子,我们不能一下子就阻止他去玩,而是要慢慢地减少家中能激发他玩的欲望的事物,减少他玩的机会。同时,适当增加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物品,比如各种知识类书籍、地图,或者一些激励人学习的字画、装饰等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家中的气氛,要用一种文化氛围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类推荐
  •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这本书不会告诉父母如何让孩子取得高分,但它是孩子取得高分并成为顶尖人才的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父母在阅读本书汲取家教智慧的同时,还能发现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方。
  •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从孩子眨着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开始,到入幼儿园、上小学、升中学、考大学……家长的使命并不仅仅是抚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就是为家长提供宝贵意见,为他们培养合格人才现身说法。
  • 孕育健康宝宝四步曲

    孕育健康宝宝四步曲

    本书共分四篇,包括孕前准备、孕期保健与胎教、产后护理及防病、0~3岁婴幼儿喂养与智力开发。介绍了在这个过程中孕产妇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并指出了具体应对方法。
  • 实用胎教知识一本通

    实用胎教知识一本通

    本书将向您阐释在胎教中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所有领域的启蒙教育和人格培养,内容丰富,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强。阅读本书有助于年轻的准父母们能轻松地解决十月怀胎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打消顾虑,使其变成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美好经历。
  •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大人很不相同,他们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给孩子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要帮助孩子,家长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待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难关。
热门推荐
  • 中国合伙人

    中国合伙人

    以新东方三驾马车为原型创作,讲述了八十年代的三个大学生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的青春史、创业史。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相识于燕京大学,他们在入学的第一天不打不相识从此结下了一生的友谊。三个人在肆意的青葱岁月里情比金坚,大学毕业后各自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但都因为友情重又聚首,白手起家,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就在三人到达人生顶峰的时候,危机却最终爆发,三兄弟不惜割袍断义、分道扬镳……黄晓明、邓超、佟大为华语影坛三大型男联袂演绎东方新梦想!
  • 圣源之巅峰战绩

    圣源之巅峰战绩

    圣源,最初的战役。已经走到最后,新的游戏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全系模拟,打破键盘鼠标的竞技模式。圣源,巅峰战绩。新的征程,新的传说,就在这里,即将展现在你们面前。巅峰战队,大神回归,神秘身世,看主角携手挚爱一起成就真正的巅峰战绩!
  • 拓

    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徐安全到乡下堂哥任职的村子里承包土地自主创业,就在开荒的当儿挖掘了一块据说是水浒人物时迁的墓碑,于是一场围绕时迁文化发掘与开发的地方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结果将这个大学生的承包费及土地流转费成为泡影。大学生在苦涩中到文化站去拓古人碑石,结果发现他挖掘出的时迁墓碑还静静地躺在文化站的一个废弃的角落里。小说讽刺了当下发展经济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异化使用,具有极强的当下性和反讽性。
  • 81日契约少女

    81日契约少女

    还记得儿时课本上那个七色花的故事么如果那是真的呢真的存在着的七色花妖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秋.滥觞

    秋.滥觞

    原本唯美的生活、如今变得血雨腥风、是什么让她如此,我们只能观望,这个回不去的青春!
  •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再升级,深入探究日本国民性起源!《史上最强日本史2》,第一部惨遭封杀后依然坚挺,销量轻松飚破20万册!《史上最强日本史2》,扬眉吐气,最全面记录万历抗日援朝之战的历史通俗读物!《史上最强日本史2》,职场晋升必读!比《德川家康》更好看的德川家康,为你深度剖析创业成功背后的厚黑秘笈!
  • 轮回酒店

    轮回酒店

    你的旧命已死,新生将归我所用。一旦腕表颁布新的任务,无论任务如何匪夷所思恐怖入厘,你都必须将其完成,否则,死。不要想借助任何方式逃离这所酒店,对于你而言,除了这所酒店以外,世上不再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一旦离开,死。那又如何?反正你已经死了一次了。在面对光怪陆离的死亡事件和匪夷所思的僵尸灵体,你的新生将继续,还是凋零?酒店早已做出了安排。(起点名为地狱酒店,望捧场)
  • 亲情与金钱

    亲情与金钱

    这就是,我生活中,真是发生的事情,我想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大家一看便知,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 续白话聊斋故事(上)

    续白话聊斋故事(上)

    关于聊斋故事类的书,也有不少,我以前也看过很多,觉得很不过瘾,自己又看得懂文言,为何不自己来编写一部《白话聊斋故事》呢,便开始动手了。既然要写,都要写得和前人有点不一样,那本书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首先,采用流畅生动的现代语言,还体现出了现代语言的美感,而不像很多少儿型的聊斋故事那样简单幼稚。其次,我也参考了各种已出本书了的,有关聊斋故事书的选编情况,自己再把《聊斋志异》通读一遍,尽量做到不遗漏优秀编目,把最精彩的聊斋故事,呈现给大家。再次,本书极尊重原著,而又富有个人特色,把故事写得娓娓动人,显出原著的韵味。改编《聊斋志异》的书很多,希望本书能脱颖而出,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欢。
  • 我的阴阳手机

    我的阴阳手机

    肉体是由物质组成,灵魂是由欲望和邪念组成。故事的主人公林飘然,偶然得到一部阴阳手机。这部阴阳手机可以连接阴界和阳界任何人的电话。从此飘然通过阴阳手机了解了不少阴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