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000000011

第11章 京宦生涯(10)

【精华点评】

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1774—1849),又名曾玉屏,虽然从小接受过家训,不过随着家庭经济的好转,沾染了不少公子哥的游惰习气,直到中年才洗心革面,从此“终身未明而起”,自三十五岁起“始讲求农事”。鉴于早年生活失于检点之痛,曾星冈自中年时起不仅治家有方,在做人方面也处处力求为子孙树立良好的榜样。他经常训导子孙:“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对于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总是积德累仁,救难济急。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回忆说,他的祖父曾星冈“昔年待人,无论贵贱老少,纯是一团和气,独对于子孙诸侄严肃异常”。曾星冈也曾反复教导子孙要以“懦弱无刚”四字为耻。

【经典格言】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绝无解危之处,则二伯祖母将穷迫难堪,竟希公之后人,将见笑于乡里矣。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

吾家规矩极好,当蹱而行之

(1847年8月28日与诸弟书)

【家书】

四弟、九弟、季弟足下:

六月廿八日发第九号家信,想已收到。七月以来,京寓天小平安。癣疾虽头面微有痕迹,而于召见已绝无妨碍。从此不治,听之可也。

丁士元散馆,是诗中“皓月”误写“浩”字。胡家玉是赋中“先生”误写“先王”。

李竹屋今年在我家教书三个月,临行进他俸金,渠坚不肯受。 其人知情知义,予仅送他褂料被面等物,竟未送银。渠出京后来信三次。予有信托立夫先生,为渠荐馆。昨立夫先生信来,已请竹屋在署教读矣,可喜可慰。耦庚先生革职,同乡莫不嗟叹。而渠屡次信来,绝不怪我,尤为可感可敬。

《岳阳楼记》,大约明年总可寄到。家中《五种遗规》,四弟须日日看之,由句学之。我所望于四弟者,惟此而已。

家中蒙祖父厚德余荫,我得忝列卿贰①,若使兄弟妯娌不和睦,后辈子女无法则,则骄奢淫佚,立见消败。虽贵为宰相,何足取哉?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极好,我辈踵而行之,极易为力。别家无好榜样者,亦须自立门户,自立规条;况我家祖父榜样,岂可不遵行之而忍令坠落之乎?现在我不在家,一切望四弟做主。兄弟不和,四弟之罪也。妯娌不睦,四弟之罪也;后辈骄恣不法,四弟之罪也。我有三事奉劝四弟:一曰勤,二曰早起,三曰看《五种遗规》。四弟能信此三语,便是爱兄敬兄;若不信此三语,便是弁髦视兄②。我家将来气象之兴衰,全系乎四弟一人之身。

六弟近来气性极和平,今年以来未曾动气,自是我家好气象。惟兄弟俱懒。我以有事而懒,六弟无事而亦懒,是我不甚满意处。若二人俱勤,则气象更兴旺矣。

吴、彭两寿文及小四书序、王待聘之父母家传,俱于八月付回,大约九月可到。

袁漱六处,予意已定将长女许与他,六弟已当面与他说过几次矣,想堂上大人断无不允。予意即于近日订庚,望四弟禀告堂上。陈岱云处姻事,予意尚有迟疑。前日四弟信来,写堂上允诺欢喜之意。筠仙已经看见,此书信告岱云矣。将来亦必成局,而予意尚有一二分迟疑。

岱云丁艰,余拟送奠仪,多则五十,少则四十,别有对联之类,家中不必另致情也。余不尽言。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七年七月十八日

【注释】

①忝列:谦辞,表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②弁髦:这里指鄙视。

【译文】

四弟、九弟、季弟足下:

六月廿八日发出的第九号家信,估计现在已收到了。七月以来,京城家中大小都平安。我的癣病虽然在头上脸上还稍微有些痕迹,但在皇上召见时已绝无妨碍。从此不去理它,听之任之也行了。

丁士元在翰林院学习期满,诗中“皓月”的“皓”误写成“浩”字。胡家玉赋中的“先生”误写成“先王”。

李竹屋今年在我家教书三个月,临行前送他薪金,他坚决不收。这个人知情义,我仅送他褂料被面等物,竟没有送银钱,他离京后来了三次信。我写信托立夫先生为他推荐教书的地方。昨天立夫先生信来,说已请竹屋在署中教书了,可喜可贺。耦庚先生被解职,同乡的人没有不感叹的。而他够多次写信来,绝不怪罪我,尤其让人感到敬佩。

《岳阳楼记》,大概明年总可以寄到。家中的《五种遗规》,四弟须每天都要翻看,句句学习。我所期望于四弟的,也就是这个了。

家中蒙祖父厚德余荫,我得以忝列高位,如果兄弟妯娌不和睦,后辈的子女无规矩,骄奢淫逸,家业立刻就会衰败。就是贵为宰相,又有什么用呢?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当得极好,我们这辈人只照着样子做就好了,就极为容易省力的。别的人家没有好榜样,也须要自立门户,自立规矩;何况我家祖父现在的榜样,难道可以不遵照祖父的样子去做而忍心看着家道衰落吗?现在我不在家,一切望四弟做主。兄弟不和,是四弟的罪过;妯娌之间不和睦,是四弟的过失;晚辈骄恣不知礼仪,也是四弟的过错。我有三件事奉劝四弟,一是勤快,二是早起,三是看《五种遗规》。四弟若能记住这三句话,就是爱戴我敬重我;如果不信这三句话,便是瞧不起我这为兄的。我家将来家运是兴是衰,全靠四弟你了。

六弟近来脾气性格极为平和,今年以来没有生过气,这自然是我家好气象。只是几位兄弟都懒。我是因有事情而懒,六弟没事也犯懒,这是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如果两人都勤劳,则家中气象更兴旺。

吴、彭处两寿文及小四书序、王待聘之父母家传等文章,都在八月托人带回,大约九月可以收到。

袁漱六那里,我已拿定主意把长女许配给他家,六弟已当面和他谈过几次了,想来堂上大人断不会拒绝,我的意思是近日就定亲,望四弟禀告堂上各位长辈。陈岱云处婚事,我还拿不定主意。前些日子四弟来信,说堂上大人答应这门亲事并十分高兴,筠仙已看到了,不久写信告诉了岱云。这门亲事将来也必成定局,只是我心中还有几分犹豫。岱云家中老人去世,我准备送点奠礼钱,多则五十,少则四十,另有挽联之类,家中就不必另外表示了。余不尽言。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七年七月十八日(1847年8月28日)

【精华点评】

文中的诸多描述中,我们能看见一个平易近人、谦恭谨慎的曾国藩形象。他深知家族的兴旺是靠祖辈人辛苦积累下来的,富贵是暂时的,如果因为家中稍稍富贵,后辈人骄奢淫逸,不能继承祖辈的良好德行,那么家业很快就会衰败下去。所以,他用大量篇幅告诫家中弟弟,一定要严守家训,勤勉持家,尤其是对四弟的谆谆嘱托,可谓语重心长,他还告诉四弟三句话,希望他能照办。他说如果四弟和六弟都能勤劳一些,那么家族肯定会更兴旺的,这是对他们的激励。

的确只有自己能够克除缺点,不断修养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才能成为后辈人的榜样,不至于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家族到了鼎盛时期,极容易增长骄奢情绪,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家曾权倾一时,地位显赫,但是,祖辈留下的基业,却成为后辈骄奢淫逸的资本,他们在温室中成长,不知道辛苦,不懂得勤俭持家,留恋风花雪月,富贵乃是暂时的,结果,他们终食恶果,落得个家族败灭的下场。所以,富贵时千万不要忘本,要谨记骄奢无度。

【经典格言】

家中蒙祖父厚德余荫,我得忝列卿贰,若使兄弟妯娌不和睦,后辈子女无法则,则骄奢淫佚,立见消败。虽贵为宰相,何足取哉?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极好,我辈踵而行之,极易为力。别家无好榜样者,亦须自立门户,自立规条;况我家祖父榜样,岂可不遵行之而忍令坠落之乎?

凡大员之家,不涉公庭乃为得体

(1848年6月10日与诸弟书)

【家书】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左右:

澄侯在广东前后共发信九封,至郴州、耒阳又发二信,三月十一到家以后又发二信,皆已收到。植洪二弟,今年所发三信亦俱收到。

澄弟在广东处置一切,甚有道理。易念园、庄生各处程仪,尤为可取。其办朱家事,亦为谋甚忠;虽无济于事,而朱家必可无怨。《论语》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①之邦行矣。”吾弟出外,一切如此,吾何虑哉!

贺八爷、冯树堂、梁俪裳三处,吾当写信去谢,澄弟亦宜各寄一书。即易念园处,渠既送有程仪,弟虽未受,亦当写一谢信寄去。其信即交易宅,由渠家书汇封可也。若易宅不便,即手托岱云觅寄。

季洪考试不利,区区得失,无足介忧。补发之案有名,不去复试,甚为得体。今年试若能得意,固为大幸!即使不遽获售,去年家中既售一个,则今岁小挫,亦盈虚自然之理,不必抑郁。植弟书法甚佳,然向例未经过岁考者不合选拔,弟若去考拔,则同人必指而目之。及其不得,人不以为不合例而失,且以为写作不佳而黜,吾明知其不合例,何必受人一番指目乎?弟书问我去考与否?吾意以科考正场为断。若正场能取一等补廪,则考拔之时,已是廪生入场矣;若不能补廪,则附生考拔,殊可不必,徒招人妒忌也。

我县新官加赋,我家不必答言,任他多少,我家依而行之。如有告官者,我家不必入场。凡大员之家,无半字涉公廷,乃为得体;为民除害之说,为辖之属言之,非谓去本地方官也。

排山之事尚未查出,待下次折弁付回。欧阳之二十千及柳衙叔之钱,望澄弟先找一项垫出,待彭大生还来即行口归款。

彭山屺之业师任千总(名占魁)现在京引见,六月即可回省。九弟及牧云所需之笔及叔父所嘱之膏药、眼药均托任君带回。

曹西垣教习服满引见,以知县用,七月却身还家;母亲及叔父之衣,并阿胶等项,均托西垣带回。

去年内赐衣料,袍褂皆可裁三件;后因我进闱考教习,家中叫裁缝做,渠裁之不得法,又窃去整料,遂仅裁祖父、父亲两套。本思另办好料,为母亲制表寄回,因母亲尚在制中,故未遽寄。叔父去年四十晋一,本思制衣寄祝,亦因在制未遽寄也。兹准拟托西垣带回,大约九月可到家,腊月服阕,即可着矣。

纪梁读书,每日百二十字,与泽儿正是一样,只要有恒,不必贪多。

澄弟虽不读书,亦须常看《五种遗规》及《呻吟语》,洗尽浮华,朴实谙练,上承祖父,下型子弟,吾于澄弟实有厚望焉!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八年五月初十日

【注释】

①蛮貊:野蛮异族。

【译文】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左右:

澄侯在广东,前后一共发信九封;到了郴州、耒阳,又发两封。三月十一日到家以后,又发了两封。都已收到。植、洪两位弟弟,今年所发的三封信也都收到了。

澄弟在广东处置一切事务,都比较合理。易念园、庄生几处送上路的财物,尤其办得好。办理朱家的事,谋划忠诚;虽然不能解决问题,朱家必定不会有怨言。《论语》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纵然到了野蛮人国度,也行得通。”弟弟在外面,处理一切都能这样,我还有什么顾虑呢?

贺八爷、冯树堂、梁俪裳三个地方,我当去信道谢,澄弟也应该各寄一封信去。就是易念园处,他既送了路费,弟弟虽说没有接受,也应该写一封信致谢,信交到易家住宅,由他家一起封寄。如果易宅不方便,就托岱云设法寄好了。

季洪考试失利,小小的得失,不足以放在心上。补发有名没有去复试,很是得体。今年院试,如果考得得意,固然是大好事,就是没有考好,去年家里既然已考上一人,那么今年有点小挫折,也是有盈有亏的自然道理,不必要压抑忧郁。

植弟书法很好,但从来的惯例,没有经过年考的,不合选拔条件。弟弟如果去考,那么同考的人必然指责你、看着你,等到考不取,别人不会认为你是不合惯例而未录取,而是说你写作不佳而落榜。我们明知不合惯例,何必因此受人一番指责呢?

弟弟信中问我去不去考?我的意见以科场考试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正场能考取一等增补廪生,并且马上选拔,那已经取得廪生资格了。如果不能增补廪生,那么作附生去考就不必了,因为徒然招来别人的妒忌。

我县新官增加赋税,我家不要去干预,随他加多少,我家都照给。如果有告状的,我家不要掺和进去。凡属大官的家庭,要做到没有半个字涉及公廷,才是得体的。为民除害的说法,是指除掉地方官管辖地域内所属之害,不是要除去地方官。

排山的事还没有查出,等到下次折差再带回去。欧阳的二十千和柳衙叔的钱,希望澄弟先找出款项垫上,等到彭大生回来就马上还钱。

彭山屺的业师任千总(名占魁)现在京等候皇上的接见,六月里就能回到省城。九弟和牧云所需要的笔以及叔父所嘱咐的膏药、眼药都委托任君带回来。

曹西垣教习服务期满,引见之后,用为知县,七月动身回家。母亲和叔父的衣服、阿胶等,都托他带回。

去年赐的衣料,可裁三件袍褂。后来因为进闱考教习,家里叫裁缝做,裁得不得法,又偷走一整段的衣料,结果只裁得祖父、父亲两套。本想另外买好衣料,为母亲制衣寄回。因母亲还在守制,所以没有急忙寄回。叔父去年四十晋一岁,本想做衣祝寿,也因在守制没有急忙寄。现托西垣带回,大约九月可以到家,腊月守制服满,就可穿了。

纪梁读书,每天百二十字,与泽儿正好一样,只要有恒心,不必要贪太多。

澄弟必须常看《五种遗规》和《呻吟语》,把浮华的习气洗干净,朴实干练,上可继承祖风,下可为子弟做模范,我对于澄弟寄予厚望。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八年五月初十日(1848年6月10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是一个谦虚的人,对己如此,对家中兄弟子侄也同样如此。他曾多次劝诫家人不要因为家中有人做官,就看不起别人。信中,曾国藩说:“我县新官加赋,我家不必答言,任他多少,我家依而行之。如有告官者,我家不必入场。凡大员之家,无半字涉公廷,乃为得体;为民除害之说,为辖之属言之,非谓去本地方官也。”这是在力戒家人不要在老家干预地方行政。

【经典格言】

如有告官者,我家不必入场。凡大员之家,无半字涉公廷,乃为得体;为民除害之说,为辖之属言之,非谓去本地方官也。

告九弟在京出京情形

(1841年10月1日与父母书)

【家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八月初三日,男发家信第十一号。信甚长,不审已收到否?十四日接家信,内有父亲、叔父并丹阁叔信各一件,得悉丹阁叔入泮,且堂上各大人康健,不胜欣幸!

男于八月初六日,移寓绳匠胡同北头路东,屋甚好,共十八间,每月房租京钱二十千文。前在棉花胡同,房甚逼仄。此时房屋爽垲①,气象轩敞。男与九弟言,恨不能接堂上各大人来京住此。

男身体平安,九弟亦如常,前不过小恙,两日即愈,示服补剂。甲三自病体复元后,日见肥胖,每日欢呼趋走,精神不倦,家妇亦如恒。九弟《礼记》读完,现读《周礼》。

心斋兄于八月十六日②,男向渠借银四十千付至家用。渠允于到湘乡时,送银二十八两交勤七叔处转交男家,且言万不致误。男订待渠到京日偿还其银,若到家中,不必还他。

又男寄有冬菜一篓,朱尧阶寿屏一付,在心斋处。冬菜托交勤七叔送至家,寿屏托交朱啸山转寄香海处,月内准有信去。王雅园处,去冬有信去,至今无回信,殊不可解。颜字不宜写白折,男拟防改临褚、柳。

去年跪托叔父大人之事,承已代觅一具,感戴之至!泥首万拜。若得再觅一具,即于今冬明春办就更妙。敬时叔父,另有一函。在京一切,自知谨慎。

男跪禀

道光廿一年八月十七日

【注释】

①爽垲:清爽干燥。

②此处疑缺字。

同类推荐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秋瑾·徐锡麟

    秋瑾·徐锡麟

    本书介绍了秋瑾、徐锡麟这两个辛亥英烈如何从普通士大夫家庭的孩子发展成为影响和创造历史的英烈的一生的全纪录。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程中原编著的《转折关头》记述了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张闻天与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的关系,既突出了张闻天所担负的领导责任,也讲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起的关键作用:既写出了张闻天个人的思想转变,也写出了毛泽东对其转变的推动;既突出写了两人紧密合作并最终结束了中国革命最为危急的状态,也写出了毛泽东、张闻天两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工作上的分歧。
热门推荐
  • 嫡女斗:重生之妖娆皇妃

    嫡女斗:重生之妖娆皇妃

    当见到柔弱的妹妹看着她残忍地笑着,当见到温柔缱绻的夫君看着她不屑一顾,她才知道,她不过是妹妹的替代品,她不过是他登上高位的垫脚石。尘世二十载,其实她只是任人操控的傀儡。幸得苍天垂怜,给了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世,她决定严惩恶妹,报复渣男,且看她一步一步登上凤坐母仪天下!
  • 麟天剑神

    麟天剑神

    王麟是地球的剑神,因为意外死去,灵魂穿越到另外一个界面。附身在一个废柴大少的身上,名字竟然也叫王麟。从此,废柴不再是废柴,他是天才,绝世天才!
  • 绝美公主的恋爱

    绝美公主的恋爱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雪花纷纷的落了下来。她心痛着让他离开,心也被他伤透了,殊不知他的离开是有原因的,在转身的那一刻,他终于支撑不住了,流下了眼泪,他的心很痛,但是却不得不离开她。她因为他的离开伤心欲绝,出了车祸,忘记了关于他的一切。在她爱上另一个他的时候,他却又出现在她的面前。她不知为什么看到他的时候心痛到无法呼吸,突然,在那一瞬间,她想起了关于他的一切。她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他呢?她最后又该选择谁呢?
  • 隔壁有个萌大叔

    隔壁有个萌大叔

    西戴戴————她的爱将会给你带来一场人生最轰轰烈烈的暴风雨。八黎————他的爱是一块就算是揭开包装纸,就算你吃了第一口也根本没法尝出它是苦、是甜的巧克力。.......“隔壁的大叔、你能卖个萌吧?”“嗯......”“对的!就是这个表情."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奇葩重修记

    奇葩重修记

    仙界大名鼎鼎的灼华仙子一朝被雷劈,兜兜转转,莫名其妙的重生苍琼大陆不说,还没了记忆。成为修仙小白一只。好在一朝又被雷劈,记忆回归,带回一截神秘的焦炭。她有一个绝世好爹,不由分说抛弃了她,还赖她不认识家门。她有一个前世偶像,这偶像转生后成了她师兄。这偶像加心上人为何会转生?因为害她魂飞魄散的正是此人。她有一个预定的真命天子,但不是她的菜。一个喜欢演戏的师父,还有……还有什么?叶灼华表示无所谓。任你风来雨阻,她心中只有无上大道。
  • 新居

    新居

    小林大学毕业多年来,先是就业,适应社会适应单位,适应的满身人气,奉迎拍马,察言观色,一身小职员气;后来买房又沾染的一身铜臭,机关算计尽,小钱拜开花,当年英气丧失贻尽。一场病,使他大梦初醒,在余下不多的时间里,小林决定按人生应有的活法活,找回当年迷失掉的自我。
  • 墨子清谈

    墨子清谈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战史·瓜分世界

    二战史·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