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7400000042

第42章 尘埃落定(3)

按理说,像孙桓这种"少爷"级的官二代,遇难非救不可,否则这黑锅铁定是要背的。但说来也奇怪,陆逊却好像压根儿就不把孙桓受困当做一回事,他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出兵救援的迹象。

刘备又派了吴班率一支部队驻扎在无险可守的平地,企图吸引江东军出击,但同样的,猇亭大营营门紧锁,没有丝毫发兵的迹象。

刘备笑了,且笑得很开心。

他听说过陆逊的名字,知道这个三十九岁的年轻人出身吴郡大族,娶了孙策的女儿之后平步青云,一路干到右护军、镇西将军的位置,是个能说能写的文化人,不过担任诸军都督还是头一遭。这回孙权用他带兵,很多将领都不服气,且指挥一团糟,别说进攻,现在连自保都成问题。

看到陆逊带兵,倒是让刘备想起了一个人:马良的小弟马谡。同样是出身世家大族,读过很多书,喜爱议论军事,但真要是上了战场,恐怕死得最难看的就是这类人。

对于在沙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刘备来说,这些在书斋里高谈阔论,甚至将战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书呆子们,只不过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瞬间便可以结束比赛。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评估,不但错误,而且错得相当离谱。要知道,《三国志》中除了君主之外,只有两个人拥有单独传记,一个是诸葛亮,另外一个便是陆逊。

没错,陆逊确实是大族出身,确实有丰富的学术功底,也确实年轻,但他却不是一个光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他不救孙桓是因为他评估孙桓守得住,不必救;他不打吴班是因为他预料到刘备会设下伏兵;而面对内部不谐的问题,他自有高明的处理方法。

好吧,就让我们重新来认识一下陆逊。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江东吴郡人,东吴四大都督中最长寿的一位。陆家为吴郡四大士族之一,陆逊的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官至九江都尉,不过在陆逊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于是他投靠担任庐江太守的从祖父陆康。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奉袁术之命进攻庐江,陆康便将陆逊和自己的儿子陆绩一起送回吴郡避难。陆逊是个早熟的小鬼,那年他大概才十一二岁,便已经可以帮叔叔撑起门户了,俨然成为族中新一代的执法者。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十一岁的陆逊正式投入孙权幕府,他先是担任府中的东西曹掾,之后出任吴郡海昌的屯田都尉,开始了他十五年讨伐山越蛮族的生涯。和其他江东将领动辄便对山越斩首五千、斩首七千的灭族式作战相比,陆逊的策略倾向于剿抚并重,在讨伐的同时他不断招降原住民,并将其中精壮者编为部队,也就是因为这样,孙权才会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并开始重用他为参谋顾问。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三十六岁的陆逊第一次投身三国间的战争,他配合吕蒙江陵作战,快速袭取西面和西北的宜都、房陵、南乡三郡,彻底断绝了关羽的退路。陆逊随后扫平秭归一带多股拥刘力量,受封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娄侯,年纪轻轻就成为江东西线的最高军事长官。

《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的回目,说陆逊是"书生拜大将",这是戏剧化的夸张说法。从上面的履历不难看出,陆逊从二十来岁起就开始带兵,前前后后也打了十几年的仗,并不是全无经验的学院派。

然而东吴诸将不服领导却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真有其事。

面对刘备的进攻,孙权所动员的都是资历很硬的将领。偏将军韩当是孙家资历最深的武将,从孙坚时代就跟随作战,若论资排辈,陆逊属于孙子辈;昭武将军朱然是孙权的老同学,战前镇守江陵,假节,于私于公都是动不得的人物;建武将军徐盛与振威将军潘璋则是孙权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即便是背景神秘、没有任何头衔的将领宋谦,也是孙策时代起的元老,当年孙策和太史慈单挑时所带的十三骑中,这位宋先生便在其中。

面对这么多资格老、背景硬的老同志,即便陆逊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也还是有些罩不住,江东诸将各自为政,不肯互相合作。

面对这样的情形,陆逊并没有向孙权打小报告,他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番言辞恳切的演讲,他说:"刘备是个强敌,今天大军压境,各位应该通力合作,协力抗敌。小弟我是个读书人,上头之所以委屈各位听我指挥,是看在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能忍辱负重,所以,请各位各司其职,切勿再有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

这篇演说其实很老套,江东诸将未必因此就对陆逊心服口服,但至少他们克制了自己的傲慢,维持了表面上的团结。而单单就是这表面上的团结,就足以使江东军立于不败之地。

公元222年,从三月起,蜀、吴两军在猇亭展开了对峙,刘备虽然一时无法突破陆逊的密集式防线,但对于打持久战,他更加有信心:后头有益州诸葛亮、李严、赵云的完整补给线,蜀军绝对有久耗的本钱,即使不打下江陵,也能巩固夷陵一带。而且,吴、魏关系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那时,便是发起总攻的最佳时刻。

然而,这回胜利女神并没有眷顾刘备,陆逊并不只是一味防守,他只是在观察,就如同鳄鱼沉在泥沼之中,只露出一双浑浊的眼睛,扫视那些正准备渡河的可怜牛羚一般。

在四个月的蛰伏之后,陆逊终于发现了刘备的致命破绽。

落败而逃

"火烧连营七百里"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按照现如今的换算方法,这大约相当于三千座标准足球场(足球场长度最多不超过一百二十米,最短不少于九十米)的总长度,然后一把火全部烧光光,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现实中有点困难。

在历史记载中,刘备所谓的"七百里连营",其实是曹魏情报单位送给曹丕的报告,可能情报人员知道曹丕比较喜欢文学性的描述,所以用了夸张的修辞。根据蜀、吴两方的正式记载,刘备在夷陵的布阵,其实是在战线上设下了大约五十座营寨,固守险要,并没有强调它们是"连"在一起的。

刘备这样布阵引来后世许多人的批评,最主要的问题是这样布阵容易分散兵力。刘备本次东征带了多少人马不清楚,十万可能已经是最高上限,保守估计可能不到五万人。以这样的兵力设置五十营,一营平均也不过一两千人,这就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此外,在没有手机、电话和互联网的时代,过度分散的布局会造成指挥上的困难,尤其在缺少足以压阵的高级将领的情况下,所有的指令全部来自刘备本身,一旦刘备和各营之间的通讯被切断,整支军队便容易陷入混乱。

相信刘备的智商应该不至于比我们还低,他前前后后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为何会作出这样的误判?这颇令人费解。

比较常见的解释是:刘备为了适应山区的破碎地形,只好分散兵力布防。

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可能是刘备的轻敌心理,加上对人事问题的妥协所造成的双重错误。

就前者而言,刘备不认为陆逊会进行反击,因此将兵力分散也无所谓。就后者来说,由于欠缺压阵大将,导致荆州诸将谁都不鸟谁,刘备只好让其各自带兵,直接听令于自己。同时,除冯习为大都督,张南都督前部外,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都被任命为"别督",拥有一定的指挥权,这也符合刘备本次出征"练兵"的主旨,让大家都能独当一面,看谁才是接班人。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是刘备使的一个诱敌之计。

刘备为了引诱陆逊出战,最开始用的计有些小儿科,派吴班带数千人前去挑战,自己则带八千精兵埋伏于后,结果陆逊压根儿就没搭理他。不得已,刘备只好采用极其大胆的战术,扎下五十座军营,把兵力分散,摆下长蛇阵,如果陆逊出击任何一营,利用己军的机动性迅速把兵力集中,与其进行决战。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刘备如此布阵,具有致命的破绽,而这破绽已被陆逊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陆逊一直在观察刘备的战略布局,他很清楚刘备打持久战的意图,也意识到自身的弱点:时间并不在自己这边,只守不攻,会导致满盘皆输。在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观察之后,陆逊对整体战况做出了三点总结:

一、蜀军放弃水军,只用陆军,这等于是自动放弃长江上游的优势,显示蜀军没有积极进攻的企图,失败;

二、蜀军分散扎营,到现在为止阵形已经固定,都是保守的做法,没有任何创新,一切尽在掌握,失败;

三、像刘备这种战场上的老油条,刚出兵的时候仗着复仇口号,气势旺盛,花样很多,可经过长时间的对峙,老油条的气势已经衰弱,已变不出新的花样来,失败中的失败!

最后,陆逊得出结论:破敌便在今日!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闰六月,令人昏昏欲睡的江南某夏日,这是陆逊亲自选定的反攻日。陆逊首先发动了一次不成功的试探性攻击,以验证自己对蜀军布阵的猜想。现在他已经有了十成的把握,于是一声令下,江东各部队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大反击。

陆逊采用的主要是火攻。这是破坏敌军指挥、通讯、情报系统最有效的手段,火一旦烧下去,敌军必定会陷入一片混乱,狼烟将失去作用,传书的飞鸽也会变成烤乳鸽。

当时的情形大致如下:

陆逊命江东军前锋每人手拿一束茅草,向蜀军营寨发动攻势。没杀人之前先放火,趁着梅雨过后的干旱季节,火势瞬间窜遍整座蜀营,蜀军顿时陷入大乱。潘璋、朱然、韩当等率主力部队随后攻上,潘璋一马当先单挑冯习的部队,击斩冯习,杀伤蜀军甚众。朱然与韩当则大破驻扎于涿乡的蜀军。孙桓也趁机突围,发动反击。

夷陵之战的主体战况就是这样,陆逊经过长达数月的隐忍,最终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瞬间将敌军击溃。直到今天,夷陵之战都是"后发制人"的经典战例,被载入军事教科书里。

再来说刘备,他原本期待在这样的对峙中结束这个夏天,想不到情势在一瞬间完全失控,营门外火光滔天、杀声不断,各处失利的消息像潮水般涌至,张南、冯习、沙摩柯阵亡,杜路、刘宁投降,四十几处营垒被攻破,更可怕的是,敌军已经绕到蜀军的后方,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遇到这样的晴天霹雳,向来淡定的刘备也不免慌了手脚,但他总算还记得十几年来未曾施展过的"泥鳅功",二话不说带兵西撤,一直撤到宜都西边的马鞍山这才稍稍稳住阵脚。刘备在山上重建指挥部,并收拢败军,打算和江东人再战一个回合。

这时聚拢在马鞍山的蜀军还有数万人,但他们已经丧失了再战的勇气。陆逊不久便率大军来到山下,指挥部队从四面八方发动猛烈攻击,蜀军完全崩溃,阵亡万余人。

看着满山满谷的蜀军尸体,刘备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对天长啸:"今天我被陆逊这样羞辱,难道是天意吗?"

愤怒归愤怒,为今之计,还是保命要紧。

于是刘备收拢残兵趁夜翻山逃亡。然而要命的是,对刘备生平颇有研究的陆逊,深知其逃跑的本事,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水陆两栖追兵伺候这位"逃跑天王",年轻的孙桓更是为了一解被围攻的闷气,率军翻山直趋夔道,打算锁住刘备的退路。

不过,"逃跑天王"终究是"逃跑天王",越是到绝境,脱逃的道具和手段越多。

从马鞍山撤退时,一名驿站管理员放火焚烧了大量铠甲车辆,堵塞山路,为刘备挡下了东吴的追兵。程畿也在长江上孤军奋战江东无敌舰队,用自己的生命稍微阻挡了一下江东水军前进的步伐,为刘天王的脱逃争取了宝贵时间。刘备同时还选择了偏僻的路线脱逃,最终避过孙桓的追击。

历经千辛万苦,刘备终于抵达秭归,稍稍收拢败兵,但不久江东追兵再次追至,刘备不敢再战,他抛弃所有的辎重,再往西撤,一路回到当初的东征基地鱼复。

当初在巫县之战吃亏的东吴将领李异、刘阿穷追不舍,率军直追到鱼复外的南山,所幸此时留守江州的赵云和汉昌长马忠率军前来支援,这才挡下了追兵,稳定住战局。

就这样,这场在三国史中著名的"夷陵之战",最终以刘备的惨败画上句点。

清点战损,怎一个"惨"字了得:荆州将领冯习、张南、傅彤与武陵蛮头目沙摩柯阵亡,前往荆南招降的马良也不幸殉难,刘宁与杜路投降孙权,荆州兵团死伤数万,辎重几乎全部丧失。

此外,刘备还因此丧失了两名优秀的巴地将领:程畿在水战中遭遇江东舰队围攻,力战而死;巴将之首的黄权,则因长江水道被封锁,无法撤回蜀地,无奈之下只好率军向曹魏投降。

而相较于刘备的惨败,东吴方面几乎零战损。经过此战,陆逊一举成名,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领导才能展露无遗。无可否认,他是继周瑜之后,东吴方面显现出来的又一颗闪耀的军事明星。

赞美之词过后,我们再来看看苦主刘备。

刘备在夷陵之战后,也间接地承认了自己对战败所负有的领导责任。由于黄权投降曹魏,蜀汉的执法单位马上逮捕了黄权的所有家人,请求依律处罚,但刘备却叹了口气说:"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是我负黄权,不是黄权负我。"于是下令释放黄家人,维持原来的待遇。四十年后,黄权的儿子黄崇在抵挡邓艾发起的灭蜀之战时,与诸葛瞻一同在绵竹战死。

夷陵一战,稍微可以称幸的是吴班、陈式、廖化、辅匡这些活下来的将领。经过这场极具震撼性的军事教育,他们在各自日后的军旅生涯中都有更加成熟的表现。另外一位是向朗的弟弟向宠,在这场大溃败中,他的部队保持得最完整,因此受到刘备嘉奖,任中部督,典领禁军。程畿、黄权所留下的巴将位置,后来则由马忠、王平取代。

夷陵之战损失最惨重的,当属刘备自己,他不但差点输掉了全副家当,也几乎燃尽了自己的生命。时间大神已经收起了对刘备的眷顾,他的传奇也即将告一段落。

病危永安

很多人以为夷陵大败之后刘备就翘辫子了,其实不然,夷陵之战结束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距刘备的死期还有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的时间,还将发生很多故事。

话说刘备在战败后并没有回到成都,而是留在了鱼复,并将县名改为"永安"。这地方有二百五十年前公孙述所兴建的白帝城遗址,扼守瞿塘峡险要,于是刘备便在遗址附近重新筑营,命名为永安宫。

刘备不回成都并不是觉得战败丢脸,他并没有完全放弃东征的希望。然而,令他气愤的是,那些他原本期望在战前出现的变局,直到此时才发生。

夷陵一战大获全胜,令东吴诸将士气大振,除了李异、刘阿带着少数兵力侵入蜀中外,徐盛、潘璋、宋谦等将领都纷纷向孙权上书表示:都已经打到了这个程度,刘备手到擒来,此刻应乘胜追击才是。

不过,陆逊、朱然、骆统等军事高层否决了这项提议,原因当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八阵图(详见《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而是他们了解自己的阵营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同类推荐
  • 陈永贵传

    陈永贵传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记述了陈永贵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全国劳模,直至升任中央高层领导的非凡人生。生动展示了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经历,记述了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后,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大寨推行“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陈永贵晚年的反思。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本书选取唐宋八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妾有心机,腹黑王爷药别停

    妾有心机,腹黑王爷药别停

    “王爷,妾身可没那么小心眼,我们那儿的人常说‘拳头多大,心就有多大,”某女眨巴着乌黑的杏仁眼,把拳头伸到某男面前,撅起红唇:“呶,您看,妾身的拳头可不小,我说了我不会报仇,呵呵,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嘛!”田韵身着破布烂衫,脸都没洗干净,一身乞丐装,唯独那眼睛却是闪着灵光,喉咙里干干的挤出一丝谄媚的笑,鸡皮疙瘩‘扑嗍嗍’掉了一地。“那、你看看我的心有多大?”某腹黑男眯起眼睛,欺近身,细长的桃花眼盯着女子,伸出拳头,某女霎时脸色变黑,尴尬一笑,小粉拳慢慢缩回了袖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圣光

    超级圣光

    天赋异禀的奴隶因为救了一代公爵,被带出地狱般的将军府。踏入魔法世界,修习光明魔法,靠着一身霸绝天下的光系魔法,他成功练出圣光,纵横异世大陆,驰骋天下!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虫霸天下

    虫霸天下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虫师,操控虫子的使者。文昌右这个一切失败的高中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获得了控制虫类的能力,进入奇异的虫世界中,将成为怎样的虫界传奇人物?准备好了吗?虫子,将会向你涌来……*****************嗨,我是分割线***************本书重写中,预计一月中旬再度上传,更新截至类推结束……
  • 念狸曲

    念狸曲

    他唤她狸妹,叫她雨狸,喊她暮狸,都以不敌今生今世狐狸森林的王阿狸。
  • 时光若记流年殇

    时光若记流年殇

    『时光的豪门篇也在这里连载了。群号码:433951504,《包青天之御猫记》跪求收藏支持』他俩好不容易四年后破镜重圆,不曾想,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沈书瑶的归来,纪母的阻拦,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亲情,重重阻拦下纪流年如何割舍?(诛心砂也在连载中,求抱大腿,求包养。)
  • 神之契约

    神之契约

    龙腾大陆,一个拥有很多《魂之契约》的大陆。当那传说中战神与杀伐神的《魂之契约》出现在萧玉龙身上时,他又将面临什么样考验,与妖兽与仙界,神界又会有什么样事情发生,让主角一次次陷入危机,其看萧玉龙怎么化解危机,而走向真正强者之路。
  • 守墓孤儿

    守墓孤儿

    已经大四的庄仲是一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然而,看管他父母墓地的一位老人在这些年却给了他不少帮助,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因此庄仲在孤独、寂寞中也体会到了一丝温暖。这一年,老人突然病倒了,于是他考虑再三后决定暂时接替老人的位置,做一次“守墓人”。然而,在做“守墓人”的日子里,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事情,一次又一次领略到了生活的真谛与生存的意义。而在这一次次惊喜与打击下,庄仲也渐渐发现他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 行商

    行商

    唐二二在爷爷去世后,因思念爷爷成疾,故而获得一个看起来强大得不靠谱的系统。指导员居然是个看起来很神棍的老头。为了再次见到爷爷,一个屌丝级的都市二货小白领走上了一条自己都不相信的成长道路。人性、斗争、杀戮等等可怕的面目降临,一切为了见到爷爷,唐二二只能在彷徨中咬牙面对。
  • 我是火枪手

    我是火枪手

    在费尔伍德的大地上,常年进行着战争。近卫军团与天灾军团长期的对峙与角逐让这片土地饱经沧桑,同时又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英雄的事迹和人们对英雄的尊敬引得后来人争相走入战场,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然而,生来弱小的矮人却很难在这片土地上立足。作为矮人火枪手,他该如何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