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000000014

第14章 京宦生涯(13)

大人念及京中恐无钱用。男在京事事省俭,偶值阙乏①之时,尚有朋友可以通挪。去年家中收各项约共五百金,望收藏二百勿用,以备不时之需。丁戊二年不考差,男恐无钱寄回。男在京用度自有打算,大人不必挂心。此间情形,四弟必能详言之。家中办丧事情形,亦望四弟详告。共发孝衣几十件?飨祭几堂?远处来吊者几人?一一细载为幸!

男身体平安。一男四女,痘后俱好。男妇亦如常。

闻母亲想六弟回家,叔父信来,亦欲六弟随公车南旋。此事须由六弟自家做主,男不劝之归,亦不敢留。

家中诸务浩繁,四弟可一人经理。九弟、季弟必须读书,万不可耽搁也。九弟、季弟亦万不可懒散自弃。去年江西之行,已不免为人所窃笑,以后切不可轻举妄动,只要天不管地不管,伏案用功而已。男在京时时想望者,只望诸弟中有一发愤自立之人,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万望家中勿以琐事耽搁九弟、季弟,亦望两弟鉴我苦心,结实用功也。

男之癣疾近又小发,但不似去春之甚耳。同乡各家如常。刘月槎已于十五日到京。余俟续呈。

男谨禀

道光廿六年正月十八日

【注释】

①阙乏:缺乏。

【译文】

儿子国藩谨禀父母亲大人礼次:

正月十五日,接到父亲、叔父十一月二十日所发手书。敬悉一切,但信差于十二月廿八日在长沙启程回京,不知道四弟为什么还没有到省城?

祖母的葬地,易敬臣的说法很对。儿子去年冬天已写信给朱尧阶,请他选一块地方,现又寄信与敬臣。尧阶看妥之后,可给敬臣看一看,以尧阶为主,以敬臣为辅,尧阶看定之后如果没有一点疑义了,不再请敬臣也可以;如果有疑义,那就请他二人商量(儿子的信先寄去,如果请他时,四弟再写信去)。儿子有信禀告祖父大人,不知祖父大人答应没有?如执意不听,那就遵命不敢违抗。求父亲大人相机而行。

大人挂念京城恐怕缺钱用。儿子在京城事事俭省,偶尔遇到缺钱的时候,还有朋友可以挪借。去年家里各项收入大约共五百两银子,希望收藏二百两不用,以备不时之需。丁、戊两年我不参加选拔官员的考核,恐怕儿子没有钱寄回家。儿子在京城的用度自己有打算,大人不必挂念,这边的情形,四弟一定可详细介绍。

家中办丧事的情况,希望四弟能详细地告诉我。共发出去几十件孝衣?飨祭有几堂?从远处来吊丧的人有多少?请一一详细写明。

儿子身体平安。一男四女,出过水痘以后都好了。儿媳妇也如常。

听说母亲想叫六弟回家,叔父来信,也想要六弟随官车回家,这件事要由六弟自己做主,儿子不劝他回,也不留他。

家中事务浩繁,四弟可以一个人经理。九弟、季弟必须读书,万万不可耽搁。九弟、季弟也万万不可以懒散自弃。去年江西之行,已不免为人家暗笑,以后切不可轻举妄动,只要天不管,地不管,伏案用功罢了。儿子在京城时刻想的,只希望弟弟们中间,有一个发愤自立的人,虽说不一定得考取科名,也是儿子的大帮手。万万希望家里不要拿一些琐细事,耽搁九弟、季弟,也望两位弟弟鉴于我这一番苦心,能真的扎实用功。

儿子的癣疾近来又小发,但不像去年春天那样厉害。同乡各家如常。刘月槎已在十五日到京,其余等以后再行禀告。

儿子国藩谨禀

道光廿六年正月十八日(1846年2月13日)

【精华点评】

六弟曾国华于1845年10月23日到达京城,在长兄曾国藩的督教下用功读书。书信中,母亲想念儿子,而曾国华是过继给叔父曾骥云的儿子,所以书信中叔父也来信希望曾国华回老家。对于六弟回家一事,曾国藩让他自己决定。之后曾国华一直逗留京城,直到1848年11月14日离京南归。

季弟曾国葆(1828—1862),字季洪。他在兄弟五人中年级最小,在父兄的影响和督教下,无骄躁之气,自幼用功读书,心志高远。1859年弃笔从戎与太平军作战,后病逝于军中。

【经典格言】

男在京时时想望者,只望诸弟中有一发愤自立之人,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万望家中勿以琐事耽搁九弟、季弟,亦望两弟鉴我苦心,结实用功也。

梦寐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

(1847年3月28日与诸弟书)

【家书】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左右:

二月廿一日接到三弟正月初旬手书,具悉一切。

澄侯以十二月廿三至岳州,余见罗芸皋已知之。后过湖又阻风,竟走七十余天始到。人事之难测如此!吾弟此后又添了阅历工夫矣。黎樾乔托带之件,当装车时,吾语弟曰: “此物在大箱旁边,恐不妥。弟明日到店,须另安置善地。”不知弟犹记得吾言否?出门人事事皆须细心。今既已弄坏,则亦不必过于着急。盖此事黎樾翁与弟当分任其咎,两人皆粗心,不得专责弟一人也。

祖父大人之病久不见效,兄细思之,恐有火,不宜服热药。盖祖父体赋素强,丁酉之春以服补药之故,竟成大病。后泽六爷以凉药治好。此次每日能吃三中碗饭,则火未甚衰,恐医者不察,徒见小便太数,则以为火衰所致,概以热药投之,亦足误事。兄不明医理,又难遥度,而回忆丁酉年之往事,又闻陶云汀先生为补药所误之说,特书告家中。望与名医细商,不知有可服凉药之理否?

兄自去年接祖母讣后,即日日思抽身南归。无如欲为归计,有三难焉:现在京寓欠账五百多金,欲归则无钱还账,而来往途费亦须四百金,甚难措办,一难也;不带家眷而归,则恐我在家或有事留住,不能遽还京师,是两头牵扯,如带家眷,则途费更多,家中又无房屋,二难也;我一人回家,轻身快马,不过半年,可以还京,等开缺之后,明年恐尚不能补缺,又须在京间住一年,三难也。有此三难,是以踌躇不决,而梦寐之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望诸弟将兄意详告祖父及父母,如堂上老人有望我回家之意,则弟书信与我,我概将家眷留在京师,我立即回家;如堂上老人无望我归省之意,则我亦不敢轻举妄动。下次写信,务必详细书明堂上各位老人之意。

祖母之葬事既已办得坚固,则不必说及他事。日前所开山向吉凶之说,亦未可尽信。山向之说,地理也;祖父有命而子孙从之,天理也;祖父之意已坚,而为子孙者,乃拂违其意而改卜他处,则祖父一怒,肝气必郁,病势必加,是已大逆天理,虽得吉地,犹将变凶,而况未必吉乎?自今以后,不必再提改葬之说,或吉或凶,听天由命。即朱尧阶、易敬臣,亦不必请他寻地(尧阶二人如看得有妥地,亦不妨买)。四弟则在家帮父亲与叔父管家事,时时不离祖父左右。九弟、季弟则专心读书。只要事事不违天理,则地理之说,可置之不论不议矣。

吾身之癣,春间又发,特不如去岁之甚。面上颈上,则与弟出京时一样,未再发也。六弟近日颇发愤,早间亦能早起。纪泽《诗经》尚未读完,现系竹屋教,总多间断,将来必要请一最能专馆之人。

黎樾乔御史报满引见,回原衙门行走。黄正斋之长子于正月初间失去,至今尚未归来。邓星阶就正斋之馆,李希庵就杜兰溪之馆,系我所荐。同县刘九爷、罗邹二人及新科三人皆已到京,住新馆。江岷樵住张相公庙,去我家甚近。郭筠仙尚未到。袁漱六于正月廿四到京,现在家眷住北半截胡同。周荇农尚未到。杨春皆于正月初二日生一子。刘药云移寓虎坊桥,其病已全好。赵松原之妻于正月仙逝。舒伯鲁二月出都。我家碾儿胡同房东将归,三四月必须搬家。黄秋农之银已付来,加利息十两,兄意欲退还他。

九弟、季弟读书,开口便有自画之意。见得年纪已大,功名无成,遂有懒惰之意,此万万不可。兄之乡试座师余晓邨、许吉斋两先生,会试房师季仙九先生,皆系二十六七入泮,三十余岁中举,四十余岁入词林。诸弟但须日日用功,万不必作叹老嗟卑之想。譬如人欲之京师,一步不动而长吁短叹,但曰京师之远岂我所能到乎?则旁观者必笑之矣。吾愿吾弟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望澄侯时时将此譬喻说与子植、季洪听之。千万千万,无怠无怠。

九弟信言诸妯娌不甚相能,尤望诸弟修身型妻,力变此风。若非诸弟痛责己躬,则内之气象必不改,而乖戾之致咎不远矣。望诸弟熟读《训俗遗规》、《教女遗规》,以责己躬,以教妻子。此事全赖澄弟为之表率,关系至大,千万千万,不胜嘱切之至!伏惟留心自反为幸。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七年二月十二日

【译文】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左右:

二月廿一日接到三位弟弟正月上旬的亲笔信,家中一切事情都知道了。

澄侯在十二月廿三日到岳州,我见到罗芸皋已经知道了。以后经过洞庭湖又遇上顶大的风浪,竟然走了七十几天才回到家中。人世间的事往往也像这样难以预测!弟弟经过这件事后又增加了许多阅历。黎樾乔让弟弟带的东西,在装车的时候,我对弟弟说:“这东西放在大箱子旁边或许不保险,弟弟明日到了旅店,必须另外安放在一个稳妥的地方。”不知弟弟还记得我的话吗?出门在外的人,事事都得留心。现在既然已经弄坏了,也不必要过分着急。这件事你和黎樾乔各有一半的责任,你们两个人都粗心大意,不能只指责你一个人。

祖父大人的病吃药总不见好转,我仔细想过了,或许是有火,不适宜吃热药。祖父身体一向很强健,丁酉年春因为吃了补药,竟然得了一场大病,后来泽六爷用凉药治好了他的病。这一次每天能吃三中碗饭,这就说明身体并不很衰弱,或许医生并没察觉到,只看见小便次数太多,就以为是身体虚弱造成的,一直用热药治疗,也可能会误事的。我也不懂医学上的道理,又相距这么远,很难猜测病情,只是回想起丁酉年的事情,又听陶云汀先生被补药耽误病情的事,所以写信告诉家里。希望你们与有名望的医生仔细商量,不知道有没有改吃凉药的道理?

我从去年接到祖母去世的消息,就时时想着抽时间回一次家乡。可想要回老家,有三个难处:现在京城家中欠债五百多两银子,想回老家就没有钱还债,往返的路费还要花去四百多两银子,这些银子也很难筹齐,这是第一个难处。不带家里人回去,又怕我在家或许有什么事情拖住了,短时间内不能回京城,两边都牵挂着;如果把家里人都带回去,路费又更多了,家里又没地方住,这是第二个难处。我一个人回家,轻身快马,不超过半年就可以回到京城,等到免去我现在担任的职务以后,明年或许也还不能有新的任命下来,又得在京城闲住一年,这是第三个难处。有了这三个难处,所以直到现在还犹豫不决。而在睡梦之中,都时时想念家中老人,望各位兄弟把我的意思详细告诉祖父和父母。如果老人还希望我回家,那弟弟就写信告诉我,我把家中大小全都留在京城,马上动身回家。如果家中老人没有希望我回家探亲的意思,那我也不敢轻举妄动。下次弟弟来信,一定详细写清楚家中各位老人的意思。

祖母安葬的事既然已经办得很妥当,就不必说到其他事情了。前段时间关于说墓地走向等吉祥凶险,也不可完全相信。山脉走向的说法,是地理上的事;祖父有命则子孙遵从,这是天理。既然祖父的意思已经不可改变,作为子孙的还要违背他的意见,去另外选一块墓地,那祖父一生气,肝气郁积,病情必然加重,这已是违反天理了,即使得到一块好墓地,也将会变吉祥为凶险,更何况新选择的墓地未必一定吉利。从今天起不能再说改葬的事了,不管吉祥或凶险,只有听天由命了。就是朱尧阶、易敬臣也不要请他们找地方(尧阶等两个人如果有看得好的地方,也可以先买下来)。四弟就在家帮助父亲、叔父管理家中的事,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祖父身边。九弟、季弟就专心读书。只要任何事情都不违背天理,则风水地理上的讲究,可以放在一边不去谈论它。

我身上的癣疮,春天又复发了,只是没有去年严重。脸上脖子上的就和弟弟离开京城时一个样,没有再复发。六弟近段时间较为发愤努力,早上也起得早。纪泽《诗经》还没读完,现在是竹屋在教他,总是耽搁,将来一定要请一位最能专心教育孩子的人。

黎樾乔任御史,任职期满皇上接见了他,依然封原来的官职在原来的衙门任职。黄正斋的大儿子在正月初失踪,到现在也没回家。邓星阶到正斋处当私塾教师,李希庵到杜兰溪处去当私塾先生,都是我推荐的。同县刘九爷、罗邹两人和新中科举三人都在京城,依然在外馆。江岷樵住在张相公庙,离我家很近。郭筠仙还没回来。袁漱六在正月廿四日到达京城,现在家属住在北半截胡同。周荇农还没到。杨春皆在正月初二生下一个儿子。刘药云搬到虎坊桥,他的病已经全部好了。赵松原的妻子在正月去世。舒伯鲁二月离开京城。我家在碾儿胡同租的房子的房东要回来了,三四月必须搬家。黄秋农借我的银子已经还回,加了十两利息钱,我想把利息钱退回去。

九弟、季弟读书,开口就有看不起自己的意思。大约是看见自己年纪大了,又没取得功名,就有心灰意懒的想法,这是绝对不行的。我乡试时的主考官余晓邨、许吉斋两位先生,会试时同房考官季仙九先生,都是二十六七岁才入学,三十多岁中举,四十多岁入词林。各位兄弟只需天天用心读书,千万不能感叹年纪大了就产生自卑感。比如有人想去京师,一步也不走只是长吁短叹,只说:“京师太远,哪里是我能够到达的?”那么旁观者一定会笑话他。我希望我的弟弟步步朝前走,天天不停息,自然会有到达的那一天,不要去计算走了多远而长吁短叹。希望澄侯时时把这个比喻说给子植、季洪听,千万要记住,不可怠慢!

九弟来信说各位妯娌不太和睦,我更期望各位弟弟修身养德,改变自己的妻子,并努力改变目前这种妯娌不和的家风。如果各位兄弟不一面严加责备一面以身作则,则家中这种气氛不会改变,也不会避免许多口舌是非。望各位兄弟熟读《训俗遗规》、《教女遗规》,用来对照改正自己的过失、用来教育妻子子女。这些事都依靠澄弟做出表率。这件事关系重大,千万记住!不知道该怎样嘱咐你们才好!这只有靠你们自己留心反省自己才是。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七年二月十二日(1847年3月28日)

同类推荐
  •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热门推荐
  • 小人物的峥嵘岁月

    小人物的峥嵘岁月

    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本来以为他的命运只是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可是生活所迫,让一个小人物,终于也开始慢慢的创造属于他自己的历史
  • 萌宝至上:腹黑王妃被缠上

    萌宝至上:腹黑王妃被缠上

    她本是杀手,身怀异能妙手回春的她却被亲姐杀害,她不但没死,反而穿越到了三次元空间,且看她怎么斗姐妹,养萌宝,征魅王,闯地府,斗苍天。。。。。。她就是令人无比嫉妒的玄爲焉
  • 血族殿下的极品猎妖师

    血族殿下的极品猎妖师

    他是冷峻孤独穿梭夜色的银发伯爵,是潜藏千年邪气妖媚的高傲鬼魅,是游离人间徘徊红尘的异人血族,是血夜重生孤傲优雅的苍美妖君。她是猎妖世家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猎妖师,是魅惑冰冷妖娆的高贵公主,是清纯圣洁美丽的天上仙子。当她与他相爱,遇到层层阻挠,她又会怎样选择?亲情还是爱情?且看他如何为了她步步为营,划出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
  • 落魂曲

    落魂曲

    前世的波澜壮阔,今世只想安度一生。奈何天不由人,将他推向命运的齿轮。破心魔,杀魔兽,闯天地,谁与争锋。手持箫踏遍苍穹,逍遥九天,纵横在天宇之间,傲视在三界之巅!且看萧柳如何闯遍天地!
  • 问道仙

    问道仙

    徐峰:我要灭这一世,这一界皆不能存在这天地间。一切因果皆杀。掌道卷,可灭苍生。
  • 花开无忧

    花开无忧

    她,从小身患蛊毒,生命随时都受到危险,想要活下去,有错吗?曾经摆在面前的美好——无忧谷谷主的位置,绝色美男兄弟伴其左右,神医林一夕默默守护,还有那最疼爱的奶奶,可,一夕间,怎么全变了?世界舍弃了她,她成了人间最孤独的狼,夜深人静的时候,谁会温暖着她,给她怀抱……
  • 修仙之陌上花开

    修仙之陌上花开

    这一世,谁许我浪迹天涯,笑过打马,不离不弃青丝白发。这一世,谁许我花前月下,共赏烟花,琴瑟和鸣凤求鸳答。这一世,谁许我一世牵挂,相思难罢,地老天荒此情不拔。这一世,谁许我三千墨画,绘我风华,容颜可拟闭月羞花。
  • 活宝冤家:妖王缠斗小娇后

    活宝冤家:妖王缠斗小娇后

    “公子,小女子借窗一用,不知可否?”初次相见,她被追的走投无路,只得向他借路。她,权势滔天的六王府小郡主,天之骄女,嗜好美男成性。数年前,无意惹了某妖孽后,逃之夭夭,怎知那人不仅是长的妖孽,其实本就是妖孽!妖界王者,妖魅众生!从此两人从此两人牵扯丝丝缕缕。他为她成为第一富商,她浑然不知,恣意快活!数年后,一两银子的交易,更让他对她咬牙切齿的算计,誓要纳她为后!
  • 错嫁之正妻难为

    错嫁之正妻难为

    她只不过想嫁给心爱的男人,一生一世一双人。为何娘死爹逼让她另嫁他人?而那人竟是心爱之人的堂兄!她向命运低头,怎料新婚之日竟突发意外。她在大家大院里,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放任男人去跑商,岂知他竟带回如花似玉的小妾。面对这些男人的情感及大家子的重担,她该如何选择?
  • 有一种遗憾叫错过

    有一种遗憾叫错过

    时间、在动、人也在动、爱也在动时间到了、伤口自会好不要再想我们、不要提我们、不要再问我们、不要再说我们、因为、现在、已经成为了、你们和我和他爱过、爱错、错爱、错过、不过就是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和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