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9000000022

第22章 对抗诸神——风险探索简史(2)

·风险中性——即不偏好也不规避风险,反映在上述问题中,在A和 B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无所谓选A还是选B。

但是面对得失概率等同的两种方式,工人多半会选择A。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经济学所说的风险厌恶者,而不是风险喜好者。老板则不然,他们因为赌得起,往往是风险喜好者。

一次电视测验中,一个参赛者正确地回答了问题。然后,主持人要求他在两种得奖方式之中作出选择。

A 掷一枚硬币,若出现正面,奖金1000元;若出现反面,无奖。

B 在三个信封中选一个,三个信封分别装有奖金900元、300元、150元。

这两个方案的期望值不难计算,所涉及的概率也很简单。掷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1/2;三个信封中抽一个,抽到900元、300元、150元的概率分别是1/3。

因此A的期望值是:

(1/2)+(1000)+(1/2)(0)=500

B的期望值是:

(1/3)(900)+(1/3)(300)+(1/3)(150)=450

从期望值大小来看,参赛者应选择A,而不是B,但是对于风险偏好的不同,人们的选择将大不相同。

★期望效用理论

贝努利为了解释人们决策的这一现象,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期望效用理论与期望值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应该选择的是期望效用最大的那个选项,而不是期望值最大的那个。

期望效用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EU=U(K1)×P1 + U(K2)×P2 + U(K3)×P3……

其中EU代表期望效用,U(K)是选项K的效用函数,U(Kn)衷示选项K的第n种情况的效用值,Pn表第n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有了期望效用理论,再回过头来解决前面那个“老板和员工打赌”的问题就清楚了。

由于效用函数边际效用递减的特性,我们只要选择一个递减的函数作为效用函数。

通过数学计算就不难证明,A方案的对工人期望效用更大。

所以,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宁愿选择A。

★期望效用理论的不足

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它告诉我们一个理性性决策者应该怎么做。

在经济学上是一大进展。但是,人们逐渐发现,现在生活中,期望效用理论也像期望值理论一样,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们所有的风险决策行为。

▲假设你已经拥有10000元资产,某天,你中奖了,可以在下面两项中做出一个选择:

A.确定性地获得5000元:

B.请你抛一次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能获得10000元,如果背面朝上你将一无所得;

▲ 假设你已经拥有20000元资产,某天,你受罚了,必须在下面两项中做出一个选择:

A.确定损失5000元;

B.抛出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将没有任何损失,如果背面朝上你将损失10000元。

在第一情形下大部分被试者选择了A。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大部分人是风险厌恶者,选择A合乎常理,也符合期望效用理论。

在第二种情形下绝大部分被试者选择了B,即选择搏一搏。为什么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变成了风险喜好者了呢?

实际上,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是等价的。

第一种情况:

EU(A)=5000×100%=5000

EU(B)=10000×50%+0×50%=5000

A和B选项的期望收益都是5000元,最终资产是15000元。

第二种情况:

EU(A)=(-5000) ×100%=-5000

EU(B)=(-5000) ×100%+0×50%=-5000

A和B选项的期望收益都是-5000元,最终资产是15000元。

对于同样价值的得失5000元,同样价值的终极资产15000元,如果你是理性的话,你在两种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应该是一致的,根据期望效用理论都应该是风险厌恶的。

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面临这两种完全等价的选择时会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在第一种宁可稳扎稳打,在第二种情况中宁可冒更大的风险呢?

然而,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却发现,期望效用理论存在严重缺陷,现实中特别是金融市场里人类的很多决策行为,无法用期望效用函数来解释。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悖论”,向主流经济学发难,像“阿莱斯悖论(Allais Paradox)”。”、“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偏好颠倒”等。

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禀赋、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没有满意的答案。期望效用理论开始受到怀疑,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行为本身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被引入经济分析,同时实验数据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显然,先前的期望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人们这种矛盾的行为。 于是,前景理论应运而生了。

★延伸阅读——丹尼尔.贝努利与圣彼得堡悖论

丹尼尔.贝努利Daniel Bernoulli(1700-1782)

丹尼尔·贝努利出生于18世纪一个竞争过度的天才家族中,该家族共产生过11位数学家。

丹尼尔是约翰·贝努利的第二个儿子,也是贝努利家族中最杰出的一位。丹尼尔的大伯父名叫雅各布,就是发现大叔法则那位。

在雅各布的帮助下,弟弟约翰后来成为了数学家。但后来,雅各布和约翰因为争名而闹得很僵。

上一辈的怨恨越积越深,约翰最后甚至发泄到了他的儿子丹尼尔身上。丹尼尔是一名数学家,也是一名物理学家。他曾出过一本很著名的书,对赌场的法罗牌游戏进行分析,发现了“贝努利效应”,后来被运用到了飞机翼的设计中。约翰对儿子的成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喜悦之情。1734年,父子俩共同分享了一项法国科学院奖。

但是丹尼尔随即被父亲赶出了家门,他抱怨说,这个奖项应该是自己独得才对。

1738年,丹尼尔又推出了一部重要的作品,流体力学。第二年,他的父亲出版了一本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书,署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把时间改到了1732年。约翰用这个小把戏声称儿子剽窃了自己的作品。

丹尼尔·贝努利还有一个比他大5岁的哥哥,他也叫尼古拉斯。尼古拉斯三世自己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正是尼古拉斯三世带领着丹尼尔开始学习数学,那时丹尼尔只有11岁。作为长子,尼古拉斯三世受他父亲的鼓励,成为了一名数学家,19岁时他成为巴塞尔的哲学博士。

1725年在他30岁的时候被任命为圣彼得堡的数学教授。然而仅一年之后,他就死于某种热病。 丹尼尔·贝努利和尼古拉斯三世在同一年得到圣彼得堡的聘任书,

当丹尼尔最终离开自己的父亲去遥远的圣彼得堡工作时,他一定觉得松了一口气。

在那里,他为西化的俄罗斯法庭工作,并又写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使20世纪的经济学家们最终接受了克劳德·申农和约翰·凯利的思想。

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虚拟的赌局,是由另外一名贝努利家族的天才、丹尼尔的堂兄尼古拉斯设计的。尼古拉斯是巴塞尔大学的法律学博士。这个赌局就是圣彼得堡悖论。

从此之后,不断开始有人关注这个问题。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21年发表的“概率论”提到圣彼得堡悖论是每一位20世纪经济学家的精神大厦的组成部分。在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游戏理论和经济行为”一书以及在肯尼斯·阿罗、米尔顿·纲雷德曼和保罗·萨缪尔森的论文中,贝努利的赌注论都曾经被提及。

丹尼尔一直在圣彼得堡执教到1733年。随后他回到了故乡巴塞尔,在那里成为了物理和哲学教授。他是被彼得大帝邀请到俄国的首批著名学者之一,彼得大帝希望借此能将自己的新首都建成一个知识分子活动的中心。根据高尔顿的记载,丹尼尔·贝努利是“物理学家、植物学家、解剖学家,还是有关流体力学的作家,并且是一位很早熟的人”。丹尼尔·贝努利还是权威的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尤其对概率感兴趣。

同类推荐
  • 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 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 ,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 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

    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创业板与主板的制度差异;创业板市场的制度供给等。
  •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本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商业经营紧密结合,以全新的解读方式,通过精辟的活用解析与经典的经营案例,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现代商战的策略与技巧,堪称商界有识之士赢得商战竞争的智慧之源。
  • 世界货币大战

    世界货币大战

    这部书从货币博弈的角度重新演绎了世界金融发展史,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国际银行家与美国百年战争的关系、美联储的实际操控者、一战与大衰退及其幕后的神秘制造者、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与影响、日本股市崩盘及中国的借鉴意义、恐怖主义袭击及引起的股市动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阴谋、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争斗等等,并大胆前瞻了未来全球金融的新格局。这本书开创的新视角挑战了世界传统的货币发展机理及其货币关系的决定机制,并说明了金融是21世纪经济博弈的夺命武器,谁能熟练地掌握它,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热门推荐
  • 急诊科的那些事儿

    急诊科的那些事儿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人生的悲与喜、人性的善与恶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医术医德、医患关系、行业内幕等社会热点问题也在此交汇碰撞,演绎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故事。于大起大落中感悟人生,于生死浮沉中参透命运。《急诊科的那些事儿》向你展示一个真实的急诊科,一种真实的生活!
  • 星月童话之若霏爱你

    星月童话之若霏爱你

    18岁以前的顾余霏是顾氏集团大小姐,是朋友圈里的焦点,是众人眼中的“霏霏公主”。聪明伶俐的顾余霏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志。同时遗传了出生艺术世家的母亲的美貌和艺术气息。虽是出生不凡,很难得没有沾上许多有钱人的坏毛病。不同于朋友圈里的许多纨绔子弟,她的家庭不是利益的结合,还是真爱的结晶。18岁那年,父亲顾城东锒铛入狱,公司股份被拆分,部分被贱卖,顾氏集团迅速瓦解。18岁以后的她成了Ms.Nobody,回国后进入了另一家商业巨头”秦氏”工作。。。前尘往事纷至沓来,她又再一次成为了风暴的中心。。。已开新坑,移步《爱如漩涡》。矫情白富美和别扭腹黑男的故事。
  • 中层领导艺术

    中层领导艺术

    无论哪一个行业或系统中的组织都是状如金字塔的层级组织。除非你身居金字塔的顶尖,否则,任何领导都是跻于组织层级间的中层领导。你永远不能恣意妄为,自行其是,因为你的头上还套着一个紧箍咒,随时要接受上级的管制和考验;你也永远不能老守田园,放任自流,因为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同僚与你争强竞胜,你随时都有可能遭到他人的排挤;你永远不能耀武扬威,盛气凌人,因为你的下面还有许多属员追随着你,并随时等待你的召唤和栽培。
  • 我们回不去的曾经

    我们回不去的曾经

    重回一座城,什么都没有变,却为何只少了你?
  • 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

    本书讲述了我国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 探灵

    探灵

    我是奶奶从乱葬岗抱回来的,天生阴命,身边怪事更是接二连三,鹦鹉勾魂、邪灵缠身、鬼碰瓷、人换皮、鼠抬棺,佛流泪、地涌血泉、万蛙朝宗、千奇百怪,诡异离奇,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 重生敖丙

    重生敖丙

    【起点五组签约作品】女娲娘娘:什么轩辕坟3妖?谁阿我人都不认识!【敖丙】:这女人,说翻脸就翻脸!姜子牙:其实老夫的法力也非常高强啊!【敖丙】:嗯,比五代弟子强多了!申公豹:我这人最忠义了从来都不背叛领导和组织。【敖丙】:那你到底属于那头的?纣王:孤王一定会体恤百姓,爱国爱民的。【敖丙】:不指望您了。。。闻仲:我觉得自己以后会很雷人啊。【敖丙】:预言帝!不解释!武王姬发:我才是全剧的主角阿。【敖丙】:打酱油的又来了!看得顺眼的兄弟顶起来,小七求支持!O(∩_∩)O~!
  • 帝心再临

    帝心再临

    《帝心再临》简介?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即使活过千年万年,也不会被人所知晓,在这岁月的长河中终将化为无尽的尘埃。可有些人注定要行走于无尽位面的巅峰,受后世的敬仰。没有人会理解一个强者的痛苦,也没有人会正视对一个强者的态度。但命运是公平的,世界让强者失去太多,却又让他们得到的也最多。在他得到认可的那一刻,他的一生便注定了波澜壮阔。逐渐强大的他仿佛一根绷紧的弦,处于最完美的状态下,但最完美与蹦断只相差分毫。终于他的实力受到了所有人的嫉妒,上百个位面统一起来,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他,失败了。从此冥帝的传说就此消散。但,对于一个不屈的天才来说,只要活着,就一定还有机会!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肥羊遇狼记

    肥羊遇狼记

    这是一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世界,担负着繁衍后代责任的女子地位尊崇。当杨绵绵出现在狼群里时,她胖乎乎的脸蛋与软绵绵的性子让狼们知道这是一头肥美可口且可任意揉搓的笨羊……