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1000000031

第31章 中亚地区安全有乱局(1)

“9·11”事件发生后,特别是美军向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以来,中亚地区成为举世关注的一个焦点。中亚即亚洲中部内陆地区。根据西方地缘战略理论,中亚地区属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是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枢纽,是大国、强国控制欧亚大陆、维护霸权利益的必争之地。这一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存在着“三股恶势力”的恐怖威胁,加之阿富汗问题没有得到顺利解决,导致2012年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异常复杂。

一、中亚地区安全形势概述

中亚(中亚细亚)历来是欧亚大陆的兵家必争之地。苏联解体后,中亚出现了所谓的“战略真空”。如今,这一地区是俄罗斯、美国、中国和其他相关国家利益交会之地,成为至今尚未彻底摒弃冷战思维的大国争夺的对象,特别是在地缘政治与经济合作等敏感领域的竞争尤为突出。

(一)被称为“心脏地带”的中亚地区

“中亚”一词所指的范围,学者们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提出将中亚地区分为广义的中亚和狭义的中亚。广义的中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初的规定,其范围西起里海,东到大兴安岭;北自阿尔泰山、萨彦岭,南至喜马拉雅山。全部或部分属于中亚地区的国家有7个,即阿富汗(北部)、中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内蒙古)、印度(西北部)、伊朗(北部)、蒙古国、巴基斯坦(北部)和原苏联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狭义的中亚以阿姆河和锡尔河西河流域为中心。苏联解体后,这一区域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已形成一个比较共同的政治文化区域,因而,狭义的中亚一般来说是指中亚五国。鉴于本书是阐述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因此,以下所指的中亚,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六国。

中亚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其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是东西交会的枢纽,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今的欧亚大陆桥均贯通于此。历史上这里就是大国称霸的必争之地,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皇俄国、苏联都曾在这一地区建立过有效统治。英国的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在20世纪初就断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这里的“世界岛”指的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指的是从东欧到中亚的广阔地带,而中亚正好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冷战时期,中亚属于苏联的领土范围;冷战结束后,原属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中亚各国纷纷独立,使得由它们组成的中亚地区开始作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整体出现在欧亚大陆的舞台上。近年来由于受能源争夺日益激烈、严峻的国际反恐形势以及与中东在地理上临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亚地缘战略价值凸显,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关注点。中亚国家在生存问题上倚重俄罗斯,在大国关系中看重美国的全球地位,在发展问题上借重中国。

在大国中,中亚国家与俄罗斯传统联系最为密切,沟通机制最多,故而对俄罗斯依赖最多,对俄政策也最为纠结。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在选择政治道路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在安全和经济方面不得不倚重俄罗斯,同时又不愿意被俄罗斯控制。除了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保持了平稳而密切的关系外,其他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关系中的问题都比较多。中亚国家与美国的关系较多体现在安全领域,美国帮助中亚国家培训军官,为中亚国家提供军事装备,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军事基地。中亚国家独立伊始就确立了类似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框架,但在实践中基本走的是威权政治道路。它们希望在发展中得到西方的支持,但也惧怕西方在本国扶持反对派和非政府组织以及搞“颜色革命”。长期以来,政治上的分歧是影响中亚国家与西方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中亚国家尊重中华文明,也羡慕中国发展速度,但对于中国不是很了解。尽管中国重视与中亚国家发展安全合作,但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表现最为突出。中亚国家欢迎中国的投资、援助和技术,但担心成为中国的经济附庸和受到所谓的移民威胁。双方要全面提升关系,还需要夯实社会基础。中亚国家希望大国在中亚地区能够合作,促进本国的稳定和发展,不希望大国干涉本国内政,害怕被大国当作交易的棋子。它们希望大国给它们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而不是逼迫它们与另一方为敌。这样,它们就能够从大国之间的竞争中渔利。对于中亚国家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保护伞是可靠而长久的,它们注定要靠搞多边平衡才能求得生存。

当下,中亚地区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大国在中亚的争斗越来越激烈,竞争与合作并行,大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各方力量此消彼长,呈现动态的均势。俄罗斯提出欧亚联盟构想,强势推进独联体经济和军事一体化。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意欲实现美国在阿富汗军事力量在中亚的重新部署,将中亚从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密切联系中剥离出来。俄进美变,俄美之间的争斗仍是主流。相比之下,中国在中亚的影响非常有限,但上升势头很快,引起各方警惕。如果说俄美在中亚的利益诉求是刚性和全面的,也是相互冲突的,那么中国在中亚的利益诉求则是弹性和局部的,对于俄美之间的冲突起到了缓冲作用。

(二)反恐战争催生中亚演变

长期觊觎中亚战略地位与资源的美国,借反恐战争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世界岛”的心脏地带。美国在中亚及邻近外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存在,改变了这一地区作为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地缘政治特点,形成了该地区地缘政治多元平衡的新特点,同时,还可保障邻近的里海油气资源地区的安全及输出通道的顺畅,使这里的油气资源成为西方安全、便利的替代能源。

美军进入中亚,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力,加之这一地区现有的多边国际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独联体框架内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中亚合作组织等,是构成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多元平衡”的相关因素,有关各方今后都会在这一敏感地区政治较量的消长变化中,为自己谋取实际利益。目前美国在中亚侧重的是军事利益,但从长远看则是战略能源利益。如今到中亚的人们,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机场可以看到多国部队军用飞机的起降,在塔吉克斯坦宾馆可以看到驻扎在那里的法国士兵进进出出。对于中亚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受其直接影响的中亚地区国家自己如何看待、如何感觉,是这种演变的实质意义所在。

在“9·11”事件前,与中亚利益相关的大国主要是邻近的俄罗斯与中国,现在美国人也进入了这一地区,但俄罗斯仍是中亚国家主要的安全保障力量。俄在中亚已有很长时间的军事存在。美军进入中亚后,过去的战略平衡被打破。美国不仅在能源领域,而且在军事领域进入了以前只有俄罗斯存在的领地,这是“9·11”事件后中亚地缘政治发生的变化。美国在中亚的存在会对俄造成一定影响,俄也在采取措施继续加强在中亚的存在,会更重视在这一地区的发展,而不会失去这块阵地,俄美两国在中亚最终会找到战略利益平衡。在阿富汗塔利班时期,中亚国家长期生活于恐怖状态,非常担心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因为那时的阿富汗集中了中亚、南亚地区的破坏力量,这些恐怖组织会直接危及中亚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反恐战争打响给了中亚国家借西方反恐联盟之手消除自身安全隐患之机,何乐而不为?中亚国家为多国部队提供军事基地、空中走廊等便利,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中亚国家独立后,特别是阿富汗反恐战争以来,尽管外部安全环境变化巨大,国内政局风云变幻,中亚国家仍维持了政治经济稳定,有了自己独立的治理国家的体制,有了自己独立的民族文化。在未来,中亚国家独立的政治、文化体系还会有更大发展。同时,独立后的中亚国家也需要拥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卫本国来之不易的成果。中亚的重要国家哈萨克斯坦认为,哈自身有着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量,完全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哈萨克斯坦也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反恐战争也使得中亚各国可借大国之间相互制衡之机,借地缘与能源的优势,提高自身在中亚事务中的主导权,为本国谋取最大的安全与经济利益。

(三)安全威胁迫使各国加强军力

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后,各国根据内外形势的变化,相继提出并确立了“纯防御”战略、“均衡防御”战略、“足够防御”战略等,尽管战略称谓略有不同,其实质都强调奉行以“维护自身安全与中亚地区和平,防止战争”为基本指导思想的防御性军事战略方针。中亚国家地处欧亚腹地,是各种矛盾的交会处,因此面临着多种挑战和威胁。由于宗教、民族、领土和资源等问题引发的恐怖主义日益猖獗,贩毒、武器走私问题日益严重,对中亚各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9·11”事件的发生,更给中亚各国敲响了警钟。因此,五国普遍认为,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军队建设,以确保自身的安全。2012年11月14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首都阿斯塔纳表示,哈希望与中亚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

依托区域联盟,构建防御体系。中亚各国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军费投入有限,加之中亚地区面积较大,地形特殊,环境恶劣,遍布高山、丘陵、沙漠,基于安全的需要、各自的国情以及彼此的天然关系,中亚各国在军队建设上十分强调依托地区性军事联盟,构建共同防御体系。一是签订多种双边军事合作协议。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亚有关国家先后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保卫独联体边界协议》《相互利用对方边境设施的协议》《2001年前军事合作纲要》《经济军事联盟条约》等,通过这些协议,明确了在军队建设上合作的原则和基本指导思想,确立了在防御部署、防空、边界保卫、军事训练、武器供应、装备维修等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二是组建中亚联合快速反应部队。2000年初,哈、乌、吉、塔四国签署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地区安全条约;2000年6月,建立了“独联体反恐怖主义中心”;2001年5月,决定组建中亚联合快速反应部队;2001年12月28日,哈、乌、吉、塔四国首脑一致同意建立新的地区性合作机构“中亚共同体”。三是组建中亚维和部队。在美国等北约国家的支持下,中亚有关国家组建了“中亚维和营”,目前已由最初的1个营发展为哈、吉、乌3国各1个营。四是建立中亚五国联合防空体系。中亚国家于1993年底决定建立中亚联合防空体系,并积极与俄罗斯加强在防空领域的合作。从性质上说,中亚五国联合防空体系是独联体联合防空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亚五国确保防空安全的重要步骤。五是建立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机制。2000年4月,哈、吉、乌、土等六国领导人签署了联合声明,准备在打击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

抓住“反恐”契机,推进质量建军。“9·11”事件之后,中亚各国进一步确立了质量建军的方针。建军之初,中亚国家在军队领导指挥体制上基本承袭了原苏军规模大、层次多的模式。近年来,中亚各国都对军队领导指挥部门进行了优化,“消除重叠和无效的环节”。其中哈萨克斯坦对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大精简;吉尔吉斯斯坦重新划分了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职能;乌兹别克斯坦参照西方的做法,于2000年9月任命了文职国防部部长,并组建联合参谋部,还实行了军-旅体制。一些国家还建立或调整了战区指挥体制,如哈萨克斯坦就决定按防御方向成立四大军区,即东部军区、南部军区、西部军区和北部军区。其次是进行兵役制度的改革,推进军队职业化建设。如哈萨克斯坦就对军官服役条例进行了修改,规定军官服役期满后,还可续签35年服役合同。再次是加强部队实战演练,提高战略水平。近年来,中亚国家有针对性地加强了部队演练,每年都举行师以上规模的军事演习,还多次联合举行防空演习,以检验中亚国家联合防空体系的效能。此外,各国加快了武器装备现代化步伐和官兵的教育训练。中亚国家独立后,武器装备仍沿用前苏军制式,许多武器装备已达到或即将达到服役年限。各国相继加快武器的更新换代,哈萨克斯坦就与俄罗斯签署了共同研制防空武器的协议,1993年至2001年,哈、乌、土等国分批从俄引进了苏-25、苏-27、米格-29等先进作战飞机、C300防空导弹及多种新型雷达等装备。中亚国家十分强调要按照现代战争要求,加强军官培训,特别是把提高军官的素质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有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还制订了《2005年前军事科学及军官培养计划》。除利用本国军事院校培训军官外,还把部分军官送到俄罗斯、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代培。

二、“上合组织”稳定中亚地区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组成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双边形式之外的多边合作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中亚地区的重要组织,对地区事务具有影响。

(一)“上海五国”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上海五国”机制诞生于1996年4月26日,其初衷旨在增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边境地区的军事信任,共同谋求边境和平。为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与上述四国即开始就边境裁军和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互信举行谈判。在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首次在上海举行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7年4月24日,五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同类推荐
  •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从钩稽30年代以来世界公共行政的历史开始,深入研究了国外当代行政改革的动因、进程、主要措施、客观效果及其经验教训,对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个简单的常识是:不深入研究就无法了解,不了解也就无从借鉴。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一些国家掀起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
  •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本书回顾了自发现美洲大陆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这三百多年来的世界大国海洋力量的兴衰;比较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等海洋霸主的更替,指出了经济力量、金融力量和海洋力量三者在大国崛起中缺一不可的关系,并指出我国未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海洋史画卷。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本书从1956年至1982年就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与开创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和关键事件作了再现和分析,理清了道路发展的历史逻辑,廓清了思想上的迷雾。
  •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本书包括:大学生村官的使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项目的选择与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企业文化建设。
热门推荐
  • 脑洞大陆

    脑洞大陆

    每一章为独立小故事,互相之间却有微妙的联系。这是一个每个人都一本正经逗比的世界,国王、大臣、百姓全都是可爱又独树一帜的混蛋。阅读轻松,聊以消遣。这是写给不正常人类的童话,请让我把你的逻辑掏出来喂狗吧!
  • 碎相思

    碎相思

    女主无意模仿一张不明朝代的刺绣仕女图后意外穿越,化身为伊府夫人顾念儿,无奈却失去前世今生的记忆。顾念儿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与三皇子南弘宇、相国之子慕天昊产生了情感纠葛。在意外得知了伊成奚的秘密之后,顾念儿与之成为了知己。无奈伊成奚为了帮助三皇子南弘宇的皇室纷争,不得不多次舍弃自我情感。顾念儿在伊府、皇宫和自我的小世界中徘徊。一次次的得到,一次次的失去,想放下,心却不由衷的想起。顾念儿只想简单的生活,却不知为何有如此多的人紧追不放。在多次的危机中,念儿因祸得福结识了众多心心相惜的好友,在这陌生的时空,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人心是最值得珍惜的,只求上苍不要无情剥夺。
  •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在众多的古代管理典藏中,历代帝王将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更具实用性的一支。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明君贤相层出不穷,其中积累起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相当丰富,许多君主将相都总结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当今的视角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 西游之牛魔王作乱

    西游之牛魔王作乱

    看着昨天才勾搭上的铁扇公主,牛魔王愁眉不展。铁扇公主一脸娇羞道:“夫君,我有了。”牛魔王不禁沉思道:“这真是我的吗?”
  • 失宠公主:冷王的血色妖瞳

    失宠公主:冷王的血色妖瞳

    他,是临月国的七皇子祈王,因为血色的瞳孔而受到无尽的冷落和欺辱。世人都说他是恶魔转世,就连自己的父皇和兄弟姐妹们也是如此。他是临月国最俊美无双,最才华横溢的男子,却因着血色的瞳孔而饱受世人的疏离和排挤。她,是倒霉特工重生后的青溯国的失宠公主,一出生就眼见着生母死在自己的面前,而后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在后宫之中苟且残活着,没有父皇的疼爱,没有兄弟姐妹的关爱,她有的只是她自己……
  •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召唤时光的女孩

    召唤时光的女孩

    我夏青柚,作为全市最出色的特优生,学习成绩第一,长相人气第一,才艺表演第一,我的外号是夏第一,我的人生准则是第一,我的灵魂信仰是第一。没有错,第一就是我全部的骄傲和尊严。可是,偏偏因为有个不靠谱的老妈,我耽误了升学考试,进入了这个乌烟瘴气、龙蛇混杂、一塌糊涂的学校,从此偏离了辉煌的人生轨道。我才不屑与这群后进生为伍,我才不会因为那个倒数第一长得帅就被他迷惑!什么?要我当你的女朋友?那就请先告白吧!
  • 白发王妃:邪王逆天盛宠

    白发王妃:邪王逆天盛宠

    莫失莫忘,莫离莫弃。我没有忘记你,你是否记得我?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是他还是她

    是他还是她

    千年的轮回,终于等到了她。平凡的人注定有不平凡的人生,当你从他变成她,一切的计划都被打乱。尘封的记忆被一点点的揭晓,他是否能承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