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500000003

第3章 先贤圣哲(2)

庄子的妻子死了的时候,惠施前去吊唁。他看到庄子坐在地上,边敲瓦盆边唱歌,就说:“你的妻子跟你过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辛苦一生,现在她死了,你不哭就够可以了,还唱歌,这恐怕太过分了。”庄子说:“并不如此。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不哀伤呢?可是后来一想,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样的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当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的时候,而我却还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做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啊!所以才不哭了。”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庄子的世界观,即视人的生死为自然规律,生不足乐,死不足悲;蔑视权贵,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庄子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兼并对方互相混战不休,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的时代,因此庄子的超脱厌世思想也更趋极端。他甚至认为人兽杂处的时代是至德之世。

《逍遥游》、《齐物论》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哲学巨著和文学杰作,是珍贵的古代文献。

庄子用奇妙的寓言和生动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思想。《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讲:北海有条大鱼,名鲲,个子大得不知有几千里,它一变而成鸟叫鹏,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长。鹏奋起飞翔,翅膀像从天上垂下来的云彩。鹏趁着海水震荡飞往南海,激起三千里海浪,掀起旋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高空。小雀们听说后嘲笑大鹏说:“它何必飞那么远呢?我向上飞还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草香蒿中翱翔,已经是飞的顶点,还要飞哪里去呢?”小雀不理解大鹏而嘲笑它。庄子认为,不论是大鹏雄飞万里,还是小雀腾跃蓬蒿之间,只是大小差别,其实它们都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只有想不受时空局限而任意遨游的人才能进入“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境界——消遥游。

庄子塑造了一个最典型最美好的人物。他描述道:在藐姑山上住着一位女子,她的皮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丰姿像处女一般秀美,不吃五谷,只吸风饮露,平日乘着云气,驾着飞龙,在四海之外遨游。她的精神凝聚专一,能使万物免受病害。她同万物融为一体,洪水涨到天一样高也淹不着她,大旱时山石都烤焦了,她也不感觉热。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境界。人们平时的是非之争、唇枪舌剑,在庄子看来都是劳心骨而无谓的。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浑为一体,都是“道”派生出来的,本质是一样的,于是就有了《齐物论》中庄周化蝶的寓言。一次庄周做梦时,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感到很惬意,竟忘了自己是庄周。过了一会他醒了,感到惊疑不定,不知怎么又变成庄周了。于是,他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做梦或是蝴蝶做梦了。这则寓言其实意在说明庄周也罢,蝴蝶也罢,外形虽变,其实质“道”没变。

庄子还说,天下没有比鸟兽新生的羽毛尖端再大的东西了,而泰山是最小的,没有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的,而寿至800岁的彭祖则是短命鬼。这种说法恰与人们的常识相反。庄子认为,虽然事物千变万化给人以万物各异的感觉,如果能认识到事物本质都是“道”,万事万物就变齐同了。这就是他的齐物论。

庄子生活的时候,正值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与世无争的庄子却没有置身事外。为了维护自己的学说,他也不怕劳累身心,不遗余力地对以儒家为首的名家各派都进了批评。他说:“古代的圣人品德真是太完备了。他们可以与神明比美,他们把天地当作准则。使天下得到和平与字宁,思泽施及百姓!不仅通晓大经大法,而且也了解大经大法所包含的细枝末节。无论政务有多少头绪,大的也罢,小的也罢,精的也罢,粗的也罢,道的运行无处不在。”

庄子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学生想把他的丧事办得排场一些。一向甘于淡泊,只求与天地合为一体的庄子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他幽默地对学生说:“我死以后,以天地作为棺木,以太阳和月亮作连城之璧,以星星为珠玑,以天地万物作院葬之品。难道我用这样的葬具还不齐全吗?为什么还要增加我的表葬费呢?”学生也被逗笑了。回答说:“我们恐怕乌鸦和老鹰把老师范吃掉了啊!”庄子说:“天葬被乌鸦和老鹰吃掉,土葬被蚂蚁吃掉,你们把我从这个嘴里夺来给那个,不也太偏袒着另一方了么?”

庄子当时已经接触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问题。他把道家哲学思想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来阐述,含义深刻且想像力惊人。比如他说过这样一则寓言:任公子钓大鱼,用巨大的鱼具和50头牛的肉作钓饵,坐在会稽山顶,钓东海的鱼。钓了一年,钓起大鱼后,任公子将鱼分给浙江以东至湖南嶷山的人吃肉,到最后人们都吃够了鱼的肉。这则寓言构思奇特,启示人们只有那些有远大理想,才识过人而又不急于求成的人,才可大有作为。

庄子才华横溢,行文汪洋恣肆,所用词汇如万斛珠泉随地涌出。他创造的众多词汇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比如:“鹏程万里”、“蓬雀安知鸿鹄之志”等等,至今还常常为人们引用。

名人名言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

墨子:主张兼爱的墨家创始人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墨子的出生何地,历来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

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墨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他又认为,鬼神能“赏贤而罚暴”。他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说成是一回事,认为天鬼是专门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实际上成了墨子所操持的工具。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谈辩者谈辩”,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他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常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并把“无故从有故”,即没有理由的服从有理由的作为辩论的原则。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另外,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关于“倍”、“平”、“同长”、“中”、“圜”、“正方形”、“矩”、“直线”等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墨子还给出了应用三点共线来测高和测远的数学命题,汉以后弩机上的瞄准器“望山”也是据此发明的。此外,墨子还对十进位值制进行了论述。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墨子则是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他明确指出,在不同位数上的数码,其数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数位上,一小于五,而在不同的数位上,一可多于五。这是因为在同一数位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当一处于较高的数位上时,则反过来一包含了五.十进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所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墨子对物理学有精深的研究。他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墨子为探讨光与影的关系,并进行了著名的小孔成像实验。他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这是因为光线经过物体再穿过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物体上方成像于下,物体下部成像于上,故所成的像为倒像。他还探讨了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斜正、光源的远近的关系,指出物斜或光源远则影长细,物正或光源近则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则影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墨子还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墨子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罂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加以巧妙地利用。

墨子是一个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备水”、“备穴”、“备蛾“、“迎敌祠”、“杂守”等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墨子思想中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这是他思想中落后和错误的方面。但他又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以羽毛为衣,水草为食,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突出强调了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都是有价值的思想。

名人名言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不急,非士无与虑国。

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孟子:推行“仁政”的儒家亚圣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年,邹国人。孟子一生以宣传孔子儒家的仁道学说为已任,他游说诸侯,聚徒讲学,著述言说,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学术思想对儒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后世统治者尊封为“亚圣”。

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出生于邹(今山东邹县),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子3岁时丧父,他在母亲的抚育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同类推荐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刘邦创业记

    刘邦创业记

    这是一部草根闯荡终极职场的实录。刘邦出身农家,年过而立才当上了大秦帝国的基层乡镇干部。就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却在秦末的动乱中脱颖而出。他仅仅用了不足三年时间就把自己的几十名追随者变成了几十万,从泗水亭长混成了汉王。他又用了四年时间,与自己的朋友兼兄弟、历史上最强悍的军事家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把看似不可战胜的楚霸王逼死在乌江口。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又用了七年时间收拾秦帝国留下的烂摊子,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汉王朝。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模式历经千年仍有借鉴意义。
  •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本书分为逸才毛泽东、神武毛泽东、智者毛泽东三部分,多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全书近40万字,以丰富的材料,全面详实叙述了王懿荣的家学渊源、生平交友、跻身殿堂、金石巨匠、发现甲骨文以及爱国爱民和血洒京师的伟大爱国学者一生的事迹。
热门推荐
  • 狐王传说

    狐王传说

    在克里特世界的西大陆上,莱德尔游牧民族和普利达尔帝国一直以依迪亚山脉为界,相互争斗,都想吞并对方,彻底统治西部大陆。然而,双方常年争持不下,不分胜负。终于,在赛博尔帝国接替了原来的帝国之后,在第一任君王凯尔曼-科里亚的命令下,两国才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然而,凯尔曼的称帝却另有隐情,建立新帝国的另一位英雄格里菲特的故事由此浮出水面。
  • 人际关系决定一生

    人际关系决定一生

    各种各样的社会科学研究指出,如果你善于和人沟通。不管你现在从事什么,将要从事什么,那么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已经走了90%左右,只要在专业知识上再努力一点,你的人生价值就会得以实现。
  • 灾厄王座

    灾厄王座

    吾从另外一个世界驾临于此,掌管世间所有灾厄。吾摩下有八百万魔神听令,汝等为何不拜。吾编织着梦魇,品尝着情绪,玩弄着灵魂,汝又对吾如何。当旧纪元将要终结,新纪元即将开始,众生万灵群神又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少年带着丑仆踏上寻亲之路的故事,无关卑微或者伟大,只想为她撑起一片天空。————分割线————通俗版简介:穿越了,爱人不见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网游萌恋:大神的小透明

    网游萌恋:大神的小透明

    网游悬赏巨资寻某游戏玩家。“100J找逝水名花方位,杀者截图赏500J。”身为游戏代言人,洛洁不得不去游戏中打打酱油,奈何玩个游戏被人当作人妖截杀,被踢出帮派,号被轮白了,最后又告诉她若是不甘的话可以借个大号去决斗,乖乖,等到她上大号的时候却惹了个竹马BOSS哥哥。腹黑的BOSS哥哥明明就是爱着她的,偏偏闷骚,不说爱她却以‘为了不和陌生人成亲’的理由和她完成千年情缘任务,一步一步的把她给弄进爱的陷阱中,可她却以为在攀豪门不敢见面、不敢多上线,哪知又引起了一连串的误会。
  • 神赐革命

    神赐革命

    腐烂的世界,强大的“神赐”,王者的坠落与重生。即使我死去,也要改变这个世界......
  • 戊戌追杀令

    戊戌追杀令

    章京杨锐在军机处当值,太监阿昌突然匆匆赶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皇上宣你觐见!”杨锐听了,不禁打了个愣惊,皇上要见我?他从窗口看了看天色,估计已近申刻了。凭直觉,他觉得这个时候召见,肯定是皇上有重要的事!……本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敬堂、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汉昌先生共同编著,讲述了清末戊戌变法时的故事。
  • 阵御万世

    阵御万世

    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打破。为了复仇与拯救白凌远离了家乡。仇人在何处?那传说中的宝物在何处?为了目的白凌从弱小变为强大,但心爱之人却......
  • 回首流年不悔

    回首流年不悔

    时针在不停的转动,时间亦在不停的流逝着。那一年的那一天,他与她悄然相遇。不知为何,命运使他们开始有了交集。初遇,邂逅悄然而至。开始的开始就是如此,后来的后来也就一直这样发展下去。若两人分隔两地,地方上的距离会成为心与心之间的那道墙么?当蓦然回首之际,或许才会发觉,原来爱你已成习惯,你的一犟一笑早已刻进心里,只是你却一直忽略了我的存在,但我依旧不悔自己的付出,只因我爱你。时光带不走的是回忆,还有感情;岁月消逝了的是容貌,却并非是我的心。我心如初,流年不悔…………
  • 腹黑丈夫彪悍妻

    腹黑丈夫彪悍妻

    为了挽救颓危家族,她像拜金女一样给自己标价、挤入豪门钓金龟婿。钓夫顺利,谁知老公腹黑、反给她下绊。我们用最轻浮的姿态对待爱情,却贪心的渴求得到最昂贵的一世长安。
  • 《红颜劫:美人何处》

    《红颜劫:美人何处》

    她喜爱自由,却可望不可及。她本是秀女,缺甘愿扶持自己姐妹。而她们才貌双全,在这深宫大院明争暗斗,忘却自我,忘却共同的初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后宫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的,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低眉敛袖。她似乎已是女人里的幸运儿,她还保留一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