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8800000007

第7章 超越性动机(2)

那些由于存在价值(或超越性需要,或存在的事实)的丧失而引起的“病态”还是一个新问题,尚未被诸如病理学这一类的学科描述过,而只是被含糊地提到过,比如弗兰克尔在1966年曾通俗地概括地描述过,没有以研究的形式去处理。一般说来,这些问题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是由宗教学家、史学家和哲学家们把它们作为精神上的或宗教上的缺陷来探讨的,而不是由生理学家、科学家或心理学家作为精神病上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病态”及发育不全或萎缩来研究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些东西也与社会学和政治学上的混乱纠缠在一起,诸如“社会病理学”之类。

我将把这些“病态”(或者更确切些说是人性的萎缩)称之为“超越性病理现象”,把它们确定为存在价值(不是一般的存在价值就是个体特殊的存在价值)丧失的结果。

生活富裕而又放荡不羁的青年人的超越性病理现象,部分地由于内在价值的丧失,由于“理想主义”受挫,部分地由于对社会失去了希望,他错误地以为这个社会仅仅是由低级、动物的或物质的需要所驱动的。

我的看法是,这种行为很可能是长期追寻某种可信仰的东西与失望懊恼的混合物。(我曾见过一位青年对存在价值的存在本身感到巨大的失望)。

当然,这种受挫的理想主义和不时产生的失望感也部分地受到了那种遍及全球的狭隘昏愦的动机理论的影响。且不谈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理论(它简直算不上理论)如何简单粗暴地拒绝研究这一问题,就是精神分析学家也否认这一问题。这些理想主义的青年男女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不仅整个十九世纪的官方科学和正统的经院心理学没有给青年人提供任何东西,就是大多数动机理论也没有给青年人提供任何东西。靠这些动机论生活,大多数人都会被引向抑郁症或犬儒主义。弗洛伊德主义者也不过是关于人的高级价值的还原论者,起码在他们的正式著作中(而不是在那些有益的治疗实践中) 是如此。他们认为最深层最真实的动机是危险的、龌龊的,而人的最高价值和美德则完全被当作欺骗,当作“深层、黑暗、污浊”的东西的伪装教条。我们的社会科学家们在主要问题上恰恰是令人失望的。极端的文化决定论至今仍是许多或大多数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公开的、正统的信条。这一信条不仅否定人的内在的高级动机,有时还明显接近于“否定”人的自身本性。经济学家们从根本上说都是些实利主义者,不仅西方的经济学家如此,东方的经济学家也如此。我们不得不这样苛刻地来评说经济“科学”:它不过是人的需要、价值的完全错误的理论的一种技术上的精巧高妙运用罢了,它着眼只是低级的需要或物质的需要。

这怎么能叫青年们不失望,不颓丧呢?青年们不仅被理论家们而且被父母和教师们的传统思想以及广告商们那些显然乌七八糟的谎言牵着鼻子走,到头来获得了一切物质上的和动物般的满足后,仍然得不到幸福。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那么,“永恒的真理”又如何呢? 终极真理又如何呢? 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赞成把它们转手移交给教堂,交给教条化、制度化、习俗化了的宗教组织。这岂不就是对人的最高本性的否定吗?据说青年的一代在寻求真理时,肯定在人的本性中什么也找不到。他不得不到非人的非本性的地方去寻求终极真理。当今聪明的、有头脑的青年人当然会怀疑或拒绝这一非人本性的探求方向。

这种价值匮乏和价值饥荒既由外在的价值丧失造成,也是我们内心的矛盾心绪和反向价值造成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被迫丧失了价值而成为病理反常的人,我们还对内在于我们的和外在于我们的最高价值感到惧怕。我们既受到吸引,也感到畏惧、吃惊、颤栗、胆寒。这就是说,我们逐渐陷入内心矛盾和冲突。我们甚至抵制存在价值。压抑、否弃、反抗结构——也许弗洛伊德主义的一切防卫机制都可用来抵御我们心中的最高价值,一如它们被建立起来抵御我们心中最低级的冲动一样。谦卑和无价值感会使人逃避最高价值。怕被淹没价值的恐惧感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我在1967年的一篇文章里称这种恐惧感为约拿综合症,并作过更详尽的描述)。

基本需要的系统比超越性需要力量强些。

基本需要和超越性需要是在同一个整合的系列之中,也就是在同一个连续统一体中,属于同一探讨的范围。它们都有“被需要”(即对人来说是必须、有益的)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的丧失才产生“病态”和萎缩,它们的吸收才有助于培养完满的人性,获得更大的幸福和快乐,达到心理上的“成功”,促发更多的高峰体验,并且一般地说常在存在的水准上促进生活。这就是说,它们都是生物性的欲求,都能促进生物性的成长。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整个基本需要系列比超越性需要力量强些,或者换一句话说,超越性需要比基本需要后生效,不如基本需要那么急切,要求要弱一些,这一点很明显。我这里说的是就一般的统计意义而言,实际上,我发现有些个别特殊的人有一种独特的天赋,对真、善、美有独特的敏感。在这些人身上,超越性动机显然更重要、更迫切。

再者,基本需要可称为匮乏性需要,这些需要的种种特征早已描述过了。而超越性需要似乎还有更特殊的特征。它们可称之为“生长性动机”。

从平均值上来看,各种超越性需要都具备同等强度,那就是说,我无法考察其优势上的一般等级。但在任何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身上,超越性经常是根据其特质的天赋和体质上的差异排列成层级的。

我所能够举出的超越性需要(或说存在价值、存在事实)并不依优势层级排列,一般看来,它们都是同样的强烈。关于这一问题的另一说法是,每一个体依其自己的天赋、气质、技能、才能等,有他自己的超越性需要的重点、层级或优势,这种说法就另一方面的目的看是有益的。对某人来说,美比真更重要,但对他的哥哥来说,这可能是同等统计性的倒过来的比较。

这样看来,任何内在价值或存在价值都可以用大多数或一切其他存在价值来完满地说明。它们可能形成某种统一体,其中每一特定的存在价值从另一角度来看简直也就是整体。

这就是说,要给真下一个充分的完全的定义,就得这样说:真是美、善、完美、公正、单纯、有序、合法、生动、易解、一致、超越分歧、松弛、愉悦(“真、完整的真、纯真”这一公式是不适当的)。美的完满定义是:真、善、完美、生动、单纯等。

价值生命(精神的、宗教的、哲学的、价值论的等等)是人的生物学的一个方面,它与“低级”的动物生命是处在同一个连续统一体上。两者并不是分立的、矛盾的或互相排斥的。从而,它可能是遍及全人种的,超文化的,尽管它必须通过文化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

精神生命是人本质的一部分,确定人的本性的特征,没有这一部分,人的本性就不完满。它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人本身的一部分,人的族性的一部分,完满的人性的一部分。一个人的自我或纯粹的自发性所纯粹表现的程度,也就是超越性需要的表现程度。“消除抑制的”疗法、存在疗法、言语疗法或“本体论的”疗法都将揭示并增强超越性需要和基本需要。

深层诊断和各种治疗术最终将揭示这些超越性动机,因为我们的“最高本性”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最深层的本性”。价值生命与动物生命并不是两个互不搭界的领域,这在大多数的宗教和哲学那里才是如此,在古典的、非人化的科学那里也是如此。精神生命(沉思的、“宗教的”、哲学的或价值生命)在人的思维权限之内,原则上说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尽管它们被传统的、非价值的、模仿物理学的科学逐出了现实的领域,我们仍可断言,精神生命是人道主义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的对象。

让我更详尽地发挥一下:超越性动机是遍及全人种的,从而是超文化的、人人共同的,并不是文化随意创造的。由于这一点要引起误解,让我这样来说吧:超越性需要在我看来是类似本能的,这就是说,它有明显的遗传上的遍及全人种的定性。但它们是潜在性的,而不是现实性的。要实现这些潜在的精神生命,文化是绝对不可少的。可是,文化并没有促进它们的实现,这恰恰也是有史以来大多数已知的文化的实际所作为。因而,这里所指的超文化因素是能从外部来评判任何文化的,也就是说,根据文化促发或压制自我实现、完满人性和超越性动机的程度来进行这种评判。

所谓有精神的(或超越性、价值论的)生命明显地植根于人种的生物本性中。这种“高级”动物性是以健康的“低级”的动物性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个整合的(而非互相排斥的)系列。但是,这种高级、精神的“动物性”过于怯弱和柔嫩,很容易丧失,很容易为强大的文化势力剥夺,因而只有在一个促进人的本性文化中,它才能广泛地实现,从而得到最充分的发育。

愉悦和满足可以由低级到高级排列为一个等级。所以快感论也可以看作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层级,也就是说,有超越性欢乐。

存在价值,亦即超越性需要的满足,是最高的愉悦或我们所知道的最大幸福。

我以前曾在另一处地方提出过,需要意识到有一个愉悦的等级,从痛感的消除,热水浴后的惬意,与挚友相处的庆幸,到欣赏经典性音乐作品的喜悦,有了孩子的欢欣,最高爱的体验的狂喜,直到与存在价值的溶合。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热门推荐
  • 超战

    超战

    六年前叶氏集团董事长和儿子因为车祸,双双失踪,六年之后叶小娄回来,继承董事长当天,超能人“火焰人”用火焰烧死了十大家族之一章氏集团董事长章献之,叶小娄因此陷入“克隆战士”的阴谋当中……类型:都市黑暗系、科幻动作、悬疑罪犯、战争QQ讨论2022119027
  • 佛祖统纪

    佛祖统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起瓦罗兰

    风起瓦罗兰

    没有主角,自己看多了英雄联盟的背景资料突然就想写一下,当然只是小说,跟背景资料里面还是有不少出入,希望有一天官方出一个完整的游戏背景资料,突然感觉游戏玩出了文学的意思,23333333
  • 我的篮神

    我的篮神

    身为狗仔大军中的有力一员,陈依依前能专访,后能蹲点,一相机一录音笔走天下。遇上球神洛峰,却有说不尽委屈。赛场上是篮球,席梦思上还是篮球!篮球,篮球,她这个老婆什么时候才能排到篮球前面?!洛峰悄然临近:“依依,在嘀咕什么?”陈依依一手掐腰,气势凛然:“我决定了,今晚惩罚你去睡沙发!”洛峰薄唇轻勾:“为什么?我还想……”“想你的篮球吗?”陈依依翻了个白眼,“赶紧麻溜的滚了!”洛峰摸上某人柔软的小腹,笑得温润:“我想在你这里装个球。”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罪小说

    罪小说

    探秘新闻出版潜规则,揭秘传媒行业深层的罪恶!宝马车上裸体陈尸,神秘古币遮眼问情;传媒巨头神秘失踪,家族遗书暗藏玄机!时尚美女主编与总裁惊爆绯闻,是谁在瞒天过海,策划惊天血案?走进各地流传的诡异传说,揭开民俗文化的神秘面纱。神秘的“不老村”里没有一个老人,这并非是通过食用本土的作物和野味而长生不老,而是残忍地将老人驱进江边的悬棺;诡秘的“圣汤”并非供奉神灵,而是供奉给可怕的“山鬼”,而且所用的材料是活生生的圣女;你或许听说过天葬、土葬、火葬、水葬、你听说过兽葬吗?覆盖全球的金融犯罪组织,数万人无家可归的渊源!操纵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幕后黑手,金融危机背后的神秘大亨,股市崩盘之后的最大赢家……
  • 束缚

    束缚

    孟之荣:在我身边,乖乖的。丁若:我、我有喜欢的人……孟之荣:乖,自己解决好。丁若:……原来在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你。
  • 快穿系统之女配游记

    快穿系统之女配游记

    她被疯狂的同事杀了,再睁眼,传说中的系统君居然出现。面对自己的死亡,她只能按照系统君所说的,完成任务
  • 两小无猜:首席的新欢旧爱

    两小无猜:首席的新欢旧爱

    “白若爱,你不好好学数学,到时候被人卖了还数不清钱。”“白若爱,你又喜欢喝咖啡,又喜欢吃糖,你到底喜欢苦还是甜啊?”“白若爱,你这么笨,会被人欺负死的。”“白若爱,嫁给我吧,让你欺负我。”二十岁的苏晨轩,穿着帅气的西装,捧着一把马尾巴草,低着头,看着白若爱,眼睛里只有她一个人。二十八的时候,他却站在了另外一个女人的身边,一只手还是伸到了白若爱的面前。“苏晨轩,我已经不爱你了,请放过我吧!”“白若爱,我也已经不爱你了,你只是我的负担而已。”那好,我离开,当白若爱转身离开,苏晨轩在心里默念道,如果你是我的负担,我愿意和你一起沉沦,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